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苯酚和碳酸钠反应的再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碳酸钠论文,苯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苯酚具有弱酸性。在现行人教社高中化学教科书第二册(必修+选修)中涉及苯酚弱酸性的反应主要有:
由苯酚钠与和水的反应,可以得出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的结论,而后又提及羧酸与碳酸钾(钠)和碳酸氢钾(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而苯酚不能与碳酸氢钾(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从而得出苯酚的酸性比羧酸弱的结论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书写反应(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时候,常见的错误就是把产物碳酸氢钠写成碳酸钠。很多学生对苯酚与碳酸钠能否反应,以及如何反应并不清楚。
笔者设计了一组实验,现象明显,可以清楚地说明苯酚能与碳酸钠反应。苯酚与碳酸钠的反应属于酸与盐反应这一类别,是苯酚表现酸的通性的一个方面,是一个重要的性质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反应(2)生成的产物是碳酸氢钠而不是碳酸钠。
二、实验方案
(1)将苯酚晶体加到饱和溶液中,并滴加两滴酚酞指示剂,溶液呈红色。振荡片刻,观察到苯酚晶体溶解,但无气体生成。放置冷却后,观察到溶液分层,上层油状物呈浅红色,下层为无色澄清溶液。
(2)向稀溶液中滴加两滴酚酞指示剂,溶液呈红色,将此溶液加入苯酚乳浊液中。振荡放置冷却后,能观察到乳浊液变清的现象,不出现分层现象,且溶液红色褪去,无气体生成。
(3)向稀溶液滴加两滴酚酞指示剂。溶液呈红色,将此溶液加入5%的澄清的苯酚溶液中。振荡放置冷却后,能观察到溶液无色澄清的现象,不出现分层现象,且溶液红色褪去,无气体生成。
三、实验现象的解释及相关理论计算
1.实验现象解释
从以上实验分析表明,苯酚能与碳酸钠溶液发生反应,但无二氧化碳气体生成。
为了分析实验(1)上层溶液的成分。将上层溶液分离后,向其中滴加稀盐酸进行酸化,观察到浅红色褪去。接着又加入二氯化铁溶液,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紫色。从而证明了实验中的上层溶液含有苯酚钠。
分层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实验中使用的是苯酚晶体,故反应溶液中苯酚浓度很大,上层溶液可能为苯酚与苯酚钠的混合溶液。
1994年第9期《化学教育》中刊登的“苯酚溶于碳酸钠吗”[1]中,指出进行“苯酚与碳酸钠反应的性质实验时,配置苯酚溶液的浓度不宜太小(如5%苯酚),否则无法观察实验现象”,这是通过苯酚溶液由浑浊变为澄清的现象,来说明苯酚与碳酸钠溶液可以发生反应。笔者在实验中通过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指示剂可以解决苯酚浓度对实验现象观察的问题。无论实验中使用的是苯酚晶体或是浓度较小的苯酚溶液,均可方便地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溶液的红色褪去。并且该实验适合学生完成,还可以设计成为一个探究性学习的案例。
2.实验理论计算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酸碱反应是两个共轭酸碱对之间的质子传递反应,质子传递的结果总是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弱酸和弱碱。
四、教学建议
教师在演示苯酚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实验时,可通过滴加酚酞指示剂来演讲。本方法对苯酚的浓度并无特殊要求,但是不应使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避免出现分层现象,造成学生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