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层建筑高度大、作用在基础上的荷载大,因而建筑基础需要埋深也较大,这给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带来一定的困难。由于高层建筑底部常设置地下室,基础需要大面积开挖,高层建筑的桩基础施工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基于此,本文首先论述了高层建筑桩基础施工的前期准备和具体的施工技术,并就其施工中的控制要点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
引言:
当前,随着城市化进度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不断的增多,导致了土地资源的严重稀缺。为此,高层建筑在城市中的数目不断的增多,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民重视。但是,由于高层建筑的建筑难度比较大,施工比较复杂,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没有进行合理的设计或者施工中存在重大的失误,那么就会留下严重的安全隐患。高层建筑的桩基础施工在高层建筑中是施工的重点部分,它是高层建筑的基础,为此,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给予高度的重视。
1.高层建筑桩基础施工的前期准备
1.1实地勘察
高层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企业,应事先组织相关的技术人员共同完成对施工现场的勘察活动,以此了解、掌握项目施工的实际情况、地质资料等内容,从而为成桩工艺的选择、施工方案的编制等前期准备工作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数据资料。
1.2施工规划与技术准备
在正式进行高层建筑桩基础施工前,应依据详细的工程资料、设计图纸、施工方案,确定地下既有管线、周边结构物的保护措施,综合考虑项目的设计要求、施工特点,确定施工顺序、施工机械、成桩方法等。在对项目施工进行了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具体、明确的施工计划,掌握桩基础施工工艺的具体参数。
1.3工程现场的准备
在进行桩基础施工时,应事先将施工现场所有可能影响生产操作的“障碍”清除,或采取防护措施、整改施工方案等,以此保障项目施工安全、有序的进行,提高施工效率。此外,高层建筑的桩基础一般采用的是群桩,更需要在桩机进场前,对施工场地进行平整及压实处理,以保障施工机械的稳定、桩基础施工的垂直。
2.高层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根据桩基础施工工艺的不同,可将高层建筑桩基础分为灌注桩和预制桩两种,下面对这两种桩基础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2.1预制桩
预制桩能有效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可用于水下工程,耐腐蚀,施工工艺简单,桩身质量有保障,但钢筋用量大,单价较高,单根桩的长度受到限制,桩与桩的衔接处易出现质量问题,施工时噪声、振动较大,易造成周围地表隆起,对于较坚硬的地层不适用,目前预制桩在南方地区使用比较普遍的是预应力砼薄壁管桩。其具体施工工艺如下:
2.1.1沉桩阻力
首先根据桩型、沉桩深度、接头形式以及工程地质条件、对沉桩阻力做出分析,选用合适的静压桩机设备。沉桩阻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由土质结构、埋入持力层深度、桩数、桩距、施工顺序等组成,分析实测资料表明,沉桩阻力是由桩侧阻力和桩尖阻力组成。通畅情况下,两者沉桩阻力的比例是个变值。应该根据不同情况分析沉桩阻力。
2.1.2桩顶垫材
合理选用垫材能提高打桩效率和沉桩精度,保证桩帽免遭损坏,压桩时,垫材起着缓和并均匀传递桩机对桩头的压力,并均匀地传递于桩帽上。一般采用橡木、桦木等硬木按纵纹受压使用,并根据情况及时更换。
2.2灌注桩
灌注桩施工时常采用干作业成孔、沉管成孔、泥浆护壁成孔等方法,在桩孔制作完毕后将预先制作好的钢筋笼放入桩孔中,然后进行混凝土的浇注,混凝土凝结硬化以后就成为灌注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1灌注桩施工工艺
①根据设计桩型,采用相应成孔工艺,并使之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②钢筋笼制作与安放
钢筋笼制作,钢筋的种类、钢号、规格、搭接、焊接、间距等均应符合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对于大直径的钢筋笼,为确保搬运、吊放时不变形,应在笼内设置支撑,钢筋笼下部应加设砼保护层垫块。
钢筋笼的安放与连接,安放时要慢慢垂直地放入孔内,表面碰撞孔壁。当钢筋笼较长时,应采取逐节接长放入孔内。主筋接头必须不在同一平面内。安放完毕后,应检查笼顶标高。
2.2.2灌注桩沉渣控制
灌注桩沉渣控制主要针对于孔内的有害沉淤部分,沉渣颗粒较小,可以采用清孔的方式进行控制处理。
①第一次沉渣处理
清孔处理一般要分两次进行,才能保证清孔的效果。第一次沉渣清孔处理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操作。首先是在利用钻孔灌注桩打孔到既定的目标深度之后,不要立刻使用提升成孔的的机械器具,要进行排土工作。将孔底的沉渣及时清理出来,以免发生沉积现象。在成孔完成的过程之间,利用空压泵,对钻孔内部进行空转处理,空转时间约为20到30分钟。空转过程中会有大量大颗粒沙土被转出孔外,在钻头开启一定时间后,观察孔内有无大颗粒沙土被钻出。对于使用抓斗的方法,在成孔完成后,等待几十分钟,利用抓斗搅动,利用套管将沉渣吸上来。
②第二次沉渣处理
第二次沉渣处理(清孔)通常是在钢筋安置完毕后,要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正循环和反循环方式,利用液压和吸泵进行排渣。对于沉渣清理要求较低的摩擦桩,可以采用导管正循环的方式进行,主要靠供浆泵的压力使孔底的沉渣翻起,并在泥浆的作用下使沉渣上浮并排出。对于非超长桩,可以采用空吸泵的方式来吸取沉渣,然而对于深度大于50米的超长桩来说,空吸泵的效果就难以发挥,原因是其驱动压力比较低。对于超长桩,可以使用空气升液排渣法,该法适用于10m以上的桩,原理是利用了钻机杆内外液体的重度差来带动,深度并不能影响沉渣的抽取速度。空气升液排渣法越来越多地使用在钻孔灌注桩沉渣控制处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高层建筑桩基础施工控制措施
3.1严格控制钻孔过程
在钻孔工作开始以前要对桩位以及桩的标高进行复核,确保不会出现错误;检测孔深、孔径以及清孔以后的沉渣厚度、沉浆密度等。上述工作完成以后,再根据地质勘测报告中的数据检查所钻孔深是否达到了持力层的深度。一旦发现持力层深度没有达到设计要求,或是在钻孔过程中遇到一些地质变化情况,就需要再加深50cm~150cm左右。
3.2严格检查钢筋笼的质量
对于钢筋笼质量的检查来说,主要涉及到搭接长度、焊接质量以及制作质量三个方面。如果采用分段方式制作钢筋笼,其长度应该以钢筋的定长为准,但不得短于6m。在焊接时,应该错开50%的钢筋接头。除此以外,如果钢筋笼顶标高处于地面之下,此时为了防止钢筋笼下落,应该采用吊筋将其焊接牢固。
3.3水下混凝土灌筑控制
在灌筑工作开始以前,要对孔底的沉渣厚度以及泥浆性能指标进行核查,根据检查结果来确定是否进行二次清孔。所使用的混凝土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和易性,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提升桩身混凝土的质量。另外要注意的是,灌注过程中常见的堵管现象是因为混凝土离析所致,因此为了确保高层建筑桩基础施工的质量,杜绝塌孔现象发生,必须要使用商品混凝土。
结束语:
桩基础是高层建筑的根本,为高层建筑的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提供保障。施工中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桩基础施工工艺,并采取措施有效防范施工质量事故的发生,保证高层建筑的施工和使用安全。
参考文献:
[1]林敬宗.高层建筑桩基础工程施工[J].江西建材.2012(02).
[2]杨春楠.高层建筑工程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6(04).
[3]宁和玉.高层建筑地基基础及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0).
论文作者:岳云宁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4
标签:沉渣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钢筋论文; 桩基础论文; 钻孔论文; 阻力论文; 混凝土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