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西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云南泸西 652499
摘要:通过事件分析,总结风险分析及风险沟通对农村突发事件处置决策影响的相关因素,包括信息本身的特征、信息传播途径和方式、相关者对沟通的需求、对事件本身的认知以及沟通的条件等,分析农村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置中风险分析、风险沟通与公共卫生决策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农村食物中毒;风险分析;风险沟通
1.事件概况
2007年12月17日,泸西县旧城镇雀梨树村23名村民,因办客集体食用被农药污染的汤圆后出现食物中毒,所有食用人员均先后出现恶心、呕吐、头昏、四肢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发病率100%。县疾控中心在上报的同时请求上级援助,根据云南省卫生厅批示,省疾控中心立即派出2名流行病学专家会同省第二人民医院2名临床专家,连夜赶赴现场进行调查核实和处置。12月17日晚,省卫生厅和红河州政府分别向省人民政府做了专题报告,省政府分管卫生的副省长作了重要批示。经省、州、县三级相关部门联合处置,2008年1月11日,23名中毒人员治愈出院,实现了零死亡病例的目标。
2.风险分析
2.1事件发生时间及民族的特殊性。旧城镇雀梨树村位于泸西县西北方向,距县城约30公里,全村有1000多人口,大部份居民为回族。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此事件发病人数少于30人,无死亡,不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因发病人员全部为回民,加之冬至将近,当地人有冬至吃汤圆的习俗,事件发生后,村里大部分回民情绪激动,迫切要求查清事由真相,引起了省、州、县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2.2公众怀疑人为投毒引发恐慌。食用汤圆的23名村民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并入院治疗,其中9名年龄较大的患者病情危重,医院多次下达病危通知书。患者家属及村民怀疑遭人为投毒陷害,一时谣言四起,人心惶惶,谈汤圆色变,大部分患者及家属情绪激动,要求政府缉拿“投毒”人员,请客村民及家属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2.3媒体采访、报道推波助澜。昆明市一家媒体率先报道此事,随后多家媒体赴事发村寨采访患者家属及其它村民,纷纷追踪报道,使不明真相的公众更加恐慌。
2.4发病人群的高龄化、高风险性及低抵抗力。发病的23个病人中年龄最大的81岁,最小5岁,70岁以上的病人共8人,占发病人数的34.78%。化学性食物中毒的高致死率,加上发病人群的低抵抗力,给此次中毒事件的抢救带来了高风险性。
3.风险沟通
3.1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指挥有力,分级负责。
事件发生后,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副省长、州委书记、副州长等领导作出一系列批示。分管卫生的副县长靠前指挥,全程协调事件的处置,省、州、县疾控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积极开展患者救治、实验室检测和事件原因的调查工作。同时,公安、卫生监督、民政等部门人员也及时到现场参与处置工作。
3.2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信息共享,专项整治。
事件发生后,卫生部门上下密切配合,省疾控及时对送检样品进行检测,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明确病因,指导救治工作。省卫生厅派出省级专家组连夜赶赴现场,协助州、县卫生部门开展工作。县级各相关部门相互沟通,医疗、疾控、卫生监督、公安、食监等部门联合开展处置工作,做到信息共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县食安委迅速下发《关于开展速冻汤圆及其原料专项检查的紧急通知》,着重对城区商场、店铺进行拉网式检查速冻汤圆及汤圆面,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公众正确购买速冻汤圆及汤圆面,并对存在隐患的商场、商铺进行专项整治。
3.3权威检测及毒源调查,舆论引导,平息谣言。
县疾控于当天采集患者血、尿及剩余食物等样品送省疾控检测,从呕吐物、糯米面、汤圆中检出氧化乐果、甲胺磷,汤圆粉定量检测结果为:氧化乐果39.6mg/Kg,甲胺磷9.6 mg/Kg。省疾控第一时间内反馈检测结果,指导病人救治和事件调查工作。经联合调查组深入调查,中毒原因为请客村民马某某不慎将农药泼洒于装糯米面的编织袋上,但未引起注意,用被污染的汤圆面做早点请客而引起中毒。中毒原因调查清楚后,泸西县政府立即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和公众发布了事件的权威信息,随后各媒体以“泸西县23人中毒事件系汤圆含有农药物质”等为题进行了正面报道,平息了谣言。医疗机构对所有患者按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效果明显,于2008年1月11日,23名中毒人员全部治愈出院,实现了零人员死亡的目标。
4.小结
做好风险沟通工作的前提是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要明确负责风险沟通工作的组织机构、完善工作制度,健全工作机制,确保经费投入。此事件风险沟通的重点:一是正确的风险评估能力。该事件的民族特殊性、高风险性及媒体的不良报道等,增加了事件风险沟通的难度。县疾控的及时求援,省州县各部门的快速反应,为实现此事件零人员死亡、公众情绪平稳过度的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让公众认识到政府的重视和关心。县委政府第一时间成立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事故调查组、医疗救护组、善后处理组,副县长靠前指挥,多次深入医院和患者家中看望病人及家属,表态中毒患者所有医疗费用由政府买单。同时,省、州专家组每日多次赴医院看望患者,了解病情,让患者及家属感受到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温暖。三是重视与媒体的沟通,不隐瞒真相。政府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引导媒体正面报道事件真实情况,让公众,尤其是患者及家属了解事件真相,及时、准确地通过各种传媒渠道将信息公布于众,提升事件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使公众知晓突发事件的缘由,了解突发事件的真相,避免臆想猜测造成的不必要恐慌和动荡,稳定公众心理。四是利用多渠道向村民开展卫生宣教工作。利用电视、报纸、村广播、黑板报等形式向村民宣传卫生知识,印制“如何预防食物中毒”宣传单向公众发放。通过各种途径,让公众看到政府努力的作为,不仅可以塑造政府作为公共利益代表的良好形象,同时还可增加公众应对突发事件的信心。
5.建议
随着社会发展的多元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复杂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不断升级,对基层疾控风险沟通人员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此事件中毒原因未明之前,一些非主流媒体的虚假信息不同程度地误导了公众心理,给正常的应急处理工作带来了不应有的压力。因此,基层疾控机构必须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加强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能够对突发事件及时、准确地进行风险评估,与媒体之间建立良好的信息通报机构,保持畅通的信息联系渠道,培养相互信任的关系,及时为政府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信息。
参考文献:
[1]罗春燕,朱明若,张胜年.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置中的风险沟通与决策[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9,26(06):578-580.
[2]杨金瑞.论如何做好卫生领域突发公共事件的风险沟通工作[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1,(10):884-886.
[3]毛勇,余金明,张芬,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沟通典型案例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2,27(8):613-615.
[4]刘宁.一起甲肝暴发疫情控制中的风险沟通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0,26(01):73-75.
作者简介:朱彦波,女,1977年11月生,本科,主管医师,主要从事传染病疫情管理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
论文作者:朱彦波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4
标签:事件论文; 汤圆论文; 风险论文; 公众论文; 患者论文; 工作论文; 疾控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