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苏联兴亡之谜——评《苏联高层决策70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苏联论文,兴亡论文,之谜论文,高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世界知识出版社最近出版的《苏联高层决策70年——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共5卷,178万字,可谓卷帙浩繁。
本书的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欧中亚研究所副所长邢广程博士。他长期从事苏联和俄罗斯问题的研究工作,曾在莫斯科俄罗斯国际管理研究所和俄罗斯科学院国际政治与经济研究所做访问学者。
《苏联高层决策70年》述评结合,以史带论,是一部难得的“论书”。作者的基本立场是,苏联发生的一切都与苏联高层决策有密切关系。苏联高层决策的“得”和“失”决定了苏联的“兴”和“亡”。苏联的“兴”和“亡”是苏联高层决策“得”与“失”的标志,是决策的结果。苏联高层决策的历程昭示着一个真理,即一个符合民众意愿,正确的重大决策可以使国家由衰转兴,走向繁荣;反之,一个错误的违背客观规律和民众意愿的重大决策会使国家由盛变衰,甚至会导致国家解体,执政党失去政权。所以,制定正确的战略决策关系到国家兴亡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不从“高层决策”的角度去观察苏联历史,就很难体察苏联兴亡的内在逻辑。
《苏联高层决策70年》也是研究苏联高层决策规律、决策机制、决策分歧和领袖决策艺术的“全书”。作者探讨了苏联高层决策机构的利弊,专门研究了苏共中央代表大会、代表会议、中央全会、中央政治局、中央书记处、最高苏维埃、部长会议等决策机构的地位、作用及其演化过程与情况;集中分析了苏联最高领导人的更迭规律,归纳了苏联领袖人物的决策艺术和决策风格;阐述了苏联最高决策核心激烈斗争的原因、后果及其教训。于内容叙述中见观点,分析中附材料,层层推开,从而揭开了苏联高层决策神秘的面纱。
《苏联高层决策70年》是一部比较完整的苏联高层决策全史。该书详细地论述了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时期高层决策的基本进程,分析了苏联高层决策的得失,从而展示了苏联高层决策演化的基本脉络,即列宁时期:创业更新;斯大林时期:强制与强国;赫鲁晓夫时期:改革与冒进;勃列日涅夫时期:从改革到停滞;戈尔巴乔夫时期:改革、危机与毁灭。作者对若干重大决策浓墨重写,给人以丝丝入扣之感。作者以苏联最高决策层的政治决策、经济决策和外交决策为骨架,旁及军事、文化等领域的高层决策,给人以变而不乱、乱而循章的深刻印象。此外作者的以下观点也值得注意:
(1)苏联的兴亡与苏联高层决策的目的性有密切关系。 苏联高层决策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忽视了在一个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性和艰巨性这个历史性的命题,急于向社会主义过渡,进而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其决策逻辑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苏联逐渐走向衰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苏联领导人没有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放在第一位。
(2)苏联高层决策没有处理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问题。苏联高层决策层长期将“富国”、“强国”放在首位,而没有把“富民”和“强民”放在首要地位。苏联的教训表明,以“民穷”来支持“国富”,则国不会真“富”;靠“损民”来实现“强国”,则“国”不会真强。应当认识到“民富”是“国富”的基础与源泉。亿万民众富裕之时,就是国家真正强大之日。苏联曾是称雄一时的世界两霸之一,顷刻之间瓦解,教训殊为深刻。
(3)苏联模式的“功效递减规律”问题。 作者认为苏联最高决策层力图应用苏联模式达到强国的目的,但这个模式具有“功效递减规律”。这种规律在苏联70年代历史中表现得十分明显,以致经济短缺和机构膨胀、官员臃肿,逐渐出现了效率危机和信仰危机。这种模式缺乏效率,不能合理的和恰当地对整个社会资源实施优化配置,不能有效地调解社会利益和个体利益,不能激励社会成员充分发挥才智。这种模式动力资源短缺,动力结构不合理。它实际上主要是通过行政命令方式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4)苏联高层决策机制存在结构性缺陷,高层决策缺乏科学性、 民主性。可以说这种决策机制常出现“发动机”与“传动装置”之间的功能性障碍,造成了决策体系与决策贯彻体系之间摩擦不断,形成能量耗散。
(5)苏联高层决策分歧的实质是政见分歧问题。苏联党的路线、 方针和政策之间的分歧主要表现在政治领袖个人权力之间的争斗,即党内最高领导层某些领导为争权和捍卫领导权而进行的惊心动魄的政治权力斗争。苏共高层决策分歧连绵不断的最根本原因是党内存在不同利益集团和利益趋向。利益集团和利益趋向最终形成了有形无形的政治利益,从而对苏联决策层产生了巨大的政治影响。
正如作者在此书的前言中写的:“以史为鉴可知天下兴衰”。苏联历史是一部大国兴衰史,是一部社会主义事业战绩显著而又错误丛生的历史。解读苏联历史中隐含的“兴亡”和“成败”密码,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与国家富强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标签:决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