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市光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浙江省诸暨市 311800
摘要:建筑给排水管道工程是建筑安装工程的重要部分,其专业性技术要求很强,涉及建设工程的使用功能。如果工程质量出现问题,达不到质量标准,将严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
关键词:给排水;质量;问题;改进措施
一、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工程质量是工程项目投资效益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而质量控制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应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工程质量的优劣决定了工程项目的成败,对工程项目建成后的使用产生直接影响,同时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繁多、复杂,比如设计、材料、机械、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等均都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因此,在进行项目质量控制过程中必须明确参建各方的相应职责,严格按规范管理,严格实行奖惩制度,严格检查检测手段,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工程质量,充分发挥工程项目效益。
二、当前我国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单位对工程施工质量重视不足
建设单位对于给排水工程管理贯穿整个工程项目的决策、规划、设计和实施过程,关系到工程质量的优劣,是工程项目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在进行工程管理过程中,建设单位未形成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管理程序,同时,质量责任意识薄弱,监管不到位,在整个项目管理中未发挥应有的组织协调和质量监管作用。
(二)施工企业现场从业人员素质较低
在从事一线作业的建筑工人中,除了技术管理人员外大部分是农民工,其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不高,质量意识差,而且职业技能培训又跟不上,同时,行业内技术、管理人才偏少,且综合素质不高,甚至对工程质量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缺乏了解,无法形成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三)工程建设市场秩序不规范
目前,虽然国家就规范建设工程市场秩序制定了相应的法律规范和相关规定,但相关部门监管不严,查处力度不足,导致工程建设市场秩序混乱。例如一部分建设工程承包单位中标后将部分主体工程或全部工程违法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包工头,往往这些包工头质量意识缺乏,对施工技术规范、安全规范方面知之甚少,为利益而偷工减料,工程施工安全、质量难以保证。
(四)建筑给排水施工工艺不完善
施工工艺是某个工程的具体规范,一旦施工工艺出现问题,将会对建筑的质量造成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由于我国国情限制,缺乏足够专业的施工技术人员,施工过程中大量存在着农民工的缺乏相应的施工专业素质且技术水平较低的施工人员,同时在施工过程中的操作步骤也并未按照相应的国家规定要求的施工工艺进行施工。因此,在进行建筑给排水施工工艺设计时需要尽量保证尺寸能够符合标准,从而避免完工后出现水管接口中出现渗水以及管道噪音等质量问题,同时在设计完成后审核图纸时需要加强对于施工工艺的审核,避免因施工工艺不当而引起的建筑给排水的质量问题。
(五)因材料、设备不当造成的质量问题
管道材料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给排水质量的好坏,在我国存在着一些建筑单位因为从降低建筑成本上进行考虑,在管材选用方面存在着以次充好或者是在选用冷水管或者是热水管等建筑塑料材料时通过选用型号相近但建材特性相差及价格相差较大的建材来降低成本,这些建材经过一段时间的是使用后,由于建材材料本身的问题出现老化现象,从而出现渗漏和滴漏的现象,更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因为塑料化学成分被分解从而导致水污染,从而对饮用者造成健康问题,这种通过降低建筑给排水施工质量虽然能够在短期内带来一定的收益,但是从长期来看却会对建筑单位的信誉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对策与建议
(一)严格落实工程施工责任制
工程管理人员应高度重视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全面落实各级责任制,明确单位领导、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现场施工人员等各级人员责任,将工程质量控制责任工作落到实处,并加强监督和检查,彻底解决工程质量控制缺失的弊端。
(二)加强人员管理,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1.提高工程管理人员职业道德水准
给排水工程质量关系国计民生,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其质量好坏意义重大。工程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职业道德水平,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办事,重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准。
2.提高管理人员的工程技术水平
工程管理作为一门综合学科,要求参与工程建设的各个技术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综合的专业技能。作为建设单位的工程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决策、规划、组织能力和质量意识,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同时加强专业知识培训,只有坚实的专业技术基础才能肩负起工程管理的艰巨责任,否则就会在管理中力不从心,难以抓住工程管理的要害和深入到工程管理的核心部位。
3.提高管理人员的心理素质和应变素质
工程管理是一种全过程管理,既是一种质量管理,也是一种风险控制管理,在某种特定环境下更是危机处理。由于工程进展中内外环境存在着许多难以预期的变量和未知数,使得新问题、新矛盾、新情况层出不穷。作为工程管理人员会遇到各种预料之外的突发事件,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沉着、冷静地分析环境变化,及时有效地拿出解决方法。
(三)做好项目施工前质量控制
根据建设工程规模、性质、等级和其它特殊要求,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对投标单位资质等级、技术能力、类似施工经验、机械设备及劳动力条件、财务运行状况、安全生产状况等进行严格考察,把好施工企业准入关,同时按照相关规定选择合符资质的工程监理单位。施工前认真熟悉图纸和现场情况,做好施工图纸、设计文件等技术交底工作,审查承包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措施设计等文件,完善质量检验、测试和施工技术手段、措施,确定施工质量评判标准,做到各项工作有序可循,有法可依。
(四)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程序,加强承包企业监督检查
1.严格执行法律法规相关规定,把好项目立项、报建、开工、施工、竣工等重要关口,严格工程变更审批制度,未获批准的项目不准开工;严格按照分部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做好隐蔽工程验收程序,任何工程未经验收不得投入使用或进入下一道工序。
2.严格检查承包企业的相关资质文件,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严禁将工程转包、主体工程分包,辅助工程、专业工程只允许一次分包;检查承包企业在投标文件中承诺的各种机械设备、人员组织和各项施工技术保证措施的到位情况及其资质质量;采取定期或不定期形式检查重要设备和原材料的质量认证、抽样送检、试块试验等质量认定工作,对提交的质量技术档案记录、施工质量技术控制情况、质量统计分析资料、质量控制图表进行审核与检查,确保工程质量环环紧扣,质量达标。
(五)保证材料、设备质量
工程所需要的主要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器具和设备,必须要有产品合格证、技术说明书及有关部门的检验证明。材料、设备进场应进行检验,对其品种、规格、外观等进行验收,确保包装完好、配件齐全、产品表面无划痕及外力冲击破碎,经专业监理工程师认定后才能用于工程,严把材料和设备的进货质量关。
结束语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整体应用功能。为此,需加强建筑物给排水整体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确保其施工质量符合建设单位的要求,且对于施工单位良好形象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建红,龚惠忠.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监理质量控制要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7(16z):364-365.
[2]韦艳.市政给排水工程质量现状及控制要点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论文作者:刘泽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
标签:工程论文; 给排水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质量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建筑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