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建筑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作为建筑企业重点研究的一项内容,加强对其实际施工的应用研究,不仅有着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效果,还可以有效的保障建筑施工安全,延长工程使用寿命。本文主要从阐述房建工程中基桩处理的概述出发,分析了基桩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中的应用要点及房屋建筑中常用的桩基础的施工技术,最后对桩基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层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工法桩
引言
在当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背景下,我国建筑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在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基础上,建筑施工质量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关注。而因基础性能是影响建筑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需做好建筑桩基础施工工作,维护桩基础稳固性,满足建筑结构的外观、稳定性、质量等多方要求,为人们创设一个相对安全的建筑环境。以下就是对建筑桩基础施工难点问题的详细阐述,望其能为桩基础施工技术的不断完善提供有利参考。
1 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现存问题
当前在进行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经常都会使用到桩基础施工技术,但是在对桩基础施工技术加以应用的过程中,往往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仅对于桩基础施工的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到整个建筑结构的安全。而当前桩基础施工技术中常见的问题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①断桩,断桩是桩基础施工过程中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而之所以会出现断桩的问题,主要就是因为地质原因较为复杂,还有如果在沉桩的时候,所选择的沉桩方式不恰当,也会造成断桩问题的出现;②短桩,所谓的短桩,就是指的地坑太浅,从而使得桩基础在承受压力的时候不能够满足标准的要求,所以就导致工程的质量较差,进而使得建筑结构存在安全隐患;③桩基础的偏差过大,桩基础的偏差过大也会对于建筑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就是由于图纸的设计不准确或者是在放线的过程中出现偏差所导致的;④桩偏位问题,如果桩出现了偏位的情况,也会使得建筑结构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而这一问题的出现主要就是由于在预制桩的过程中存在偷工减料的情况,进而使得桩的质量不佳,最终导致桩偏位的问题。
2 桩基础技术优化措施
2.1 桩基础施工方案的编制
在完成建筑桩基础施工现场的勘察工作后,就进入到了桩基础施工方案的编制环节,这同样也是实际施工开始前必须进行的准备工作。施工方案的编制需要在勘察信息的基础上进行,这样才可以保证建筑桩基础的施工方式、机械设备等选择上的科学性。此外,建筑桩基础的施工方案编制还必须充分考虑到施工过程对附近建筑和地下管线的影响,避免出现破坏周围建筑稳定性和地下管线的情况发生。同时,还要进行建筑桩基础的基桩进试验,保证建筑桩基础工艺参数的准确性。
2.2 优化桩基础设计
在桩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避免因桩基础本身设计不过关而引起的颈缩问题,必须强调对建筑桩基础设计工作的优化。①在桩基础设计时,应尽量选择相对安全的高强度混凝土预制管桩。同时,在选择PHC-AB500(125)-La等高强度混凝土预制管桩的基础上,应将桩身持力层控制到1m以上,就此达到桩基础优化设计目的。②在桩基础设计工作具体开展时,应注重利用PKPM(SATWE、JCCAD)程序计算其结构,在结构计算过程中严格参照《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将结构总竖向最大轴力控制在507812kN,并确保桩基础结构布置中的最小中心距是2250m,达到最佳的桩基础工程施工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除此之外,在建筑桩基础工程施工阶段,为了避免工程质量问题的凸显,应在施工期间,尽量选择直径是准800mm,桩端扩大头直径是1400mm的ZH0814桩型。这种桩型的承载能力更符合施工标准,可有效增强建筑结构稳固性。即做好桩基础设计的优化工作,可从根本上避免一些桩基础工程质量问题,应强化这一项工作的落实,达到高质量工程施工效果,有效预防桩基础施工技术问题的凸显。
2.3 补桩与纠偏方式
补桩方式应以地下室与承台结构方面所承载的静压力桩为基础来进行施工,从而形成适当的反力,这种方式使得操作便捷并且能够对施工的整体质量有一个有效的保证。纠偏的方式适用于桩体出现倾斜但是没有出现断裂的情况,将桩基的局部挖开之后运用千斤顶进行纠偏复位,达到纠正的效果。
2.4 扩大承台方式
桩基础施工中如果发现桩基础承台平面的施工尺寸与相应的施工设计标准不符合,此时应该考虑采用扩大承台方式来对桩基础承台平面的尺寸来进行扩大,使其符合设计要求。在桩基础方案设计时,如果单桩承载无法满足桩基础设计标准中的承载能力,此时应该考虑通过增加桩柱来使得承载能力达到设计标准。
3 促进SMW工法桩在工程施工中应用的有效策略
3.1预防渗漏的发生
通常情况下SMW工法桩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中不会产生渗漏,然而难免会出现一些意外,如:地下土层变化大。因此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前应将这些状况考虑其中,利用墙体渗水来止水,或对水体进行引流,预先将引流管埋设在墙体内,并应用速凝水泥进行封填,待水泥凝固后方可将引流管堵住。
3.2 处理压浆管堵塞情况
在工程施工中,输浆管道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输浆管发生堵塞则会对工程后续施工造成直接影响,因此施工人员应在第一时间停泵,为了预防断桩情况发生,在注浆前还应采用相应搅拌钻具进行下沉,遵循相关施工原则来缓解不良现象的发生。
3.3 意外停机情况
以外停机状况在施工过程中时有发生,发生此以外事件时,将钻杆继续下沉 1.0m 左右,重新喷浆搅拌,为防止出现断桩、夹层现象,如果两桩咬合时间超过 24h,则第二根桩需增加20%注浆量,或者采用加桩方式。
3.4 断桩、开叉等情况处理措施
在SMW工法桩施工过程中,若发现断桩、开叉等现象,处理方法为在开挖内侧注浆,外侧采用旋喷桩止水,并采用钢板在断桩、开叉处封闭,钢板与SMW工法桩内插的型钢需满焊。
3.5 质量管理措施
建立并完善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对施工人员予以有效约束,使各环节的施工质量都能够得到保障。在施工开展之前,需要进入现场并进行深入考察,对具体情况有所把握。在实际应用中,应落实制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贯彻实施相关改进措施,切实发挥质量管理体系的控制作用,防止安全事故及质量问题。SMW 工法桩具体的质量控制措施:施工前通过试桩确定浆液到达喷浆口的时间、提升速度等参数。严格按设计要求配置工法桩浆液。搅拌机预搅下沉过程中不得冲水,如果遇到硬质土层,或者下沉速度太慢时,可适量冲水,但要降低钻进速度,提高搅拌转数,增加搅拌次数。搅拌下沉严格控制搅拌下沉的速度,使原状土充分搅拌破碎,与水泥浆拌合均匀。型钢的接头设在基坑底标高以下,翼板和腹板的焊接应相互错开,并满足等强度焊接要求。
结束语
总之,基础施工是整个房屋建筑最核心的部位,做好桩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是保障房屋建工程整体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房屋建筑领域中,不仅要掌握技术过硬的桩基施工工艺,规范实施操作,还要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监控,保证将整个施工工程完成得具有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高金玉,杨帆.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问题与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5):157.
[2]岳小雪.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探析[J].门窗,2013(09):129.
[3]王磊.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问题与措施[J].江西建材,2016(09):81-82.
论文作者:王立祥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5
标签:桩基础论文; 建筑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方式论文; 质量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