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建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8100001
摘要: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的不断增多。城市地下市政综合管廊建设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建设有重要意义,也是城市地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础。城市地下市政综合管廊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较多,对于不同的条件需要采取不同的施工方式,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施工管理和施工安排等。本文就城市地下市政综合管廊施工方法展开探讨。
关键词:市政综合管廊;施工方法;初步探讨;分析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城市地下市政空间技术的进步也在持续发展。综合管廊与传统的埋地敷设管线相比有很大优势,尽管其初期建设费用很高,但管线的扩容、改建以及日常维护都极为方便,而且不会破坏和影响其他设施,不会妨碍地面交通,从城市远期和总体上看是经济的,其必将成为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趋势。
1概述
1.1综合管廊类型分析
市政地下综合管廊通称为综合管廊,其主要是通过在地下建造集约化隧道的方式,将电力、燃气、通信以及给水和中水等多种市政管线集合为一个整体,并且设专门的吊装口、检修口以及监测与控制系统。综合管廊应用过程中,统一规划设计和施工管理,建于地下并用于市政公用管线铺设,其中包含了干线、支线以及干、支混合等几种类型综合管廊。以干线综合管廊为例,通常布设在机动车道或者道路的中央位置下方,以独立分敷设主干管线为主要布设方式,属于综合型管廊;对于支线综合管廊而言,通常布设在道路一侧或者两侧,采用双舱或者单舱的方式对配给管线进行敷设,并且为临近地块终端用户综合管廊提供服务。对于干、支混合型综合管廊而言,一般布设在机动、非机动车道以及人行道下方等位置,应当结合纳入管道的具体特点、类型和规格等,优选布设位置。就综合管廊而言,其构成主要包括管廊本体、支线、标准断面、管线接头井、进出入孔、附设物件、投料口以及有害气体排出口和换气口等。
1.2城市市政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技术设计原则
设计原则属于作为地下综合管廊技术设计以及施工工作进行的首要前提,做到在设计过程中依据一定操作规范以及设计标准,才可以确保地下综合管廊设计工作的实效性以及科学性,从而保证完成项目之后,相应的地下管廊可以可靠以及安全的运行,依照国家制定的相应设计标准表明,有关地下综合管廊的设计必须遵守以下原则:①为了确保工程项目建设意义,设计进行之前必须对市政综合管廊施行的目的展开详细地了解与分析,而且依照城市建设发展的基本状况来进行合理科学的安排;②对地下综合管廊设计进行研究可行以后,必须建立起有关的地下管廊的网络管线规划,便于给设计提供可靠的参考根据;③对于新老城区地下综合管廊的设计,需要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以及设计理念,必须做到设置以及分布的最优化;④设计规划工作必须强调专业性,必须在得到大量可靠的调查数据以后才能对设计规划工作展开深层次的研究以及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城市地下市政综合管廊施工方法
2.1明挖法
明挖法是对道路的浅层空间进行施工,其适用于新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施工,明挖法可以与新建道路同步。明挖法是一种有效的综合管廊施工方式,是在地面交通和环境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取的一种方式,采用这种方式具有较多的优点,明挖法施工简单、经济、环保、安全,但是施工中道路交通中断的时间比较长,施工的噪声影响范围比较大,有较多的渣土和粉尘,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同时,明挖法对施工环境的要求也比较高,需要周围的场地比较平坦,具备大面积开采的场地,通常是在新建区进行施工,避免对周围建筑造成影响。
2.2明挖预制拼装综合管廊
明挖预制拼装法的施工工艺为:管片预制→降低地下水位→土方开挖→基底处理→管片拼装砌筑→管廊防水→回填土方→恢复地面。管片预制所用各种材料进场均应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按国家有关标准进行复检,宜采用非碱活性骨料,混凝土管片强度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中的有关规定。预制拼装则适合于新城新区或类似硅谷、中关村等的现代化工业园区,城市中的大型会展中心等现代的城市新型功能区。
2.3盾构施工法
市政管廊项目建设过程中,也会用到盾构施工法,及在盾构机械设备的保护之下进行施工建设的一种工艺和技术手段,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进行地层掘进、衬砌拼装,并且将开挖的土方及时的运出去,而且还可以接缝防水以及注浆充填,这些操作均可以在盾构保护条件下完成。值得一提的是该种技术方法,可以随时根据需要排出地下水,并且对地面部分的沉降进行控制。该施工方法对技术要求非常的高,而且综合性非常的强。实践中可以看到,采用盾构法施工具有如下特点和优势:①机械化程度高,施工过程组织和管理难度相对较小。②盾构法用于市政管廊施工作业,可确保安全可靠,具有施工速度快、周期短以及结构质量非常的好等特点。③施工过程中引起的沉降量非常的小,而且比较方便控制。④在有水地层施工过程中,无需降水。施工过程中,占地面积非常的小,而且对周围的环境不会产生太大的干扰,比较适合于穿越既有建筑物和构筑物之下施工作业。盾构施工方法也有其自身的缺点与不足,比如对工程变化的适应能力比较差;设备和工具购置所需的成本较高,而且覆土过相对较浅,很难有效控制地表沉降,尤其是小曲线半径隧道项目的施工建设难度非常的大,因此在选用该种技术方法时应当综合考量。
2.4暗挖法
暗挖法是首先施工的地点为发井和接收井,在这周围进行基坑围护结构和钢支撑结构的构建,之后开挖,进行主体结构混凝土施工,之后采用盾构机或是顶管机进行施工,直到接收井,实现贯通,该区段施工完成,这样才能促进施工工作顺利进行。暗挖法无法实现多个工作面同时进行工作,也无法实现梯队流水作业,所以需要的时间比较长。而且施工需要按照流程进行,如顶管机进行暗挖的过程中每隔100m就需要设计端头井,之后还需要调节管节的位置,再次以接收井为目标进行挖掘,最终才能实现贯穿,实现综合管廊建设。
2.5顶管以及预制拼装施工法
顶管施工法是盾构施工法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地下管道施工技术手段,其无需对面层进行开挖,可穿越公路、河川以及铁道和地面建筑物(构筑物)。顶管施工过程中,基于主顶油缸、管道间中继间推力,将工具管自工作井内穿过土层推至接收井内,然后将其吊起来。在此过程中,紧随工具管之后的管道埋设于两井之间,从而实现了非开挖敷设地下管廊施工之目的。从实践来看,顶管施工方法比较适用于管径相对较大的非开挖作业,综合功能非常的显著。该方法的应用,无需开挖地面,也不需要拆迁或者对地面建筑物、构筑物造成破坏;对管道不产生影响,更不会造成段差变形。综合管廊施工过程中,预制拼装技术工艺具有国际先进性,可有效降低施工建设成本,确保施工质量。
结语
城市地下市政综合管廊施工是一项技术要求非常高的施工项目,在施工前必须对其施工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这样才能保证城市地下市政综合管廊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峰.城市地下市政综合管廊施工方法初步探讨与分析[J].安徽建筑,2016(8):165~166.
[2]许家驹.城市地下市政综合管廊施工方法初步探讨与分析[J].工程技术,2016(11):32~33.
[3]邓博团,路海涛,杨腾飞,等.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数值模拟方法[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18,38(2):134-139.
[4]辛鹏飞,刘开峰.城市地下市政综合管廊施工方法初步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48):17-18.
[5]朱萍.城市地下市政综合管廊施工方法初步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44):16-17.
论文作者:谢兴宴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6
标签:地下论文; 市政论文; 盾构论文; 城市论文; 方法论文; 过程中论文; 管线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