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论文_刘世英 张艳丽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论文_刘世英 张艳丽

山东省昌邑市北孟镇北孟小学 261321

摘 要:现在社会独生子女居多,他们的家长对孩子在物质上有求必应,生活上过度地保护和干涉,学习上过分计较成绩,而对孩子的心理需求漠不关心,养成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性格孤僻,不愿与他人交往。我们教师应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在授予学生一定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创造力的同时,维护和增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形成学生健全的人格,让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关键词:渗透 心理健康 情境 兴趣 氛围 评价 信心 合作 意识

根据我多年教学的经验和体会,我认为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适时、适度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宽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学习氛围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其行为举止往往影响着身边的一大批学生。一个老师心理健康、情绪稳定,能给学生一种亲切、信赖的目光,一句热情而饱含激励的话语,能给学生以勇气,使他们产生一种乐观的学习态度,以此感染带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在一种心情平静、愉快而活泼、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学生会从老师的身上学会真诚待人、认真做事;相反,教师情绪失控,对学生的行为不满,火冒三丈,严加训斥,不仅会使课堂气氛骤然紧张,而且会令学生望而生畏,产生厌学情绪。心理健康的教师往往具有良好的心理修养和师德修养,有较强的心理调节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品质,能真诚地接纳学生,理解与尊重学生,为学生创设一个健康向上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情境教学的效果是巨大的,良好的学习情境不仅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为学生的探索学习活动架起桥梁。这样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一种乐趣,更是一种成功的体验,同时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了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的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对故事、童话、动物等非常感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把教材中的问题编成小故事,用小动物来作主人翁,能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持愉悦的学习氛围。在教学中,我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创设了多个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学习。如根据教学内容,为了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我出示了神舟七号升天的情景,宇航员出仓拿着国旗挥舞的时候,由此引到国旗的长与宽的关系。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完成了教学任务,还并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三、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课堂评价,努力点燃后进生的信心,让学生积极主动、更加自信

教师对学生的关怀、鼓励和期望会使学生感到亲切、愉快和振奋,对他们的学习有重要的激励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说,当学习目的尚不明确的时候,为关爱自己的教师而学往往会成为他们的一种学习动力。在课堂上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要求,对他们也许不是很完美的回答给予真诚的肯定。对于那些被别人视为“差生”的学生身上的任何缺点,我们都能一分为二,从中找出一些“闪光点”而加以肯定,使学生从心理上将老师视为朋友,能够心悦诚服地听从老师的劝勉,同时也从教师的劝勉中找回自信心。这样的课堂必然有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根据后进生心理创伤的个性特征,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后进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智力型后进生”,一类是“非智力型后进生”。这两类后进生的心理原因及个性特征是不同的。学习对于他们来说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比其他同学多,但成绩远远不如别人,天天都遇到难以应付的提问或考试,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对学习的挫败感和心灵上自卑感。于是,我积极创造一种适当的环境让他们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兴趣,并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如五1班刘长帅同学,由于自由散漫,无心向学,成绩很差,自己和大家都认为脑子极“笨”,每次上课提问,他都是一问三不知。但这个同学个性好动,尤其在体育方面很感兴趣,在参加区组织的田径比赛中表现较好,为学校争得了荣誉。我抓住这个契机表扬他,说他并不笨,相信他文化课也能学得好。从此在课堂上我时时注意他的一言一行,提出较容易的问题让他回答,回答正确就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和鼓励他。课后多和他谈话,从中了解他的个性爱好、家庭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对他进行耐心的教育和引导,做孩子的良朋知已,从而改变他的学习态度,让他心理健康,学习上有更大的进步,从而在心理上更加自信。

四、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交往能力

小组合作教学是一种以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学生通过同伴之间的合作交流所展开的学习活动。影响学生合作学习成功进行的因素有积极互赖、个体责任、人际交往技能等,教师要根据这些因素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其群体意识,平时不爱动脑筋的、极少动手活动的学生也会在合作学习中产生一种责任感,从而积极参与,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如在教学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分组合作设计图案,那么,小组里的成员为了群体的荣誉,通过合作交流,不断协调和达成观点,争取向老师和其他同学呈现一幅幅新颖而有美感的作品。开展合作学习,在培养学生群体意识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愿意与人相处的开朗性格,更加深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和与人交往的技能。

论文作者:刘世英 张艳丽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7月总第27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1

标签:;  ;  ;  ;  ;  ;  ;  ;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论文_刘世英 张艳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