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李大钊的传统文化观论文

浅谈李大钊的传统文化观论文

浅谈李大钊的传统文化观

王燕平

(温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摘要: 李大钊在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尝试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逐渐深化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认识。李大钊的传统文化观主要体现在他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批判、尊重与诠释、眷念与继承三个方面。解析李大钊的传统文化观,有助于我们全面辩证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在坚定传统文化自信的同时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关键词: 李大钊;传统文化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李大钊作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之一,考察李大钊的传统文化观,梳理李大钊传统文化观的形成原因及其特点,有助于从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探索中总结经验,从而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融合提供借鉴。

一、李大钊传统文化观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因素

(一)反思与批判

近代以来,随着中西方文化冲突和“西学东渐”的加剧,传统文化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在新文化运动之后,许多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抱有一种彻底的虚无主义态度。这一时期的李大钊也对传统思想文化在总体上持批评态度,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传统文化不注重个性的发展,忽视个体的意识和需要,严重束缚了个人的发展。在李大钊看来,杜绝专制主义传统,根本在于“荡涤传统思想文化的皇权主义思想,清除落后的思想文化心理,放弃贤君出世解民于水火的念头”。[1]其二,传统文化具有保守性,并由此导致民族文化心理的落后性。李大钊眼中的传统文化具有“繁缛虎炳,美矣备矣”[2]的特性。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博大精深,但总体上来看传统文化是保守的,这种保守特性一定程度上成为社会进步的阻力,因为“历史所经阅者弥久,斯其圣哲所垂诏者弥多”,[2]经过数代圣哲传承的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准则,但是一味不加变通的固守,也将会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其三,传统文化具有停滞性,即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封建文化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道德内涵和标准,道德并不具有一成不变的永恒性,而应当随着社会的变迁不断发展、完善。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李大钊对于传统文化的批判就在于揭露传统文化具有压抑性、保守性、停滞性的弊端,在于引起人们对传统文化与现实关系的正确客观分析。

1.1 材料 试验于2017年7月进行,材料选择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名优茶种植基地1芽1叶黄观音秋季鲜叶。基地位置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拔>100 m,全年平均气温21~22 ℃,地势平坦,土壤pH 5.5~6.5。制茶主要设备:摇青机、6CR-35型揉捻机、YX-6CFJ-10B型全自动红茶发酵机、理条机、6CTH型烘干机。检测主要设备:气相-质谱联用仪(GC- MS)、紫外分光光度仪、全自动化学分析仪、电子天平、茶叶审评用具。

(二)尊重与诠释

在对待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问题上,李大钊提出既要选择传统文化中可以发扬光大的积极性内容,为现代文化所汲取利用,又要重新发掘传统文化中被隐没的成分进行新的诠释,从而使传统文化重新发挥其积极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要求对传统文化在原本的体系和内容上进行创造性诠释,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事物具有两面性,即便是以“仁义”为核心的孔孟儒学也不是完美的,即便是让人诟病的某些传统文化思想在特定时期下也有其积极的一面,主要在于如何去认识和选择。其二,用历史的观点来看待传统文化的价值,不能单单以今天的是非为标准。因为“理之创于古者不必其宜于今也,法之适于前者不必其合于后也”[3]。李大钊认为,孔子之道在他那个时代也不完全是真理,孔子学说应当和其他伟大的学说一样,接受时代的检验,理应用社会历史的观点来看待传统文化。其三,以道家文化来弥补传统儒家文化的不足。中国的传统文化呈现出“以儒学为主,道佛为辅”的文化结构,在对传统文化的解析中,李大钊寄希望于通过一定程度的复兴道家文化来补充儒学之短,从而达到优化传统文化结构的目的。从李大钊对传统文化的诠释来看,既带有时代的特点,又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他试图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诠释来发掘其现实意义,这在当时的文化批评思潮中是独树一帜的。

(三)眷念与继承

李大钊之所以深入解析并反思传统文化,是为了将传统文化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改造,达到创新传统文化的目的。在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改造的过程中,李大钊并没有像其他文化虚无主义者一样全盘否定传统文化,而是在批判的同时注重继承。李大钊对传统文化的眷念与继承主要表现为三点:其一,民族忧患意识和爱国主义的继承,李大钊本人是一个极具责任感和爱国情怀的人,面对早期帝国主义的侵略,他勇于站在第一线,积极参加爱国救亡运动,面对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清政府的极端腐败,李大钊“慨然起研究政治,以期挽救民族,振奋国群之思想”[4],力求以此来更新人们的思想观念,为抵抗外敌侵略提供智力支持。其二,主张传统文化应当将创新放在首位,不仅要吸收东方文化的精华,还要结合西方文化的优良成分,在文化的继承上要有充分的“自主意识”和“学习意识”,从而为中国传统文化寻找独特的新途径。其三,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和大化流行、生生不息思想的继承。他说:“大易之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5]。“民本”思想是儒家学说的重要内容,也是封建社会统治者用来维护统治的核心理论,李大钊的“民彝”思想,也就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形成并发展的。

李大钊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他的传统文化观深埋于民族思想文化的深层,正是这种深层思想文化的基因给予他灵感和精神,并给予他深情眷念传统文化的情愫,再加上他以唯物主义的观点科学评析中国传统文化,批判继承,在“五四运动”中做到了一家一言。李大钊传统文化观的形成不是偶然的,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一,李大钊出生于19世纪末期,从小便受到了比较严格的传统文化教育,再加上他本人参加过科举考试,因此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更加全面。其二,李大钊是一位民主主义者,留学日本的经历让他深刻了解资产阶级文化,并且进一步认识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从而使他成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这些因素都使李大钊具有比较开放的视野,能够对传统文化做出批判性解析。其三,从历史环境来看,李大钊生活在具有几千年文明的中国,他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评判尺度都必定会受到传统文化特别是燕赵地域文化的影响,这些影响对李大钊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其四,李大钊本人极具爱国主义思想,在国家危难之际,他以民族存亡和国家富强为己任,勇于面对、积极地寻求祖国自强之路,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刻地反省,并努力从中寻找民族复兴的动力。

李大钊坚持既不能简单地抛弃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切内容,也不能不加筛选地继承所有内容。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更能够为治国理政提供丰富资源,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但同时也要清楚中国传统文化并非所有的要素都能够为现代治国理政、社会生活提供指导。在社会历史发展的新时期,辩证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既不激进又不保守,既结合时代特点推陈出新,又能够放眼全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二、李大钊传统文化观的现代启示

(一)坚持辩证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船舶设备在安装中涉及的安装组件较多,各组件的安装应用确保了船舶后期应用性能,运行状态的稳定性。因此在实际发展关于船舶设备安装中减振措施的应用,也引起了安装人员及研究人员的重视。其中具体分析船舶设备安装中应用减振措施,主要的应用作用为:提升设备安装的准确性、保障设备组件的质量合格性、加强设备安装的规范性。

(二)坚定对传统文化的自信

传统虽是过去,但又不纯属于过去,它更是通往未来、建构未来的过去,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旧的东西,然而我们应当理解孕育于民族思想文化深层的东西,即使是旧的,也仍然具有其特有的生命力,总结文化发展的经验,重拾那份文化自信,在实现中华民族经济、政治、社会复兴的同时,实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让传统文化之花在中国广阔的沃野上开放。

(三)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要求。坚持把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运用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课题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取传统文化之精华,去传统文化之糟粕,丰富和发展既具中国特色,又有鲜明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今年,海瑞温斯顿倾情演绎海洋色调,于全新海洋Ocean系列腕表的表盘上装饰97颗莹光流转的帕拉伊巴碧玺。其色彩明丽的夺目光泽,华美点缀海洋Ocean系列双逆跳功能腕表,呈现出加勒比海变幻不息的海水色调。

参考文献:

[1]李大钊.民彝与政治[J].民彝,1916年创刊号.

[2]赵国锋.论李大钊对传统思想文化的态度[J].江西社会科学,2005,(7).

[3]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893.

[4]李大钊.《甲寅》之新生命[J].甲寅(日刊),1917-01-28.

On Li Dazhao's Traditional Cultural View

WANG Yan-ping
(Wenzhou University Marx School,Wenzhou,Zhejiang 325035,China)

Abstract: Li Dazhao gradually deepened his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process of accepting Marx doctrine and trying to transform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with Marx doctrine.Li Dazhao's traditional culture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ree aspects:his reflection and criticism of traditional culture,respect and interpretation,attachment and inheritance.The analysis of Li Dazhao's traditional cultural outlook helps us to understand the valu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a comprehensive and dialectical way,and to further promote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with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Marx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Key words: Li Dazhao;traditional culture;sinicization of Marx doctrine.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19)11-0068-02

收稿日期: 2018-07-11

作者简介: 王燕平(1992-),女(汉族),安徽合肥人,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和基本理论研究。

标签:;  ;  ;  ;  

浅谈李大钊的传统文化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