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护理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疼痛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_罗燕

永州市中心医院零陵院区中医科 湖南永州 425000

【摘 要】目的:研究疼痛护理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疼痛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例数为200例,时间是2018.3月至2019.3月,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平均分为2组,100例为一组。一组施行常规临床护理(称:对照组),另一组则在常规临床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疼痛护理(称:观察组),对比2组患者在治疗前、出院时以及出院15天后的疼痛情况,同时记录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施行疼痛护理后,疼痛症状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有良好的改善,和对照组相比,前者处于优势地位,P<0.05。结论: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过程前后,施行疼痛护理对患者的疼痛症状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显著改善。

【关键词】疼痛护理;类风湿关节炎;疼痛症状;生活质量

前言

在临床上,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以多关节、对称性受累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其最主要的症状就是疼痛,在急性发作的时候,患者为减少疼痛常常采取不正确的姿势,而在缓解期,关节不能恢复锻炼,最终发生严重的关节变形和挛缩,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1]。在本文中,选取我院从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200例,研究疼痛护理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疼痛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的方式为:分组,对照组用常规临床护理方案,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疼痛护理),如下正文所示。

1 资料、方法

1.1 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治疗的患者200例,随机分成平均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100例,

20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纳入标准为[2]:

①年龄15~70岁当中。

②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

③患者和家属对研究属于知晓、配合的情况下,同意书已经签署。

排除标准:

①存在严重的其他精神异常以及恶性肿瘤等疾病的患者。

② 不能配合本次研究的情况。

20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即对照组为100例、观察组为100例。

对照组在性别上,女:男=45:55例;年龄上,15~69岁,平均值是(33.58±8.82)岁;病程5个月~20年,平均值是(8.58±8.82)年。

观察组在性别上,女:男=52:48例;年龄上,16~70岁,平均值是(32.72±7.57)岁;病程6个月~21年,平均值是(10.58±8.02)年。

以上两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等各项资料显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值>0.05)。

1.2 方法

常规的临床护理方案——对照组。本组患者的护理内容主要为给予患者临床常规护理,根据患者的相关病情给予药物治疗。

常规临床护理+疼痛护理方案——观察组。观察组的前者措施同上,后者的疼痛护理方案措施具体为[3]:

一、在给患者用药时必须按照医嘱进行,用药前需要告诉患者药物的相关副作用,有些药物需要在饭前服用,比如非甾体类的抗炎药物,以保护胃黏膜。

二、护理人员需要干预患者的运动,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从住院的第一天开始,就需要每日锻炼,包括做保健操,在房间内和走廊处多多走动以活动筋骨,患者的保健操由专门的教练以及护理人员负责,为了使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身体各处关节得到有效的锻炼,保健操在每天的早晚6:00~7:00练习,锻炼时间为每次半小时。

三、患者治疗完成准备出院时,护理人员应详细告诉患者,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疾病,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规律以及规范的用药和长期用药。在服药期间不能间断用药。在饮食上嘱咐患者要少吃海鲜食物,多吃富含纤维以及优质蛋白类的食物,同时要继续练习保健操。

1.3 观察指标

测评2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以及出院15天后的疼痛、生活质量情况。评价生活质量采用(SF-36)即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进行测定,主要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生理健康有(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生理功能、以及总体健康4个指标),心理健康有(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社会活动和功能4个指标),分数越高,则表示生活的质量就越高。疼痛评估我们采用(VAS)即线性视觉模拟评分法来表示患者的疼痛程度,用标有0~10的数字标尺评估,0分即为无痛,所得分数越高则表示疼痛越剧烈,患者就0~10进行疼痛打分[4]。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7.0版本进行处理分析,各项指标用(s)来表示,用t值检验,当显示结果为P<0.05时,说明本院进行的两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上述各项指标的对比上具有统计学的含义。

2 结果

2.1 2组在治疗前(SF-36)评分(P>0.05)无统计学差异;在出院后,2组的评分均有提升;而在组间对比中,观察组的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

表1:2组患者治疗前后SF-36评分的变化对比(s)

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出院时比较(P<0.05),

3 讨论

许多RA患者发病后未及时治疗,形成慢性发复发作的病程。RA患者的主要症状就是疼痛,长期的病程使得患者产生不良的情绪。因此,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应加强疼痛护理措施。而疼痛评分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就是一个很好的反映指标[5]。

本文当中,为观察患者在施行疼痛护理后的临床表现有无改善,我们采用分组对照,对2组各100例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案,对照组使用常规临床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常规临床护理方案基础上增加疼痛护理方案,发现观察组的效果更好。

这项结果表明,观察组在实施疼痛护理后,观察组的SF-36评分有显著的提升,P值<0.05;而VAS评分也有很大的降低,P值<0.05,此现象表示,2组在对比生活质量和疼痛评分上,以及治疗前后的对比上,观察组患者的效果更明显。

总而言之,在临床上给予RA患者使用疼痛护理的方案,在改善患者的疼痛和生活质量上均有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高蕾,史宝欣.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7):848-852.

[2]刘金武,沈海丽.类风湿关节炎疼痛机制研究进展[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9,23(2):128-131.

[3]刘启华,王玉玲,孙美红等.手腕部关节功能操减轻类风湿关节炎局部症状的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14,39(7):508-510.

[4]肖雪霞,李广星.综合护理干预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依从性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9):1061-1063.

[5]张娜,杨建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合并混合感染致颌面间隙脓肿、上颌窦炎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5,47(8):745-746.

论文作者:罗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1

标签:;  ;  ;  ;  ;  ;  ;  ;  

疼痛护理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疼痛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_罗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