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环境标志的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外论文,标志论文,环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环境标志,在产品的筛选、标志产品的认证、标准的制订和标志产品的市场效果等方面进行比较;本文从供需角度分析我国环境标志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对照国外的经验,就如何完善我国的环境标志,如何使其与环境管理体系和清洁生产审计相协调,共同促进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环境标志的组织结构
我国环境标志由政府环保部门发起,其目的是以市场的力量,促进生产行为的转变,达到减污目标,认证委主要由政府部门代表组成,无工业行业代表。而在大多数发达国家,消费者要求了解产品在环保方面可靠且可比的信息,以作出购买选择;生产者也希望能有效而令人信服地宣传自己产品在环保上的成就,以促进销售,环境标志作为能满足双方要求的手段便应运而生。可见,国外环境标志从一开始便建立在全社会较高环境意识之上,而这很大程度上决定环境标志的成功与否。(中外环境标志的比较见表1)
环境标志产品的选择
经合组织国家(OECD)环境标志的调查表明,成功者往往选择在环境与市场上都举足轻重的产品。如北欧选各类洗涤产品;而欧盟环境标志多选传统产品,如鞋类,无论在市场还是环境上都影响不大,故不易成声势。然而,环境标志成功与否关键还在于消费者的环境意识及其收入水平,即是否愿意并有能力多花一点钱买环境影响更小的产品。中国消费者在两方面都较弱,很少有人考虑产品的环境影响,除非此影响对健康有害。因此,我国环境标志选产品时,建议考虑下述原则:
1.选择环境和市场影响均显著且已有清洁技术的产品。如洗涤用品,纸品等。
2.选择与衣食住行密不可分的产品如玩具,纺织品,装修材料,妇幼用品。
3.选择与国外标志产品类似的产品。如氟烃替代产品,便于逐步过渡到对等承认,多数欧洲国家注意选其环境影响主要在使用过程而非生产过程的产品,因对生产过程规定标准最易被指责为对外国产品设置贸易壁垒。我国环境标志目前主要是对内,但随着环境标志的成熟壮大,将来可能不得不面对这一挑战。
环境标志产品的认证程序
我国环境标志产品是第三方认证,包括:产品抽样测试、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检查评定、监督检验(对产品)、监督检查(对体系)。前两项是通过认证的条件,后两项是认证后的监管措施。认证的标准作法,是看其体系是否符合某种公认的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如国际标准化组织环境管理系列标准(ISO14001)或欧盟的环境管理审核规则(EMAS)。然而无论ISO还是EMAS,在人力物力有限的发展中国家推广尚不切实际。目前我国是采用“现场检查”进行认证。
1.环境标志的认证与环境管理体系
我国目前是根据《环境标志产品现场检查大纲》,只对企业作现场检查,内容与ISO14001的初始环境评估相似:包括厂区与生产过程的概况,主要的环境影响及其大小,如何控制这些影响,相应的管理结构制度,污染排放与环境达标的情况等。两者的主要不同点是:我国现场检查不要求公司具备环境方针,也不要求有定量的削减目标,因而对企业而言,没有明确奋斗目标和约束力,对认证机构而言,没有可供检验的依据,故无法要求企业进行周期性环境评估,也就无法将持续改进落到实处,而这正是ISO及其它已获公认的环境管理体系的核心和长处。
2.环境标志产品的认证与清洁生产
环境管理体系在改善环境表现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认证中重点往往看该体系自身是否完善和协调一致,但仅和自身相比,很少作横向比较及找出改进措施,而这正是清洁生产审计之所长。
我国环境标志的标准
1.制订标准的方法
大多数环境标志标准都是基于全生命周期的考虑。国内外一般采用简化办法作定性分析,确定环境影响最大的环节制订标准,称单一性标准,如我国的环境标志。
北欧天鹅环境标志纸品标准向真正的生命周期迈进一步:将各单一标准(如COD,AOX排放量)加权打分再累加,这样就考虑了不同环境影响的轻重次序,当然这要求较成熟的生命周期研究成果。而我国既无充足数据,又未进行系统的生命周期研究,直接影响标准的质量,这也是发展中国家环境标志尚不为外界接受的重要原因,这也影响出口企业对本国环境标志的兴趣。
我国制订环境标志标准时还采用求异法。同类产品具有相似的环境影响,一般仅对差异部分制订标准足以反映该类产品的环境表现的高低。但若该产品主要的且又能用清洁生产加以削减的环境影响恰在共性部分,求异法显然不再适用。
2.环境标志标准内容的比较
家用制冷器具是我国最早也是迄今最成功的环境标志产品,现将其标准与国外最成功的环境标志,德国和北欧的进行比较(表2)。德国又是欧洲最大的中国产品进口国,分析其对产品的要求,将有助于我国的对外出口和与国外环境标志的接轨。
从表2可见,国外环境标志标准内容较全面具体,而我国的相应标准则未就能耗这一显著环境影响作出规定,实践证明这已对该标志的市场。
形象产生影响,对无氟冰箱的意见就集中在其电耗偏高。我国之所以没有规定电耗是因为CFCs替代技术在我国尚未稳定,这表明:应根据清洁技术所能达到的水平制订、修订标准,以此可促进清洁生产与技术的推广。
当今,技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如果标准长期不变,即使开始是建立在清洁技术上,也会逐步过时而失去导向作用。我国环境标志未规定定期修订,随意性大。定期修订的另一优点是可保持标志产品占市场份额不致过高,各国经验是保持在20%左右,以真正起到奖优的效果。
环境标志的市场分析
资料显示:经合组织调查表明,消费者环境意识和政府宣传教育力度是环境标志成功的关键。在北欧国家,零售商起关键作用。零售业均由几家大连锁网控制,故影响很大,厂家仅为其产品能否摆上货架而不得不获得环境标志。在德国等国家,公共采购越来越多地要求买标志产品,这些机构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其中的采购政策有此要求。可见,过去环境标志局限于产品供方,强调标志产品的质量,现在则转向需方,注重开发和刺激需求。
我国环境标志尚处在完善供方的阶段,人们购买时仍把质量和价格放在首位,对标志产品也仍缺乏系统市场研究。厂家宣传产品时,很少定位在其产品已获环境标志,这从侧面反映出环境标志远未深入人心。
我国零售进货标准多为物美价廉,标志产品价格略高,难有一席之地,唯冰箱除外。一是因媒体及商家宣传较多,二因其价格略高,仍为消费者所能承受,这表明市场宣传、媒体积极参与,标志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在可预见的将来,我国的公共采购仍将严格遵循经济原则,但专业和公司采购在带动环境标志市场方面大有可为,特别是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机构和公司,建议在其采购方针和供货要求中,纳入环境要求,优先选购获得环境标志的产品。
中外环境标志的比较研究表明:我国在产品选择、标准制订及市场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要与环境管理体系、清洁生产及其它环境经济手段相互协调,以取得实效。
相关链接
德国于1977年提出“蓝天使”计划,是第一个实行环保标准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早实施环境标志计划的国家。
德国的环境标志是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蓝色天使表示的,该标志的图形是“二支蓝色的橄榄枝环绕着一个张开双臂的小孩”,象征着为下一代留下一片蓝天和绿叶。
加拿大的环境标志计划“环境选择”始于1988年,它是由政府组织的,由隶属于环境保护部的秘书处负责管理,技术机构是加拿大标准协会(CSA),它是一个独立的测试和标准制定组织,也负责根据标准检验产品和计划的名义向公司发放许可证。
加拿大的环境标志是由一片枫叶代表加拿大的环境,由3只鸽子组成3个主要的环境保护参加者:政府、商业、工业。
日本的“生态标志”符号是两只手环抱世界,手臂拼成环境缩写“E”,意味着“环境、地球、生态”。
符号的含义是“用我们的双手保护地球”。手臂的形状围成e字,为“地球”、“环境”、“生态”三个英文单词的词头E字的小写,意味着对地球、环境、生态的保护。日本的生态环境标志是1986年12月环境厅设立的长期计划中的一部分。
欧盟——欧盟环境标志计划是促进持续生产和消费的战略的一部分。它可以达到使“与产品策略相关的整个生命周期框架”衔接的目的。
作为一种“以市场为主的手段”,欧盟环标的主要职能是促进对环境影响较少的产品的生产和需求。在生产方面欧盟环标的目标很清楚——鼓励工业销售绿色产品。在需求方面,该计划为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提供了环境选择的方法。
标签:环境标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