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第七人民医院 073000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介入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拟定防范对策,以杜绝或减少介入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介入手术的176例患者为对照组,针对本组患者在介入手术室出现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再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介入手术的203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制定的防范对策,比较两组介入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随着介入手术的不断发展,加强介入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对策,保证介入手术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安全。
关键词:介入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对策
【中图分类号】R24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13(2016)09-0044-01
[abstract] objectiv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involvement in the operating room nursing adverse events, formulate prevention measures, to prevent or decrease in the operating room nursing adverse events occurred. Selection methods: our hospital between January 2014 and December 2014 lines of 176 patients as control group, intervention operation on the patients in the presence of a step in the operating room nursing an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adverse events, and formulate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hen select line between January 2015 and December 2015,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203 patients of intervention operation using formulation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 compared two groups involved in the operating room nursing adverse events happening.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interventional surgery, strengthen intervention in the operating room nursing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adverse events, targeted prevention strategy, ensure the safety of patients and nursing staff intervention operation.
Key words: involved in the operating room; Nursing; Adverse events: countermeasures
介入放射治疗作为一种集诊断和治疗一体的方法已经普遍应用于临床中,鉴于其独特的特点和工作环境,介入手术室是存在护理安全隐患的高危科室,若介入手术室护理不当很可能直接或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临床对于介入手术室护理操作的要求较高[1]。为适应医学的发展,特针对介入手术室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制定防范对策。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和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介入手术的176例患者为对照组(男98例,女78例,年龄在28—76岁,平均(63.23±4.35)岁,心血管手术95例,脑血管手术31例,外周手术50例),针对本组患者在介入手术室出现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介入手术的203例患者为观察组(男122例,女79例,年龄在25—75岁,平均(61.09±4.89)岁,心血管手术110例,脑血管疾病37例,外周手术56例)。对观察组实施制定的防范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在介入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有严重认知障碍,不能理解和配合者;除行此次介入手术的疾病外合并有其他严重疾病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和病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统计学分析处理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介入手术室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有:坠床、无效造影、用药差错、穿刺点出血、护士职业暴露(包括直接接触患者的体液、针刺伤、化疗药物暴露、未防护的辐射等)等。本次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经过采取防范对策后,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情况明显减少,见表1。
3讨论
随着介入放射治疗在临床诊疗中应用范畴的不断拓展,以其独有的安全、高效以及微创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和认可。良好的护理是提高介入诊疗成功率的关键,介入放射治疗的迅猛发展离不开介入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密切配合,而同时也为介入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加强介入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拟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有效的减少了介入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2],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介入护理的工作安全性和工作质量。
3.1坠床 原因分析:①介入手术床不同于普通的手术床,而是设计为窄长的凸字形,并且可以上下左右灵活移动,进而满足不同部位,不同角度的造影。②患者因为疾病的影响、应用药物的药理作用、紧张、恐惧等而导致活动和反应不灵敏,③介入手术室的护理人员配备不足,监护不当,术前宣教不到位。对策:①术前充分评估患者病情、应用药物情况、心理状况,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坠床的危险以及药物作用的特点,并签署“防坠床告知单”与患者及家属达成共识。②向患者讲解手术床的特性,提醒其引起注意。患者入室、出室和在手术床上有肢体活动时,护士在旁守护。在手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一举一动,防止意外发生。③在不影响术者操作的前提下,适当安放床档等保护装置。④护理人员应有防范意识,引起高度警惕。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的分工。若存在护理人员配备不足的情况,应在术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以空余出充足的时间来安置和护理患者。
3.2无效造影 介入放射治疗是在影像学监视下完成操作,为确保造影图像的效果,需要患者反复进行屏气动作,或者保持肢体的完全静止状态。患者的肢体活动或屏气不良均可影响到采集的图像质量,图像质量直接影响对疾病的治疗和判断。为了获得清晰的图像,需要反复多次的进行造影,使用的造影剂剂量随之增加,手术时间延长,对患者的病情和经济都会造成影响。原因分析:①由于护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的培训,术前宣教工作做得不够,患者不知道如何配合手术。②患者因听力较差或紧张、恐惧等,不能及时正确理解需要其配合的事项;甚至是不会正确的屏气方法;患者的耐受性差,不能克服推注造影剂所引发的发热、肢体不适等反应。对策:①对介入手术室的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让其了解相关知识和专业操作技巧。② 术前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详细讲解需要其配合的注意事项,告知推注造影剂时会有发热、肢体憋胀、头晕等不适,这是正常的反应,不要紧张。③指导患者如何进行正确的屏气,并加以屏气训练。对听力较差的患者在手术时佩戴助听器,或使用患者能明白的标示牌,积极配合手术医师。
3.3用药差错 将准确的药物,按准确的剂量,在准确的时间,用准确的途径给予准确的病人,此为用药的五准确。原因分析:①介入手术室护理人员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②由于介入手术室的手术特性,有些药物,如肝素除了要正确的计算给药剂量外,必须记录具体的给药时间,以决定何时给予追加量,以实现患者的全身肝素化状态,并且这些多为口头医嘱,无法查找下达口头遗嘱的具体时间,护理人员由于密切关注手术的进度和配合,给药后可能一时忘记记录给药的操作时间,或护理人员缺乏手术的相关经验,不知道问题的重要性,而造成用药差错。③手术过程中,患者有出现病情变化或手术并发症,需要紧急处理,情况危急,护理人员未能做到仔细查对。对策:①护理人员认真学习医院和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严谨细致,在给药时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严格执行术中的口头医嘱执行制度,保留给药后的空安剖,手术结束查对无误后方可弃去。制定统一规范的介入手术室工作制度和护理规范,为介入护理提高依据,使介入护理工作能够有章可循。同时认真贯彻执行制定的工作制定和护理规范也是提高介入护理质量的基本保障 [3]。②组织护理人员进行药物相关知识的学习,熟练掌握药物的规格,用法、药理作用、注意事项等,掌握手术中用药的时机和目的,多多积累经验。③理解手术过程和手术并发症的相关处置,术前做好常用药的准备,以备不时之需。
3.4穿刺点护理不当 原因分析:①患者的个人因素,如肥胖、高血压、周围血管病变,抗凝药物的应用、凝血功能的异常等。②未严格遵守穿刺侧肢体进行压迫止血期间的注意事项。③由于医务人员操作不当,穿刺点局部压迫止血无效。对策:①全面评估患者情况,做好应对处置,高血压者维持血压在正常高值范围,适当延长穿刺点压迫时间。②严格做到穿刺侧肢体的注意事项,如禁止屈曲,或禁止用力等要求,尤其是患者在转运的过程中或床上活动时加强提醒和防范。③熟练掌握穿刺点的压迫技术,压迫过程中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是否有渗血情况,压迫的松紧度以及肢端动脉搏动情况。
3.5职业暴露 原因分析:①自我防护意识淡薄。②护理人员知识匮乏,不清楚职业暴露的危害性,不能正确认识安全防护用品使用的意义。③医院或科室制度和操作标准不健全,防护用品配备不足。对策:①强化职业安全教育,这是减少职业暴露的主要措施[4],提高培训,护理人员能够认识日常工作中都存在哪些职业暴露,在日常工作中如何进行防护,能够正确合理的使用各种安全防护用品,提高防范意识,加强医护人员沟通,了解个人工作习惯,做好相互间的默契配合。②制定和完善职业暴露相关制定和流程,配备工作所需的各种安全防护用品,若条件有限,应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使职业暴露最小化
参考文献:
[1]黄景香,许秀芳,郭丽敏等.介入手术室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3,22(6):517-519.
[2]王秀清,吕淑坤,马淑贤,等.健康教育在介入室工作中的应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0,19:149-150.
[3] 许秀芳,李晓荣,刘玉金.肿瘤介入护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32.
[4] 李可萍,庄英杰,文翠容,杨静,马洪滨.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J]. 中华护理杂志2008,43(6):571-573.
论文作者:张笑然,夏丰娜,陈艳蕊,齐幸愉,付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8
标签:患者论文; 手术室论文; 手术论文; 不良论文; 对策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事件论文;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年9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