德国意识形态未定型部分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_德意志意识形态论文

《德意志意识形态》未定稿部分的内容及其相互关联,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意志论文,定稿论文,意识形态论文,内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马克思和恩格斯生前未发表的、写作于1845—1847年间的一组手稿,是一部未完成稿,其主要手稿曾送交出版社,但因种种原因没有发表,其中只有第2卷第4节在1847年得以发表。现存手稿共两卷,富有争议的是第1卷,而第1卷中又最富有争议的是第1篇,因为第1篇含有一部分没有创作时间、没有完整、连贯的页码、难以排列、无法归类的手稿。对这部分手稿的排列、组合不仅是以往各种版本的难题,同样也是历史考证版新版所面临的难题。历史考证版第2版(MEGA2)的试验版(1972年)收录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年鉴2003》(以下简称年鉴版)发表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第1卷的费尔巴哈、莱比锡宗教会议和圣布鲁诺3个部分。其中费尔巴哈篇以MEGA2的编辑原则和方法编排,可以看作是MEGA2《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一种试行版。

一、何为未定稿

《德意志意识形态》第1卷手稿由不同部分构成,其主要手稿部分由创作于不同时间的、非直接连续的3个部分构成①,马克思和恩格斯当初交付出版社的这部分手稿由马克思进行了从第8页至第72页的连续编码,同时,马克思标注页码的1、2两页置于这一部分的前面,年鉴版统称之为主要手稿。

本文讨论的这部分手稿,是主要手稿之外的由5个部分零散手稿组成的一组手稿,其创作时间、原始位置或许无从考证,我们暂时姑且称之为未定稿②,年鉴版将其置于主要手稿之后,我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年版将其置于主要手稿之前。根据年鉴版的考证,其中只有标注“5”的编码可以确定为是恩格斯的笔迹,其余编码基本上是伯恩斯坦的笔迹,伯恩斯坦的编码由于将纸张插入于文章的不同部分,因而不连续。

为了使读者对此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我将年鉴版关于这一部分的图表呈现在此③(图表说明:“伯”为伯恩斯坦的编码,“恩”为恩格斯的编码,纸张模式为对折,正反面正好是4页面):

这部分手稿形成于主要手稿产生之后,这似乎没有什么异议,其中一部分是序言修订稿、一部分是正文修订稿,基本内容都已经在主要手稿中有所体现。作为形成于主要手稿完成以后的修订稿,或许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手稿的整体布局和结构定型以后,回过头来想在导论或序论部分对其主要思路进行梳理和概括;或许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想对第1卷相关内容在思路上作进一步清理、修改、完善和补充,以备再一次重写时使用,其中含有开头部分反复重写的痕迹;或许是为继续完成费尔巴哈篇所做的准备。无论是哪一种可能性,它们形成于主要手稿产生之后这一时间界定本身就能够说明其重要性,它们至少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自认为是重要的前期思路在反思基础上的再一次提炼、概括和修订,它们比主要手稿更成熟,因而也就更能够清晰地体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研究思路进程。

尽管至今人们仍然在对未定稿的这5个部分如何编排争执不休、举棋不定,但是年鉴版对这5个部分的排序,至少让我们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早期研究思路的发展进程可以有个更加清晰的了解。

二、起始于与黑格尔学派的论战⑤

未定稿的第1部分是誊写稿,以“I.费尔巴哈”为开头,紧接着是小标题“A.一般意识形态,即德意志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一部分分析了黑格尔学派的特征,用“德意志意识形态”概念来指称黑格尔之后从施特劳斯到施蒂纳的德国哲学,准备置于费尔巴哈篇的开端部分。根据年鉴版的推测,费尔巴哈篇的结构定型应该是在马克思编码的手稿第1、2、8至第29页“费尔巴哈、历史”部分完成之后,同时第2篇批判布鲁诺和第3篇批判鲍威尔的文章结构也已经形成。这第一部分未定稿的内容写于费尔巴哈篇形成之后,也就是第1卷3个部分即费尔巴哈、布鲁诺、鲍威尔的结构形成之后。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一部分手稿中对当时德国的批判者作出了这样的论断:德国的批判,仍然是哲学的批判,是黑格尔体系范围内的批判。他们自认为已经超越了黑格尔哲学,实际上仍然局限于黑格尔哲学之中。他们彼此抓住黑格尔哲学的一个方面反对其另一个方面,他们从黑格尔哲学的范畴“实体”、“自我意识”走向世俗的哲学范畴“类”、“唯一者”、“人”等。言下之意,概念变了,内容没变。

他们进一步揭示了德国哲学的批判局限于宗教的批判,认为这些德国批判家们将对现实世界的批判矛头指向宗教,并将宗教看成是世俗世界一切罪恶的终极原因。形而上学、政治、法律、道德意识的观念被看作宗教的意识和观念,人则成为宗教的人。这样,只要葬送现实世界的罪恶之源——宗教,一切社会问题就都一劳永逸地得到了解决,这是他们面对现实社会问题所能够提出的对策。不过,在这些批判家内部还存在着区别,即老年黑格尔派和青年黑格尔派:在老年黑格尔派那里,只要把一切纳入黑格尔的逻辑范畴,他们就理解了一切;青年黑格尔派则以宗教观念代替一切,通过对宗教观念的批判来批判一切。

然而两者之间也有着共同的特征即都认为宗教观念和普遍的东西统治着世界,此处的区别只是在于:老年黑格尔派虽然视之为镣铐,但认为这种统治是合法的,问题在于人们对宗教观念和普遍的东西缺乏认识,这显然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间接的辩护性态度;青年黑格尔派则认为这种统治是宗教观念和普遍因素对现实世界的一种非法逾越,因而对之加以批判。显然,同样是对现实世界的批判,但是老年黑格尔派和青年黑格尔派的出发点并不相同,区别在于是辩护的还是批判的。

在分析了黑格尔派的基本特征以及青年黑格尔派和老年黑格尔派的异同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后指出:“这些哲学家没有一个想到要将德国哲学与其现实、他们的批判与其自身的物质环境联系起来思考问题。”⑥ 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已经将自己的批判与黑格尔学派的批判区别了开来:他们不再仅仅从观念上、从哲学中寻找批判现实的出路,例如将现实问题归之于绝对观念、普遍的东西的统治,或者是宗教的统治,而是从现实本身、从现实的物质环境中去思考社会问题的根源。

同样是批判,方法不同,我们要强调的是:由对观念的批判转向对现实的批判,只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与黑格尔学派区别开来的第一步,这一步已经显示出唯物史观的端倪。对此,我们今天能够提出的问题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如何理解黑格尔关于普遍因素的客观性这一命题。

未定稿的第2部分手稿由以小标题为界的前后两个部分组成,小标题以前的两页被删除部分是第3部分的初稿,以“I.费尔巴哈”为开头,显然是准备置于费尔巴哈篇的开头部分的。广松涉将这一部分作为第一篇恩格斯标注纸张页码第6(d)页、马克思标注页面页码第11页的未定稿而排在其相应部分后面。⑦ 我们在广松版中看到,他是将第2部分小标题前后的两个部分分开来处理的。我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年版将第3部分置于第1部分的前面。

在第2部分被删除的初稿内容和第3部分⑧ 修订稿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描述了德国思想界史无前例的剧烈变化和空前变革,以施特劳斯为开端的对黑格尔哲学体系的解体运动发展为一场世界性骚动,席卷了一切既往的力量。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其中有意义的事件是绝对精神在瓦解,新的精神化合物在生成(这在当时可能是正时兴的科学语言)。他们用新生的化合物来讽刺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产物,藐视黑格尔派内部争论的意义,嘲讽了黑格尔学派那种自认为通过激烈的争论已经产生了重大结果和成就的沾沾自喜,并将他们的这种态度看作狭隘的地域性视野带来的结果,认为只有跳出德国的这种地域局限性,才能够观察到青年黑格尔派之间斗争的渺小卑微。

与第1部分对黑格尔学派特征的具体分析比较起来,这里是对黑格尔学派一般状况的总体评价。在批判黑格尔学派的这两部分手稿中,我们注意到,以费尔巴哈为标题的这两个部分实际上都没有具体涉及到费尔巴哈,或者说没有像后来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那样突出费尔巴哈思想在黑格尔学派解体过程中的意义、价值和积极结果。

三、从观念的批判到现实的批判⑨

第2部分紧接着被删除的内容是小标题“1.一般意识形态,特别是德国哲学。”然后是A。这一部分与主要手稿马克思标注页码的第11页内容⑩ 相近,可以作为相应部分的修订稿。

在这一部分内容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指出:“我们首先要谈论的前提不是任意的、教条的,而是一些现实的前提,对此,人们只有在幻想中才能加以回避。这一现实的前提是现实的个人、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既有的和由他们的活动所创造的条件,这一前提本身是能够通过人们的纯粹经验得到验证的。”(11) 在第1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黑格尔学派的批判指向(即宗教、普遍观念等)的批判而将批判的指向转向现实社会,第2部分体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始着手对现实社会本身进行研究。他们尝试着从现实社会的起点开始,从历史源头出发,以历史进程为坐标进行追根溯源似的探索。这一部分的研究思路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鉴于黑格尔学派的批判哲学对现实社会批判的局限性和黑格尔学派内部哲学争论的无价值,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应该从现实社会自身的生活尤其是物质生活开始,然后就开始顺着自己的研究思路着手分析人类现实生活的物质本源,由现实生活的物质本源追溯至物质生活的生产活动。

从研究思路上来说,这是一种大跨度的飞跃,由哲学领域抽象的观念性批判跨越至经验世界的物质生活批判,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种跨越又不同于传统的经验主义对理性主义的取代。在这里,他们关注问题的领域与传统的经验主义有所不同,不再仅仅局限于探讨认识世界的可能性,而是探讨改造人们物质生活方式的可能性。与此相应,他们所需要的也不再仅仅是抽象的思辨哲学的批判方式,而在很大程度上同时受着当时实证的、自然科学发展的影响对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方式本身进行批判。

四、生产活动诸概念的形成(12)

第4部分由可能为恩格斯所标注的纸张编码3和没有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编码的部分构成,以“I.费尔巴哈”为开端,根据其内容判断,应该是未定稿第2部分小标题“1.一般意识形态,特别是德国哲学”以后部分在思路上的发展,是誊写稿,可能写于第2卷已经完成之后。这一部分与第一篇主要手稿马克思编码第40—72页的内容相关。我们可否将这一部分看作马克思和恩格斯准备将第40—72页的内容在导论部分作一个概述?另一种观点是将它看作相应部分的修订稿,广松版将这一部分放在马克思编写的页面码40页前面的位置。

在恩格斯所标注纸张编码3的这一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分析由人们的物质生活进入到物质生活的前提——生产活动之中,提出了生产力(Produktivkrfte)和交往关系(Verkehr)这两个基本概念。交往关系包含民族内部的和民族之间的关系,这与后来形成的生产关系概念在内容上是有区别的。又从分工(die Theilung der Arbeit)的形式中理解生产力发展水平。从逻辑关系上来看,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此处的认识包含了这样几种关系:(1)包含民族内部和民族之间关系的交往关系;(2)这两种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3)分工程度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之间的相互关联。马克思和恩格斯同时分析了在(1)和(2)、(2)和(3)、(1)和(3)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分工的作用在这里显然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分工被看作是一种与生产力直接相关的交往关系,分工与生产力相互作用的关系在民族内部的表现同样在民族间的关系中得到再现。进而在分工基础上讨论了财产或所有制(13) 概念,即“分工的不同发展阶段也就是所有制的不同形式;即分工的每一个阶段同时决定了个人行为与劳动材料、劳动工具和劳动产品的关系”(14)。如果我们将此处的“分工”概念置换为“生产力”概念,句子显然也是成立的,因此分工形式在这里与生产力具有了同样重要的意义,这与前面提到的(3)显然是一致的。分工或者生产力与所有制形式的产生和变化之间究竟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始终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源头上关注人类生产方式的核心问题,如果我们考虑到马克思中期的经济学批判手稿和晚年的人类学笔记,可以说马克思本人在整个学术研究生涯中对这一问题的关注是持续的。

这里,他们显然是在探讨一种能够将不同历史发展阶段进行区分的客观性依据,以便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其进行阶段性分析,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于他们来说或许就是这样的依据。以此为据他们分析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之前的几种所有制形式及其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即部落所有制、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

在没有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标注编码的这一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继续讨论封建所有制的生产方式,这一纸张的其余2/3是空白。

第4部分作为第2部分小标题以后部分的思路发展,从宏观思路上来看,其逻辑进程是非常清晰的,从人们物质生活的生产中首先抓住显而易见的分工这一现象,从中分析出分工形式与生产力发展阶段之间的相互关联,在分工、生产力和交往关系的基础上,分析所有制问题,然后用所有制的不同形式区分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并对这些阶段的不同内容进行分析。

五、唯物史观方法论的初步形成(15)

第5部分是未定稿中惟一明确为恩格斯标注页码的部分,恩格斯标注的纸张页码为5,4页纸面基本写满。根据恩格斯的页码,它应该位于主要手稿中恩格斯标注的纸张页码6之前。广松涉将这一部分作为第一篇恩格斯标注纸张页码第7b—8a页、马克思标注页面页码第13—16页的未定稿排在其相应部分的后面。(16) 从内容上来看,在以分工形式、生产力水平、所有制形式为依据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以前几种社会形态的生产方式以后,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对生产方式与社会关系作为社会结构的不同层次作了区分:“事实是这样的:以一定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和政治关系(verhltnisse)。”(17) 这里“以一定的生产方式” (die auf bestimmte Weise produktiv thtig)取代了“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unter bestimmten Produktionsverhltnissen)(18) 这一句子。

这一修改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们意识到,生产关系与社会关系或政治关系这两对范畴在某种程度上它们的内容是相互包含的,因此不能够成为一种由基础(经济)和以此为基础形成的另一层(社会、政治等)关系的对应关系,因为社会关系概念中已经包含了生产关系概念。而生产方式概念是一个在形式上更加独立于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的概念,所以恩格斯在誊写稿的基础上进行了这样的修改,这一修改是不是根据马克思的建议?我们无从知道。或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生产关系与生产方式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前者首先使人想到财产形式(所有权形式),而后者首先使人想到分工形式。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里形成了自己研究现实社会的基本方法:在任一场合,对社会和政治结构(Gliederung)的经验观察都必须以生产经验为基础,而不是用神秘的思辨方法。这一方法从存在论意义上讨论现实社会的诸关系:社会和国家结构产生于个人生活,这里的个人,不是抽象的个人(如施蒂纳的惟一者),而是现实的,在一定条件下从事一定物质生产活动的个人。这一方法显然是针对强调意识、观念因素的黑格尔学派,强调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的意义,同时指出这些活动本身又是受制约的。两种方法分歧的焦点将问题指向观念与现实的关系。

接下来在被删除的部分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观念是现实的反应,即使是虚幻的观念也是如此,而相反的假设,即将观念看作是存在根据的假设,是以假定存在着现实人以外的某种特殊的精神(绝对观念)为前提的。在虚幻的观念中,人们将现实关系加以颠倒,这是狭隘的物质活动和狭隘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

在接下来的誊写稿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表达了自己关于思想和现实两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观点:思想、观念、意识的产生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精神生产也是这样,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

以人们的意识和现实生活两者的关系为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将自己的哲学立场与德国黑格尔学派进行了区别: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与此相反,自己的哲学是从人间升到天国。因为黑格尔哲学的考察方法是从意识出发,视其为有生命的个人,而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自己的考察方法是从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将意识看作人的意识,是现实人的意识。这种现实的人是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生活着的人。

马克思和恩格斯因此认为,只要揭示了这一能动的、现实的生活过程,他们就能够将自己与两种观点区别开来:(1)与抽象的经验论者(abstrakten Empirikern)区别开来,在那里历史只是一些僵死事实的堆积,言下之意,虽然他们同样从经验出发,他们看不到人的能动作用。(2)与观念论者(或译唯心论者:den Idealisten(19))区别开来,在那里历史成为想象主体的想象活动。

于是,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在思辨哲学终止的地方,以现实生活为依托,开始了真正的实证科学,这一实证科学展示了人们的实践活动和实践发展进程。意识的陈词滥调将终止,取而代之的将是真正的科学,独立的哲学将随着现实生活的展现而丧失自身的存在环境。对人类历史发展的抽象观察,至多只能够对其一般结果进行总体概括。与真实历史发生分裂的抽象是没有价值的,它们只能够对编辑、理解历史资料提供一些帮助,与哲学一样,它们不能够对历史事件的规划提供合法的支持。

马克思和恩格斯因此说,当人们在观察和整理这些既往和现有的资料并进行客观描述时,困难就出现了。清除这样的困难所需要的前提是抽象方法(即抽象的经验论者的方法)所不能够提供的,它有赖于对现实生活的过程和每一个时代个人的活动进行研究。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里所谈到的困难是什么?这里蕴涵着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即无论是思辨哲学或者抽象的经验论方法都不能够揭示现实社会自身所包含着的矛盾。正是在这里,他们开始了自己的历史认识过程,即从人类历史的形成中去认识人类社会矛盾的产生,这是在第4和第5部分体现的内容。

从方法论上来看,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从黑格尔那里接受了历史的方法,但是历史感在他们那里与在黑格尔那里显然是不一样的,他们更加关注现实的历史;他们转向现实社会的研究虽然受着当时所流行的实证科学、经验方法的影响,但是他们又不同于后者,因为黑格尔的辩证方法同样对他们具有很大的影响,尤其对于马克思来说是这样。因此,在受着这两种哲学方法影响的同时,他们又将自己与这两种哲学方法区别了开来。

六、能否读出新意义

以上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篇未定稿的5个部分依据年鉴版排序的基本内容,我们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将其看作为第1卷费尔巴哈篇的缩影或思想轨迹的再现。它们从不同方面包括了费尔巴哈篇的基本内容,它们被再次修改和誊写这一现象本身就说明了其价值和意义。从年鉴版的排序来看,这5个部分存在着这样的逻辑关联:

第1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从意识形态领域批判德国批评家们的理论局限性,揭示黑格尔学派的基本特征。第2部分,指出德国意识形态界各种纷争的无意义、无结果,或许正是看到了这种状况,马克思和恩格斯不再从既有的理论出发,不再仅仅局限于对既有理论体系的批判,而是转向人们的现实生活,从人们的现实生活入手、从现实生活的前提——物质生产入手,去探讨现实社会问题的根源。第3部分,是第2部分前半部分的誊写稿。第4部分,是第2部分后半部分的继续发展。形成了生产力、交往关系、生产方式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并尝试着用这些基本概念和方法去梳理历史的发展进程。第5部分,是基本思路形成以后的理论清算。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形成了自己的概念和方法以后,就能够将自己的理论与德国哲学即黑格尔派哲学和抽象的经验论加以区别,这是继续展开理论研究的前提。

这几部分未定稿几乎包括了唯物史观研究思路的几个主要方面,这或许并不是一种巧合,即使它们具体的创作时间和创作顺序难以得到确切的考证,但是它们形成于主要手稿完成以后这一事实本身说明了其内容的重要性:它们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此时关注的核心问题,所以才会不止一次地被再思考、重写、清理和修订。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从这几部分的未定稿片段中,能够把握到马克思和恩格斯此时研究思路的发展进程和轨迹。

不过我们解读文本的意义当然还不止于此,当我们从真实、可信的文本中去探索一种思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轨迹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不仅仅是这一理论本身的形成和发展历程,可靠的历史文献考证资料同时向我们展现了这一理论是如何面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针对当时其他理论的弊端而逐步形成的,以及它在当时条件下难以解决、甚至可能潜在存在着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随着历史的进程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为人们所思考,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真实、可靠的历史文献本身同时能够向我们展示它的当下意义。或许这正是阅读历史考证版所具有的独特价值。

注释:

① 参见[德]陶伯特:《〈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和刊印稿的问题和结果》,柴方国译,载《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研究》2001年第2期;《〈德意志意志形态〉各篇手稿的留传过程及其首次以原文发表的情况》,载《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研究》2001年第3期。也可参见魏小萍:《〈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献学问题讨论》,载《哲学动态》2006年2期。

② 广松涉称主要手稿为大束手稿,称未定稿为小束手稿。

③ MARX-ENGELS JAHRBUCH,Akademie Verlag GmbH,Berlin 2004,S304.

④ 小标题文字:1.Die Ideologie überhaupt speciell die deutsche Philosophiqe 意识形态尤其是德国哲学。

⑤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4—66页。

⑥ MARX-ENGELS JAHRBUCH,Akademie Verlag GmbH,Berlin 2004,S105.

⑦ [日]广松涉:《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3页。

⑧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2—63页。

⑨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68页。

⑩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79页。

(11) MARX-ENGELS JAHRBUCH,AkademiE Verlag GmbH,Berlin 2004,S107.

(12)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71页。

(13) 这两个概念在德文中是同一个词“Eigenthum”。

(14) MARX-ENGELS JAHRBUCH,Akademie Verlag GmbH,Berlin 2004,S111.

(15)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1—74页。

(16) [日]广松涉:《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1页。

(17) MARX-ENGELS JAHRBUCH,Akademie Verlag GmbH,Berlin 2004,S115.

(18) MARX-ENGELS JAHRBUCH,Akademie Verlag GmbH,Berlin 2004,S325.

(19) 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理解为理想主义者。

标签:;  ;  ;  ;  ;  ;  ;  ;  ;  ;  ;  ;  ;  ;  

德国意识形态未定型部分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_德意志意识形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