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容
四川省达州市中心医院中医康复科 635000
【摘要】目的:探讨在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中进行中医康复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4例就诊于我院神经内科的脑梗死患者,根据使用的康复护理方法的不同进行随机分组:常规组47例,干预组47例。常规组使用常规的康复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常规组护理基础上使用中医康复护理的方法。经过不同的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治疗之后,干预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较常规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临床脑梗死康复护理中使用中医康复护理方法进行治疗,临床上显示治疗效果较好,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较好,具有耐受性好的优点,在临床治疗脑梗死过程中应积极进行应用。
【关键词】中医康复护理;脑梗死;功能康复;效果评价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Methods:Select the 94 cases in our hospital neurology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rehabilitation care were randomly divided: the conventional group 47 cases, 47 case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Conventional group using conventional rehabilitation nursing,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group using TCM methods in routine care group basis. After different treatment,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neurologic impairment score situation.Results: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neurological function score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cerebral infarction rehabilitation nursing car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is better, the patients with better neurological function recovery, with good tolerance,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cerebral infarction should be actively applied.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habilitation nursing;Cerebral infarction;Functional rehabilitation;Effect evaluation
脑梗死[1]指的是脑部的血液急性供应障碍,由此产生的缺血及缺氧所导致局部性脑组织的软化或者缺血性脑坏死,在所有脑卒中疾病中占到百分之八十的比例[2]。在祖国医学里,该病属于中风的范畴[3],该病的复发率、致残率、死亡率、发病率都很高,是内科中比较常见的严重疾病。因此,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探讨在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中使用中医康复护理的临床疗效。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选择2013.12~2015.7期间就诊于我院神经内科的脑梗死患者94例,其年龄在45~79岁之间,平均年龄(54.835.85)岁。根据使用康复护理的不同随机分为常规组及干预组,每组47例患者。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资料(年龄、性别、病程)进行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的康复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患者进行生活护理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缓解患者因疾病所产生的不良情绪,鼓励患者增加对疾病治愈的信心;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体位,如仰卧位、健侧卧位、患侧卧位等;每天按时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关节锻炼,如关节的旋转、内收、外展、上举等,并每天进行30分钟的室内步行活动。
干预组:在常规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使用中医康复护理方法,具体方法为按摩患者患肢的太冲、三阴交、足三里、血海、梁丘、合谷、外关、手三里、曲池等穴位,每天进行一次,每次按摩30分钟,由此来促进患者患侧肢体的血液循环,将经络进行疏通,预防患者静脉的栓塞及肌肉的萎缩。
1.3观察项目[4]
使用不同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及参照1996年制定的神经功能评分标准对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进行评分。
1.4疗效评价[5]
显效:经过不同康复护理后,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在百分之四十六至百分之百之间,病残程度分级为0至3级;有效:经过不同康复护理后,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在百分之十八至百分之四十五之间;无效:经过不同康复护理后,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在百分之十八以下,患者病情出现加重情况。
1.5统计学分析
对实验中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检验,使用SPSS17.0软件,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
2.结果
2.1常规组与干预组临床效果比较 在常规组及干预组患者实施不同康复护理进行治疗后,常规组治疗的有效率为74.47%;干预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7.87%,干预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要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具体结果如下。
表1常规组与干预组临床效果比较 (n/%)
与治疗之前相比,*P<0.05;与常规组相比,&P<0.05
3讨论
脑梗死的发生是由于血液的流变学发生变化,导致微血栓的形成,进而使脑组织缺血及缺氧,最终导致脑组织的软化等不可逆变化。中医学认为[6],脑梗死是中风的范畴,该病发病的病机主要是气血瘀滞、阴阳失衡、痰浊壅阻,久而久之,发生气虚,使脏腑受到累及,进一步导致血不濡润,肢体的麻木。脑梗死为患者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严重的不便,对其康复期的训练显得尤为重要。在本研究中分析探讨在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中使用中医康复护理的临床疗效,临床显示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并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
在脑梗死患者的康复锻炼中使用中医康复护理的方法,对患者患肢的穴位进行按摩,通过穴位的按摩,可以调节阴阳、补气益血、活血化瘀、通经活络,对脑梗死患者的患肢进行特定部位的穴位按摩,可以对韧带粘连及肌肉的萎缩进行预防,起到醒脑、开窍的目的。在进行中医康复穴位按摩的同时进行患者的关节活动,如进行适当的体位摆放等,这种中医与西医护理方法的结合使得患者的患肢及生理、免疫、消化、呼吸等功能得到显著的改善,两种方法的联合使用,起到了协同的作用,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综上所述,在临床脑梗死康复护理治疗中使用中医康复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临床上显示治疗效果较好,治疗有效率要较单独使用常规康复护理的方法有效率高,不仅如此,使用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进行康复治疗后的神经功能恢复较好,具有耐受性好的优点,在临床治疗脑梗死过程中应积极进行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姿瑶.中医康复护理对于脑卒中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9):204-205.
[2]麦海芬.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病人早期功能康复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4,12 (33):3105-3106
[3]俞勤儿.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J].新中医,2014,46 (2):216 -218
[4]岳晓香.中医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2.7(6):248-249
[5]高志良,罗玉敏.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 2014, 35(4):425-427.
[6]沈设芬,李瑛,毛云英,等.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认知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26(4):98-99.
论文作者:杨晓容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8
标签:患者论文; 脑梗死论文; 中医论文; 常规论文; 方法论文; 神经功能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