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妇幼保健院 湖北黄石 435000)
【摘要】目的:观察甘露醇联合IVIG治疗手足口病重症2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手足口病重症2期患儿脑脊液检测压力增高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55例。在综合治疗的情况下,对照组只使用甘露醇,治疗组使用甘露醇和IVIG。结果:治疗组惊动消失、退热、白细胞正常、住院日等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甘露醇联合IVIG治疗手足口病重症2期治疗效果明显,较单纯应用甘露醇好。
【关键词】IVIG;甘露醇;手足口病;重症2期
【中图分类号】R7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6-0022-01
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肠道病毒(EV71)和柯萨奇A组16型(CoxAl6) 多见,多发于6岁前儿童,成人偶见,主要表现为口腔、手、足,肛周等部位的丘疹、疱疹。极少数病例会有脑干脑炎、神经源性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多由EV71感染引起。我院应用甘露醇联合IVIG救治55例手足口病重症2期[1],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3月至2016年4月我院共收治980例手足口病患儿,以卫生部发布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版)》重症诊断标准进行诊断,脑脊液检测压力增高的共有110例,其中男61例,女49例,年龄最小3月,最大6岁,≤l岁12例,1~3岁79例,3~5岁19例。110例患儿精神差、持续高热不退、呕吐、易惊动,外周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口腔有疱疹,手、足及肛周有丘疹、疱疹,均符合手足口病重症2期诊断。将110例患儿收治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病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治疗方法
手足口重症病例要早期识别、早期诊断,及早干预,及时救治[1]。两组患儿均收住监护隔离病房,心电监护(血压监测q2h,血糖监测q4h),予常规抗病毒治疗,治疗组应用20%甘露醇(lg/kg·次,30分钟内滴完,q4h),IVIG(总量2g/kg,分2天给药滴注,对照组应用20%甘露醇(1g/kg·次,30分钟内滴完,q4h) 滴注。同时两组治疗均要求给予生理需要量60~80ml/kg·d,均匀输液,2.5~3.3ml/kg·h[2]。
1.3 疗效指标
对这两组惊动消失、退热、白细胞正常、住院日等时间进行统计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所得到的资料根据SPSS l6.0软件包进行分析,配对,检验,数据以(x-±s)表示,以P<0.01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所有患儿均治愈出院,但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惊动消失、退热、白细胞正常、住院日等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
3.讨论
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早期识别,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最为关键[1]。手足口病病毒是一种嗜神经组织性病毒,引起该病的患儿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密切相关。关注病毒的嗜神经性和神经系统并发症尤为重要。两组病例都是手足口病重症2期,都有呕吐、易惊、肢体抖动等神经系统受累的表现。甘露醇是国内外临床疗效最肯定、应用最广泛的渗透性脱水剂,可以有效地降低颅内压。就其发病机制,目前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免疫异常参与了重症手足口病的病理过程,此为免疫疗法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提供了理论依据。IVIG是从大量的供体混合血浆中分离制备的抗体,有免疫抑制和免疫增强的双重功效,阻断手足口病重症病人的免疫病理损伤,从而可以阻断或减轻患儿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可以诱导炎性细胞的凋亡,有效地控制炎症;在治疗中,IVIG与抗病毒药物还有协同作用,对IL-2生成抑制,对退热有潜在的作用;大剂量IVIG使血浆胶体渗透压提高,从而颅内压降低,有抗惊厥作用;有病毒中和作用,增强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吞噬和杀病原体功能;促进髓鞘形成[3];手足口病病毒感染后免疫功能降低,IVIG使用后可减少感染合并症。在手足口病重症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价值。本组资料证实甘露醇联合IVIG治疗手足口病重症,比单独使用甘露醇更好,可明显缩短患儿惊动、发热、白细胞正常、住院日等时间,有效避免重症2期向危重型3~4期发展。唯一不利因素就是IVIG价钱高,增加了治疗费用。
【参考文献】
[1]卫生部.手足口病治疗指南(2010年版)[M].北京:卫生部办公厅,2010.
[2]卫生部.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2011年版)北京:卫生部办公厅,2011
[3] Guilpain P,Chanseaud Y,Tamby MC,et al. Immunomodulatory effect s of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s. PresseMed,2004,33(17):1183-1194.
论文作者:杨世雄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2
标签:甘露醇论文; 手足论文; 重症论文; 患儿论文; 卫生部论文; 白细胞论文; 病例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