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北京保华国际教育园为例谈国际学校本土化设计论文_刘欣阳

以北京保华国际教育园为例谈国际学校本土化设计论文_刘欣阳

(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7)

【摘 要】北京保华国际教育园项目立足中国内地,定位为具有一定国际性和前瞻性的国际学校。本项目对国际教育理念与国内规范进行融合,使之互为补充;对国际学校设计标准进行探讨,使之切实可行;对建设标准科学前瞻,使之符合社会发展趋势。本项目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本土化;中西融合;规范解读;标准制定;科学前瞻

【中图分类号】TU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44(2017)16-0012-02

北京保华国际教育园为某国际教育机构在北京的新校区,设有幼教部、小学部和中学部,招收国际、国内2至18岁生源,提供国际教育课程。本项目于2011年开展,历经5年多的时间,从建筑设计、内装设计到施工现场配合,现已基本完工。由于本项目的高标准及复杂性,设计难度较大,但最终呈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参与本项目的一点心得体会分享如下:

1.对国际教育理念与国内规范要求的理解和融合过程,即是对本项目中西合璧的办学理念的吸收过程

本项目的任务书中包含课程设置、日常管理等方方面面,用任务书与国内相关规范和各部门要求相互对照,发现有如下主要问题:

1.1 国际学校的课程设置与国内大多数学校不同,某些常规规定不能直接匹配

国际学校站在提供融汇东西、全人教育的角度提出的课程设置,由此产生很多国内大多数学校课程中不包含的教室;而国内相关规范希望通过对硬件(如按照国内大多数学校现有课程,规定教室的名称、数目)的强制要求,在最不利条件下,确保学生教学质量。两方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但产生的问题是:出自不同体制的两方在争用空间资源,在容积率已确定的情况下,过多的教室将减少公共交流空间,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在了解了两方的出发点后,经过思考,在设计上用如下方法解决这个矛盾:

(1)通过设备、管理手段,赋予相近类型的教室多种功能,满足灵活设置课程的要求。

(2)采用开放式教学理念,赋予公共区域教学功能,在满足空间需求和教学需求的同时,突出以学生为主导的自我学习方式。比起传统的排排坐教室,学生更容易体会学习的乐趣,并且从中培养出协作精神、共享精神。

1.2 国际学校的管理模式与国内大多数学校不同,某些常规经验不能直接套用

国际学校通过人员和设备的投入,使管理更加精细化。但由于成本较高,国内大多数学校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以学校早晚高峰进出校为例:通常早晚高峰时,校门口拥有大量接送学生的家长,瞬时人流车流巨大,容易造成拥堵和交通事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国际学校从资金投入和管理两方面可以较好的控制这个问题,在业主精细管理和大量投入的基础上,采用如下方法进行设计,保证了校门附近的通行,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认可:

(1)配合业主“绝大多数中小学学生、幼儿园小朋友、在校工作人员由校车接送到家”、“各类人员分时段使用校车”、“校车外包,只在上下学固定时段驶入校车停车位,即停即走”、“校车从进入校园起全程被监控,不进入教学区,设专人引导学生上下车”等的要求,设计了便捷的校车流线、校车停播港湾、上下车月台。

(2)对于少部分由私家车接送的幼儿园小朋友,为其设计了可直接进入幼儿园地下室的车行通路,小朋友在幼儿园地下车库上下车。通过电梯直达班级,不在校门附近停留,且不与其他人流交叉。

2.对国际学校设计标准的探讨和最终确定过程,即是本项目确保能在中国本土落地生根的过程

业主提出:设计既要适合中国国情,也要适当提高标准,满足高端化、国际化需求。因此本项目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并形成了以数据为基准、与业主共同讨论确定设计标准的工作方法,值得后续项目借鉴。

例如对卫生器具数量的确定上:业主看设计图无法直观判断卫生器具是否充足合理,表达了需设计单位复核的愿望。于是设计工作中通过图表方式列出:规范规定的卫生器具数量、设计图纸中的卫生器具数量、设计图高于规范规定数量的百分比等内容,业主通过图表一目了然,很快确认。

电量的预留则经过了更复杂的讨论过程:根据学校的课程设置,需配备较多大功率用电设备,电量高于国内大多数学校。在确定具体电量时,考虑了灵活的教学模式、青少年对电器设备的热衷程度、未来科技发展趋势、学生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也类比了国内、日韩、欧美同一类型空间用电点位设置情况,与业主经历多次讨论,最终配置了高于国内标准一定比例的用电点位,并适当扩大总电量。

3.对建设标准的科学前瞻和合理预留过程,即是本项目对国际教育、乃至社会发展趋势的预判过程

在2011年接受项目之初,业主就提出了较为前瞻性设计的要求。经过对项目的调研和再次定位,配合业主提出了配置高标准的新风系统、舒适的地暖系统、先进的楼宇控制系统等设计策略。在学校因雾霾屡屡停课的今天,反观5年前的策略,仍然较为先进。在内装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更是完成了LEED金牌认证程序,为使用者提供了健康舒适的环境,也为使用者在幼小头脑中植入科技生活、以人为本概念。

本项目运用各项先进技术,紧跟未来发展的趋势,得益于业主的国际化背景和资金实力,也是设计者不断吸收新兴观念并本土化应用的过程。

综上,本项目并不是一次照本宣科的常规设计,它充满研究和学习的性质,并采用了以数据为基准与业主共进行沟通的方法。完成这个项目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朱晓琳.规范解读:中小学校设计规范修编——访《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主编黄汇[J].建筑技艺,2014-01.

[2]黄春,王海涛.不同教育理念下的校园建设——苏州伊顿国际学校设计体会[J].华中建筑,2012-12.

[3]黎正,汤朝晖,杨晓川,李彬彬.素质教育理念主导下的国际学校教学空间设计原则[J].城市建筑,2012-02.

作者简介:刘欣阳,2007年毕业于沈阳建筑大学,建筑学专业,建筑学学士学位。现工作于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建筑室主任,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论文作者:刘欣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知识》2017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8

标签:;  ;  ;  ;  ;  ;  ;  ;  

以北京保华国际教育园为例谈国际学校本土化设计论文_刘欣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