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项目管理的实践与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技成果论文,项目管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科技奖励工作,在建国初期就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后,我国先后颁布了国家级的“自然科学奖”、“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等奖励政策,相应在各部委和省市也设立了各自的科技进步奖和各种类型的名人奖等奖励类型,形成了比较规范和完整的奖励和奖励评审体系。科技奖励制度的设立,对鼓励发明创造,推动科技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经过十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我校一共取得重大科技奖励成果645项,获省部以上奖励的项目为583项,其中国家级三大奖为40项次,含国家自然科学奖4项、国家发明奖1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2项。以上科技成果的奖励,推动了我校科技工作的发展,提高了学校学术水平和知名度。下面就我们对国家科技成果奖励项目的管理谈点体会。
一、充分发挥高校综合优势,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是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基础
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同时具有多学科综合的优势。近几年来,我校形成了配套齐全、互相支持的学科群。一批重点学科和博士点的崛起,以及工程研究中心的建立,为学校充分发挥多学科联合攻关的群体优势,承担国家重大项目提供了有利条件,这也为重大科技成果的取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统计,我校科技成果70%是承担上述任务取得的,而国家级的科技成果近90%是在此基础上获取的。例如,国家科技攻关项目“Conform连续挤压技术新工艺设备的研究”项目下达后,我校迅速组织了30多人参加的跨系、所,多学科联合的攻关队伍。通过努力,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铝材挤压模具设计、挤压自动控制系统制造、产品清洗与检测等一系列难题,并建成了国内第一条LJ300铝材连续挤压生产线,可以广泛应用于电线、电缆、电冰箱冷凝管及各种扁带管异型材,提前一年多完成攻关任务。所开发的30多种产品创产值近千万元。该项目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并被列为“八五”国家新技术推广项目。
在发挥多学科优势的同时,我们对具有优势的技术,积极组织精干队伍,勇于承担攻关任务。从七十年代开始,我们就开展了振动出矿技术的研究,发明了“颠振型振动出矿机”,1983年获国家发明奖。由于它能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建材、水利、运输等部门,因而我们组织了精干的科技队伍,主动出击推广应用该项技术。1984年为30多个矿出举办了振动出矿技术培训班,传授技术,开展技术咨询服务。1986年,我们为了解决金属矿山深部矿床的开采问题,实现地下金属矿山的作业连续化,与有关单位联合承担了国家攻关项目“地下矿连续开采技术与装备的研究”。
二、确定研究方向,坚持系统深入的研究,加大科技投入,是获得重大科技成果的重要支撑条件
科研方向的选择,特别是有关长远方向的选择,关系到学校科技工作的成败。在确定研究方向时,一定要结合学校的特点和优势,瞄准本学科的发展前沿,结合国民经济的实际需要,锲而不舍。对国家经济建设迫切需要而又缺乏经费资助的一些项目,加大科技投入,给予重点扶持,组织力量进行预研,并及时将各阶段的成果转化为实用技术,逐步取得经济效益,形成优势,从而增强自身的技术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时也为获得重大科技成果准备条件。
早在六十年代初期,我们利用粉末冶金等材料学科的优势,自筹经费,开展了飞机刹车材料的研究,经过近五年的实验和惯性台试验,获得一种研制刹车材料的高新技术,随后立即将这一技术用于三叉戟飞机刹车材料的研制,很快获得成功,投入批量生产,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1990年将新研制成功的图—154飞机用刹车副投入生产,1991年创收300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1993年,学校通过各种渠道,超前投入90万元从事新机群刹车材料的研究,包括MD—82、B737、运七和伊尔86机群等,其中MD—82、B737和运七的刹车副已于1994年12月同时通过惯性台试车。通过几年来的努力,我们在刹车材料领域中形成了优势,建成一套完整的生产线,为今后开拓新领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与企业结合,推进企业技术进步,是重大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动力所在
近年来,我们及时将一些技术上较成熟的科技成果辐射到相关的企业,帮助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用高新技术去改造传统产业的技术与装备,推动了企业的技术进步,同时也增强了我校科技实力与后劲,带动了学科发展,促进了人才培养。“锂盐阳极糊节能技术”是“七五”科技攻关的成果,199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该技术是在自焙阳极铝电解中,采用掺杂元素或涂层的方法,提高了阳极的活性和选择性,能够降低阳极超电压,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加强与企业结合,加速技术成果的转移,不仅可以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也可使成果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例如,“数字式双频道幅频仪”是一种新型的频域激化法仪器,1985年获国家发明三等奖,开始主要用于地质找矿。目前这一技术不仅可以寻找到煤、地下水、石油等,而且用于工程地质上,能够进行地基、桩基的检测。经过十余年的开发和推广,已逐渐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地电场理论与观测系统”。该技术的应用推广成果199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国内用户达108家。
四、重大科技成果的取得,是科研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重大科技成果的取得,促进了我校基础研究、青年科技队伍建设和科研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是我校科研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科学研究必须以理论为根基,而应用研究工作的开展,又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理论,进而形成新学说。近几年来,结合国家科技攻关、高技术和基金项目的研究,广泛开展了基础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如浮选药剂结构理论与找药分子设计的研究、相图的测定与计算、粉末压制理论等,既增强了我校的科研后劲,又培养和锻炼了科技队伍,增强了科研凝聚力和科技开发能力,形成了科研工作的核心,从而为新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比如,地洼学说、第三代选矿理论与基础研究、锂盐阳极糊节能技术、地电场理论与观测系统等都是在取得一系列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重大科技成果对青年科技人员的培养和青年科技队伍的建设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能够较好地处理科技队伍的新老更替问题。通过在“七五”、“八五”期间承担重大攻关任务,将一批青年科技骨干推举到第一线,在老专家的扶植下,给青年科技人员压担子,学校从各方面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正是这些重大科技成果的取得,从而建立起一支事业心强、能攻善战的科技队伍,造就了一批跨世纪的青年骨干,既稳定了科技队伍,也使我校科技工作后继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