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路养护管理是为了提高公路使用质量和延长公路使用寿命,与公路施工建设不同,公路养护维修管理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这就需要工作人员要密切关注路面损坏情况并及时维修护理。现阶段公路养护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就针对公路养护工作中存在问题分析和提出相关措施分析以及对公路养护管理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
关键词:公路养护管理;存在问题;改进措施;发展趋势;
引言:公路建设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命脉,也是区域繁荣与社会进步的根基,我国政府自建国以来重视公路的建设,现阶段已经形成以高速公路、国家、省级、市级为骨干的公路交通网络,并全面与市政道路、“村村通”道路相连接,形成了高效且便捷的公路系统,为地区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养护资金不足
在公路行业一直存在“重建设、轻养护”的思想,因此公路建设后期的养护工作一直未被得到充分重视。这将直接影响着养护资金的下拨与分配,并且养护配套的机械设备种类少,技术含量低,所以部分地区的公路长期处于失修状态中运营,影响到公路的使用寿命。虽然有些路段的养护工作也达到了机械化的水平,但是采用的多为进口的养护机械,其不仅适应能力差,而且机械的维护检修成本也相对较高。而我国在公路养护机械领域的研究水平还相对较低,这些不利因素均为对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发展产生制约。如果采用传统的手工养护模式,又会受养护管理人员专业水平的限制,对新技术、新设备的掌控能力相对较弱,这些均会对公路运营的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等产生直接影响。
1.2专业化程度低
目前公路建设虽属于国家统一规划和建设,但其养护及管理工作却有很多权利下放到企业中去。公路建设所需要的设备要求比较严格,专业性与特殊性同时存在,设备价格比较高,与其他行业可通用性比较差,这样就产生了设备更新慢,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同时,不论是国道还是省道的后续工作,我们经常看到的都是非专业化人士在进行工作,专业素质达不到,在许多问题的处理方面倾向于按照个人经验,这样产生的结果就是质量较差,返修率高。
1.3公路养护职工培训制度不够完善
公路养护队伍中,职工年龄结构较大,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而大多数养护机械都具有先进的技术性质,若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较弱,很难掌握其管理方法和使用技巧,人才的缺乏会给养护管理工作带来难度。
1.4资源节约的意识不强
很多西方国家都非常注重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可在国内,国民缺乏资源节约意识,公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经常出现问题,具体有水土流失严重和植被水体被破坏等,究其原因,主要是公路建设过程中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当前阶段我们研究的重点应该是最大程度的利用资源和材料的重复利用等相关问题。
2改进公路养护的措施
2.1科学规范机构设置和规章制度
随着我国公路的不断发展,相应的管理机制及制度设置也应该有所变革和创新才能适应新的要求。当前,我国公路管理局下面设立了线路管理处和专职养护处等部门,虽然对于处理一些突发事件有较好的灵活性,不过这种机构设置存在责任分化及高成本养护等方面的不足。要变革机构设置及相应的规章制度,责任到人、考核有据的工作机制才能激发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从根源处提高养护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切实加大养护管理培训和指导力度
要全方位、多层次对一线路政管理人员、养护技术人员、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培训,特别是要加强对偏远山区乡镇、村社兼职养护管理大员的培训。使其迅速地掌握道路的基本知识、桥梁的基本知识、道路基本数据的采集和路况的评定等公路路面养护的基本知识,以便能够更好地适应公路路面养护管理工作。此外,一线养护管理人员要强化自主学习意识,加强对公路路面养护管理中常规问题的研究探索,并提升公路路面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2.3建立健全稳定的公路养护管理队伍
据笔者了解,很多地区虽然建立了公路养护管理队伍,但多为兼职,这样松散化、业余化的养护管理队伍不利于公路事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建立一支素质过硬、认真负责的养护管理专业队伍,负责对道路建设和养护管理,路政、路产维护工作的组织、监督和指导,推进公路路面养护管理真正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
2.4提高群众保护乡村公路的意识
各级政府尤其是县乡政府部门应通过各类传统和新型媒体,加强公路路面养护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让沿线群众真正意识到修建、养护、管理公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养护管理相关大员认清自己的职责任务,并为他们开展养护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公路路面养护管理是一项惠民工程,只有在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基础上,才能真正做好。
3公路养护管理的发展趋势分析
3.1应用新型养护管理技术
我国早期的路面养护主要是以被动式的维修为主,就是当路面出现严重破坏以至于车辆不能正常通行的时候才会进行紧急维修,这样的措施主要是矫正型养护。这类养护虽然能够保证路面的正常使用,但是在维修时间和成本比较高,而且维修的时候还影响交通运行,维修后的废旧材料多,影响环境。公路的养护应该采用绿色环保、节约资源的方式。目前,国际中再生技术就是比较高水平的养护技术。再生技术主要的优点表现在3个方面:(1)施工中不需要开采砂石、沥青等自然界资源作为原材料,既保护了生态环境,还不会对公路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和破坏;(2)施工结束后不会有危害环境的工程废料;(3)在施工中不使用另外的原材料,降低了养护施工成本。
3.2坚持机械化养护
公路应该使用机械化进行养护,高速路的车速较快,车流量大,而且24小时不间断,因此道路养护要保证交通的通畅。发现公路存在损坏要及时修补,这是公路的特有属性所决定的,因为路面发生损坏会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时刻为道路使用者提供良好的路况,是公路养护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此外,维修质量、作业安全、劳动效率等方面的要求也是实现机械化的重要因素。实行机械化养护能够保证公路的行车安全和行车速度,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能同时得到保障。进行机械化施工作业,施工工序安排的合理而科学,才能保证流水作业的顺通,做到安全、高效、畅通。
3.3精细化养护管理
精细化养护管理则是要求管理者在工作的过程中不仅要从整体上把握,同样不能够忽视细节问题,要转变之前的养护管理理念,从粗放型的管理朝着精细化的管理方向发展。具体说来,管理者需要建立起系统化和科学化的养护管理体系,并且要做到将精细管理贯穿到养护施工操作的全过程中,并且要及时的把握好公路的路况,在完善的评价机制和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开展有序的养护管理操作,真正的实现精细化养护管理和经济型养护管理的目标。
4结束语
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养护的效果,进而提升公路的使用性能和年限。从目前的养护管理情况来看,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希望能够为今后的养护管理工作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更好的实现养护管理工作的良性发展。
5参考文献
[1] 张浩. 浅谈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的重要性[J]. 改革与开放. 2010(20): 120.
[2] 尉北兰. 公路养护机械化及机务管理[J]. 内蒙古公路与运输. 2012(01): 61-62.
[3] 苏景春. 阿荣旗国省干线公路承包养护经验及实施方法[J]. 内蒙古公路与运输. 2012(06): 63-65.
[4] 刘峥. 对提高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水平和质量的探讨[J]. 内蒙古公路与运输. 2011(04): 40-41.
论文作者:杜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7
标签:公路论文; 路面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公路建设论文; 发展趋势论文; 工作论文; 道路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