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配置资源优化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源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市场经济的发育推动着中国经 济的迅猛发展,使中国成为当今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最具有 活力的国家之一,经济体制改革选择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模式。市场经 济已经从经济学家们笔下的一个理论范畴,变成活生生的现实。
市场经济推动生产力迅猛发展的事实并没有最后结束关于市场经济 长期的、激烈的理论争鸣,而是在新的理论层面上展开了争鸣,这些争 鸣主要围绕着要不要承认市场经济一般,价值规律的作用能不能使资源 配置达到最优,政府是不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等市 场经济的基本理论问题。
从各种现实的市场经济中可以抽象出市场经济一般
我们知道,马克思研究经济学的一个根本任务是批判资本主义,所 以,马克思研究市场经济,着重研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而很少研究市 场经济一般。但是,这并不是说马克思反对市场经济一般的客观存在, 反对市场经济一般进行科学研究。当我们在批判资本主义时,当然主要 研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运行形态,但是当我们为了管理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时,就应该着重研究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资产阶级经济学家 对于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研究所取得的理论成果,应该看作是人类文明 的成果之一。这些理论成果对于批判资本主义没有多大用处,但对于建 设社会主义却是有很大用处的。所以,在我们承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 后,再不能拒绝研究市场经济一般,再不能简单地把研究市场经济一般 的经济学称为庸俗经济学,我们对于市场经济的研究也不再简单地只研 究市场经济的特性,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这样做不能揭示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不能为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提供 理论依据。研究市场的一般规律,建立对于市场经济管理的理论根据, 成为当前经济研究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理论任务。
市场经济的共性就是各种市场经济共同的质的规定性。从各种市场 经济中抽象出来的共性,称之为市场经济一般。市场经济一般是从个别 的市场经济中抽象出来的理论概念,并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实体。
抽象出市场经济一般有充足的科学根据。首先,市场经济同样符合 辩证法。表面看来各种形式的市场经济,其实存在着一般、共同的质的 规定性。如不能抽象出市场经济一般,就是说辩证法对研究市场经济不 适用。这显然是不科学的。其次,从逻辑上讲,为什么各个不同的经济 形式都可以用市场经济这个范畴来概括,道理很简单,因为各个经济形 式都符合市场经济的质的规定性。如果不符合质的规定性就不能用市场 经济这个概念来概括。这一点应该是没有疑问的。既然都称作为市场经 济,那就应该具有共同的质。所以,我不赞成经济学界经常说的资本主 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具有本质的区别这个命题。如果资本主义市 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真有本质的区别,那就是说资本主义市场经 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没有共同的质的规定,那么这两种经济就不应该 用市场经济这个科学概念来概括。既然都称为市场经济,就是说具有共 同的质的规定性。我们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共 同的质的规定性,而不是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 会性质完全相同。实际上,这两种市场经济具有完全不同的社会性质。 我们的理论家把市场经济的质与市场经济的社会性质完全等同起来了。 其实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
市场经济的社会性质,简单地说,就是一种市场经济与他种市场经 济的区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其中最根本 的是有无剥削关系的区别。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内含着资本家对工人阶级 的剥削关系。这个剥削关系使剩余价值范畴转化为无偿占有价值。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没有剥削关系,因而剩余价值这个概念转化为公共必要价 值。它体现为劳动人民对社会作出的贡献。
市场经济的质的规定性,简单地讲就是市场经济与自然经济的区别 。自然经济是一种不交换的经济,各个生产单位自给自足,自产自销。 即使有商品交换也只是一种补充。市场经济是一种交换的经济,各个生 产单位生产的产品不是为了自己消费,而是为了交换。产品经过交换变 成了商品。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形成了货币和市场。市场经济的质的规 定性是商品变货币、货币变商品的形态变化。
市场经济一般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丰富。
市场机制的作用能够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
市场机制自动实现资源配置最优的理论是对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科 学发现,是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和一部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经过科 学研究得出的极为重要的理论成果。
市场经济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机制。所谓资源,西方经济学认为包括 资本、土地和劳动力三要素。我认为,资本、土地和劳动力不是并列的 ,至少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的资源是资本,第二个层次才是 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我们说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第一个含义是资 本配置,第二个含义才是土地、劳动力的配置。资本配置制约着土地、 劳动力配置。
马克思的巨著《资本论》对市场机制的作用达到资源配置的优化理 论作了大量研究。马克思认为,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商品的价格是随供 求的波动而波动的。当一种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上升。于是,在这个 部门的资本就能获得比其部门高的利润率。这样就吸引了大量的资源流 入该部门。随着大量资源的流入,生产规模迅速扩大。于是大量产品源 源不断地进入市场。市场供不应求的态势很快转向供求均衡,价格回落 ,利润率下降,流入的资源就逐渐减少,最后停止。当另一种商品供过 于求时,价格开始下落,利润率下降。利润率下降到一定程度,就导致 资源流出,于是生产萎缩供应市场的商品减少。供过于求就逐渐转向供 求平衡。如果全社会所有的商品都达到或者接近供求均衡,就形成了平 均利润率,随着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形成了生产价格。就是说在市场机 制的作用下,出现一种利润平均化的趋势。在利润率平均化、生产价格 形成时,市场机配置的资源达到最优,或者说社会总量达到均衡。
马克思提出的均衡模型完全是由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的,没有政府 的调节作用。这就充分说明,市场机制的作用能够实现均衡,资源配置 达到最优。这是价值规律的作用的必然结果。马克思说得十分清楚:“ 事实上价值规律所影响的不是个别商品或物品,而总是各个特殊的因分 工而互相独立的社会生产领域的总产品;因此,不仅在每个商品上只使 用必要的劳动时间,而且在社会总劳动时间中,也只把必要的比例量使 用在不同类的商品上。这是因为条件仍然是使用价值。但是,如果说个 别商品的使用价值取决于该商品是否满足一种需要,那末,社会产品总 量的使用价值就取决于这个总量是否适合于社会对每种特殊产品的特定 数量的需要,从而劳动是否根据这种特定的数量的社会需要按比例地分 配在不同的生产领域。(我们在论述资本在不同的生产领域的分配时, 必须考虑到这一点。)在这里,社会需要,即社会规模的使用价值,对 于总劳动时间分别用在各个特殊生产领域的份额来说。具有决定意义的 。……社会劳动时间可分别用在各个特殊领域的份额的这个数量界限, 不过是整个价值规律进一步发展的表现,虽然必要劳动时间在这里包含 着另一种意义。”〔1〕按比例分配社会总劳动时间, 就使市场经济的 运行达到了均衡。不过,马克思很少使用资源这样的词,而是用社会总 劳动。马克思所说的按比例分配社会总劳动就是资源配置达到最优。
马克思认为按比例分配总劳动即资源配置达到最优是社会化大生产 的一个必然的规律。这个规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则表现为价值规律。在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的作用是通过价格波动而实现的。经 济科学的任务就在于阐明价值规律的作用如何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的。马克思写道:“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 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形式,这是不言而喻 的。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 ,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而在社会劳动的联系体现为个人劳动 产品的私人交换的社会制度下,这种劳动按比例分配所借以实现的形式 ,正是这些产品的交换价值。科学的任务正是在于阐明价值规律是如何 实现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症结正是在于,对生产自始就不存在有意 识的社会调节。合理的东西和自然必需的东西都只是作为盲目起作用的 平均数而实现。”〔2〕
马克思的看法是价值规律的作用能够使社会总劳动实现按比例分配 ,即资源配置达到最优。而资本主义私有制阻碍了价值规律作用的实现 ,只要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就能够实现按比例分配社会总劳动。
政府干预的积极作用和消费作用
所谓市场经济主体,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商品的监护人,“商品不能 自己到市场上去,不能自己去交换。因此,我们必须找寻它的监护人, 商品所有者。……在这里,人们彼此只能作为商品的代表即商品所有者 而存在。”〔3〕马克思所说的商品监护人是经济人。 经济人是理性人 的规范化的总称,是人类理性在经济学中的引申和具体化。英国经济学 家亚当·斯密最早系统地研究了经济人的性质和作用,他以经济人的利 己心为动力,逻辑地演绎到利润最大化原则。追求自己的物质利益是经 济人的一个本质特征,也是市场经济主体的一个本质特征。
经济人作为市场经济主体只是一个理论抽象,它具体化为自然人和 法人两种类型。自然人作为市场经济主体,进入市场具有三个特征,一 是消费品购买者,一是劳动力所有者,一是财产所有者。作为消费者, 他进入市场购买各种各样的消费品,这些消费品组成他的消费资料,成 为他生存的必要条件。作为劳动力所有者,可以使用自己的劳动资料进 行劳动,也可以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换取生活资料。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的 广大工人阶级就是劳动力所有者。作为财产所有者,可以选择各种他认 为最有利的使用方式。在现代社会里,法人主要是各种各样的企业。企 业在法律上享有与一个自然人同样的权利和义务。有的西方经济学家认 为消费者和厂商是市场的主体。这样说,大体上是可以的,但是不能认 为是十分精确的。因为消费者仅仅是自然人的一个特征,不能等同于自 然人。
政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政府包括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 三个部门的全部机关。在这个意义上政府和国家是相同的概念。狭义理 解的政府只指行政机关,有时甚至只指行政机关的核心,即内阁。〔4〕政府还包括各级政府。中国的政论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机构,包括一个 中央政府,30多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政府,300多个地级政府, 2000 多个县级政府,数目更大的乡镇政府。每一级政府都有数目不等的职能 部门。
中国的政府是一个极其庞大的体系,因而笼统地说政府是市场经济 的主体,是不准确的。如果不加任何限制的说政府是市场经济的主体, 这只能是指:政府在借外债和内债时,政府作为债务人,与债权人处在 平等的地位上,这时的政府才是完全的市场经济主体,只有在这个条件 下才能不加任何限制的说政府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政府作为生产资料的 所有者,拥有一大批企业,这些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在计划经济体 制下,实行国有国营的体制,国家承担无限责任,那么把国有企业是市 场经济的主体推论为政府也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如果实行两权分离的国 有企业的体制,国家只承担有限责任,那么就不能把政府当作市场经济的主体。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政府的职能机构和基层政府不是市场经济的主 体,因而不能象企业那样进入市场从事经营活动。政府的工作人员不能 组织企业进入市场进行经营活动。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机关办公司出现过 几次热潮,中央几次明令禁止。这是正确的。基层政府和政府的职能机 构进入市场经营,必然会出现寻租活动,腐败由此滋生,市场经济的秩 序混乱由此产生。
政府的主要职能是调控市场经济,从经济政策、行政管理、法律制 度等方面进行管理。对市场经济的管理和参与市场经济活动是有区别的 。这象运动场上运动员与裁判员、运动场的管理人员是两回事一样。市 场经济主体只能是运动员,而不是裁判员;裁判员虽参与比赛活动,但不是运动员,不能参与比赛。所以不能笼统地说政府是市场经济的主体。
福利经济学提出的所谓市场失效的观点,在我国越来越流行。〔5〕我对此历来是怀疑的。我认为,市场经济不包括全社会的所有活动, 也不包括全社会的所有经济单位。市场经济有一个明确的边界。公共产 品,包括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是由政府提供的,没有纳入市场经 济的边界内。不能因为市场不提供公共产品而看作是市场经济的缺陷。 外部性是客观存在的,有的学者概括为16种表现。外部性的问题也不是 市场经济边界以内的,而是由政府通过管理解决的。因而不能看作是市 场经济的缺陷。关于市场形态的研究结论,已经说明了市场形态有完全 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垄断市场四种,那就不能 把垄断市场的存在看作是市场经济的缺陷。
我不否认政府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管理的必要性。但是这种必要性 不是所谓的市场失效。第一,政府采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管 理市场经济的必要性,不是由市场经济缺陷产生的,而是政府本来具有 的职责。在没有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时代,政府同样需要进行经济的、 行政的、法律的管理,这时政府管理的必要性难道也能用市场缺陷进行 解释吗?更何况,所谓市场经济缺陷的证据本身并不成立,因而也就不 能当作论据。
第二、政府对市场经济的管理不能代替市场机制的作用,而是要遵 循市场规律运行的固有规律,为了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这个结 论我们是付出了极其昂贵的学费后才得到的。从市场经济形成以来的几 百年来,不知多少经济学家看不起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作用,试图用政 府干预来代替,甚至消灭市场经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实践的结论证 明市场经济是不能消灭的,市场经济的规律是不能代替的。市场经济运 行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在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下,依靠价值规律就 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不需要政府进行不必要的干预。市场经济运行 有时也会受到意外的干扰,不能正常运行,这时就需要政府进行必要的 管理,甚至代替市场经济的某些职能。但是等到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后, 就要恢复价值规律的作用。如果不恢复价值规律的作用,就会有意无意 地恢复计划经济体制。而计划经济体制是不能恢复的。因为恢复计划经 济就是否定改革。
问题还在于,政府的干预并不总是十分有效的。这就是经济学家们 所说的政府失效。马克思恩格斯从来认为,政府对经济的管理并不只有 积极作用一个方面,而是具有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两个方面。恩格斯写 道:“国家权力对于经济发展的反作用可能有三种:它可以沿着同一方 向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发展得比较快;它可以沿着相反方向起作 用,在这种情况下它现在在每个大民族中经过一定的时期就要遭到崩溃 ;或者是可以阻碍经济发展沿着某些方向走,而推动它沿着另一种方向 走,这第三种情况归根到底还是归结为两种情况中的一种。但是很明显 ,在第二和第三种情况下,政治权力能给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害,并能引 起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费。此外,还有侵占和粗暴地毁灭经济资源这 样的情况;由于这种情况,从前在一定的环境下某一地方和某一民族的 全部经济发展可能完全被毁灭。”〔6〕这好象人在生病时需要医疗, 但是医疗事故也是不少的。政府干预是需要的,然而政府干预是有副作 用的,甚至还会产生巨大的消极作用。无论在社会主义的历史上,还是 中国的历史上,政府干预的消极作用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我们在信奉 政府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时,千万不要忘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政府作用 有消极面的论述。
注释: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第716~717页。
〔2〕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5 年版 ,第282~283页。
〔3〕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102页。
〔4〕汪和建:《现代经济社会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第291页。
〔5〕罗肇鸿,张仁德主编:《世界市场经济模式综合与比较》, 兰州大学出版社1994的年版,第87~114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483页。
标签:市场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地位论文; 社会管理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市场规律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 经济学论文; 经济论文; 价值规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