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企业形象建设应从两个方面入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两个方面论文,企业形象论文,商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企业形象是一个企业的无形资产和无价之宝。塑造美好的企业形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每一个商业企业的愿望和奋斗目标。但一些商业企业对此都有所忽略,明显的表现就是企业文化缺乏鲜明的主题,形式单调。为此,在商业企业形象的建设中,我们应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注重商业企业内部形象的建设。
1、提高员工素质,狠抓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主要包括企业标准化工作,定额工作,计量工作,信息工作,规章制度以及员工培训等诸多方面,这些工作都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也是企业形象建设的最基础、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它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严密管理至关重要,地厂长(经理)的决策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要使基础工作上台阶,就必须加强现有人员素质特别是领导班子成员的素质,进一步提高企业员工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增强员工学习意识,焕发他们的紧迫感和忧患意识。
2、提高成本(费用)意识,建立成本管理体系。首先,要强化企业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的成本(费用)意识。企业的活力和发展动力主要来自于市场,市场竞争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成本(费用)的竞争。如果不在成本(费用)上下功夫或下功夫不深,就会导致多投入少产出的结果。作为商业企业是销售生产厂家的产品,形成商业利润。如果领导者特别是一把手不注意费用问题,企业有可能由不亏损形成亏损,由多盈利形成少盈利。
3、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劳动效率。首先实行定员、定额管理。本着节约劳动力,精干高效的原则,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其次,要落实岗位责任制,提高劳动生产率。再次,要教育广大员工,敬业爱岗,苦练基本功,形成一种内在形象的根基。
4、依靠科技,降低消耗。企业形象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大科技含量,把科技和企业文化紧密地结合起来,如,全国有很多的商场采用计算机管理,使商场、商店的人、财、物的配置处在最佳状态,企业处在良性循环状态下,其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难以计算。
二、建设良好的外部形象。
1、提供在使用价值与艺术形象上适合消费者需要的商品。消费者对企业产生好感的前提条件,是企业有令消费者满意的商品,即在使用价值上能够满足购买者消费需要。随着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消费个性化的趋向更为明显,消费者要求商品不仅在使用价值上适销对路,而且在商品的品种、花色、款式、外部形态、包装等方面要适合消费者的需求。如有些商场在经营中,人们普遍认为货真、价实,这除了内部的管理严格外,关键是商品全、品种、花色较为适合各层次的消费者,由于在不断完善质量检查,监督管理制度,与各部门签订“严禁经销假冒伪劣产品责任书”从而使商品投诉率低,成为这个地区消费者公认的放心店,满意店。并获国家颁发的最高奖,赢得了消费者,商场销售保持上升势头,从而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形象中的第一印象,让顾客买得称心,买得放心,树立了企业的商品形象。
2、提供优质的售前售后服务,提高商业信誉。商业活动既是经营活动,也是服务活动。商业优势服务是在世界各国商业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包括三要素:优美的环境,优质的商品,优良的服务。所谓商业优质服务,实际就是指让顾客在优美的环境里,心情舒畅地购买到优质的商品和得到满意的服务。显而易见,这里把商业优质服务理解为多因素的综合体,而不专指服务态度。而和商业服务紧密相连的则是商业信誉。优质的商业服务是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信誉的基本途径,是企业成功的法宝。
3、加强同内部、外部公众的联系,要有放眼大市场的全局观念。企业形象塑造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受到诸多内外部因素的制约。如需要消费者的认知,需要在市场中与对手竞争,需要与所处时代、地区、文化、民俗有机联系等,特别要注意到法律的约束和道德的监督。因此,商业企业在塑造自身形象时,必须把自己定位于改革开放的大市场、大流通环境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竞争的要求。同时,商业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必须着眼未来,从维护顾客利益出发,开展卓有成效的公益事业活动,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4、为消费者提供舒适方便、优美整洁的购物环境。购物场所的环境如何,给顾客的第一印象十分重要。装璜是否具有艺术性,环境卫生是否整洁,商品陈列是否新颖独特等,都可直接诱发顾客的购买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