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格教育_教育论文

论人格教育_教育论文

论个性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个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G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799(1999)06-0093-0096

为了满足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我国正在进行教育改革,着手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工作,个性教育已逐渐引起我国理论界和学校领导及教师的重视,因为只有通过个性教育,才能培养现代化的人;也只有通过个性教育,才能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那么,何为个性?教育在学生个性培养的过程中应如何行动?

人的个性是由体力、智力、思想、情感、意志、性格等构成的复杂的整合体,个性是当心理发展到能够由它来支配自己的行动和活动程度时才显示出来,有其十分丰富的内涵,也有诸如社会性、自主性、完整性、独特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等众多特点。

个性的社会性把个性与个体区别开来,人类个体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个性则仅指人的社会属性,个性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个性教育针对人的社会性,而不是针对人的生物性,其中个性的自主性尤为重要,慎重考虑自己的举动并对这些举动负责的本领即自主活动的本领,是个性的根本特征。创造性是个性的最高表现和最高层次。个性教育应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使学生成为个性鲜明的人。此其一。其二,个性是由许多心理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正是个性完整性,才使现实的人能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言行,正确处理各种生活问题,达到自我整合。教育应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的个性完善起来。其三,个性具有独特性,独特性是个性的标志之一,教育应培养学生的独特性。其四,个性的稳定性使我们能够把不同的人区别开来,个性的稳定性也使个性教育的任务十分艰巨。

个性形成与人的自然素质、社会环境、活动有关。个性是在自然素质基础上形成的,个性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自然素质,但不能把个性归结为自然素质的结果。“个性不是由遗传可能型制约着的整体性;个性不是生来的,个性是形成的”(注:《头发风波》,《光明日报》,1998-5-7(2);列昂捷夫:《活动、意识、个性》,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第128页。), “个体的高级神经活动的特点并不能成为他的个性的特点,也不能决定个性”(注:《头发风波》,《光明日报》,1998-5-7(2);列昂捷夫:《活动、意识、个性》,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第129页。)。

社会环境在个性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不能把个性形成归结为社会环境在个体身上的印记。我们不能把个性看作是“各种力量的总合作用的产物,其中有一种好像隐藏在人的‘皮肤表面之内的’袋子里(堆放在这个袋子里),另外一种则存在于外界环境中(不管我们怎样解释这种力量——作为刺激情境的影响、文化的模型或社会的‘期望’等的力量)。须知,任何的发展都不能从只是作为发展的必要前提的东西中直接引申出来,不管我们怎样详尽地描述这些前提”(注:《头发风波》,《光明日报》,1998-5-7(2);列昂捷夫:《活动、意识、个性》,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第125页。)。

个性是个人在其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个性是“一种新的形成物,它是在个体的各种重要关系中,由于个体的活动的改造而形成的”(注:《头发风波》,《光明日报》,1998-5-7(2);列昂捷夫:《活动、意识、个性》,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第125页。)。 个性“产生于活动”(注:《头发风波》,《光明日报》,1998-5-7(2);列昂捷夫:《活动、意识、个性》,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第125页。)。活动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在活动中发生着客体向主体的主观形态的转变,同时也实现着主体的主观形态向活动的客观结果的转变。社会环境作为一种客观环境,只有成为活动的一个要素即成为个人活动客体(对象)时,才能对个性起到现实的影响作用。社会环境是以自身的物质、能量、信息对个人起“同化”作用来影响个性发展的,这种作用,是以个人的活动来实现的。例如,社会环境中精神文化因素,如果没有个人的认识活动,社会的科学文化知识、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就不可能对个性发展起到现实的作用。而且,个人所处的环境不都是现成的。个人可以通过自己适当的活动创造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环境。个人所处的环境既是现实给予的,又是个人自己建构的,否则,就难以理解为什么大体相同的环境中个人有不同的活动对象等问题的产生和存在。同时,即使是“给予”的社会环境,在不同个人那里,也有不同的内容和作用方式。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说:“在很大程度上,环境只是一种潜能,它只有通过适当的活动才能使这种潜能成为现实,环境并不具有必然会影响个人的固定属性,……如果人们不能选择和阅读书籍,那么,这些书籍就不会影响他们。行为可以部分地决定许多潜在环境影响中哪些能起作用,以及以什么方式起作用……实际的环境取决于他们的行为……行为可能创造出环境条件,并且调节着对环境的影响”(注:《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86(9)。)。

正因为个性是在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所以,教育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发展学生的个性。

任何教育活动都对学生的个性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两个方面,有些影响是自觉的,有些是盲目的。也就是说,并非任何一种教育活动都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积极健康发展,有的教育活动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压抑甚至摧残,例如死记硬背的教育,就无情地摧残着学生的个性。而现在提倡的个性教育,则是有意识地形成受教育者积极的个性,使受教育者的个性得到积极、充分、自由的发展。个性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受教育者的自主性、独特性、创造性以及个性的完整性。

第一,通过情感教育,弘扬学生的自主性 自主性是区别人与人之间个性发展状态的标志,自主性的人是客观环境的支配者和控制者,是自己活动的主人,能以自己的思维来支配自己的行为,而不是盲目受客观环境的支配,也不是盲目顺从他人的意愿。自主性的人能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具有自律性。弘扬人的自主性、主体性,应当是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

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就是要使学生成为自主、自强、自觉的人。首先,要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主宰自己。正如苏格拉底所言:认识你自己。我是谁,我能做什么,我的潜力有多大,自己都要认识到。契诃夫说过:世界上有大狗也有小狗,小狗绝不要因为大狗的存在而惶恐不安,小狗尽可以叫出自己的声音。自主意味着自己能管理自己,能独立自主地作出决定。其次,要让学生敢于面对生活的挑战。让学生有经受挫折的耐力,有面对困境的韧性,有摆脱困境的勇气。

发展学生自主性的重要措施,是在教育中要相互信任,要有适度的期望和激励。在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要相互信任,教师把学生当作一个活生生的个体来教育,而不是把他们当作一个被动的客体来灌输。教师充分相信学生,相信学生能自己解决问题,给学生以重任,关心学生的思想行为动向,为学生自主观念的确立开辟道路。同时,教育者要满怀期望地对待每个学生,这样往往会产生“皮克马利翁效应”,因为期望意味着一种关心、一种信任、一种鼓励。这种期望必须是符合实际的,不能过高过低,要为学生领会,为学生感动。教育者还要建立激励机制,以形成学生的激奋心理。对学生适当的物质激励是必不可少的,而精神激励更能充分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性的作用。精神激励使学生明确奋斗目标,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责任以及社会对自己的角色要求,振奋精神,艰苦创业,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面对人生的挑战。

第二,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发展学生的独特性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统得过死,从教育目的、制度到课程、教材、教育的形式、方法无不强求一律,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似乎是一个模式铸造出来的,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事实上,人与人是不同的,就性格来说,有人坚定果断,有人优柔寡断;有人勇敢,有人怯懦;有人自觉,有人盲从;有人自制力强,有人任性。不同的性格特征要求有不同的教育形式、方法,要反对片面强调整齐划一的倾向。在教育中既要有丰富多彩的课程及各具特色的教材,也要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个别化的教学方法,即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发展学生的独特性。

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首先要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学生,包括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特长、需求、信念、情绪变化、家庭状况、价值标准等。俄国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其教育实践中十分重视了解和研究学生,他一生中曾研究过3700个学生,而且给每个学生做了详细的记录。如果教师不去了解、分析学生之间的差异,也就无法开展科学有效的教育。

其次,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帮助他们“在无数的生活道路中,找到一条最能鲜明地发挥他个人的创造性和个性才能的生活道路”,“要在每一个人身上发现和找出能使他在为社会谋福利的劳动中给他带来创造的欢乐的那条‘含金的矿脉’……我们的任务就在于在学校里不要使任何一个学生成为毫无个性、没有任何兴趣的人。每一个学生都应当从事一件他自己感兴趣的事,每一个学生都应当有一个进行心爱的劳动的角落”(注: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第503-504页。)。

其三,有针对性的教育,并不排斥社会发展的统一要求。一方面,社会发展的统一要求要在每个学生身上体现,就必须从他们的个别情况出发,只有这样,才能把这种要求转化为学生的主观因素。另一方面,统一要求在一般情况下能正确反映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能考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学生的要求,统一性要求是所有学生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有针对性的教育,必须是在统一要求的基础上进行,是引导学生以不同学习方式达到这些要求,是在达到这些要求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特殊的才能、特殊的兴趣、爱好。

第三,通过启发手段及审美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性 创造性表现为不拘泥原有的形式、范例、观点,通过自己的智慧运作而形成一种前所未有的观点、见解。创造性是个性品质的核心和灵魂,是个性中最富有活力的因素。具有个性的人是积极改造世界、创造世界并创造自己的人,缺乏个性的人是服从环境支配、模仿他人并使自己变成他人的人。人类个性的丰富性正表现在其创造性上。

启发式教育一改过去“你讲我听”的教育手段,通过教师的启发,让学生发散式地思考,使学生理解、掌握知识,从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探究的态度,掌握探究的方法。同时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培养学习兴趣,从而把学生的一切潜能都释放出来。在这种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品质,通过这种教育,“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而不放弃把他放在真实生活中的需要;传递文化而不用现代的模式去压抑他;鼓励他发挥他的天才、能力和个人的表现方式,而不助长他的个人主义;密切注意每一个人的独特性,而不忽视创造也是一种集体活动”(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第205页。)。

实施启发式教育,要求教育者创设一定的环境,充分尊重学生的特殊性,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解除学生的恐惧心理,让学生有充分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畅所欲言,敢于提出问题,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使每一个学生能力和创造性得到最充分的开发。然而,在现实教育中,却仍然存在着蔑视和扼杀学生新思想、新方法的现象,有的教师一旦发现学生的观点、行为与自己的想法不一致,就马上将其当作怪异者,于是,学生的创造热情受到挫伤。其实,教育的目的并不在于单纯地灌输知识,而在于培养既有知识又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

审美活动在促进个体创造品质的发展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审美活动主要包括文艺和美术活动。音乐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旋律、节奏的听觉能力,因为感受音乐易于触发想象。美术活动能使人提高感受客观事物、形体、轮廓、线条、色彩等视觉能力。总之,审美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想象、直觉、灵感等非逻辑思维能力,创造力的开发更多地依赖于这种非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审美活动的形象性、直观性和愉悦性,能使人产生积极的创造性情感,这种情感有利于促发新的想象、直觉、灵感的闪现,实现新的创造。因此,个性教育应通过审美活动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品质。

第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完整的个性 个性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个性的一切特征、品质共处于统一体中,个性发展是各种特征、品质在相互联系中的发展,不是一部分一部分进行的,个性成长具有完整性、多面性、同时性。个性又是在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个性的完整性、多面性依赖于教育活动的丰富性、多样性。活动性质不同,对个性产生的影响不同。活动的性质有自觉与自发、积极与消极、主动与被动之分,教育者应提倡自觉、积极、主动的活动,只有自觉、积极、主动的活动,才能造就具有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等品质的有个性的人。自发、消极、被动的活动只能形成以依赖、盲从、守旧等为特征的平庸的人。

不同的活动内容对个性的完整发展是有利的。艺术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有利于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科技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兴趣和爱好;体育活动有利于健全学生的体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顽强拼搏精神、公正观念、竞争意识、超越意识等;公益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助人为乐等道德品质。教育者应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丰富完善学生的个性。

活动形式不同对个性的完善有不同的作用。个性只能在具体的活动形式中得以形成和发展,个人不进行某种具体形式的活动,就不可能具有某种相应的活动能力,以能力的发展水平为标志的个性发展水平就不可能得以提高。在一定条件下,个人只能以某种活动形式作为自己主要的活动,其他的活动只能处于从属地位。个人只有使自己的活动既有主次之别,又使这些主次之别的活动保持动态的平衡,形成协调合理的活动形式结构,才能使自己的个性在不同形式的协调互补中得到充分发展。另外经常交换活动的形式和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活动的需求,强化学生参加活动的动机,培养学生参加活动的兴趣和能力。

交往是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交往对人的个性也产生重要的影响。个人随着自己交往范围的扩大,其个性发展日益丰富。个人与个人之间不断进行交往,不同的交往对象给个人以不同的影响,使个人形成不同的心理特征;个人与不同群体进行交往,便接受不同群体的影响,就会逐渐形成和发展自己的群体特性。

因此,教育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扩大学生的交往范围,在活动和交往中培养学生完整的个性。教育活动和交往是按照教育目标要求组织起来的,是在教育者指导下进行的,避免了其他性质活动所具有的盲目性和复杂性。教育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作为一种艰苦细致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对学生坚强、刻苦的个性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师生关系、课堂气氛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对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具有熏陶、感染作用。因此,教师应自觉地利用这些因素,丰富、完善学生的个性。

学生个性的培养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十分艰难的话题,个性教育在我国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在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其一,个性教育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教育实体,并没有专门的教育阵地,也不是脱离现有的教育体系另外去组织什么专门的教育,而是要将学生的个性培养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这里,学校教育也不仅仅是指课堂教育,还要注重积极的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就是说,个性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处处存在,时时存在。

其二,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改革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加强个性教育理论研究,不能简单地把个性教育等同于兴趣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教育等,不能把个性教育看作仅仅是发展学生兴趣、爱好、特长,个性教育是要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积极的个性品质。同时,个性教育的对立面是“划一性教育”,而不是集体主义教育,个性教育是尽可能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更好地承担促进社会发展的重任。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勒内·马厄所讲:“教育应把社会的发展和人的潜力的实现作为它的目的”(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第6页。)。个性教育也不是随意放纵学生,有意滋生其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教育者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度。

其三,教育者本人要具备良好的个性品质。教师的个性、思想、情感、态度、意志、性格等对受教育者有着示范作用。因此,教师应具备饱满的热情,良好的心态,渊博的知识,极强的创造力,独特的见解和思维方法,扎实的工作作风以及与众不同的个人品格等等。

其四,学生个性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界要不断营造气氛,也需要每个教师有教书之热情和育人之爱心,有耐心,有奉献精神,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扬长避短。

[收稿日期]1998-6-18

标签:;  ;  

论人格教育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