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为建筑工程的发展起到了强大的推动力作用。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设计作为直接关系建筑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的关键所在,加强对其的管理显得极为重要。当前,在建筑工程设计管理中引用了一种新的管理手段,即BIM技术的应用,将其应用与建筑工程设计管理中使得设计更趋合理,确保了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
关键词:BIM;建筑设计;设计管理
引言
BIM技术是一种现代化、数字化技术,近年来,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极大地促进了建筑行业的改革发展。在建筑行业中,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管理中的应用一方面可以提高建筑工程设计的可视化、可行性、准确性,另一方面还可以加强工程师、设计人员、用户之间的沟通交流,有利于建筑工程设计的有序进行。
1.BIM技术的概念
BIM即建筑信息模型,这种建筑信息模型是科学发展的产物,主要就是运用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将实施的实体和功能特性通过数字化表达出来。这种技术具体的讲就是将设计中的每个构件元素都赋予相应的参数信息,以这些参数信息为基础从而构建一个建筑模型,它可以提前将庞大的建筑物通过数字模型动态呈现出来,让设计人员及时地发现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而且这些信息数据在建筑全过程中都是以动态变化所存在的,发现问题之后可以进行准确的修改,进而保证设计质量和建筑工程的建设进度。
2.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管理应用的必要性及适应性
2.1必要性
建筑工程的设计管理对项目工程的设计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而确保建筑工程设计的质量就必须加强对建筑工程设计的管理,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采用先进的生产流程以及科学技术,把信息化引入到设计管理的过程当中。BIM是一项利用数字模型技术实现对项目全寿命期管理的新理念,BIM技术以其智能化、数字化以及模型信息关联性等特点,为建筑工程的设计管理搭建了一个便于交流的平台,从而提升了建筑工程行业的生产效率,确保了设计的质量,为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2.2适应性
BIM作为建筑工程项目设计管理的信息化平台,为部分在传统建筑工程设计模式之下难以有效衡量的管理活动提供了更为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体现出其在建筑设计管理中极强的适应性。同时,BIM技术通过自身的协调设计、设计检查以及设计文件管理等多方面的功能,把建筑工程的项目策划、文案设计、初步设计及施工图纸设计等众多环节连接起来,形成统一的整体,使得建筑工程的设计更趋向于科学、有效,实现了建筑工程设计管理水平的提升。
3.BIM技术建筑工程设计管理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3.1建筑结构设计的可视化管理
传统的建筑结构设计中通常会借助CAD技术来对建筑施工图进行绘制,但是这种方法很难将建筑结构的众多构件以详细的信息展示出来。BIM技术则可以通过三维建模的方式来将建筑构件的详细细节进行展示,通过构件的三维建筑模型,我们可以直观的对建筑各个部位的建筑构件进行观察和分析,同时也可以对建筑结构的布局和功能安排进行分析,从而可以推断建筑体量。在大量的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可以借助BIM的可视化技术来实现对建筑结构的动态考察和分析,从而找到建筑设计的最优方案,而在对模型分析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进行及时的处理,从而可以确保建筑结构设计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某综合楼建筑在施工图设计中,3#楼梯侧的结构剪力墙与楼梯防火门洞之间发生了矛盾,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对剪力墙结构进行重新设计,消除了设计中的不足。在该设计中,通过BIM技术,将各个专业图纸、视图、明细表呈现在一个数据库中。在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处理时,利用BIM技术中的Autodesk Revit Structure平台,将工程设计中的各项参数变化,如平面、立面、剖面、模型视图等,及时反馈到工程总体视图中,对参数的变化进行全面管理,从而实现了设计、文档的一致性。同时在本次建筑工程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以往各专业设计之间的沟通方式,减少了各专业图之间的提资工作的重复进行,降低了人为因素引起的设计误差,提高了设计的深度。在BIM技术下,建筑工程设计绘图的时间得到极大缩短,有效地提高建筑工程设计效率。
3.2建筑空间规划上的应用管理
空间规划是建筑设计的第一步,在选定建筑地点后可以对当地的空间进行地形分析,尤其是在地形比较复杂的建筑基地上地形分析必不可少。通过BIM技术对建筑基地进行空间分析,例如具体的坡高、斜率、以及坡向等分析,对于建在地形复杂地区的建筑物可以利用BIM技术进行初步探索,为设计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开阔思路。在坡度分析是可以利用GIS建模,并对其中的各项参数进行模拟,设计人员能够对根据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索,并生成一系列基础数据,供后期设计参考。地形探索完毕后即可进行与建筑物的空间规划。对建筑物的空间规划一般利用BIM技术的可视化分析技能,将建筑通过3D技术立体呈现出来,并进行室内的视野分析、规划可视度分析、道路可视分析等,在进行各项分析前首先建立相应的模型,并利用BIM技术进行调试,结合各因素综合参考,得出最佳的空间规划模型。
3.3 BIM实施模式管理
BIM项目合作设计在项目设计的某个阶段,设计方的设计人员和BIM合作商一起完成项目的设计工作。在整个过程当中,BIM运营商要担负起培训的任务,对设计中遇到的难题要给予大力的技术支持,对于部分使用BIM的项目,运营商要承担起协助设计的责任。只有BIM和设计师的设计方案有机结合,才能保证设计的合理性和准确性。自建BIM团队企业应该投入资金和技术,组建专门的BIM团队,尽可能对所有能使用BIM技术的项目都使用BIM技术,这种方式主要是要注重团队自身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在BIM项目运行的过程中,知识和技术的培训与提升是最为重要的。
3.4 BIM设计中的二维到三维管理
就我国的建筑行业设计来说,交付的设计成品一般都是2D图纸,这一职业惯性大大限制了BIM技术的推广与发展,导致一系列的管理和设计工作都必须围绕着2D图纸来展开。一般二维设计通过投影线条、制图规则及技术符号表达设计成果,图纸需要人工阅读方能解释其含义。2D起到的作用只是代工绘图,又称为“甩图板”。当然2D设计也有自身的优点:硬件要求低、容易掌握、灵活性强和绘图效率高等。当下,人们对建筑的要求除了品质、安全之外,也开始追求美观和节能,这些价值的实现2D在作业的时候就很难实现,这时候3D设计就出现了。3D能够精确表达建筑的几何特征,对任意复杂的建筑造型均能准确表现,这也预示着3D将成为高端设计领域的必由之路。
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BIM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设计管理中处于初级阶段,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仍有一些不足,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已经逐步显示出在设计管理中的优势,因此,建筑设计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加大对BIM在建筑工程设计管理中应用的关注和研究,为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奠定坚实的基础,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稳定、健康、正常发展。
参考文献:
[1]尹航.基于BIM的建筑工程设计管理初步研究[D].重庆大学.2013.
[2]王广斌,张雷,谭丹,陈天民.我国建筑信息模型应用及政府政策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2(08).
[3]朱丽影.浅析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优势[J].商品与质量.2015(29).
论文作者:梅馨月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2
标签:建筑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设计管理论文; 工程设计论文; 模型论文; 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