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102例(论文文献综述)
徐杰[1](2021)在《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分析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复发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效果显着,可有效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王彧,毛沙沙[2](2021)在《中药内治外敷在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辅助应用细辛脑注射液和中药穴位贴敷的临床效果及对局部炎症反应状态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2月-2021年2月本院儿科收治的204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02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治疗措施,包括抗感染、抗病毒、化痰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细辛脑注射液辅助治疗和中药穴位贴敷。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局部炎症细胞变化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31%,低于治疗组的95.10%(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止咳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局部炎症细胞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局部炎症细胞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辛脑注射液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的方式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炎能有效提高临床效果,降低局部炎症反应,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史曼曼,周峰然[3](2021)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中医治疗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毛细支气管炎又称喘憋性肺炎,主要发生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多发年龄为2~6个月龄,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流涕、咳嗽、阵发性喘息、气促、胸壁吸气性凹陷(三凹征)、听诊呼气相延长、可闻及哮鸣音及细湿啰音,大多数轻度患儿的病程具有自限性,但临床上仍约30%的患儿可发展成哮喘[1]。调查表明,全世界每年约有1.5亿婴幼儿新发毛细支气管炎,其中2%~3%需要住院治疗,6个月龄以下的婴儿入院率最高[2]。中医学将其归属于"肺炎喘嗽""喘证""哮证""马脾风
王蒙冬,詹海珠,郑亚婷[4](2021)在《闪罐治疗在毛细支气管炎中的临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闪罐治疗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9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6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观察组32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闪罐辅助治疗,治疗7d后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咳嗽、喘憋、哮鸣音等呼吸道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疗效以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7d后,观察组患儿咳嗽、喘憋、哮鸣音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7d后,两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闪罐治疗后,患儿症状明显好转,呼吸道气流受阻情况缓解,血气分析指标得到改善,疗效得到了提高。
万迎,彭峰,李先钊[5](2021)在《哮喘平糖浆早期治疗婴儿毛细支气管炎的近期效果及远期预后》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哮喘平糖浆(院内制剂)早期治疗婴儿毛细支气管炎的近期效果及远期预后。方法:选取襄阳市中医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治疗且符合观察要求的婴儿11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哮喘平糖浆治疗7 d。观察比较两组喘憋、咳嗽、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并于治疗后12个月评价比较远期预后。结果:治疗组喘憋、咳嗽、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分别为(4.88±1.79)、(6.46±1.65)、(5.80±1.38)d,住院时间为(6.88±2.42)d,对照组喘憋、咳嗽、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分别为(6.10±1.91)、(7.55±1.94)、(6.80±1.92)d,住院时间为(7.85±2.14)d,治疗组喘憋、咳嗽、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61.67%(37/60),显效30.0%(18/60),有效6.67%(4/60),无效1.67%(1/60),对照组治愈38.46%(20/52),显效26.92%(14/52),有效19.23%(10/52),无效15.38%(8/5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远期预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平糖浆早期治疗婴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确切,可用于婴儿期毛细支气管炎早期治疗,远期预后无优势。
吴来珠,李芳荣[6](2021)在《小儿定喘口服液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及对FeNO、气道炎症反应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小儿定喘口服液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及对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气道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儿科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1例儿童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联合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以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小儿定喘口服液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恢复情况、FeNO水平以及气道炎症反应[降钙素原(PCT)、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6(IL-6)、γ干扰素(IFN-γ)]。结果:联合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儿咳嗽、肺部啰音、喘息和发热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FeNO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PCT、MCP-1及IL-6水平低于对照组,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定喘口服液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加快患儿康复,降低患儿FeNO水平,减轻患儿炎症反应。
齐晓琳,卢志成,朱艳娜,何晓梦[7](2021)在《寒喘祖帕颗粒联合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及对肺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回顾性分析寒喘祖帕颗粒联合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24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联合寒喘祖帕颗粒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症状消退、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2、IL-2均高于对照组,PaCO2、TNF-α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寒喘祖帕颗粒联合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着,能缩短病程,控制炎症反应且安全性高。
韩晶,徐炎,孙丽平[8](2021)在《槐杞黄颗粒在儿科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槐杞黄颗粒是现代儿科临床常用中成药,由槐耳菌质、枸杞子、黄精等组成,对机体具有广泛而全面的调节与滋补作用,在儿科临床应用广泛。本文将槐杞黄颗粒近年在儿科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发现近年来对槐杞黄颗粒的研究日益增多,但缺乏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与真实世界的研究,并且其在儿科运用的安全性问题探讨较少,对于槐杞黄颗粒针对于各类疾病的不同分型治疗效果应需进一步细化研究。随着实验研究的不断深入,尤其是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运用,槐杞黄颗粒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应当进一步被挖掘。
邓提虎[9](2021)在《复方异丙托溴铵、氨溴特罗联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效果》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复方异丙托溴铵、氨溴特罗联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8年1月—2020年2月治疗的80例患儿毛细支气管炎,根据不同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将采用氨溴特罗治疗的患儿纳入参照组(n=40),将采用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氨溴特罗治疗的患儿纳入研究组(n=40)。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症状消失时间以及炎性指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血清降钙素原(PCT)]。结果与参照组相比,研究组总有效率较高(77.50%vs 9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0,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症状消失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中,研究组与参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血清IGF-Ⅱ、PCT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IGF-Ⅱ、PCT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血清IGF-Ⅱ、PCT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治疗中,给予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氨溴特罗药物,不仅能增强临床疗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还能缓解支气管炎症反应,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王英[10](2021)在《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选用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的价值。方法便利选取2019年8月—2020年10月该院收治的88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按1:1比例分为对照组(n=44,选用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n=44,在对照组基础上选用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统计两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免疫功能、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95.45%)较对照组(81.82%)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2,P<0.05)。观察组肿瘤坏死原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IL-6)、降钙素原(PC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14、11.607、12.739、3.773,P<0.05)。观察组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26、3.652、3.353,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干麻黄汤加减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效果确切,可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亦可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提高治疗有效性,值得借鉴。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102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102例(论文提纲范文)
(1)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2.2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
2.3 两组住院时间、复发率比较 |
2.4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
3 讨论 |
(2)中药内治外敷在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2.3 两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住院时间比较 |
2.4 两组治疗前后局部炎症细胞比较 |
2.5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
2.6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
3 讨论 |
(3)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中医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内治法 |
1.1 辨证论治 |
1.2 口服中成药 |
1.3 中药静脉制剂 |
2 外治法 |
2.1 穴位贴敷 |
2.2 小儿推拿 |
2.3 中药雾化吸入 |
2.4 针灸 |
2.5 拔罐 |
2.6 中药灌肠 |
3 内外合治 |
4 小 结 |
(4)闪罐治疗在毛细支气管炎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观察及评价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儿治疗后呼吸道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
2.2 两组患儿治疗7d后呼吸道症状疗效比较 |
2.3 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7d后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
3 讨论 |
(5)哮喘平糖浆早期治疗婴儿毛细支气管炎的近期效果及远期预后(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不良反应 |
2.2 两组喘憋、咳嗽、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
2.3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
2.4 两组远期预后比较 |
3 讨论 |
(6)小儿定喘口服液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及对FeNO、气道炎症反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治疗疗效比较 |
2.2 两组恢复情况比较 |
2.3 两组治疗前后Fe NO水平比较 |
2.4 两组气管炎症反应比较 |
3 讨论 |
3.1 小儿定喘口服液联合重组人干扰素的临床疗效分析 |
3.2 小儿定喘口服液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对临床症状恢复情况的影响 |
3.3 小儿定喘口服液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对呼出Fe NO水平的影响 |
3.4 小儿定喘口服液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对气道炎症反应的影响 |
(7)寒喘祖帕颗粒联合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及对肺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2.2 两组临床相关症状缓解或消失时间比较 |
2.3 两组平均住院时间比较 |
2.4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结果比较 |
2.5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
2.6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
3 讨论 |
(8)槐杞黄颗粒在儿科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呼吸系统疾病 |
1.1 肺炎支原体肺炎 |
1.2 毛细支气管炎 |
1.3 喘息性支气管炎 |
1.4 支气管哮喘 |
1.5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
1.6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
2 肾脏疾病 |
2.1 肾病综合征 |
2.2 紫癜性肾炎 |
3 其他 |
3.1 多发性抽动症 |
3.2 心肌炎 |
3.3 系统性红斑狼疮 |
3.4 便秘 |
4 讨论 |
(9)复方异丙托溴铵、氨溴特罗联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4 方法 |
1.5 观察指标 |
1.6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比较 |
2.2 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
2.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
2.4 两组患儿的血清IGF-Ⅱ、PCT水平比较 |
3 讨论 |
(10)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 |
2.2 两组患儿临床指标对比 |
2.3 两组患儿免疫功能对比 |
2.4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 |
3 讨论 |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102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J]. 徐杰. 内蒙古中医药, 2021(12)
- [2]中药内治外敷在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王彧,毛沙沙. 中国医学创新, 2021(35)
- [3]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中医治疗进展[J]. 史曼曼,周峰然. 湖南中医杂志, 2021(11)
- [4]闪罐治疗在毛细支气管炎中的临床应用[J]. 王蒙冬,詹海珠,郑亚婷.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22)
- [5]哮喘平糖浆早期治疗婴儿毛细支气管炎的近期效果及远期预后[J]. 万迎,彭峰,李先钊. 中外医学研究, 2021(32)
- [6]小儿定喘口服液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及对FeNO、气道炎症反应的影响[J]. 吴来珠,李芳荣.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21(06)
- [7]寒喘祖帕颗粒联合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及对肺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J]. 齐晓琳,卢志成,朱艳娜,何晓梦.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21(05)
- [8]槐杞黄颗粒在儿科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韩晶,徐炎,孙丽平.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1(04)
- [9]复方异丙托溴铵、氨溴特罗联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效果[J]. 邓提虎. 世界复合医学, 2021(08)
- [10]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分析[J]. 王英. 中外医疗, 20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