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场经济体制下扶贫思路的思考_贫困地区论文

对市场经济体制下扶贫思路的思考_贫困地区论文

市场经济体制下扶贫方式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市场经济体制论文,方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扶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共同致富的必要补充

实现一国乃至全人类的共同富裕是共产主义者的崇高理想,无产阶级在数国夺取政权以后曾经认定,纯粹的国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是实现这一理想的根本手段,结果此路不通。中国在实践中反思又在反思中实践,直到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才得出结论:市场经济是实现中国经济起飞的必由之路,因而明确决定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代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在经济发展中用市场主导代替行政主导。这个背景下强调以富扶贫,有点令人费解。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二者究竟是什么关系,有必要讨论几句。

毫无疑问,发展市场经济是现阶段落后国家和地区经济起飞的主要途径。市场经济的发育是不均衡的,就象地势差异而导致水流一样,市场经济在地区间发展的不均衡导致先富地区向后富地区的经济辐射。在全世界,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会通过国际间的经济交往流向发展中国家,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起飞。在我国,沿海先发展起来的城市,会在市场这只手的自然调节下,为争取内陆市场、廉价劳力、原材料而陆续向内地省区继而向西北边远省区转移产品、工厂、技术、资金、管理经验,把内陆和西北省区拉进市场大循环,促进国民经济的全面起飞。这个过程正在发生。在这个过程中,存在地区间发展上的时间差是正常的,我们不能要求在市场经济下所有地区的经济“比肩”,达到同一水平;只要求在有差距的情况下“同步”前进,共同奔富。因此,我们应当下大力气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使资金、劳力、技术等能自由流动的大环境,利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推动全社会的共同富裕。

但是,自发的市场行为有其盲目的一面。市场诱导的经济辐射和传递往往会忽略某些“市场死角”。这些地区由于自然、交通等方面条件较差,起步艰难,无法与周边地区同步发展,因而陷入贫困。和人群的从众行为一样,外来资金的投入也有趋众规律。在一定时期内,区域市场发育越快,越能吸引外来投资,形成万商竞投的局面;市场越是发育慢,越无人过问。如果完全由市场主导,这些市场死角可能要陷入长期的经济相对停滞,出现新的社会问题。因此,动用行政手段通过扶贫是加快这些地区的市场化进程、摆脱贫困的必要的补充手段。

由此可知,市场经济的自然运作是现阶段实现全社会共同富裕的主要手段,而由政府出面扶贫则是一种必要的补充,二者是主体与补充的关系。

二、对口支持是现阶段扶贫的最佳手段

市场经济下扶贫有三种基本方法:财政照顾法、税赋扶贫法和对口支持法。

建国以来,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一直注重照顾和扶持贫困地区,给予财政上的支持,这种做法延续至今。财政照顾所能提供的资金是十分有限的,因而难于推动贫困地区的经济起飞。

小平同志曾经谈到税赋扶贫的办法。1992年初小平同志视察深圳时说:“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当然,太早这样做也不行,现在不能削弱发达地区的活力,也不能鼓励‘吃大锅饭’。什么时候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赋税扶贫的好处是力度大,如果对沿海发达地区征收扶贫税,中央财政一年集中几百个亿甚至上千亿的税金用于为贫困地区搞基层设施建设,修路、供电、上项目,可以做很多事情。这是一剂猛药,见效快但容易伤身体,容易伤害先发达地区的积极性。而且在操作上难度也大,赋税的最大特点是法的强制性和税率的统一性,而沿海富裕地区的发达程度和发展速度是不同的,如何收取扶贫税是个难题。

相比之下,在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下,实行一帮一的对口支持,显得较有优势。在全国,沿海的发达省市对口支持西北贫困省区,在一省区内,发达城市对口支持贫困市。对口支持的相对优势在于:其一,在不伤活力的前提下,能动员一定数量的资金支持贫困地区。深圳市从1991年开始,每年从市区二级可支配财政中抽出2%进入合作发展基金,用于对贫困地区的对口支持。其二,对口支持是综合性的支持。贫困地区所缺乏的不光是资金,同时也缺人才、技术、信息、贸易经验和管理经验。这一点上对口支持明显优越于财政照顾和税赋扶贫,能变单纯的拨付资金为综合性全方位支持。深圳自从1991年由广东省委指定对口支持梅州山区以来,分两批派出43名懂经营、会管理、有魄力的干部长期扎根梅州,把技术、信息和经验带到梅州去,成效比较显著。其三,对口支持是双向支持。贫富地区,各有优势,相对来说,沿海发达地区在资金、技术、信息、市场、人才、经营管理经验等方面有优势,但土地和劳动力价格开始昂贵,可利用的自然资源有限,向内陆发展已成必然趋势。贫困地区土地、劳力、矿产、森林等资源十分丰富,但缺乏资金、技术、信息、人才和经营管理经验。二者的优劣正好可以互补。因此,对口支持既是发达地区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又是资源优势不同的地区间的经济互补。政府通过对口支持,有意识地引导企业进入贫困地区,可以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既扶持了贫困地区,又为发达地区找到了新的资源和新的市场。深圳与梅州二市通过几年的对口支持,分别把自己的企业渗透到对方去,开始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尝试,迈出了经济互补的第一步,前景十分乐观。

当然,对口支持也有缺陷。由于对口支持是建立在富裕地区政府自愿支持的前提下,所以在对口扶持中力度差别很大,上级部门需要加强政府指导。

三、加大对口扶持的力度要靠市场

一帮一的对口扶持中,始终面临一个如何加大资金投放量问题。资金投放是衡量扶贫力度的最主要指标。在经济起飞或原始积累时期,资金的投放是刺激经济增长和市场发育的决定性因素。

客观地说,深圳在资金支持上是作出了巨大努力的。从1990年开始,深圳已累计向梅州市投放资金约5亿元。其中,用于造血项目的约占70%,按此比例计算,共有3.5亿元资金用于刺激梅州山区的经济发展。平均每年约9000万元,约相当于梅州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量的7%-8%,换句话说,梅州近几年经济增长中,在有7%-8%的动力来源于深圳的对口支持。但要长期保持这一比例是很不容易的,要突破这个比例更是困难。有没有办法能不断加大扶持的力度呢?有!办法是启动市场。五华县去年在国道边开辟了一个新的开发区,深圳一家企业率先投入资金开发房地产,结果相继引来若干家外地企业的进入,预计到今年来,这个开发区可投入2亿元资金。相当于从1986年起,中央、广东省、深圳市政府扶贫资金8年的投放量,1年等于8年,这就是市场的作用。这种成功的例证,说明对口扶贫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启动市场和引导企业。赴梅州工作的同志总结说,成功的关键是政府引路、企业唱戏。企业一上台,戏就唱活了。当然,这并不是说企业比政府有更强的扶贫责任感,功利是支配企业行为的最终原因。投资是有规律可循的,在一定条件下,回报率与资金投放量之间有正比例关系。回报越高,投入量越大,回报越低,投放量越小。为什么企业热心进入贫困地区,这是因为,按市场方式运作能获得高回报。而政府以低息和无息形式支援,再富的政府也难免捉襟见衬。

四、应当让政府扶贫资金也进入正常市场运作

目前,富裕地区政府的资金投放有三种基本形式:一是捐赠。这种办法是非市场运作,因而是断流之水,时有时无。4年来,深圳直接捐赠给梅州等贫困地区的资金累计有几千万元,只占总资金供给量的8%。二是低息贷款。这种办法是准市场运作,能做到细水长流。深圳于1990年开始设立经济合作发展基金,用于为贫困山区培育造血型项目。用基金扶贫,这种方式的出发点始终站在造血而不是救济的原则上。基金以国家银行一半的利息率贷款给贫困地区用于开发项目。这种形式的好处是能有效推动贫困地区的造血项目建设。贷款是要还的,低息也是利息,期限一到,连本带利要归还,不论对于基金的发放者还是基金的使用者,都有很大压力,有压力就有动力。这种压力保证了借贷两方都要不惜余力地投入对造血型项目的科学论证和反复筛选。三是正常的市场运作。有两种形式,一是以正常市场利率发放贷款和投资于两地政府共同兴办的经济实体。深梅合作中正在尝试以经济实体的形式运作扶贫资金。深梅友谊大厦的合作,以及五华南山的合资公司就属于这种资金运用。把扶贫资金注放到两地合作的企业,让资金在滚动中不断增值。

标签:;  ;  ;  ;  

对市场经济体制下扶贫思路的思考_贫困地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