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中学历史地图教学的思考与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地图论文,中学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作为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资源,历史地图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空间意识,形成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置于特定历史环境及条件下进行考察的思维习惯及品质,领悟历史地图所反映的时代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地图通常表示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空间下的发展状况,能对历史事件的地点、空间联系及其地理环境提供丰富的信息。例如,历史地图可以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疆域、政区、政治形势、国内外战争、民族迁徙、地理环境的变迁、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等。中学历史教科书和地图册选编的历史地图几乎均由今人绘制,其大多依据历史文献、考古资料等研究编绘而成,学术特点鲜明,通常也是国家意志的反映。基于这样的特点,历史地图被视作可靠可信的素材经常运用于历史教学中。 长期以来,中学历史教学在地图运用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主要表现在让学生掌握识读历史地图的主要方法,诸如,对历史地图的判读、识记、摹画,古今地理名称和范围的置换与指认,等等。作为基础的学史方法及能力培养,这些经验在今天仍具有价值,但是它们的局限性也很明显,即仅仅停留在识记层面。基于传达史学方法、丰富学习经历的课改理念及要求,当前的历史地图教学正在呈现一些新变化。例如,有的教师开始逐步关注隐性信息的挖掘和多维信息的综合分析,进一步重视历史地图信息表达的思维品质,运用历史地图验证文献记载的信度,揭示地图绘制背后时代观念的变革等。 这些新变化直接指向历史证据意识等史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凸显了历史认识求真本源的诉求,理应成为当下中学历史地图教学努力的方向。以下是笔者近年来在历史地图教学方面的一些实践尝试,敬请方家指正。 一、挖掘地图的隐性信息生成教学 所谓历史地图的隐性信息,是指隐藏在图中,没有在教科书中直接表述出来的内容。比如,在学习“鸦片战争”时,通常都会用到《第一次鸦片战争形势图》,但大多数教师往往只强调学生关注英军从虎门到厦门,再至定海、吴淞,最后进犯天津的入侵路线——这是教科书叙述的英军进犯线路,鲜有教师能够注意到英军在进犯厦门后,曾有一路入侵台湾的鸡笼(基隆)。后一路线教科书未作任何文字叙述,课程标准也并不要求,但在地图教学中却很有价值。 笔者以为,课程标准仅是规定了学习的基本要求,并不限制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学习拓展与延伸。因此,对这幅历史地图的教学完全可以作些由基础而拓展的探索。事实上,基层的教学已经提供了这方面实践的例子。① 案例1.捕捉地图“泄露”的天机 师:刚才××同学运用《第一次鸦片战争形势图》,向大家概述了鸦片战争的主要过程,其中,她说道,“1841年9月,英军由厦门直扑定海。”这个说法是否完整、准确?大家仔细对照这幅地图,说说你的看法。 :不完整。从地图上看,英军由厦门出发,似乎是兵分两路。 师:好!哪两路? :一路是北上定海,另一路向东进攻鸡笼。 师:也就是我国台湾的基隆。 :是的。 师:也就是说,从地图上看,××同学只提到了英军1841年9月入侵的主要路线,却忽视了另一条入侵台湾的线路。英军真的在鸦片战争时期入侵过我国的台湾吗?教科书上并没有提及这段历史,有兴趣的同学不妨在课外找找相关材料,下节课我们一起作个简短交流,好吗? (学生齐声说好。) (下节课上,教师问道:“哪位同学找了相关材料?”) :老师,我查了“百度百科”,在“台湾军民抗英斗争”的内容中是这样记载的:“道光二十一年(1841)八月至次年二月,台湾人民掀起反抗英国侵略者的斗争高潮。……八月十六日,英军运输船‘纳勃达’号在鸡笼万人堆洋面触礁下沉,船上英军纷纷乘舢板逃命。结果被鸡笼守备许长明等追捕,毙敌三十余人,生俘一百三十三人,缴获大量武器、地图等物。次年正月三十日,英军的一艘三桅兵船驶入淡水、彰化之间的大安港。守港清军伪饰渔船,命人扮作渔夫诱使英舰由土地公港驶进,英舰触礁,岸上伏勇当即驾船围捕,俘敌五十四人,缴获英军从宁波掠得的兵器、号衣、旗帜等物。” :老师,我也查了许多大学的历史教科书,几乎都没记载,最后在中华书局1983年4月版的《中国近代史》第21-22页上找到这样一段文字:“英军在进犯浙江的同时,派兵船窜扰台湾。台湾道姚莹和总兵达洪阿率领台湾各族人民坚决抵抗,将闯入鸡笼(今基隆)的英国兵船打得‘桅折索断’,仓皇败逃,触礁沉没,俘虏敌人一百多名,取得了辉煌战果。后来,英国兵船多次进犯,亦未得逞。” (还有学生提到了《话说中国》中的相关记载,另有数位学生也就网上查到的相关材料作了交流。) 师:看来,同学们以教科书上的这张地图为引子,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到鸦片战争时期英军侵略我国台湾的这段历史,学到了不少教科书之外的知识,更学会了如何从历史地图中发现问题,如何收集相关资料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也可以说是及时、敏感地捕捉到了历史地图“泄露”的信息。希望大家把这种“敏感”、这种“方法”迁移到以后的学习活动中去。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地图,发现、探索英军侵略台湾这条线路背后的历史。这种由“已知”中发掘、探寻“未知”,通过探究与实践获得“新知”的生成性教学,不仅在指引学生挖掘历史地图隐性信息的学习方法上具有价值,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丰富与完善了学生的历史学习经验。 二、综合地图的多维信息展开分析 今天的历史教科书,尤其是历史地图册上的不少地图,除了地名、疆界、时间等基本要素外,往往又根据主题,尽可能附上更多的相关信息。综合历史地图中的多维信息进行相关分析,较之仅凭单个信息作出直接判断、释读,对学生的思维要求无疑高了许多。毫无疑问,对于教学,包括教师对历史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求也提高了不少。 比如在讲欧洲“启蒙运动”时,有的教师就很好地运用了《启蒙运动形势图》。这幅图不仅标示了诞生启蒙思想家的国家、启蒙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等基本信息,也详细地展现了17-18世纪新建立的大学及科学院、主要商业城市、神圣罗马帝国的疆界等信息,这就为引导学生运用该地图综合思考、分析启蒙运动产生的背景、条件及影响等问题提供了契机。 案例2.深入挖掘《启蒙运动形势图》中的多维信息② (教师出示《启蒙运动形势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取信息。) :在欧洲启蒙运动中,启蒙思想家主要出现在英国和法国,在英国有霍布斯、洛克等,在法国有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和狄德罗等。 :这些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不尽相同。 师:好!具体一点,有哪些不同? (学生具体回答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点,教师随之要求学生归纳启蒙思想的共性,学生对答如流。教师进而围绕地图作深层探索。) 师:启蒙运动遍及欧洲,为什么法国的启蒙运动声势最大,影响最为深远? 生(七嘴八舌):法国启蒙思想家影响大;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法国有封建专制统治…… 师:暂停一下。同学们,要知道我们在得出一个历史结论之前,必须要根据已知的、可靠的历史材料,去理解、分析和归纳。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张历史地图,就有待于充分发掘、提取信息。我们来看地图,根据图例中“17-18世纪新建立的大学”和“17-18世纪新建立的科学院”的标识,请同学概述当时新建大学和科学院的分布情况。 :这一时期,欧洲大陆新建了许多大学和科学院,主要分布在原神圣罗马帝国国界范围之内,只有少数几个新的大学和科学院出现在法国。 师:好,这些科学院、大学的建立,与启蒙运动有什么关系? (略加思考):新建的这些大学、科学院推动了欧洲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启蒙思想的勃兴提供了新的思想阵地。 师:这位同学得出这个结论时好像还有点犹豫,你犹豫什么? :老师,按照刚才那些话的逻辑推下来,应该是科技发展最快的神圣罗马帝国而不是法国的启蒙运动声势最大,这是怎么回事? 师:好,我们发现问题了。先别急着下结论,再看这一时间段内欧洲主要商业城市的发展和分布。哪位同学能为大家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17-18世纪欧洲新兴的商业城市主要分布在西欧,如英国、法国,其他地方则是零星分布,表明英国、法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更为迅速。 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启蒙运动又有什么关系呢?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启蒙运动提供了物质基础。 师:那么,由此能不能回答我们之前所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法国的启蒙运动会声势最大,影响最为深远? :正是由于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使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 师:好,得出这个结论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刚才那位同学的犹豫却引发了我们的怀疑和思考。法国固然也有新建立的大学和科学院,但从地图上看,它的数量却远不及临近的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地区。这一现象又如何解释呢? (学生讨论,却难有结论。) 师:我们换个思路来看,刚才我们都纠结于科学技术发展与启蒙运动的关系,经济上我们也已经考虑到了,现在从政治上看,比较一下当时的法国和神圣罗马帝国的政治局面。 生(讨论):神圣罗马帝国名存实亡,分裂割据;法国君主专制统治。 师:对,正是分裂割据的局面,使新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在德意志有了发展的空间和机会,所以它对专制统治的反抗就不是特别迫切。而法国呢?君主专制统治的不断加强,严重束缚了法国启蒙思想的发展,但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摆脱专制统治束缚的愿望更为迫切,正是这种迫切的愿望使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爆发更为猛烈。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充分挖掘《启蒙运动形势图》中的历史信息,并以环环相扣的问题设计导向对这些信息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深入的思考。这样做有助于达成历史地图教学的一种功能,即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及条件下进行考察。要培养学生的这种思维习惯及品质,需要教师深入挖掘历史地图所承载的信息,具体来说就是不断追问“为何要将这些信息置于一幅地图之中”。通过一系列问题设置,启发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水平得到有效训练。 三、重视地图信息表达的思维品质 历史地图信息的综合化必然带来学生如何释读及表达的问题,而释读及表达的背后无疑是与学习习惯、思维品质密切相关的。《中国印刷术外传图》的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案例3.有质有量地表达历史地图信息 师:我们来看这张《中国印刷术外传图》,同学们可以从中汲取哪些历史信息呢? :中国印刷术13世纪传到越南。 :中国印刷术于1561年传到了印度。 :1752年,中国印刷术传到了加拿大。 (还有十来位学生回答,均是直接从地图中标示的国家及下方的年代中汲取相关信息。) 师:同学们回答得都不错。但大家有没有想过,当你在地图中汲取信息时,如果仅仅是“所看即所得”,是不是过于简单。从思维的层次性而言,能否运用较为高级的思维及表达方式? (学生沉默。) 师:比如说是否可以用到比较的方式。 :哦,我明白了。可以这样讲,中国印刷术传到伊朗比传到印度早。 :是这样啊,我也能说,中国印刷术传到匈牙利比传到意大利晚。 :中国印刷术传到西班牙比传到葡萄牙早了14年。 (还有几位学生也用类似方式表达。) 师:很好。除了“比较”之外,我们能否用“综合”和“归纳”的方式?可以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进行综合归纳。 :可以的。中国印刷术的外传,主要有向东、向南、向西三条路径,向东传到朝鲜、日本;向南传到菲律宾、越南、泰国和印度等;向西则传入中亚、西亚、非洲、欧洲和美洲。至18世纪中期,已传遍了亚、非、欧、美四大洲。 师:很好!大家有没有发现,从历史地图中汲取及表达信息能够看出一个人的思维水平。信息的表达固然可以通过“量”来衡量,但更该看重的是“质”,是讲求“质”基础上的“量”。我们以后可以多试试如何运用比较、综合、归纳等方式,而不是简单的枚举方式来汲取与表达历史信息,并提高其“质”与“量”。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着力引导学生突破“孤立枚举”的信息汲取与表达方式,倡导用比较、综合、归纳的方式从地图中获取信息。这种对于历史地图信息汲取与表达的思维训练值得称道。语言是思维的反映,从历史地图信息的表达中,不难窥见一个人的思维层次和水平。所以,在日常教学中,历史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实际,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运用多种思维方式完善表达的内在逻辑及条理,而历史地图理应成为此种思维训练的重要载体之一。 四、运用地图验证文献记载的信度 作为认识历史重要载体的文献资料,由于受到作者个人悟性、见识、阅历以及文风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信度与效度绝非不容置疑。在当下史料教学已成为中学历史教学常态方式的大背景下,在动辄以史料证“实”而非生“疑”的思维惯性下,对史料信度的辨析尤其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相对而言,今人绘制的历史地图大多是在分析研究历史文献、考古资料等的基础上综合而成的。作为国家意志的反映,出版时又经多方论证,故而信度较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了一种独特的历史思维教学方法,即把历史地图与历史文献,尤其是古代历史文献中的若干记载进行比较分析。这种方法在学术规范及意义上或许不够妥当,但在考核历史文献记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面有独特意义。下面这个案例就很有意思。 案例4.司马迁说得准确吗? 师:关于秦长城的修筑,司马迁在《史记·蒙恬列传》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PPT投影)。这个说法准确吗? 生(齐声):准确! 师:哦,“史学之父”的话总是准确的,是吗? (学生静默。) 师:请大家翻开地图册,注意观察第7页的《战国形势图》(7)和第11页的《秦朝疆域及交通干线图》(11)上有关长城的信息。这两幅地图均是根据考古资料绘制,应该是可信的。我们观察、对照后再想想上述司马迁关于秦长城的这段文字是否准确? :老师,从《战国形势图》上看,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在北方已各自筑有长城了。 :是呀,对照《秦朝疆域及交通干线图》,战国时,秦、赵、燕三国长城的走向与秦长城是一致的。 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会不会是这样,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把先前战国的长城进行了连接和延伸。所以,秦长城并不完全是新建的。 :是这样的!老师,我在一本史书上看到过,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为抵抗匈奴入侵,都各自筑有长城,秦统一天下后所筑的长城是在战国长城的基础上所做的连接、延伸。 师:(点头示意)史书上说得不错。 :如果这样的话,司马迁说“筑长城……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至少是表述上有歧义。因为这种表述会给人一种错觉,即秦长城从临洮一直筑到辽东。 (教师脸露嘉许的神色,不少学生也表示赞同。) 师:分析得不错。这样看来,司马迁关于秦长城的这段文字记载,的确容易产生歧义。看来,即便是史学大家,也有疏忽的时候。我们可不能过于迷信权威,欠缺独立思考的“唯书是从”是万万要不得的!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运用地图验证文献记载的信度,出发点是为了培养学生对历史文献正伪的分析、判断。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学生已具备对历史地图信息的准确提取能力。其实,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通过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的疆域图,比较疆域的“四至”,或是中央政府对某一地区的管辖范围等;再比如,拿某个历史时期的疆域图与中外历史文献中关于这一时期疆域的相关表述作比对等。这些都是以图证史的很好的办法。 五、揭示地图绘制背后的时代观念 以上四条所讨论的历史地图教学基本都是指向今人绘制的作品,中学历史教材似乎并不青睐古人或近人绘制的地图,也许是认定它们的科学性不足,因而几乎未作任何收录。以今天的眼光看,古人和近人因受制于学识、阅历等因素,绘制的历史地图可能在科学性上不甚完善。但是,这些地图不正可以作为作者地理观念的有力证据吗?甚而可以从中窥见作为一个时代人们普遍的地理观念。对不同时期历史地图中所蕴含的地理观念的揭示,实则就是在书写人类思想观念不断变化、发展并进步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学历史教学适当引入古人或近人绘制的地图——这可是名副其实的“历史”地图,在史学思想方法教学上的意义不可小觑。 比如在下面这个案例中,教师有意识地运用“历史”地图说明时代巨变下人们所具有的不同地理观念,并折射出地图作者甚至一个时代的人们普遍的世界观。 案例5.让“历史”地图“说”史 教师在PPT上先后出示以下几幅地图:1482年欧洲人根据托勒密的描述绘制的地图、1507年《瓦尔德西缪勒地图》和1546年《加斯托迪世界地图》③,但每幅地图下均不呈现时间及相关说明。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新航路开辟”这段历史,请大家根据所学知识,判断PPT上所呈现的这三幅“世界地图”分别是什么时候绘制的,并说说你判断的理由。我们先来看第一幅—— (学生几乎没有反应,教师适时引导。) 师:我们先来看第一幅地图(PPT出示1482年欧洲人根据托勒密的学说绘制的地图)。请注意观察这幅地图中的大陆板块,你可以参考教室里挂着的《世界地图》,这幅地图里已经标示出了哪些大陆? :有欧亚大陆,还有非洲北部。 师:没有标出的是哪些大陆? :没有美洲。 :也没有太平洋。 师:能不能就此推断这幅地图的绘制时间? :应该是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前绘制的,因为还没有把美洲画进去。 师:很好。事实上,我们还看到,这幅地图对非洲南端也没有认识,看到没有?(学生点头称是。)所以时间还可以往前推,推断在什么时期最为恰当呢? :迪亚士发现好望角之前。 师:有道理。事实上,这幅地图是1482年欧洲出版的世界地图。接下来我们看第二幅,这幅地图大约是什么时候绘制的?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不久,因为里面有一部分美洲,非洲最南端也已经画进去了。 师:哦,你学得很快,判断正确。事实上,这幅地图是德国一位制图师在1507年绘制的,名叫《瓦尔德西缪勒地图》。那最后一幅呢? :在麦哲伦环球航行之后。因为图中非洲、美洲都比较完整了,还知道有太平洋,甚至开始认识到南极洲。这张地图已具备了今天世界地图的形态,所以应该是在麦哲伦环球航行之后绘制的。 师:正确。这是1546年的《加斯托迪世界地图》。由这三幅历史地图所获得的信息,我们是否可以得出历史地图的证史路径? :历史地图可以反映绘制者的地理观念。 师:怎么讲? :看这些地图就可以知道,在新航路开辟之前,地图绘制者的世界地理观念相对比较封闭,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他们对世界地理的了解越来越多,反映到地图的绘制上也就越来越精准。所以,视野甚至是经历决定了他们所绘制的世界地图的品质。也就是说,从历史地图中可以看到绘制者的地理观念。 师:讲得很好。历史地图能证明绘制者的地理观念,这是一条证史的路径,还有吗? :历史地图可以折射一个时代人们的地理观念。 师:为什么? :如果这些地图在当时是具有代表性的,也就是被当时的人们普遍接受认同的,那么由绘制者的地理观念就可以推及当时人普遍的地理观念,因此也就可以折射出一个时代人们普遍的地理观念。 师:很好!历史地图的证史路径至少可以归纳为两条:第一,历史地图可以证明地图绘制者的地理观念;第二,如果这幅历史地图具有代表性,被当时的人们普遍认可,则它还可以作为一个时代的人们普遍的地理观念的证据。明了了这两条,也就让“历史”地图“说”出了隐藏其中的话语,“说”出了一段人们地理观念变化发展的历史。就刚才这三幅地图的分析,我们也自然可以得出新航路的开辟对人们,主要是欧洲人世界观的影响。 同样,在学习早期西学东渐的内容时,有教师先后呈现了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绘制的《古今形胜之图》、17世纪利玛窦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和清乾隆八年(1743年)绘制的《天下古今舆地图》。④ 教师先以《古今形胜之图》说明明朝人对世界的认识秉承了中国传统的“天圆地方”的观念,即将中国视作天下的中心,当时的中国人尚没有科学意义上的世界概念。再以《坤舆万国全图》说明早期西学东渐时期,利玛窦以此图向中国人介绍17世纪欧洲对世界地理的认识。此图连同绘制地图的规范等,给明朝的士大夫带来了不小的震动。只是震动之后士大夫们依然麻木不仁,天朝“至尊”的心态使他们闭目塞听,错过了跟上世界脚步的机遇。最后,教师呈现《天下古今舆地图》,点出由明及清,虽改朝换代,但天朝心态依旧主宰着中国士大夫的心灵,因而也就不难理解,即便到了清乾隆年间绘制的《天下古今舆地图》,在观念及形式上依然不能摆脱《古今形胜之图》的痕迹。这说明在西学东渐早期,就地理常识乃至世界观而言,并未使中国知识分子阶层的思想观念有本质的改变。 古人所绘制的历史地图若以今人的眼光审视,不免存在谬误,但它们作为历史证据,反映了人类思想观念的发展变化。中学历史教学应该用好这类历史地图,使学生领悟到其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综上所述,历史地图固然仅是中学历史教学的诸多资源之一,但科学、适切、有效地用好这类资源,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历史空间意识,而且能更好地达成历史教学所倡导的证据意识、逻辑意识的培养。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学历史地图教学不仅要继承注重识读能力培养的传统方式,而且要进一步关注、挖掘隐性信息,综合多维信息,提升信息表达品质等,以丰富地图教学的目标和价值。此外,更需立足于对历史本体的认识,阐发历史地图作为史料证据的独特证史功能,而后两者理应成为当下改进中学历史地图教学的题中之意。 ①本文案例所用地图基本引自人教版历史教材,篇幅所限,文中从略。引自网络的地图,文中已注明。 ②本案例引自汪辉:《索象于图,索理于书——历史地图与教材文本关系的教学实践体会》,载《上海教学研究杂志》,2013年第11期。引用时新加了标题,行文也略有改动。 ③三幅地图均取自网络,参见http://kc.njnu.edu.cn/dtx/default.aspx?name=iframe&id=240。因清晰度不够,此处从略。 ④三幅地图均取自网络,《古今形胜之图》参见http://book.kongfz.com/itempic_15620_153032243;《坤舆万国全图》参见http://www.njmuseum.com/zh/new/20071126web/13.html;《天下古今舆地图》参见http://www.cqvip.com/QK/96869X/200906/32338726.html。因清晰度不够,此处从略。改进中学历史图教学的思考与实践_地理教学论文
改进中学历史图教学的思考与实践_地理教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