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杜仲栽培效益的措施_杜仲论文

提高杜仲栽培效益的措施_杜仲论文

提高杜仲栽培效益的措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杜仲论文,效益论文,措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杜仲系名贵木本药材,适宜在江苏地区栽培。为提高杜仲栽培效益,生产上应正确选择作业方式,合理采收利用。

1.正确选择作业方式 立地条件好宜进行乔林作业,立地条件较差的宜进行头木或矮林作业。乔林作业,要求株行距3×3米、3×4米或4×4米,雌雄株比例为8∶2,25年左右全部伐除,伐桩萌条再培育2~3代头木作业,要求株行距2×3米、3×3米或3×4米;定植后2~3年离地面高2米处截断,选留5~6个方向和间距合适的主枝培育;到树龄10年左右、主枝粗5厘米~6厘米时,每年每树利用一根主枝剥皮,同时选留1个替代枝,约5年完成一个周期;经过3~4个周期,主干砍伐利用,用伐桩更新经营。矮林作业,要求株行距1.5×2米或2×2米;定植后第三年离地面30厘米~50厘米截断,每年采收利用叶片1次,每3年砍伐利用1次枝叶,经过6~7次砍伐后,连根挖起利用,重新造林。

2.掌握剥皮再生技术 选胸径12厘米以上的正常树,于5月上旬至7月中旬,选择气温21℃~25℃,相对湿度80%以上的晴天或阴天,在主干分枝以下10厘米至离地面20厘米处,采用“工”字形环剥方法,小心揭取树皮。为防止剥面感染病菌和日晒雨淋,切割深度仅限树皮,不碰伤也不污染剥面木质部,剥后用牛皮纸等将切面凌空包裹1周后拆除。

3.合理采收加工 杜仲皮一般在树龄10年、胸径达12厘米以上的树上采收,采用立木环剥再生技术,剥下的树皮及时进行“发汗”处理。选通风避雨处,用稻草等物垫底,将经开水烫平的杜仲皮层层平叠,盖压木板,板上用重石压紧,周围用草或席等物围盖;经过7天左右,从中抽出检查,如果内皮呈黑褐色或紫褐色,已“发汗”好,即可全部摊晒,压平,除去泥土和粗皮,分级包装。杜仲叶在定植后第三年采收利用。药用,在霜降前后,叶片仍保持绿色时采收,置通风处阴干或烘干,含水率在10%以下,保持干绿色。茶用,采收时间与药用相似,采回鲜叶立即“杀青”,炒至失重30%左右,取出摊开晾干。胶用,一般在11月份叶色转黄脱落后拾收,及时烘晒至干,防止发霉变质。

标签:;  

提高杜仲栽培效益的措施_杜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