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美茹[1]2003年在《青海高原(西部)土壤放线菌资源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青海位于我国西部,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主要组成部分,面积72万平方公里。全省地势高亢,复杂而独特的生态环境条件决定了青海高原的放线菌资源具有独特性。本研究采用常规方法对采自青海省西部大通、平安、乐都、民和及互助等五个县的42份土壤样品中的放线菌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得到了以下结果: 1.放线菌分离培养基筛选及杂菌抑制方法研究。采用平板涂抹分离法研究了培养基种类、土壤样品加热预处理及化学抑制剂对放线菌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高氏1号琼脂(GA)和秸秆腐解物琼脂(SDSA)的分离结果可以反映土壤中放线菌的基本状况。②120℃×1.0h加热预处理土样能促进放线菌孢子萌发,增加放线菌的分离数量和种类。供试土样经120℃×1.0h加热预处理后放线菌的数量和类型较对照处理分别增加了5.5%~54.9%和12.5%~100%。但加热处理对减少细菌数量作用不明显。③向放线菌分离培养基中同时加入K_2Cr_2O_775μg/mL与1~3μg/mL青霉素,细菌数量显着减少,1号土样在SDSA培养基上放线菌数量(×10~6个/g)和种类(种)分别较仅加入75μg/mL K_2Cr_2O_7处理减少0~58.8%和0~18.2%。④链霉素不能用作分离放线菌时的细菌抑制剂。 2.放线菌的数量、组成及生态分布。用2种培养基分离纯化出1007株放线菌,按常规方法鉴定到属(链霉菌到类群)。结果表明:①土壤放线菌的数量随土壤类型、灌溉条件、作物类型的不同而变化。②粮田土壤放线菌组成较复杂,共分离到8个属,以链霉菌为主(平均占84.7%),其次为小单孢菌属、诺卡氏菌属和马杜拉放线菌属。粮田土壤链霉菌共划分为14个类群,其中以灰褐类群(28.3%)、白孢类群(22.5%)及灰红紫类群(19.0%)为优势类群。不同灌溉条件下粮田土壤放线菌组成不同:水地土壤放线菌组成(8个属)较旱地(7个属)复杂,水地链霉菌组成(13个类群)亦较旱地(12个类群)复杂。③经济作物土壤放线菌组成较粮田复杂,共分离到9个属。仍以链霉菌为主,其次为小单孢菌属。种植不同经济作物的土壤放线菌组成差异较大,菜地土壤放线菌组成(9个属)较绿肥(6个属)及果园(5个属)复杂。经济作物土壤链霉菌组成与粮田相似。种植不同经济作物的土壤其链霉菌组成差异亦较大,菜地链霉菌类群最多(14个),以灰红紫类群为主(占21.0%),其次是果园(8个),以金色类群为主(占32.9%),绿肥最少(仅6个),以白孢类群为主(43.9%)。不同茬口菜地土壤放线菌组成也存在差异。④自然土壤放线菌组成较简单(5个属),仍以链霉菌属为主(平均占97.6%),比耕作土壤的链霉菌比例(平均占85.9%)高11.8%。自然土壤链霉菌组成较简单(平均8个类群),以白孢类群为优势类群(占43.2%),其次为灰褐类群(占21.7%)和粉红孢类群(14.8%)。各土样链霉菌组成差异大。⑤土壤放线菌的数量特征(放线菌总数、放线菌属数及链霉菌类群数)与土壤养分密切相关:有机质和碱解氮与土壤放线菌数量特征的相关性达极显着水平(P<0.01),碱解氮与土壤放线菌数量特征的相关性达到了显着水平(P<0.05),磷酸酶和全磷与土壤放线菌数量特征有关(P<0.10)。 3.拮抗性放线菌筛选研究。采用琼脂块法测定了1007株代表菌株的拮抗性。结果表明:①分别有9.1%、27.2%、2.1%、2.6%、13.8%、10.1%、7.1%和7.4%的菌株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假丝酵母、青霉、辣椒疫霉、西瓜枯萎菌、棉花枯萎菌、黄瓜枯萎菌有拮抗性,说明青海高原(西部)土壤放线菌中抗细菌放线菌多于抗真菌放线菌,抗G+菌放线菌多于抗G一菌拮菌,抗丝状真菌放线菌多于抗单细胞真菌放线菌。②耕作土壤拮抗性放线菌占放线菌总数的百分率(拮抗菌百分率)是自然土壤的3.5倍,且耕作土壤拮抗菌百分率按菜地(71.7%)>粮田(40.6%)>绿肥(32.8%)>果园(25.0%)的顺序排列。旱地土壤拮抗菌百分率明显高于水地。③不同类型及同一类型土壤之间拮抗菌百分率均不同,且不同类型土壤拮抗菌百分率按黑钙土>栗钙土>灰钙土>砂土的顺序排列。④拮抗性放线菌的数量、拮抗菌百分率与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及磷酸酶活性有关。其中有机质和全氮与拮抗性放线菌的数量和拮抗菌百分率的相关性达极显着水平(P<0.01);土壤碱解氮、全磷及磷酸酶活性与拮抗性放线菌的数量、拮抗菌百分率有一定的相关性(P<0.10)。抗细菌与抗真菌拮抗菌的出现频率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及放线菌总数量的相关性分别达到了极显着(P<0.01)与显着水平(P<0.05),且土壤有机质、全氮及全磷含量对土壤抗细菌拮抗菌的数量影响大于抗真菌拮抗菌。⑤根据1007株供试放线菌对参试靶标菌的皿内拮抗强度所选出25株高活性拮抗放线菌中,有巧株拮抗菌来自秸秆腐解物琼脂(占60%),其余10株来自高氏1号琼脂(占40%)。在25株拮抗菌中,有3株来自58号土(占12%),95、81及84号土上均有2株拮抗菌(均占8%),其余16株拮抗菌分别来自16个不同的土样。说明高活性拮抗放线菌的筛选和形成需要特定的培养基和特定的土壤生态条件。 4.25株拮抗菌的初步鉴定。采用形态和培养特征观察方法对青海高原(西部)土壤选出25株拮抗菌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表明:25株拮?
司美茹, 薛泉宏, 陈占全, 余博, 蔡艳[2]2005年在《青海高原土壤拮抗性放线菌的生态分布》文中认为采用琼脂块法测定了分离自青海高原不同生态环境下的 1 007株代表性放线菌的拮抗性.结果表明:①供试菌中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假丝酵母、青霉、辣椒疫霉、西瓜枯萎菌、棉花枯萎菌及黄瓜枯萎菌有拮抗性的放线菌占供试菌总数的比率分别为 9. 1%、27. 2%、2. 1%、2. 6%、13. 8%、10. 1%、7. 1%及 7. 4%;在青海高原(西部)土壤的拮抗性放线菌中,抗细菌放线菌多于抗真菌放线菌,抗G+细菌的放线菌多于抗G-细菌放线菌,抗丝状真菌放线菌多于抗单细胞真菌放线菌.②耕作土壤中,拮抗性放线菌株数占放线菌总株数的百分率 (拮抗菌百分率 )是自然土壤的3. 5倍,且耕作土壤拮抗菌百分率按菜地(71. 7% ) >粮田(40. 6% ) >绿肥地(32. 8% ) >果园(25. 0% )的顺序排列.旱地土壤拮抗菌百分率明显高于水地.③不同类型土壤拮抗菌百分率均不同,且不同类型土壤拮抗菌百分率按黑钙土>栗钙土>灰钙土>砂土的顺序排列.④拮抗性放线菌的数量、拮抗菌百分率与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及磷酸酶活性有关.其中有机质和全氮与拮抗性放线菌株数和拮抗菌百分率的相关性达极显着水平 (P<0. 01).抗细菌与抗真菌拮抗性放线菌的出现频率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及放线菌总数量的相关性分别达到了极显着(P<0. 01)与显着水平(P<0. 05),且土?
李雪萍[3]2017年在《青藏高原青稞根腐类病害及其对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青稞(Hordeum vulgare L.var.nudum Hook.f.)是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特有的饲用作物和粮食作物,具有耐寒性强、成熟期短等特点,在海拔超过4200米的高寒地区,青稞是唯一能够正常成熟的谷物。然而,近年来根腐类病害普遍的发生给青稞的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使我国藏区人民的生活及经济保障受到了威胁。因此本研究调查了西北青藏高原地区甘肃省甘南州和青海省青稞根腐类病害的发生情况,并采取样本,从病原和根际土壤微生态入手,对青稞根腐类病害及其对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2015年和2016年分别对西北青藏高原地区甘肃省甘南州和青海省的青稞苗期和成株期的根腐类病害进行了调查,发现青稞根腐类病害的田间发病率均在5%-20%之间。并采用多点采样法采得青稞苗期根腐类病害样品共102份,青稞成株期根腐类病害样品共75份。(2)通过平板分离法分离的方法青稞根腐类病害的病原,并用单孢分离法对其纯化,采用烧杯水琼脂法和盆栽法测定致病性,按柯赫氏法则验证后,共分离得到青稞根腐类病害的病原菌235株,其中,燕麦镰刀菌(Fusarium avenaceum)134株,麦根腐平脐蠕孢(Bipolaris sorokiniana)26株,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24株。各地区燕麦镰刀菌均为优势病原菌,其次是木贼镰刀菌或是麦根腐平脐蠕孢的居多。不同地区病原菌组成不一,柔毛镰刀菌(Fusarium flocciferum)和Fusarium langsethiae是甘肃省甘南州特有的病原菌,Microdochium bolleyi和Nectria gliocaldioides是青海省特有的病原菌。(3)根据所分离到的病原及发生症状,并结合前人对同类作物的研究资料,将青稞根腐类病害确定为茎基腐病、普通根腐病、微座孢根腐病、丛赤壳根腐病4种病害类型。其中,茎基腐病分布最广泛,病原是燕麦镰刀菌、木贼镰刀菌、锐顶镰刀菌、柔毛镰刀菌和Fusarium langsethiae。其次是普通根腐病,病原是麦根腐平脐蠕孢。最后是微座孢根腐病和丛赤壳根腐病,病原分别是Microdochium bolleyi和Nectria gliocaldioide。(4)对青稞根腐类病害病原的致病性研究发现,同种不同菌株之间的致病性差异较大。烧杯水琼脂法所测定的菌株的致病性高于盆栽法所测定的各菌株的致病性,且差异显着。但经过相关性分析表明,两种方法所测定的致病性极显着相关。说明两种方法所测定的发病率及致病性的趋势是一致的。(5)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和发酵液法筛选对青稞根腐类病害病原有抑菌作用的菌株,并通过盆栽法测定其防效,结果发现酸疮痂链霉菌(Streptomyces acidiscabies)AP11对青稞茎基腐病的病原木贼镰刀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6)在Illumina Hiseq4000平台和PacBio平台对木贼镰刀菌D25-1的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初级组装和高级组装,结果表明在不同平台的组装结果略有差异,但差异不显着。木贼镰刀菌基因组大小为40.55 Mb,GC含量47.92%,共有16条染色体,多数基因的长度为200-999nt。(7)通过对木贼镰刀菌D25-1的基因功能注释发现了多条与木贼镰刀菌细胞过程、新陈代谢、分子功能等生物过程相关的基因;通过碳水化合物相关酶注释、PHI注释、细胞色素P450注释,发现有多条与木贼镰刀菌致病性相关的基因;通过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发现木贼镰刀菌D25-1与假禾谷镰刀菌遗传距离最近,其次是燕麦镰刀菌,与麦根腐平脐蠕孢的遗传距离最大。(8)通过测定青稞健康植株和根腐类病害植株根际土壤酶活性发现,青稞根腐类病害的发生使青稞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的活性降低,使纤维素酶活性升高。青稞根腐类病害的发病率与蔗糖酶及脲酶活性呈负相关,且相关性显着。(9)通过测定青稞健康植株和发病植株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平板涂布法测定青稞健康植株和发病植株根际土壤中叁大微生物的数量发现,青稞根腐类病害的发生改变了青稞根际土壤代谢过程和土壤微生物的区系组成,使其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和磷下降;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减少,真菌的数量增多。(10)采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对青稞健康植株和不同根腐类病害发病程度植株根际土壤中的16S rDNA和18S rDNA微生物进行测定发现,青稞根腐类病害的发生使青稞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结构在门、纲、目、科、属的水平上均发生变化,且发病越严重,与健康青稞植株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也越大。青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也会因青稞的生长时期和所处地域不同而有所差异。
张亚丽[4]2018年在《青藏高原东部农田土壤质量与土壤碳库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藏高原农田生态系统独特而且脆弱,其土壤质量不仅直接制约该区域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而且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与青藏高原生态屏障,生态安全调控作用的发挥密切相关。土壤碳是土壤质量的核心内容,有机碳、无机碳库的大小和演变决定着土壤质量发展的方向。研究青藏高原农田土壤质量与土壤碳库的内在特征及演变机制,对于认识青藏高原在全球碳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意义重大。本研究以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农业区,连续开展26年的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对土壤质量(土壤物理、化学、微生物性质)特征和变化进行研究,评价土壤质量、查找关键因子;研究土壤有机碳、无机碳发展演变规律及固碳机制。采集青藏高原东部农业区九县一市农田土壤剖面样品并对其进行研究,利用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资料和近年来实测数据资料,探究该区土壤碳库在长期耕作与施肥条件下的变化;估算当前土壤有机碳、无机碳库规模,揭示土壤碳库的时空分布特征和规律。此外,还对青藏高原东部农田土壤固碳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长期施肥与耕作下,青藏高原东部农田土壤物理、化学、微生物学性质均发生变化。单施化肥,土壤性质改善不明显,土壤性质改善不明显,而在施化肥基础上进行秸秆还田对土壤质量改善显着。施化肥基础上秸秆还田较单施化肥,增加耕层土壤>0.25mm团聚体含量33.4~123.4%,降低土壤容重1.2~7.1%,提高土壤含水量4.7~13.5%,同时降低土壤紧实度。在N、P化肥基础上秸秆还田能够显着提高土壤CEC、有机质、轻组有机质、速效N、P、K及全量N、P、K养分含量;在N、P化肥基础上增施无机K肥并秸秆还田能提高土壤N、K养分含量,尤其提高速效钾含量最高可达2.6倍;增施无机K肥或秸秆还田与NPK肥配合较之与NP肥配合,对土壤肥力提高的幅度不大,甚至土壤有机质、轻组有机质、P含量有降低。在N、P化肥基础上,增施无机K肥提高了Cu、Fe元素有效性,秸秆还田提高了Zn、Mn元素有效性。施用化肥并秸秆还田增加了土壤中碱性磷酸酶、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细菌数量在施化肥并半量秸秆还田条件下增加,真菌、放线菌数量在施化肥基础上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持续增加。不同施肥造成了土壤微生物性质的分异,改变了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季节变化。在青藏高原土壤条件下增施无机K肥对土壤微生物性质可能存在负面影响。(2)建立了青藏高原东部农业区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MDS):碱解氮、Cu、Zn、全P、碱性磷酸酶、脲酶、蔗糖酶、粘粒含量、pH、CEC共计10个土壤因子,这些因子即为影响该区土壤质量的关键因子。权重大于10%因子权重排序为:全P>Zn>Cu>碱解氮>蔗糖酶>CEC。长期不同施肥方式NP、NP+50%ST、NP+100%ST、NPK、NPK+50%ST、NPK+100%ST的土壤质量综合指数(SQI)依次为47.9、49.5、50.0、47.8、51.6、52.6。(3)经过20多年的耕作与施肥,青藏高原东部农田耕层土壤有机碳(SOC)呈现上升的变化,而SOC库储量(PSOC)因耕地面积下降而降低。1980年代九县一市不同土类、土种上共计316个土壤剖面耕作层SOC含量为1.6~66.4g/kg,平均值为10.6g/kg。2006~2007年湟中县农田421个耕层土壤样点SOC含量为3.0~35.2g/kg,平均值为12.25g/kg,比1980年代提高了16.0%。长期定位试验2014年耕层不同处理SOC含量比试验初始(1992年)上升了10.4~34.0%。1980年代全区耕地面积711751.6hm~2上耕层PSOC为21.9 Tg。2006~2007年湟中县55266.7 hm~2耕地面积上PSOC为1.9 Tg,明显低于1980年代124880.7hm~2耕地面积上耕层PSOC总量4.0Tg。青藏高原东部农田0-100cm土壤剖面SOC密度(SOCD)为63.60-367.36 Mg/hm~2,无机碳密度(SICD)为200~225Mg/hm~2。估算当前青藏高原东部农业区33.3万公顷农田面积0~100cm土层PSOC为44.26Tg,无机碳库储量(PSIC)为553.8Tg,为PSOC的12.5倍。长期不同施肥能够显着提高SOC(p<0.01),尤其是在化肥基础上进行秸秆还田对SOC提高的贡献较大,且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加。长期定位试验SOC含量增幅施用化肥为10.4~17.4%,施用化肥并秸秆还田为21.2~34.1%。单施化肥SOCD年增长率为0.10~0.41 Mg/hm~2/yr,施用化肥并秸秆还田SOCD的年增长率为0.22~0.85 Mg/hm~2/yr。长期不同施肥对SIC的影响较小(p>0.05)。(4)SOC、SIC含量在剖面不同土层的分布存在显着差异(p<0.05)。SOC在0-20cm土层出现“表聚”现象,在0~40cm土层,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在40-60cm土层达到最低,之后在60~100cm基本趋于稳定并略有回升。SIC在0~60cm土层内,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在40~60cm达到峰值,随后随着土层深度的继续增加又逐渐下降。长期不同施肥对0~20cm耕层土壤SOC存在极显着影响(p<0.01),而对纵深土层SOC没有明显影响,对各个土层SIC均不存在显着影响(p>0.05)。(5)青藏高原东部农田SOC分布不均,整体呈现北高南低,中部、南部低,其余四周高的分布格局。大通县、互助县东北部以及湟源县南部和湟中县北部,是高含量SOC主要分布区。互助县中南部、乐都县、华隆县、湟源县西北部、大通县西部SOC含量次高。民和县、循化县东北部、平安县、湟中县北部土壤耕层SOC含量较低。西宁市及周边地区SOC最低。SOC在不同土类中的分布,从大到小排列为黑钙土>沼泽土>人为土(灌淤土和新积土)>北方红土>潮土>栗钙土>灰钙土。在不同海拔和地貌农田中分布排序为:高海拔>低海拔>中等海拔,脑山>川水>浅山。青藏高原东部农田SIC含量分布极不均匀,表现出与SOC大致相反的分布趋势。(6)长期定位试验耕层(0~20cm)>0.25mm水稳性大团聚体占水稳性团聚体总量51.68%,<0.25mm微团聚体占水稳性团聚体总量48.32%,而土壤耕层以下(20~40cm),微团聚体构成比例超过大团聚体2倍左右,使土壤团聚体特征转为以微团聚为主。两个土层大团聚体以>5mm、0.5~0.25mm、1~0.5mm团聚体居多。总C含量在大团聚体中分布较高,微团聚体中较少,在耕层团聚体中分布大于20-40cm土层。总C在耕层不同粒径水稳性大团聚体中含量分布由大到小排序为:2~1mm>5~2 mm>1~0.5 mm>0.5~0.25 mm>大于5mm,在20~40cm土层水稳性大团聚体中含量分布排序与此相反。总C含量主要富集在>5mm、0.5~0.25mm、1~0.5mm粒径大团聚体中,这些粒径团聚体成为土壤碳固定的主要场所。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RSP)含量和SOC、大于0.25mm水稳性团聚体(WSA-R_(0.25))含量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p<0.05),表明GRSP在土壤团聚体结构形成和土壤有机碳团聚体稳定以及增加土壤有机碳库具有重要作用。长期施用化肥造成土壤微团聚体比例增加,大团聚体比例减少;而在施化肥基础上进行秸秆还田,能够扭转这种趋势,使土壤中大团聚体增加,微团聚体减少,有利于土壤碳在大团聚体中的保存。在化肥基础上施用秸秆还田对于土壤碳固持的贡献大于单施化肥。施肥与耕作、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土壤类型、特殊气候和地理位置是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农田土壤有机碳固定的主要影响因素。
何建清[5]2006年在《藏东南地区土壤放线菌资源调查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从藏东南的林芝、色季拉山、米林、贡布江达和米拉山等地,以原始森林、高山草甸、沼泽、粮田、保护地、荒地、沼泽、耕作草甸土和亚高山草甸等土壤类型为对象,采集不同植被、不同海拔高度土样50份,用多种培养基分离中、低温放线菌,并对放线菌的数量、组成、生理生化特性以及它们的拮抗性等进行了研究。按放线菌的形态学特征鉴定到属,链霉菌鉴定到类群。对高活性菌株进行盆栽试验、菌种鉴定、发酵条件的研究与优化、抗菌谱测定及致病机理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结果:1.藏东南土壤放线菌的区系研究。用5种培养基分离纯化出564株放线菌,按常规方法鉴定到属(链霉菌到类群)。结果表明:(1)藏东南土壤放线菌的数量随生境不同而变化。各样区的中温菌数量明显多于低温菌,对中温菌,高氏一号培养基所测数量高于甘油精氨酸培养基,对低温菌,土壤浸汁培养基所测的菌数高于葡萄糖天门冬素培养基。中温放线菌数量以粮田>荒地>次生林>保护地>原始森林>耕作草甸>亚高山草甸>沼泽>高山草甸,其数量依次为1553.1×10~3、1479.3×10~3、1473.3×10~3、820.0×10~3、536.7×10~3、184.3×10~3、19.5×10~3、9.0×10~3和4.8×10~3个/g干土。(2)从藏东南各样区土壤中分离到的放线菌有9个属,分别归属为链霉菌属、诺卡氏菌属、游动放线菌属、间孢囊菌属、束丝放线菌属、小多孢菌属、小单孢菌属、糖多孢菌属、链孢囊菌属。粮田最多,分离到7个属,耕作草甸土最少,只分离到2个属。在粮田中分离到束丝放线菌属,该属菌在国内属首次报道。链霉菌分离到12个类群,链霉菌的类群在各样区分布不同,但均以灰褐类群和白孢类群占优势。该区链霉菌平均占放线菌总数的90.5%,平均分离到9个类群。2.土壤放线菌的生理生化试验结果表明:分别有58.7%和72.0%的中温放线菌能利用明胶和产生凝乳酶。这些放线菌水解淀粉和酪素的能力较弱,分别为22.7%和25.3%。3.拮抗性放线菌的筛选研究结果表明:(1)拮抗菌在9个样区中均有分布,拮抗菌的分布与各样区放线菌的数量无相关性。在564株供试放线菌中,66.1%的菌株具有抗菌活性。原始森林土壤中的拮抗性放线菌百分率最高,为84.0%。原始森林放线菌数量虽少,但拮抗性放线菌的百分率却较高。这不仅对原始森林中土传病害的防治有重要意义,而且提供了从原始森林土壤中可以筛选到更多拮抗性放线菌的重要信息。(2)分别有29.6%, 49.8%, 41.3%, 32.4%, 40.2%, 44.0%的菌株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辣椒疫霉、南瓜枯萎菌、番茄早疫菌和苹果炭疽菌有拮抗性。抗细菌的百分率为51.6%,抗真菌的百分率为62.8%,说明藏东南土壤放线菌中抗G+菌放线菌多于抗G-菌放线菌,抗真菌放线菌多于抗细菌放线菌。(3)番茄早疫病拮抗菌的筛选。通过皿内琼脂块、皿内发酵液和
饶丽娟[6]2005年在《塔里木盆地土壤放线菌分布及抗动物病原菌菌株筛选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有效利用稀有放线菌和极端环境放线菌,本实验首次对新疆塔里木盆地土壤放线菌分布特点、放线菌的分离培养及常见病病原菌拮抗性等进行研究。采用特制改良高氏一号培养基进行分离、纯化和初步鉴定,分离到菌株共367 株,其中嗜盐放线菌有13 株,嗜碱放线菌有20 株,并初步查明塔里木盆地土壤放线菌的分布。利用分离的放线菌,采用平板培养筛选法、液体发酵液复筛和单孢分离法等,筛选到多株对动物常见病原菌具有良好拮抗性的菌株。分离得到一株拮抗性很高的A-2gl2 菌株,对其形态特征、生长特点及理化特性进行测定,对该菌株的发酵条件进性了优化筛选。上述研究将为进一步开展塔里木地区土壤放线菌开发利用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胡磊[7]2013年在《河西走廊冬季盐碱土壤可培养放线菌的多样性及抗油菜菌核病菌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采集了河西走廊3种土壤生态类型的10个盐碱程度不同的样点土壤,对土壤放线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土壤性质进行简单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探究盐碱土壤放线菌分布与土壤理化因子及酶活性之间的关系,此外还进行了优势放线菌的盐碱耐受实验,并探讨了放线菌对油菜结核病的抑制作用。在10个样点土壤中共分离到放线菌8各属,其中链霉菌属是放线菌的主要组成,拟诺卡氏菌和诺卡氏菌是仅次于链霉菌的重要放线菌,是非链霉菌放线菌的重要组成。在农田土中,放线菌菌种形态型的多样性和数量几乎全部集中在链霉菌属;次生盐碱土和原生盐碱土放线菌菌种的多样性和数量虽也主要存在于链霉菌属,但在其它各属也有体现,尤其是在拟诺卡氏菌属和诺卡氏菌属。无论是优势菌种的多样性还是数量,链霉菌所占放线菌的比重,农田土>次生盐碱土>原生盐碱土。分离到的链霉菌包括11个类群,白孢类群、黄色类群、球孢类群、金色类群在土样中分布较广泛,白孢类群是最主要的链霉菌。对每个土样中在最高稀释度上分离的放线菌最优势菌种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确定农田土Ⅹ号土样中两个菌株Ⅹ23-5-2(KC898851)、Ⅹ23-5-4(KC898849)是链霉菌属的未被记录种,另有9个链霉菌和1个拟诺卡氏菌疑是未被记录种。对3种类型盐碱土壤的理化因子与放线菌及其主要类群的数量和优势菌种多样性进行简单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土壤环境因素的关系最密切的是链霉菌数量;在众多土壤因子中, pH对土壤放线菌及其主要类群(链霉菌属、拟诺卡氏菌属、诺卡氏菌属,非链霉菌)的综合影响力最大。随着pH、电导率、钠离子、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的上升,土壤酶活性的下降,链霉菌的数量以及菌种形态型多样性在放线菌中所占的比重会下降,拟诺卡氏菌和诺卡氏菌等非链霉菌属放线菌所占的比重会上升。在本次试验分离出的最具数量优势的47株放线菌中,仅Ⅰ8-5-2、Ⅱ8-4-4和Ⅹ8-5-1不能耐受5%的NaCl浓度,其它所有被测菌能够耐受5%的NaCl浓度,所有被测菌不能耐受10%的NaCl浓度;但所有被测菌对碱性的耐受力都很强,都能在pH值9.0生长,大多数能耐受pH10甚至pH11。将分离出的链霉菌用于油菜菌核病菌的拮抗研究,拮抗试验发现2个链霉菌菌株对油菜菌核病有拮抗作用,编号Ⅳ22-3-3和Ⅳ22-3-12。与油菜菌核病进行对峙培养结果发现,Ⅳ22-3-3和Ⅳ22-3-12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2和0.9cm;离体叶菌丝接种试验表明,Ⅳ22-3-3和Ⅳ22-3-12对油菜菌核病菌的防治效果分别达63.5%和49.1%;Ⅳ22-3-12能在油菜菌核上定殖并寄生分解菌核,同对照相比菌核萌发率下降18.2%;通过形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鉴定表明,Ⅳ22-3-3为产水链霉菌(Streptomyces hydrogenans),Ⅳ22-3-12为球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globisporus)。对河西走廊盐碱土壤放线菌多样性研究,有助于了解该地区不同生态土壤类型以及不同盐碱程度中放线菌的种类和数量分布,为今后更好地挖掘和利用该地区放线菌资源提供详实可靠的数据支撑。
胡忠旭[8]2016年在《黄土丘陵区生物结皮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分布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物结皮是黄土丘陵区退耕地上广泛发育的生物地被物,显着影响土壤养分含量、水分渗透性、结构及温度等,进而可能影响退耕地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及时空分布特征。本文在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测定的基础上,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研究了黄土丘陵区不同类型生物结皮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分布的影响,探索了生物结皮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季节动态和空间分异特征,揭示了该区生物结皮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分布影响的内在机理,研究对准确认识生态恢复过程中生物结皮的生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取得以下主要结论:1、生物结皮可显着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生物结皮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与结皮类型、季节和土层深度有关。藓结皮较其他生物结皮可显着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浅色藻结皮和藓结皮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在不同季节表现不一,稳定发育期的藓结皮对不同类群微生物数量垂直分布的影响不同。生物结皮显着增加了土壤微生物总数、细菌和真菌数量,降低了土壤放线菌数量。研究区藓结皮生物结皮层、结皮下0~2 cm及5~10 cm土层微生物总数和细菌数量分别较坡耕地同层土壤分别增加了22.92%、21.23%、6.12%和44.01%、33.39%、10.98%;藓结皮2~5 cm土层土壤放线菌数量较坡耕地降低20.43%;藓结皮生物结皮层和结皮下2~5 cm土层土壤真菌数量分别较坡耕地同层土壤增加了30.03%和14.65%,藓结皮0~2cm土层土壤真菌数量较坡耕地降低了33.34%。藓结皮对生物结皮层和结皮下0~2 cm土层影响最大,生物结皮层和结皮下0~2 cm土层土壤微生物总数、细菌和真菌数量变异系数平均是下层的4.66、3.72和3.24倍。生物结皮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与结皮类型有关。藓结皮较其他生物结皮可显着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在生物结皮层,藓结皮土壤微生物总数和细菌数量分别较藻结皮(浅色藻结皮和深色藻结皮)和混合结皮(藻+少藓和藓+少量藻结皮)增加了56.40%、36.81%和71.33%、32.88%,藓结皮放线菌和真菌数量显着高于其他生物结皮。在结皮下0~2 cm土层,藓结皮各类群土壤微生物数量也均显着高于其他生物结皮;其中,除了藻+少量藓结皮外,其他类型生物结皮差异不显着。其次,在生物结皮层,生物结皮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在不同季节表现不一。春季,浅色藻结皮各类群土壤微生物数量均显着高于藓结皮。夏季,浅色藻结皮土壤微生物总数和细菌数量显着高于藓结皮,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差异不显着。冬季,浅色藻结皮土壤微生物总数和细菌数量显着高于藓结皮,藓结皮真菌和放线菌数量显着高于浅色藻结皮。2、生物结皮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具有明显季节动态特征。藓结皮、浅色藻结皮和坡耕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季节动态不同。坡耕地土壤微生物总数的季节动态均表现为春季>秋冬季>夏季,浅色藻结皮为夏季>春季>秋冬季,藓结皮为春、夏、秋叁季>冬季;不同类型生物结皮叁大类群土壤微生物的季节动态不同。藓结皮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季节动态较为稳定,其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季节波动较耕地和浅色藻结皮小。3、生物结皮的发育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的垂直分布特征,生物结皮不同类群土壤微生物数量的空间分布表现不一。土壤微生物总数和放线菌数量在阴坡中坡位生物结皮层显着高于阳坡,不同坡向土壤细菌和真菌数量差异不显着;不同坡位各类群土壤微生物数量差异不显着;高等植物不同方位生物结皮土壤微生物总数、细菌和真菌数量均差异不显着,东南和西南方向土壤放线菌数量显着高于西北和东北方向。藓结皮和坡耕地土壤微生物的垂直分布有所差异。坡耕地土壤微生物总数在2~5 cm和5~10 cm土层最高,是0~2 cm土层的1.07倍;藓结皮土壤微生物总数在生物在结皮层和0~2 cm土层最高,是2~5 cm和5~10 cm土层的1.18和1.07倍。藓结皮和坡耕地叁大类群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垂直分布也有所不同。4、生物结皮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分布的影响主要与生物结皮生物组成、生物结皮厚度、藓盖度等有关,与空间分异无关。生物结皮通过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碳氮比、电导率,降低土壤pH值促进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较高的细菌比例降低了放线菌比例。不同类型生物结皮土壤微生物总数、细菌数量和比例、真菌数量与藓盖度、结皮厚度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各类群微生物数量与坡向和坡位均无显着相关关系。不同类型生物结皮土壤微生物总数、细菌数量和比例、真菌数量和比例与全氮、有机质、碳氮比、电导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与土壤pH值呈显着负相关关系;土壤放线菌比例和细菌比例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
参考文献:
[1]. 青海高原(西部)土壤放线菌资源及应用研究[D]. 司美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
[2]. 青海高原土壤拮抗性放线菌的生态分布[J]. 司美茹, 薛泉宏, 陈占全, 余博, 蔡艳.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5
[3]. 青藏高原青稞根腐类病害及其对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D]. 李雪萍. 甘肃农业大学. 2017
[4]. 青藏高原东部农田土壤质量与土壤碳库研究[D]. 张亚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
[5]. 藏东南地区土壤放线菌资源调查及应用研究[D]. 何建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
[6]. 塔里木盆地土壤放线菌分布及抗动物病原菌菌株筛选的研究[D]. 饶丽娟. 吉林大学. 2005
[7]. 河西走廊冬季盐碱土壤可培养放线菌的多样性及抗油菜菌核病菌研究[D]. 胡磊. 西北师范大学. 2013
[8]. 黄土丘陵区生物结皮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分布的影响[D]. 胡忠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标签:农业基础科学论文; 农艺学论文; 放线菌论文; 土壤微生物论文; 链霉菌论文; 镰刀菌论文; 真菌孢子论文; 土壤密度论文; 土壤改良论文; 土壤结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