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滋养孩子心灵论文_周烨

充分发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滋养孩子心灵论文_周烨

摘要:小学阶段各个科目的教学工作与德育教育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要有机融合到一起,挖掘出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因素,充分滋养孩子心灵,这既是新课程标准对新时期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提出的改革创新要求,也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鉴于此,本文结合笔者多年从事小学班主任兼数学教师工作实践经验,以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为例,就如何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滋养孩子心灵展开了分析探讨,提出几点可行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德育因素;小学数学教学;挖掘

教育是与国民大计息息相关的工作,教师作为这项工作的一线实践者,其教学理念和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培养。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深入,越来越多小学数学教师关注起课程教学和德育教育的融合,着眼于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渗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并将其纳入到教学目标要点中,加大了对德育工作的工作程度,切实促进了我国小学生思想品德整体水平稳步提升,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储备了德才兼备的人才力量。然而,在小学数学课堂具体实践教学中,还存在着德育因素挖掘不够深入、德育内容脱离教材内容、德育和数学教学联系不紧密等问题,这些都造成小学数学课堂的德育工作不容乐观,为此,加大对数学教材中德育因素的挖掘刻不容缓,是依托教学内容强化德育效果的关键所在。

一、运用教材插图,渗透德育教育

实施新课程改革后,新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插图比重有所增加,其中不乏具有爱国主义爱精神、民族优秀品质等德育因素,将这些因素充分挖掘出来开展思想品德教育,一方面可以拉近德育内容和教材内容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能够符合学生直观化学习需求,借助插图的形象生动特点,吸引学生注意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活跃发展[1]。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钻研教材过程中,不可忽视插入的教育功能,将插图变为德育教育的主要介质,潜移默化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学生形成健全品格。

例如,在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学中,教师课前做了充分备课工作,教材里的小朋友们开心的植树插图(如图1)作为德育教育资源,开展环保教育和劳动教育,教师让学生观察图片,思考为什么小朋友们为什么在干活却洋溢着幸福笑容呢?有学生回答因为劳动光荣;有学生回答因为植树是一件环保的好事;有学生细致观察后回答因为他们戴着红领巾是光荣的少先队员,所以为社会劳动非常快乐。学生们争先恐后的结合自己对图片观察表达想法,环保教育和劳动教育在热烈氛围中顺利开展,接着教师对学生说,我们现在就一起对这件光荣的植树事件进行数学计算好不好,帮他们算一下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树(两端要栽),一共要载多少棵数,学生在思想品德教育铺垫下,计算积极性非常高,将计算视为帮助植树的途径,像通过正确计算和插入中的小朋友一样获取有意义的快乐。本节课的数学教学和德育教育以插图为介质,获取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率。

图1:教材植树插图

二、运用数学历史,激发爱国精神

爱国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的关键期,思想受外界影响很大,一旦没有做好充分的爱国教育,很难让学生在成长阶段形成良好的民族自信和民族自觉,无法发挥出小学德育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滋养祖国未来花朵的积极意义。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加强爱国教育的渗透,挖掘教材中的数学榜样人物、数学历史故事等,借助这些因素中含有的爱国精神,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思想情感,激发学生爱国意识,让学生可以坚定为祖国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的决心,在爱国思想的驱动下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这节课上,教师观察学生学习状态发现存在着兴趣不足的问题,耐心询问学生后找到了主要原因,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小数乘法,没有意识到学习数学知识的意义,所以只是将学习作为应付教师和应付数学考试的行为。此时,教师并没有批评指责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问题,而是给学生将了古代小数数学家的历史故事,魏晋期间的著名小数数学家刘徽虽地位低下,但人格高尚,他不是沽名钓誉的庸人,而是学而不厌的伟人,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中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首次提出了十进小数,给我们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学生们被榜样故事所吸引,在认真倾听中心灵受到震撼,爱国精神油然而起,愈加明确了学习小数的重要意义,想要向古代小数数学家学习,延续他的求学精神、高尚人格和爱国贡献之心。经过本节课教材内容相关的德育故事渗透,学生家国情怀得到很好培养,形成了良好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立志要做一名对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才。

三、运用数学实例,培养良好习惯

小学数学教材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方方面面存在密切联系, 包括购物找零、时间计算等,这些都可以结合生活实例渗透德育教育,对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时间观念、购物观念、遵守规则观念等起着很大帮助作用,能够有效避免学生盲目消费、奢侈浪费、插队、迟到不守时等不良行为。为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围绕教材内容引入生活实例,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学生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促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获取顺应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全面落实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例如,在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这节课的实践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围绕迟到早退次数、浪费食堂粮食现象等生活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和图表制作,要求学生向调查对象询问为什么会迟到早退?为什么会浪费食物?这些行为对不对?该如何避免这些行为?等问题,从而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可以自主思考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对策,成为学习的主人,加入到促进自己思想品德行为健康发展的一份子。

四、运用课后作业,延伸德育教育

小学生的课后学习时间和空间相较于课堂来说更加广阔、多元,如果教师能够将这些时间与空间利用起来,打造德育教育新平台,将会有效延续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工作,拓展教材中受到一定程度局限的德育教育因素,从而丰富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内容,提升教学延展性[3]。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将德育因素挖掘放眼于课后作业设计上,避免给学生布置单一枯燥的重复计算性数学学习,而是从融入德育教育角度出发,创新课后作业内容、形式和评价方法,在将学生从题海战术的数学作业中解放出来同时,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知识后,本单元知识点繁多,涉及到的数学概念、数学规律和数学公式也较多,包括长方体和正方体概念以及其性质、二者的表面积概念以及计算公式、二者的提及概念以及公式、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和统计单位等,需要科学的作业设计才能够巩固学生课堂学习内容。教师布置了绘制本单元数学知识思维导图的开放性作业,并从德育渗透角度出发,让学生在遇到作业问题时利用班级微信群,和其他同学开展合作学习探究,共同解决问题,提升学生团结合作精神,此外,让学生将自己绘制完成的思维导图上传到班级微信群,互相之间点评和提意见,进一步达到优劣互补的合作学习效果,强化学生良好人力交往能力与班集体意识。

结束语:

总之,推进德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开展非常必要,教师教育改革对教师创新工作的需求,也是时代赋予给小学教师任重道远的使命任务,教师要从教材插图、教材内容相关历史故事、教材生活案例、课后作业设计等多方面入手,挖掘更加丰富优质的德育因素,给学生心灵带来源源不断的滋养。

参考文献:

[1] 阿如娜.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J].魅力中国,2019(49):117-118.

[2] 徐珍珍.小学数学与德育的融合研究[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9(10):47.

[3] 宋娜.德育教育,在小学数学中做加减乘除[J].赤子,2019(31):242.

论文作者:周烨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4

标签:;  ;  ;  ;  ;  ;  ;  ;  

充分发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滋养孩子心灵论文_周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