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媒体事件_陈凯歌论文

“搜索”:媒体事件_陈凯歌论文

《搜索》:媒介杀人事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媒介论文,杀人事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接地气的陈凯歌

看完陈凯歌的新作《搜索》,你会觉得,陈导这次真的放下身段、接地气了。之前作品中那股传统文人的情怀淡化了,那种高度的形式感和戏剧舞台腔不见了,那股矫揉造作之气没有了,那种骄纵放任之气也隐匿了。这一次,陈凯歌成了一个年轻的导演,一个“亲民”的导演,一个不再背着沉重包袱的导演。片中,除了王学圻的表演还让我联想到以往的陈导,此外我几乎认不出这是他的作品。如果告诉我这是冯小刚的新作,是张一白、滕华涛的作品,我也不会太感意外。观影过程中,我一边欣赏着日常化的对白、通俗化的叙事,感受着陈导商业运作的成功,一边也感到些许惆怅,感叹一位鲜明卓著的中国“电影作者”的丧失。

在电影《搜索》中,陈导一改过去其擅长的宏大历史叙事,从当代社会的现实热点话题切入,直指互联网时代大众传播媒介的一些弊病。故事从公共汽车上一桩“不让座”的小事开始,引发了一场蝴蝶效应,各方人士纷纷登场,经过媒体刻意的引导、夸张、炒作,逐步走向失控,当事人的命运也发生极大逆转。

这个故事直接让人联想到当年《无极》公映期间陈凯歌与网络红人胡戈的“馒头血案”事件。那次胡戈利用《无极》中的一些片段制作恶搞短片,并将其上传网络供公众观看,在消解了《无极》原本旨意的同时,风头甚至压过了《无极》本身。陈凯歌恼怒之余,面对媒体的镜头斥其“人不能无耻到这个地步”。结果此后很长时间,各方媒体将这句话不断重复、放大、变形,引发公众网络上的抨击挖苦,从而演变为一个媒体事件。对向来骄傲的陈凯歌本人来说,这无疑是一次极大的冲击和伤害。

这么想来,《搜索》很像是陈凯歌对“馒头血案”的一次银幕“复仇”行为。可是如果只是这么揣度,便似乎把陈导想得太小家子气了。《搜索》的故事不仅令陈凯歌产生切肤之痛的共鸣,还让他找到一条商业成功的可行之路,这对于近年来《梅兰芳》、《赵氏孤儿》均票房不振的陈凯歌是真正的源动力。从影片的明星选择上便能清晰地看出来,他们在银幕内外身份、生活的契合呼应,成为了电影成功营销的关键。

二、银幕内外的叙事

在《搜索》剧情的发展过程中,两个人物最为核心,一位是姚晨饰演的电视台记者陈若兮,她是事态发展中的操盘手;另一位是高圆圆饰演的都市白领叶蓝秋,一切风波由她而始。这两位主人公引导着电影叙事的走向,一种是关乎社会批判和引发公众话题的严肃剧,一种形似充满浪漫邂逅的偶像剧,这也使影片明显分化为两种不同的叙事基调。

陈若兮一线更多地激发话题性,承载影片的社会批判功能,这位强势的女性利用自己的职业敏感,投舆论所好、推波助澜、煽动网民,甚至公器私用,为了在职业上获得晋升机会,无形中将另一名受害者生杀予夺,自己最后也反受其累。陈若兮应该是最具张力的人物,她身上体现了现代都市女性的职业追求和情感诉求。这个人物身上具备一定的复杂性,她有一套自己的非凡手段,也有着背后的人性化动机。陈凯歌有意将她与陈红饰演的全职主妇作对比,关注女性命运,强调不同身份的女性各自的困境。而在真实生活中,姚晨是名副其实的“微博女王”,由她来饰演观察社会、勾连各社会阶层的记者一角,显然是十分合适的。

另一位明星高圆圆是影片挂名的第一主角,但是在这部电影中,她只是作为一个网络暴力的受害者,一个现代媒介体系中的牺牲品出现。比起陈若兮这个人物,叶蓝秋身上的复杂性要薄弱许多。但是陈凯歌关爱这个角色——其实就是关爱曾经同样作为媒体暴力受害者的自己——不惜用各种高级的电影拍摄技法来渲染她的无辜、脆弱与美丽。也正因为如此,叶占去影片太多的篇幅,使得电影越来越向着叶与“保镖”杨守诚(赵又廷饰)的爱情故事倾斜,从而将叙事呈现为割裂的两个部分。

叶的功能一方面是激发观众的同情惋惜,另一方面是让观众在大银幕上欣赏一对俊男靓女的爱情故事。正好影片宣传时,“又圆恋”又是最大的话题和卖点。记者纷纷针对这对恋人的私生活提问,高圆圆对此只能委婉地转移话题:“能不能给影片本身多点关注?”可见戏里戏外都是一样:这出童话般的“偶像剧”太喧宾夺主。这既是成功营销的案例,又不得不说是影片本身的一种悲哀。

陈凯歌想通过《搜索》的故事,引发公众对媒介暴力,对规矩与人情间的二元背反进行思考。可是,陈若兮一线的重心被分散,由此带来影片整体的深度和批判的力量遭到削弱。《搜索》中其实隐藏了一条很好的暗线,即杨守诚的手机曾被偷过,里面有陈的私密照片,随时有可能被散布在网上成为新的“艳照门”。可惜这一条线索有始无终,如果展开了,那就提醒观众:在无孔不入的媒介社会中,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搜索的“施暴者”,也同时成为被搜索的“受害者”。假使影片的主旨被引向这个方向,个人感觉会有力度得多。

三、陈凯歌和冯小刚“换体”

陈凯歌推出新片《搜索》之际,那边厢冯小刚正在赶制他的历史巨制《温故1942》。两相对比,所有人都在疑惑是不是这二位换体了?曾经以亲民、草根、幽默见长的冯小刚从《集结号》、《唐山大地震》到《温故1942》,越发地格局宏大,一部比一部悲天悯人;而过去被视为“艺术精英”、“电影大师”的陈凯歌,反而收起锋芒的姿态,变得和颜悦色了。

其实,从陈凯歌过去的《黄土地》、《大阅兵》等等一路看来,《搜索》和它们还是有一定延续性的。每个导演在把握题材的时候,也许会采用不同的模式和类型,但某些元素是深入他的生活和艺术血液中的,只要一构思作品,总是会有这样的情感和艺术元素浮现。比如张艺谋对抗争性女性形象的偏爱。而陈凯歌非常喜欢探讨个人与社会、历史之间的关系,过去他的作品都在讲述个人之于大的历史,命运会怎么样?究竟是他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还是最后命运被历史所改变?从这一点来说,《搜索》从主题上和他过去的创作一以贯之,只是把宏观的历史转变为微观的当下。

相比较而言,冯小刚从过去的“非科班”、“野路子”,慢慢地因为观众、专家的认可而成为主流之后,他开始有野心去掌控更大的题材。正像制作《温故1942》是他多年的夙愿,但在《集结号》之前他没有能力获得投资方的支持和认可。而这类宏大的,叩问历史之门的作品,陈凯歌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便已有了杰出性的全面探索与实践,并成功地实现了代际命名与美学化。对于已至花甲之年的陈凯歌而言,或许他不需要,也没有能力再创新高。他可能此刻更需要主流观众对他的认可,这是陈冯走向差异性道路的根本原因。

如果拿《搜索》与《手机》一类作品对比分析的话,陈冯两人的作品是互有优劣的。陈凯歌的劣势在于他讲故事不像冯小刚那么放松,也不能嬉笑怒骂玩得彻底。而他的优势则在于学院派扎实的电影本体训练和沉淀,特别从视听语言的角度来说,他比冯小刚更具备电影化的思维。反映在《搜索》中可以看出,影片的视听语言还是非常精致的,片中出现了多次用镜子凸显人性心灵困境的画面,属于典型的学院派手法。同时,摄影机机位的高低错落,剪辑与声音音响的丰富性,都值得肯定。

四、陈凯歌的未来抉择

《搜索》之后,陈凯歌会继续走通俗化路线吗?从影片资本运作的角度来看,陈凯歌这回无疑是成功的。且不说影片票房以及所引发的社会反响,单是片中林林总总的广告植入或许已帮制片方收回了成本。但是从艺术质量来说,《搜索》在我看来还只能算及格线以上,远远称不上优秀。问题除了前面所说的批判深度的缺乏,叙事流畅表皮之下的断裂和失衡,细节上某些地方也有待推敲。比如结尾叶蓝秋自杀前,未经允许便把沈老板借给她的钱捐献给了社会。面对这种拙劣的处理观众只能惊诧莫名——难道如此只是为了让这个人物的形象更加的善良完美,以衬托媒介杀人的冷酷暴力?

成功背后,陈凯歌面临着更大的隐忧:当一个艺术家的心灵越发地被资本控制以后,他的身段放得越低(所谓“接地气”的题材选择),大师的光环也就越黯淡。陈凯歌与冯小刚最大的不同是,冯小刚至今还是一个以本土市场为己任的国民导演,他从没获得什么国际肯定,只是一步步地奋斗,从小题材拍到大制作,展示出稳步上升的姿态;而陈凯歌无疑应是属于世界的,他是“第五代”的扛鼎人物,他的《黄土地》、《孩子王》让西方人看到中国电影新浪潮的锐意革新,他1993年就凭借《霸王别姬》获得了华人世界唯一的金棕榈大奖,这些沉甸甸的奖杯将是他终生的荣誉和牵绊。我们难以想象获得金棕榈的大导们,譬如达内兄弟、波兰斯基、库斯图里卡等等,会以讨好大众为己任,刻意去谋求商业上的成功。如果是那样的话,他们还算是真正的艺术大师吗?

中国电影界如今面临商业至上的大环境,或许我们不应对陈凯歌苛责太多,正如管虎在《杀生》中所隐喻的——心由境生,舆论环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创作者的抉择。何况,《搜索》中还能触摸到陈凯歌尚存的野心,除了人与媒介、法理与人情关系的反思,还有对男权中心主义的批判,对职场风云中人性真实面的揭露以及对社会阶层分化问题的触及,只是这些欲说还休的叙事元素在大众通俗趣味、在浮光掠影的爱情事件面前淡化了。飞鸟尽,良弓藏,所谓媒介杀人,大的商业环境对导演的个人创作更是一种戕害。在市场压力和个性表达的拉锯战之中,人文化、个性化的艺术追求不得不让位于强大的体制力量,即便陈凯歌这样的成名大导也未能幸免于难。这不得不说是如今中国电影导演一种集体的悲哀。

标签:;  ;  ;  ;  ;  ;  ;  ;  ;  

“搜索”:媒体事件_陈凯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