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研究论文_黄玲

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研究论文_黄玲

黄玲

常德常武医院 湖南常德 415000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康复护理。方法:选取从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与护理组(40),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行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关节功能、畸形以及活动范围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对照组为15.00%,护理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采取康复护理,能使其髋关节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康复护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老年股骨颈骨折

老年人身体各项机能下降,关节脆弱、骨质疏松、骨骼质量降低,在外力作用下容易导致股骨颈骨折[1-2]。目前,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常用方法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关键是采取有效康复护理措施,这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关节功能恢复以及疼痛缓解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康复护理,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从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与护理组(40)。病例入选标准:均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经X线检查确诊为股骨颈骨折;意识清晰,认知能力良好,无精神疾病。其中30例女,50例男,年龄为70岁-84岁,平均为(79.21±5.32)岁;受伤-就诊时间为24h-72h,平均为(40.22±6.32)h;致伤原因:10例锻炼伤,5例攻击伤,61例摔伤,4例车祸伤。对比两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以及就诊时间等资料,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具有一定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包含输液、换药、检查以及卫生等,并未参与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康复护理:①手术前后对患者采取适当的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焦躁、紧张等情绪,保持良好心理状态。②康复训练。全面评估患者身体情况,按照患者不同特点制定相应康复训练计划,具体内容如下。

术后1周内: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健肢脚趾与踝关节主动屈伸运动;术后1d进行股四头肌长收缩训练,收缩5s放松3s,训练时间为5min,每天3次,按照患者实际情况适当增加训练时间;应用间歇性气囊肢体加压仪治疗患者小腿、踝关节;术后2d,利用连续性被动活动机完成踝关节与膝关节的被动屈伸。

术后1周-2周:关节活动范围可以逐渐扩大,从被动运动逐渐过渡到主动运动,进行髋关节股四头肌、外展肌以及屈伸肌的抗阻练习;取仰卧位,直腿抬高,高度<30°,每次训练5min,每天3次,屈膝练习,屈膝开始为15°,在不引发疼痛基础上逐渐增高练习的角度,并适当增加练习时间。

术后2周-4周:在患者患肢内固定与健侧下肢活动正常时,患者需进行转身、行走、负重以及站立等练习。术后按照患者实际恢复状况,需对患肢采取负重练习,包含台阶上下训练、原地踏步训练以及半蹲训练,逐渐从部分负重至完全负重。

1.3 观察指标

术后随访6个月,通过Harris评分评价患者髋关节功能,包含畸形、活动范围、疼痛以及关节功能,满分为100分,并对比两组并发症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统计分析采用 SPSS 15.0 软件,计数资料χ2检验,百分数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 ±s表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Harris评分对比

两组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组关节功能、畸形以及活动范围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Harris评分对比见表1。

表1 两组Harris评分对比 ( ±s)分

分组 n 关节功能 疼痛 畸形 活动范围

护理组4040.32±4.2238.54±5.334.00±0.453.98±0.31

对照组4036.43±6.3637.23±7.213.73±0.343.69±0.52

t2.2790.6532.1412.142

P<0.05>0.05<0.05<0.05

2.2 两组并发症对比

护理组中,1例便秘,并发症发生率为2.50%;对照组中,1例压疮,2例便秘,1例肺炎,1例泌尿感染,1例下肢静脉血栓,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护理组明显低于对照组,χ2=3.914,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老年人骨质质量差,骨质强度低,骨质脆性增强,协调能力比较差,这会限制机体灵活度[3-4]。所以,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取术后护理,对于患者康复有着重要作用。通过有效术后康复护理,按摩、被动挤压、屈伸运动等,会使患者症状、炎症物质吸收、淋巴液平衡以及血液循环得到明显改善,有利于髋关节功能恢复,缓解患者压力与痛苦,有助于疗效提升。本文主对老年股骨颈患者采取术后康复护理,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组关节功能、畸形以及活动范围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康复护理能明显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畸形、活动范围,这对训练时间延长、髋关节恢复、活动程度增加有着重要作用。

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护理中,恢复运动范围以及髋关节功能属于重点护理内容。恢复活动范围,能促进患者积极运动锻炼,这有利于肌肉收缩功能以及全身血液循环的改善,能增强关节活动度的稳定性,提高患者机体抵抗能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研究发现,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对照组为15.00%,护理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康复护理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这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对患者术后康复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徐丽华,王佳冰.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康复护理体会[J].中国疗养医学,2011,20(01):122-125.

[2]梁凤娇,郭璐瑜,梁秀兼.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72例康复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1,06(04):156-158.

[3]司瑞,杜爽.老年股骨干骨折的康复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1,06(27):100-103.

[4]丁培霞,黄艳玲,王文权.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1,06(28):78-80.

论文作者:黄玲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6

标签:;  ;  ;  ;  ;  ;  ;  ;  

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研究论文_黄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