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图书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图书馆论文,人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大力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图书馆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培养图书馆复合型人才的必要性
1.图书馆职能观念的转变,急需复合型人才。由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导致信息、情报和知识的成倍增长,知识更新期也越来越短,要迅速有效地利用知识信息,仅靠图书馆传播知识的单一性职能是不可能奏效的,必须依靠图书、情报工作的一体的职能,即智力开发职能。而组成智力开发职能的三要素就是信息—一情报—一知识。这就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必须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化,他们不仅要懂得文献学的知识,而且要懂得情报学的知识;既要掌握文献信息的管理技能,又要掌握情报信息的管理技能。
2.图书馆经营机制的建立,急需复合型人才。图书馆建立经营机制,其宗旨是进行社会知识扩大再生产,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广泛的知识信息需求,以达到参与社会活动,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目的。目前许多图书馆开始进行智力、信息、技术、经济开发等经营活动。而经营活动是一项具有明显效益的市场经济活动,因此要求图书情报人员不仅要掌握信息管理技能,而且要懂得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规律,掌握市场经营方式和商品经济方法。
3.图书馆竞争机制的引进,急需复合型人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以开发信息资源、服务经济建设为宗旨的信息公司、信息服务中心等机构蓬勃兴起,它们是图书馆在信息市场中的强劲竞争者,而在这场竞争中胜负与否起决定作用的就是人才。从某种意义上讲,图书馆最需要的是能将用户与信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公关型人才。因此图书馆的人才培养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而且应注重能力素质的培养,在能力素质的培养过程中,引进竞争机制,增强公关意识,提高竞争能力,以适应市场、投身市场、运用市场,发展自己。
4.图书馆现代化发展,急需复合型人才。图书馆现代的主要标志是:科技化、信息化、产业化和商品化。这四化中信息化是核心,而实现信息化的关键在于图书馆工作方法和手段原自动化与计算机网络化。这就要求图书情报人员,不仅要掌握计算机的知识与使用技能,而且要掌握光盘、复制、视听、缩微、监测等现代技术。由此可见,现代化的人才的知识结构必须具有多学科的复合性,它是实现图书馆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二、图书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模式与原则
图书馆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必须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人才观。首先应实现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根本转变:即由注重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向注重人才培养的适应性转变;由着重培养人才的一技之长向着重人才知识、技能、能力的综合化培养转变;由强调服从社会需要向把服从需要同发展个性、培养创造意识结合起来转变;由强调人才的统一规格、模式向人才规格、模式的多样化转变。其次,必须建立一支知识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这支队伍的建立,应坚持以下四项原则:
1.整体性原则。图书馆必须从实际出发,建立一支具有文献情报、管理、技术以及其他学科专业人才的队伍,使他们都围绕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发挥其整体性功能。
2.比例性原则。图书馆的人才队伍应以图书馆情报学为核心,以其他学科知识为主体,以管理学、应用技术等学科为辅,使知识结构形成一个比例协调的统一体,以适应职能、任务对知识的需求。
3.层次性原则。图书馆人才队伍的知识、智能结构应具备三大层次:即基础层次,是指作为图书馆工作者所应具备的基础专业知识;中间层次,是指从事图书馆工作所需要的较为系统的专业知识;最高层次,是指从事图书馆工作所需要的最新成就、攻坚方向和研究动态的知识。坚持这一原则,必须根据图书馆的规模大小及性质任务而定。
4.动态性原则。复合型人才只有不断进行知识结构的自我调节和更新,形成一个善于新陈代谢的开放性的知识结构,才能有利于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
三、图书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途径与措施
1.改革高等教育。(1)改革办学模式。面对图书馆的现代化和职能观念的转变,图书馆的教育应向信息学教育倾斜,应从传统的图书馆学教育模式(即侧重图书馆学内容)转向新型的图书馆学与信息学相结合的教育模式。(2)调整学科结构,加强新型、交叉、边缘学科的建设,造成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图书馆的学科设置必须坚持图书馆情报工作一体化的原则,进一步调整学科结构,形成以图书馆情报学为主,文理结合,兼有管理学、图书馆应用学科的完整体系。(3)实行主辅修制。学生可根据人才的需求和自己的兴趣爱好及学习基础选修别的学科或专业课程,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使学生的知识结构较好地建筑在复合型的基础之上。(4)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首先要在加强基础、拓宽专业、课程的设计基本保持稳定的情况下,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把新技术、新知识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使其尽可能接近科学发展的前沿。同时合理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5)加速和扩大双学位制,提高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速度和力度。积极引导并鼓励一部分学生在就学期间攻读两个学位(或两个学历),这不仅可以提高办学效益,而且有利于培养跨学科、适用能力强的人才。
2.加强继续教育。其措施是:(1)要把继续教育纳入整个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规划之中,使继续教育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2)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如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等,解决在职人员难于脱产学习的困难。另外还可通过专业证书班、夜大学、短训班多种形式并举,为更多的专职人员提供深造的机会。(3)突破经费短缺、紧张的困难,舍得智力投资,为提高专业队伍素质,加速复合型人才培养创造良好条件。
3.鼓励自学成才。据国外报导,一个大学生在学校学习只能获得常用知识的10%左右,而90%的知识都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在社会实践中逐步获得。因此我们要积极鼓励自学成才,提倡在干中学。其方法是:(1)要增强馆员的竞争意识,培养他们的自强精神。(2)要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全方位的自学指导,针对自学者的学习目的、计划安排、书目内容、方式方法等进行全面系统地指导。(3)建立多层次、跨学科的学术团体,进行广泛的技术交流和信息联系。(4)进一步完善自学考试、考核评定制度,并与人才的评聘录用、晋职晋级挂钩,鼓励人才的自我教育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