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不知不觉互联网已然成为我们工作和生活的重要部分,互联网+更是对各个领域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这一背景下,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迎来了机遇和挑战。本文从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重要性入手,进一步探讨了互联网+时代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与应用。
关键词: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前言
“互联网+”时代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方式, 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充分的发挥在新时期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 将互联网+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 提升创新力和生产力, 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工具的发展新形式。互联网+融合到很多产业中, 给产业带来更高的效益,因此,互联网+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能让教师通过网络给学生传达信息, 通过播放网络视频、线上问答、平台关注等, 吸引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教育学生成长成才,这已经成为各高校教育创新的途径之一, 并且成为各高校着重研究的课题。
1互联网+应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
1.1互联网+是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必备条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坚持以思想育人、诚信育人为准则。互联网+时代下,将互联网应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中,使两者相互融合,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等都起到了很好的优化运用,因其传播广泛、影响力大、效果好等特性,增加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1]。
1.2互联网+丰富和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离不开理论知识的支撑,虽然我们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理论内容还不够丰富,?还仅仅停留在政治教育问题上的研究,?缺乏整体性、全局性和有效性。所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时俱进,?利用互联网的应用来丰富和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育人是必要的[2]。
2互联网+时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分析
2.1浅谈互联网+时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传统的报纸和电视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互联网传递的信息多带有音乐、动画、视频,呈现给我们的信息更加直观、更加形象,更容易让人接受,也能够及时的接收到大量的反馈信息,它的优势显而易见。但是,从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情况来看,互联网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还未得到充分应用,学生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网络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有效的互动。归其原因,还是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互联网应用比较单一,教学模式、教育方法、理论联系实践等没有向互联网的多元模式发展,信息没有得到有效的传播,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另外,网络信息多元,让师生逐渐从传统意义上的面对面沟通转变为线上网络沟通,使得师生关系存在了很多影响因素,思想政治教育也呈现出很多的不确定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难以有效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以及真实感受,导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和方法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2.2多元性的互联网信息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受到时代发展因素的制约,会给当代学生带来不平衡、不协调的教育引导,在独立封闭的环境下,更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这一切,网络的开放性和共享性,使得更符合当代学生的教育、学习理念,上网个体丰富多样,在互联网时代下不断接触到不同思想的声音越来越便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就这样,传统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被打破,?学生面临着更复杂的网络教育,虽然互联网蕴藏大量的有价值的文件和信息,?但是也会有无用的、消极的信息。由于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思维认知水平发展尚未完善,?所以容易被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干扰毒害学生心灵[3]。
3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分析
3.1不断提高高校思政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互联网+应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着很多的不同之处,如果还是沿用传统的方式来发挥育人功能,势必会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质量的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质量的提升离不开从事教育者的综合能力的提高,为了更好的达到育人目标,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求教师不但要熟知互联网,还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以便更好的将其应用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这就要不断提高高校思政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高校应该有针对性的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能力、教育引领、业务水平提升培训,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拓展活动,为教师搭建良好的互联网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沟通和学习,在交流学习中不断提高互联网应用能力,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匹配互联网+时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效保障。
3.2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实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到育人过程中, 教师不应该墨守成规,利用互联网转变观念和教育方式。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 发挥学生学习主导地位, 积极创新的教育模式, 不断激发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学习的热情,使其主动性和积极性更高, 逐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育教学、成长成才的过程中, 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满足感,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理想信念、学习热情、事物认知、奉献社会的能力。另外, 还会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鼓励学生多参与,多思考,遇到问题认真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4]。
3.3不断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评价机制
互联网+应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新手段,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受到思想政治教育,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手段,进而有效的提升学生全方面发展。将互联网很好的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和教育的评价机制,并不断对其完善,以对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育人功能进行有效的检验,可以采用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 着重要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综合素质检验作为教师评比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同时, 需要注意的是,在检验的过程中把握出现的相关问题,总结并研究问题的根源,寻求有效的解决办法。
4总结
结合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和认识与教师的教育引导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教师依旧不能有效的应用互联网教育方式,学生的积极性很难被调动起来,学生就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要不断提高互联网信息化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探索创新发展模式,进而提高教育效果,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符合当代学生成长成才的客观规律,以学科的教育为导向,将互联网+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效融合,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新优化设计, 使互联网+符合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生产等特点, 促进互联网+更好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5]。
参考文献:
[1]李吉.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山西青年,2019(12).
[2]皮睿.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成才之路,2018(19).
[3]董梦婕.互联网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中的运用[J].报刊荟萃,2018(03).
[4]龙梅.“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2018(11).
[5]林梓约.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与路径探析[J]. 课程教育研究,2017(16).
论文作者:杨永超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9
标签:互联网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高校论文; 学生论文; 思想政治论文; 时代论文; 教育工作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