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初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构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指导员论文,几点论文,队伍建设论文,我国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P81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591(2000)03—0050—03
在任何领域中,专业人才都是关键力量。他们决定着这一领域的发展质量,社会体育的发展也无例外。当前,我国体育人才以学校体育教师较多,社会体育人才较少[1]。就其质量来看, 社会体育的专门人才也难以适应社会体育的发展。由于《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和相关培训措施刚刚启动不久,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才初步形成。因此,如不从现在起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势必影响社会体育的发展和提高。为此,笔者根据21世纪初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潜力和空间,结合世界体育发展的趋势,对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提出几点构想。
1 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现状
1.1 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等级分布及文化结构状况
据有关统计,目前,我国平均每1万人当中才拥有3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约7万人左右[1]。其数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体育发展的需要。并且,在数量和质量等级上,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远远好于西部地区。而且在我国现有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中,具有较高文化程度的人所占比例则相对较低。在北京8城区,二、 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中大专以下学历者占57.9%,大学本科学历仅占15.3%。[3] 按照《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制度》的规定,社会体育指导员应具备某项技术、技能和相关的理论知识,同时具备传授和管理能力。由此可见,他们中大多数传授某项技术、技能尚可,但尚不能达到指导人们进行科学锻炼的层次,这无疑对社会体育发展极为不利。
1.2 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分布情况及年龄结构
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中专职体育工作者所占比例偏低,据西安城区调查表明,专职体育工作者仅占总数4.1%,机关干部、 企业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等非专业体育工作者占总数的95.9%,而且年龄结构不尽合理。对北京8城区调查显示。社会体育指导员中30岁以下者仅占4%,40岁以上者占83.8%。[3]可见,绝大多数为中老年。 这样一方面由于身体原因影响工作开展,同时又使开展项目适应性和范围缩小,不利于社会体育的全面发展。
1.3 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类型及参与方式的差异
目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中,组织管理理型与技能指导型比例约2∶1。前者比例偏大。并且通过我们的问卷调查发现:在开展社会体育指导活动中,专业技能类指导员的积极性普遍比组织管理类高。而且具有较强的吸引能力,其效果也比较显著。同时参与方式也不相同。专业技能类多是本人爱好,自愿参与,而组织管理类则多属于行政委派。因此,社会体育指导员积极性也有不同,这已成为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
2 21世纪初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空间与潜力
在一些发达国家,由于健康观念的更新,人们参加体育活动不只是为了减肥、预防心血管疾病、降低运动不足造成的不适感,而是为了摆脱现代城市的喧嚣,获取心理和精神的愉悦与满足,在或轻松、或惊险、或激烈的运动中沟通人际间的感情。因此回归大自然成为人们共同的心声,徒步旅游、登山、野营等运动方式成为新的时尚,都市中的人工冲浪浴场、氧吧、森林浴场等营业性人造环境也应运而生。与此同时,国家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建设方面加大了投入,并加强政策引导。如由政府支付补贴,以鼓励社会体育指导者等。这一现状和发展趋势必然对我国社会体育发展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建设。
在未来十几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将具体表现为体育人口的增加,时间、经费的投入增加,组织方式的多样。有关资料表明,2010年我国至少有1/3左右的人口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其间除了城市数量增加,部分农业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和城市人口自身增加导致体育人口增加外,主要是农村体育人口将大幅增长[4]。目前, 我国人口不同年龄层中体育人口比例相差悬殊。如城市老龄人口39.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在中老年人口中仅为9.5 %。十几年后,代际更替造成的人口结构变化使各分层体育人口的数量增加,其中以中年人的体育人口比例增大更为明显。同时,随着观念的改变和认识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体育消费水平日渐增长。经抽样调查,1992年体育消费家庭年均支出为54.83元,如2010 年恩格尔系数降到45%左右,则意味体育家庭的体育支出可达目前水平的5~6 倍, 约300 元左右[4]。 根据经常锻炼身体的人投入体育活动上的时间与其余暇时间的占有量成正相关关系,预测到2010年体育人口均可用1 小时左右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
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和完善,社会体育组织方式也会发生相应变化。除目前的行政组织形式,自由结合形式和家庭形式外,社区组织形式和经营型、准经营型体育俱乐部形式都会得到较大发展,有组织的体育人口会大幅度增加,加入健身俱乐部或体育指导中心将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时尚。届时,社会体育指导,管理人才的短缺与人们对体育需求日益增长之间矛盾变得更为明显。这对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提出了严峻而又现实的问题。
3 社会体育类型的发展趋势
3.1 公益型和社会、单位福利型持续发展
社区,尤其是新兴城市的社区建设,在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势必将体育这一方式列入为主要内容。于是会出现更多以社区为单位进行体育活动的形式。同时国际上社会体育的发展公益型模式,会给我们带来一定积极影响。
3.2 准经营型大幅度增长
准经营型是指城市中的体育场馆和拥有一定体育场地设施的学校、企事业单位将会加入社会体育活动中,在今后十几年中,准经营型将会获得较大发展。
3.3 商业经营型稳定发展
这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一种管理方式。由于强烈的谋利性,在经营内容、服务费用和经营场地的选择上首先服从于商业目的,这就在客观上限制了更多的人加入此类型。它将借助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而稳定发展,但在社会体育中不会占据主要位置。
4 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几点设想和建议
4.1 将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在我国,社会体育发展是一个必然趋势,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势在必行,为此我们应尽快制定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法规,从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申报、培训、考核、授予称号、上岗、合法经营、注册、晋级、权利和义务以及法律责任等作出明确的规定。组建体育市场的专门执法队伍,对其经营行为进行监督,这样不仅可以使社会体育指导工作有法可依,也可以做到违法必究,更可以调动和保障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积极性,使其通过合法的经营,为社会体育发展做出贡献。
4.2 适度的规模,逐渐优化的结构
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必须随社会体育的发展而发展,必须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规定,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17亿元,人均1.2万余元, 这是估计体育投入的重要依据。从国民生产总值出发,参考历年国家和地方对体育投入的比例,考虑14亿人口的压力,大体可以估计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力争到2010年,我国每万人中拥有8 —10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超过或落后于社会体育的发展,都不是合理的选择。
从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年龄段来看,中老年指导员所占比例较高,青年指导员所占比例最少,难以带动、吸引更多的青年们投身于健身行列中。从专业技能和组织管理两类社会体育指导员比例来看,前者偏少。从城乡情况来看,城市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远远优越于乡村,城乡差距较大。从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的体育项目来看,粗放型远多于娱乐型、科学型。而且,项目面狭窄,对广大群众来说,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的余地还很少。因此,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发展在不断增加数量的同时,也应当注意逐步优化结构,提高质量。
4.3 多梯度的区域布局、开放的管理系统
按照《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要求,结合东、中、西部地区发展程度的不同,有区别、分阶段地推进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在适当的时候,总结各地典型经验,以利于引导和推广。从我国历来经验看,不顾主客观条件的仿效,用一种模式衡量一切,效果是不好的。
同时还要创建一个有弹性、有张力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运行机制,建立开放的管理系统。改变计划体制下“划地为牢,各自为政”的现象。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必须形成灵活、方便、流动的格局,以便增强活力,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效率和效益。
4.4 多样化的培养形式
社会体育正处初期阶段,社会体育发展形式又是多种多样,因此,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形式也应当是多种多样的。无论是公益型、准经营型和经营型的社会体育类型,都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宏观调控,促进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充分利用各种体育资源。尤其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体育产业化的程度会有较大提高,促使其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中扮演重要角色。
收稿日期:2000—02—28
标签:社会体育指导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