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情报文献学期刊学术规范的定量分析&基于CSSCI的统计分析_图书馆论文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期刊学术规范量化分析——基于CSSCI的统计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统计分析论文,情报论文,文献论文,图书馆论文,期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引言

作为知识传播和成果报道主要载体的学术期刊的作用正得到日益充分的展现,从国家到具体研究机构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通过学术期刊体现出来。因此,对学术期刊的评价也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对学术期刊进行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其结果在微观上会影响办刊思想以及科研人员的投稿选择,在宏观上会对学术研究的发展与交流产生重大影响。毫无疑问,对学术期刊进行综合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根据最新公开发行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目录统计,我国现有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术期刊约70余种。CSSCI系统2004-2006年收录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期刊18种[1]。3年间CSSCI收录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论文14754篇,而这些论文的参考文献数量为111226篇。本文以2004-2006年间在CSSCI数据库被引达15次以上,即具有一定学术影响的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50期刊为研究对象,以CSSCI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以及印刷型期刊为数据源,综合考察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期刊2004-2006年期间的学术规范、学术质量、学术影响,使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界对本学科领域期刊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期刊学术规范量化指标

我们将期刊的论文篇均参考文献数、基金论文占有比例、期刊作者地区分布及期刊标注有作者机构的论文比例这四项指标作为评价期刊学术规范量化的指标,从而分析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期刊的规范化和学术含量。限于篇幅,本文不再对作者地区分布以及标注有作者机构的论文比例这两项指标进行单独统计列表,只将其统计结果计入学术规范量化指标综合值。

2.1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期刊篇均参考文献数

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实质是反映论文与参考文献之间的学术关系。参考文献不仅使研究者跟踪和了解前期成果的学术渊源,以便对该成果寻根究底,而且可以反映学者对本学科或相关专业领域发展动态的把握能力和吸收相关信息的能力,体现出作者对该学科领域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因此,对整个期刊篇均引文量的分析,可以考察期刊的学术规范和学术水平。

根据统计,CSSCI(2004-2006)的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来源期刊的篇均引文量为7.6篇,居于人文社会科学的中下游水平,低于所有学科篇均引文数平均值(8.20)0.6篇。远低于排名第一的历史学(18.01)[2]。

表1给出了2004-2006年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期刊篇均参考文献数统计以及三年平均参考文献篇数,并对各期刊进行了归一化处理。归一化值以《情报学报》的平均篇均参考文献篇数(12.237篇)作为分母,与其余期刊的平均篇均参考文献篇数相除而得归一化值。本表按归一化值的降序排列。

表1 2004-2006年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期刊篇均参考文献数统计

与CSSCI提供的2004-2006年期间的来源刊相比:前20名期刊中,CSSCI来源期刊共占有13席,其余的5种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来源期刊分布在第21名至40名之间。来源期刊中,图书馆与情报学交叉学科的期刊篇均引文数最高(9.32篇),情报学期刊以平均篇均引文数8.88篇排名第二,图书馆学次之,为7.07篇,档案学的两种来源期刊的篇均引文数最低,平均为4.26。因此,除了图情交叉学科期刊和情报学期刊略高于整个人文社会科学CSSCI来源期刊篇均引文数的平均8.20篇外,图书馆学期刊在篇均引文数上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特别是从事传统图书馆学研究的从业人员更应注重参考文献的标注。档案学因为其学科研究领域的特殊性不宜一概而论,但是随着档案学研究的范围拓宽和内容深入,以及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理论与技术研究之间相互交错、相互转化的趋势日渐突出,必将使档案学研究逐步融入国际档案学的洪流之中[3],这些都要求档案学研究的深化,那么体现研究深度的参考文献的规范化及篇均引文数的提高也势在必然。

从年度变化来看,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期刊的篇均引文数基本处于稳定增长的状态。涨幅最为明显的5种期刊分别是《中国典籍与文化》、《古籍整理研究学刊》、《数字图书馆论坛》、《大学图书馆学报》和《情报学报》,它们的涨幅均超过3篇。50种期刊中,有9种期刊的篇均引文数量有所下降,有82%的期刊篇均引文数量都呈现上升的趋势,说明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期刊的引文数量有所增加,引文意识和规范正不断加强。

从整体上看,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期刊的篇均引文数量相差较大。最高的《情报学报》达到12.24,而《中国档案》仅有0.667,两者相差近18倍之多。排在本表前十位的期刊以情报学和图情交叉期刊居多,一共7种;而排在本表最后10位的期刊中档案学占了9种之多。

从学科角度来看这些期刊的平均篇均引文数,由于图书、情报与文献学涉及四个分支领域,它们分别是图书馆学(21种)、情报学(9种)、档案学(11种)和文献学(2种),它们的期刊平均篇均引文数分别为:6.26篇、7.37篇、1.90篇和10.47篇。其中文献学类期刊的篇均引文数量明显高于图书馆、情报学期刊,主要因为前者的期刊以古籍文献为主,主要内容涉及有关古代文献典籍整理和研究,传承了历史学的研究范式。而图书馆学、情报学则以面向应用的研究为主,特别是情报学与信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交叉融合,使得情报学期刊的平均引文数略高于图书馆学的,而图情交叉7种期刊平均篇均引文数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四个分支领域中档案学期刊因不乏一手档案史料以及包括各级档案馆的一线从业人员的实践工作的总结,所以这些期刊的引文数量较少也在情理之中,这也是档案学期刊的特殊之处。另外,在期刊规范方面,有些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期刊引文较其他学科而言相对规范,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引文在标注的时候缺少作者、文章名、出版社、发表时间(出版年)等中的一项或者几项,有些作者或者编辑为了节省版面,减少或者全部删除引文。因此,对于像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这样一个自身学科历史相对不长、理论研究有待深化的面向应用的学科来说,提高引文数量和质量仍然是学科发展中需要重视的。

2.2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期刊基金论文比例

一般说来,受到基金项目(一般指国家、省市级重大基金或国家重大项目)资助的论文多数都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这是因为,基金项目经过专家对申请课题的科学性、前沿性、应用性的严格评审,并对课题申请者的学术资质、研究条件、项目管理等进行了严格论证才得以立项。所以基金论文往往代表了某研究领域的新趋势,是本领域的“制高点”。因此,期刊登载的基金论文数量越多,说明期刊吸收前沿学科高质量论文的能力越强。另一方面,基金论文的作者大都愿意把自己的新知识、新观点、新思想、新方法的最新科研成果投向本领域地位最高、影响最大、学术性最强的高水平期刊上,以此扩大其论文的影响力和被引用率。这两方面说明“基金论文比”与期刊学术质量应该是成正比的关系[4]。例如,在自然科学领域我国学者在国际著名期刊Science和Nature上发表的论文中一半以上是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其被引率大大高于其他论文[5]。

2004-2006年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来源期刊的基金论文比为17.44%,在25个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中排位第9名,远小于环境科学(61.68%)、心理学(49.6%)、管理(37.14%)、体育(31.42%)等含有自然科学性质的社会科学学科[6]。

表2给出了2004-2006年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期刊基金论文比例数据、3年平均值和归一化值。本表按归一化值降序排列。

从表2可以看到,排名前16位的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期刊中除《现代情报》外其余均为CSSCI来源期刊,可见在基金论文比这项指标中,该学科的CSSCI来源期刊占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仍有2种来源期刊由于三年平均基金论文比的数值较低,而排在20名之外。

从各年变化来看,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期刊的基金论文比呈明显上升的趋势。2006年较2004年有85%的涨幅。50种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期刊中,94%的期刊基金论文比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增幅达3倍以上的期刊有《图书与情报》、《现代情报》、《图书馆理论与实践》、《图书馆工作与研究》和《图书情报知识》;还有6种期刊实现了基金论文零的突破,比如《档案管理》,由2004年的0上升到2006年的0.047。产生这样的变化趋势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国家重视对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基金项目的投入,这是增加基金项目的成果的动力,也是提高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期刊基金论文比的源动力;其二,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期刊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规范,注重吸纳有基金项目支持的论文,重视基金论文的标注,这也是增加基金论文比的有效动力。

表2 2004-2006年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期刊基金论文比例

从整体看来,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期刊的基金论文比差距明显。排名前两位的《情报学报》和《中国图书馆学报》,其三年平均基金论文比分别为0.53和0.47,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优势明显。对于一些排名较后的期刊来说,需要重视吸纳学术价值较高的基金论文,来提高期刊自身的学术规范和学术含量。

3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期刊学术规范量化指标综合值

期刊学术规范量化指标在对期刊规范化、期刊学术质量、期刊影响广泛性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评价作用,它包括期刊的篇均参考文献数、基金论文占有比例、作者地区分布以及标注有作者机构的论文比例这四项指标。对期刊的论文作者地区分布数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反映该学科期刊论文作者群分布的广泛程度,这也是反映期刊对学科领域研究状况影响大小的标志之一。该指标兼具广泛和集中的两面性,一方面考察期刊是否将其学术影响力辐射到全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实力雄厚、研究单位人才优势明显的地区,同时也要衡量是否向薄弱地域扩展。即使是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期刊,也应该考虑其研究的全面性和广泛性,扩大作者队伍。作者机构标注比例是衡量期刊规范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应该说,作者机构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读者与作者学术交流的需要,也是学术界了解各机构的研究能力和影响的重要途径。限于篇幅,本文不再对作者地区分布以及标注有作者机构的论文比例这两项指标进行单独统计列表,只将其统计结果计入学术规范量化指标综合值。由于很难分辨其中各指标的重要程度,所以根据苏新宁教授所提的评价体系将这四项指标平均分配权重比,即各占25%[7]。表3给出了2004-2006年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期刊学术规范量化各指标的归一化值和综合值。本表按各期刊学术规范量化指标综合值降序排列。

表3 2004-2006年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期刊学术规范量化指标综合值

从表3不难看出,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期刊在学术规范量化指标综合值上没有一个期刊在四项指标上都表现突出。如,排名第一的《情报学报》在基金论文比和篇均引文数这两个指标上比较突出,但是在地区分布数这个指标上排名居中。再如,《情报杂志》在有机构论文比和作者地区分布数两个指标均为1,但在篇均引文数和基金论文比表现稍显逊色。CSSCI的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来源期刊的学术规范量化指标综合值整体较高,表中前十名均为CSSCI来源期刊。另外,档案学期刊的学术规范量化指标综合值整体偏低,表中后十名中档案学期刊有9种之多。

根据表3的数据分析,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期刊总体上学术规范水平尚可,但是体现学术规范和研究深度的篇均引文数和基金论文比还有很大提升的空间。各刊的编辑部门应该针对自身的不足,努力提高期刊的规范程度,体现出学科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这对提高我国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肃性,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收稿日期:2009-02-18

标签:;  ;  ;  ;  ;  ;  ;  ;  ;  

图书情报文献学期刊学术规范的定量分析&基于CSSCI的统计分析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