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鹏飞
(江苏省盐城中学 江苏盐城 224001)
【摘要】婴幼儿在冬春季节时常容易感冒,而婴幼儿在感冒后家长一般会十分着急,采取用药治疗,但是长期使用药物会导致婴幼儿的身体抵抗力下降,还会使得婴幼儿的抗药性增加,无法有效地预防疾病,除此之外,用药治疗虽然婴幼儿的感冒症状会有所缓解,会有所退热,但是婴幼儿的咳嗽症状往往消退困难,无法根治。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就有一些生活方法可以有效地“搞定”小儿咳嗽,每天10分钟,便可以有效地缓解小儿咳嗽,还可以预防小儿咳嗽的情况。
【关键词】10分钟;小儿咳嗽
【中图分类号】R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9-0113-02
小儿感冒咳嗽是常见的疾病之一,多数的患儿是由于受凉、气管或者肺部受到感染,除此之外,因为婴幼儿的肠胃功能较弱,无法食用过于寒凉的食物,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禁止寒冷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虽然小儿感冒咳嗽是一种常见病,但是大多数的家长会因为爱子心切,及时地将婴幼儿送往医院治疗或者服用大量的止咳药物,虽然说及时送往医院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但是长期服用止咳药物,会导致婴幼儿的身体抵抗力下降,还会使得婴幼儿的抗药性增加,无法有效地预防疾病。正如我们所知,中医学上对于咳嗽的治疗并没有如西医一般采取很多的抗生素治疗,但是中医治疗咳嗽的临床效果却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当然,对于咳嗽的中医治疗除了中医药物治疗外,还可以采取针灸、推拿以及刮痧等方法治疗,效果显著,这些方法均是通过刺激患者的穴位来达到疏通经络的目的。而本文介绍的方法便是通过一些生活方法以及简单的推拿方法治疗来达到止咳的效果。
1.材料与方法
如果你正在为患儿的咳嗽等问题烦恼,可以采取本文涉及的止咳方法来达到止咳的目的,每天简单的推拿10分钟,连续推拿3天便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咳嗽的临床症状,缓解你的忧虑,就从现在开始。在对患儿进行推拿前进行涂抹润肤露,还要注意患儿的保暖,否则就会影响止咳的效果,注意推拿的时间一般选取在患儿进食后的1-2h,该推拿方法仅仅适用于3个月以上的婴幼儿,如果年龄小于3个月,不适合采取本方法,本推拿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如下:
第一步:由患儿的家长对患儿的左右手上的板门穴进行按揉,每次按揉时间大约为2min。具体穴位见图1。
图1
第二步:由患儿的家长对患儿的掌心处的八卦处采取顺时针的旋转与按揉,每次按揉时间大约为1min。具体穴位见图1。
第三步:由患儿的家长对患儿的天突穴以及膻中穴进行按揉,每次每个穴位按揉时间大约为2min[1]。具体穴位见图2。
第五步:让患者趴在硬板床上,家长用拇指肺俞穴进行按揉,每次按揉时间大约为2min。最后在患儿的肩胛骨内侧缘,按揉的方向为自下而上,推拿按照次数计算,次数为30次。具体的穴位见图3。
上述五个步骤完成之后,治疗结束,治疗的时间仅仅为10min左右。
2.其他止咳小单方
除了上述的推拿止咳的小妙方外,还可以采取一些其他方法的止咳小单方治疗,这些治疗方法包括擦背、敷穴以及其他食物治疗。具体的方法如下:
2.1 热生姜片擦背
首先切3~5片生姜片,随后将生姜片放入微波炉中进行加热,加热的时间为30~40s,除了可以使用微波炉加热外,也可以使用干锅进行炒热。在将生姜片加热完毕后,需要将热姜片放入纱布里面,随后便可以使用纱布对患者进行擦背治疗,在擦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问题[2],包括擦背之前要试一试温度,防止烫伤患儿,对患儿进行擦背的过程中,力度不可以过大,轻轻擦拭即可,擦背的方向为从上至下,擦背擦至患儿的背部微微发红即可,1次/天。
2.2 蒜泥敷涌泉穴
首先选取紫皮的大蒜,随后对大蒜进行去皮捣烂,在每天晚上洗脚完毕后,将蒜泥敷至患者的涌泉穴处,随后便可以放置一层纱布,如果患儿年龄过小,出现无法正常进行的时候,可以在患儿睡觉之后进行操作,如果在敷蒜泥后,患儿出现辗转不安的情况,就说明患儿的穴位刺激感较强,需要取下蒜泥,停止治疗。
2.3 麻油姜末煎鸡蛋
在锅内放置麻油,之后放入锅中一个鸡蛋,随后放入大概10g的姜末,撒在患者的鸡蛋上,煎熟后给予患儿食用,1~2次/天。
3.讨论
本文所说的止咳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基础,是基于中医学理论而研制出的简单易行的方法,如果患儿的咳嗽情况较为严重或者伴有其他临床症状,不建议采取本文介绍的止咳方法[3]。笔者的能力有限,论述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还望有关专家进行批评与指正。
【参考文献】
[1]唐汝宁.熊磊教授治疗小儿咳嗽用药经验总结[D].云南中医学院,2015.
[2]仝瑞,刘虹.陈宝义教授治疗小儿咳嗽的临证经验[J].医药卫生:文摘版,2016(2):00221-00221.
[3]杨月娥,韩新民.韩新民教授治疗小儿咳嗽经验[J].四川中医,2015(2):4-6.
论文作者:陈鹏飞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0
标签:患儿论文; 婴幼儿论文; 方法论文; 小儿论文; 穴位论文; 有效地论文; 患者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