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仕璟[1]2006年在《外贸政策对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本文试图在新增长理论框架下,从外贸政策这一较为新颖的视角,探讨东道国外贸政策与技术溢出的内在机理。考虑到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发挥以FDI的流入为前提,本文首先探讨了东道国外贸政策对FDI流入量的影响。接下来从理论层面推导了外贸政策对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机制。认为外贸政策的不同会导致外商不同的投资动机,进而影响FDI的流向,使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市场结构中处于不同地位,进而对FDI技术溢出渠道产生影响,最终影响到FDI技术溢出效应。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实证上检验了外贸政策影响FDI技术溢出效应的理论推论。文章遵循内生增长理论,首先利用两部门经济增长模型和中国1996年的工业细分行业的截面数据,以当年的名义关税税率和有效关税税率作为外贸政策的替代变量,验证了前述理论推导结果。为使实证结果更为可信,作者又引入总量生产函数模型,利用中国1993-2003年各地区的面板数据,根据各地区三资企业进出口和各地区外商直接投资额的比值大小将中国29个省市划分为相对自由外贸政策区域和相对保护外贸政策区域,对这两类性质区域的FDI溢出效应大小进行比较,再次从实证上证明了前面的理论推论结果。基于前面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作者认为东道国的外贸政策会显著影响FDI技术溢出效应。因此文章最后,利用中国各地区1993-2003年的面板数据和引入外贸政策变量的总量生产函数模型,研究了中国的外贸政策对外商在华直接投资溢出效应的影响。根据实证结果,给出中国目前在外贸政策方面的建议。
王冬[2]2013年在《创新驱动增长方式下的中国外贸政策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正处于创新驱动新增长方式的转变阶段,这既是中国转变增长方式的需要,也是中国未来政策调整的方向。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外贸政策必然要进行适应性调整,本文主要研究了创新驱动增长方式下,中国外贸政策调整的原则、方向与具体措施。首先,本文构建用以解释科技发展机制的“科技加速进步假说”,认为科技进步由自身常规发展和制度创新冲击共同决定。常规的科技进步速度相对固定,主要取决于一个国家的人口规模;制度创新导致制度变迁,制度变迁的速度又决定了科技进步加速度的变化。进一步通过解释李约瑟之谜、汤浅现象和中国改革开放后科技快速发展验证了假说的解释力。然后,论文理论分析了贸易政策影响科技进步的宏观机制。开放均衡条件下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经济的持续发展只能依靠科技创新来拉动,任何直接扶持不具比较优势产业的政策都将致使产业结构分化,稳态均衡条件下的政策干预还将导致产业蜕化和内生技术进步的阻碍。新时期政策转变的关键在于从对产业生产的补贴向促进科技创新方面转变,但对于生产效率高、技术带动性强、非完全竞争的战略新兴产业,政府还可以通过政策补贴予以适当扶持。继而,进一步理论分析了贸易政策影响科技进步的微观机制。开放条件下,一国的技术进步来自干中学、研发投入和技术外溢三个方面,三者的综合效应会使得各国专业化生产自己比较优势产业中的技术上边界产业。动态比较优势与博弈论分析表明,对于低技术水平国家的企业而言,开放政策能带来更快的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福利提高;对于中等技术水平国家的企业而言,开放政策可能导致整个国家陷入“中等技术陷阱”,产业升级停滞,技术进步减缓;对于高技术水平国家的企业,开放的政策意味着更高的垄断利润、连续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据此,处于中等技术的国家应当实行政策扶持,并借助开放条件下的好处,实现更快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四点外贸政策调整的原则,即经济开放原则、政府放权原则、遵循比较优势原则、中等技术扶持原则。随后,论文在分析现行外贸政策创新驱动绩效的基础上,结合四项调整原则,提出了外贸政策调整的方向与措施。第一,从激进的出口导向转向中性服务型出口导向。新形势下,要以创新驱动为立足点,转变高税费高财政、补贴高技术产业、补贴劳动密集产业的“三位一体”激进的出口导向战略及其相关政策,构建减少过高技术产业的补贴、减轻民营企业税费负担、减少传统出口行业的补贴、增加完善市场和公共设施的投入、规范对升级企业的必要扶持为内容的新的“五位一体”中性服务型出口导向战略及相关政策。“五位一体”中性服务型出口导向政策的逻辑思路是:以减少对过高技术产业的政府补贴为突破口,解放高补贴低效率对政府财政收入的束缚,进而放宽民营企业的税费征收标准,优化市场经营环境,打通产业结构与技术进步的内生升级通道,使得传统出口行业不再是承担就业重任的补贴行业,政府收缩的财力有更多机会进行公共基础实施投入和企业内生升级的护航。第二,从参与国际分工转向全球化与区域化互动。显示技术附加值分析发现,中国在东亚的分工地位高于在国际市场上的分工地位,由此中国可以从被动参与国际分工的外贸政策向全球化与区域化互动的政策转变。一方面从国际引进技术提升国际技术外溢的技术进步,另一方面通过更多参与东亚分工提升“干中学”技术进步,形成全球化与区域化互动的科技进步发展方式。该部分进一步就促进东亚区域一体化进程提出了应对“浅池现象”的措施,即充分利用中国经济总量和经济影响力的优势,深化和周边国家标准化的双边、多遍合作,逐步形成新的东亚区域核心,致力于促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第三,从引进外资、“走出去”投资转向人才国际化支撑。首先提出了引进人才的“新两缺口”理论。中国现阶段的发展既不缺少外汇储备,也不缺少国内储蓄,指导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外债的“两缺口”理论不再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根据现象观察,本文提出了引进人才的“新两缺口”理论,即引进人才既能弥补发展中国家的技术缺口,又能弥补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缺口,促进发展中国家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快速发展。人才国际化战略是国家的重要部署,本文进一步提出人才国际化支撑战略,是以招才引智替代招商引资,以人才国际化推进企业国际竞争力,从而促进海外直接投资的政策建议。并建议兼顾人才引进与人才培养,兼顾创业人才与创新人才,兼顾奖励机制与竞争机制,兼顾人才的国内流动与国际流动。
魏浩, 张二震[3]2004年在《对我国现行外贸政策的反思与重新定位》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外贸政策实施的国际和国内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实施效果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指出我国现行的具有重商主义性质的外贸政策(鼓励出口,限制进口)面临严峻的挑战;其次,对出口政策和进口政策及其作用进行了重新认识;最后,提出调整我国现行外贸政策的思路和具体建议:由外向型经济向内外互补型经济转变,构建资源安全贸易体系,外贸政策与外资政策相协调,外贸政策与产业政策相协调,构建战略型贸易保护政策。
李树萍[4]2015年在《印度外贸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外贸易对一国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贸易政策是经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于一国经济发展的总战略。一国贸易政策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呈现不同的特征。在合乎经济发展状况的贸易战略指引下所形成的外贸模式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不当的贸易战略有损于经济的良性发展。因此外贸战略及政策的选择以及受此影响形成的外贸模式成为当前学术界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印度作为崛起的发展中大国,经济改革呈现“独特的经济增长模式”。这种独特性主要体现在:第一,印度经济改革坚持渐进主义;第二,早在拉·甘地时期,印度就将服务业作为重点发展产业。这两大特点也体现在印度外贸模式的演进中。一方面,印度的外贸自由化的改革同样呈现渐进的特征,另一方面印度外贸结构转变不同于其他东亚国家,形成独特的外贸模式。把印度的外贸模式演变作为不发达国家外贸发展的案例,来研究不发达国家的外贸政策与外贸模式的演进机理,对于丰富不发达国家外贸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首先对印度外贸模式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印度改革以来对外贸易政策的发展,包括贸易目标、进口自由化措施以及出口促进的贸易政策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印度在贸易自由化过程中,重视对国内市场的保护。同时,印度重视培养国内有发展潜力及就业潜力的产业。在此基础上进分析印度改革以来外贸模式的演变。通过印度1991年改革以来进出口商品总量及结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印度外贸模式。但是基于这种反映的不准确,本文采用RCA指标和外贸依存度来分析印度出口商品结构。此外,由于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生产“碎片化”导致一国总出口中包含很多国外增值的内容,因此本文试图采用价值增值的数据来剔除这一统计的弊端。并对两种不同的计算方式进行比较,探求数据差距的根源。最后基于“剩余产品出口理论”对印度外贸模式进行评价。对照“剩余产品出口理论”的内容、增长机制及缺陷,对印度外贸模式及其增长功能进行综合分析后得出结论,印度外贸模式非“剩余产品出口模式”这使印度避免了“剩余产品出口模式”的不利影响,外贸改革较好的处理了进口与出口、贸易保护与贸易开放、长期收益与短期收益的关系。对比印度“先国内后外贸”的改革特征与中国“先外贸后国内”的改革特征,对中国今后的外贸改革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郝璐[5]2017年在《中国对外贸易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外贸易制度是一国或地区对外贸易管理和经营所采取的管理机构、管理权限分配、管理方式以及经营组织形式、经营分工和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制度,它是一国国民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对外贸易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对外贸易结构日益优化,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快速提升,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地位日益重要。这些成绩的取得与不断完善的对外贸易制度是分不开的。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完善,已经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有针对性的、不断变化的对外贸易制度。2016年,在面对全球经济缺乏复苏动力,国内经济的下行压力较大,对外贸易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严峻的形式,中国对外贸易仍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进出口总额为36849.3亿美元,其中出口贸易额为20974.4亿美元,进口贸易额为15874.8亿美元。尽管与上年相比有所下降,但仍然好于全球主要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对外贸易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得到进一步提高。但是,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楚的看到中国对外贸易制度存在的问题,如对外贸易法律制度建设进程缓慢、对外贸易产权制度不健全、内外贸管理制度尚未完全建立、对外贸易技术创新制度缺乏、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不完善、对外贸易行政管理制度不明晰以及利用外资制度不合理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国对外贸易健康持续的发展。从制度层面上来看,有效的制度在推动对外贸易发展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合理的对外贸易制度一方面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另一方面还能够缩小收益差距,极大的激发企业或个人从事对外贸易的积极性,加快对外贸易的发展。因而,在分析中国对外贸易制度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中国对外贸易制度创新,对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在新形势下平稳增长,提升中国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紧紧围绕对外贸易制度这一主题,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梳理的基础上,以制度经济学理论为工具,对中国对外贸易制度变迁的历程、中国对外贸易制度的发展现状、中国对外贸易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中国对外贸易制度的实施效果等进行分析,对中国对外贸易制度进行深入探索,并借鉴美国、日本以及德国等发达国家对外贸易制度的经验,对中国对外贸易制度进行创新。全文共分为6章。第1章,导论。主要阐述了中国对外贸易制度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框架结构,指明了本文的可能创新与不足之处。第2章,对外贸易制度的理论基础。对制度变迁理论、产权理论以及交易费用理论进行梳理与总结,并指出其与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第3章,中国对外贸易制度分析。首先,分析中国对外贸易制度变迁的历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制度变迁与对外贸易发展之间的联系。其次,从中国对外贸易制度的构成与特点等方面分析中国对外贸易制度的发展现状。再次,分析中国对外贸易制度存在的问题,即对外贸易法律制度建设进程缓慢、对外贸易产权制度不健全、内外贸管理制度尚未完全建立、对外贸易技术创新制度缺乏、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不完善、对外贸易行政管理制度不明晰以及利用外资制度不合理等。最后,分析中国对外贸易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是过度追求利益、过于依靠劳动力优势、国际环境的变化、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第4章,中国对外贸易制度实施的效果评估与实证检验。通过实证检验分析中国对外贸易制度实施的效果,为完善中国对外贸易制度提供依据。第5章,国外对外贸易制度及其启示。首先,对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对外贸易制度进行梳理和分析。其次,分析发达国家对外贸易制度对中国的启示。第6章,完善中国对外贸易制度的目标及对策建议。首先,确定完善中国对外贸易制度的目标,包括提高中国对外贸易的公平性、提高对外贸易的自由化程度、优化对外贸易结构、降低对外贸易依存度、促进网络对外贸易发展以及形成制度比较优势。其次,提出中国对外贸易制度创新的对策建议,包括培育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加快对外贸易法律制度建设、健全对外贸易知识产权制度、降低对外贸易交易费用、推动自由贸易区制度建设、建立有效的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构建利用外资的新制度等。
涂明亮[6]2015年在《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制定和执行中政府行为探析》文中研究指明由于对外贸易政策选择的原则表现为至高无上的国家利益,而国家利益的载体和维护者只有一国政府才能担当。所以,贸易政策的选择和实施必然带有政府行为的深深烙印。伴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国政府在面临着许多挑战的同时,政府行为在制定和执行外贸政策中的水平及影响作用也不断提升。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外贸政策进入了不断演进的漫长过程。国内对我国外贸政策中政府行为的研究范围比较分散且缺乏系统性,在政府动因与制约因素等方面仍存在不足。本文在理论层面抽象概括对外贸易政策中政府行为的理论分析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金融危机下政府行为的实际运行效果,从实务角度加以详细阐述,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总的来说,为了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政府要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实行有管理的贸易自由化政策并建立良好的外贸秩序。
秦盛丰[7]2015年在《对外贸易政策对我国国家利益的影响及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不断融入世界市场的同时,对自身利益的理解也逐步加深和成熟。近年来,基于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迅速扩大,新的贸易背景下中国国家利益的基本内涵得到了很大的充实,人们对中国国家利益的判断也受到巨大影响。国家利益已经成为全球各个国家从事一切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的基本出发点与客观原则。毫不夸张的说,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国家对外经济贸易政策制定的核心是国家利益。对国家利益按照性质细分可以分为政治利益、安全利益、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四部分,具体来说,也可以理解为一个国家全体人民在物质、精神各方面的需求,任何国家的外交政策或对外行为的制定都是基于对国家利益的基本判断,是一个国家存在与发展不可或缺的核心部分。主权国家的对外活动与行为,最终目的都是维护国家利益,主权国家采取使用的的对外政策,也同样决定于国家利益的影响。而在当今国际交流与博弈中,经济利益与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始终是一个国家对外政策制定的最大决定因素,某种程度上说,经济利益是国家的根本利益或最终利益。近年来,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和全方位的对外交流都愈加扩大与深入,特别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中国日渐融合于全球经济世界之中,也逐步引起了传统意义上中国国家利益的表达的转变。在全球贸易一体化的基本趋势下,在国际市场上合理、平等的提出中国的声音,是当前中国亟须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但是在现实背景下,这个进程远非一帆风顺。由于不同的出发点,每个国家贸易政策和措施的选择领域都大相径庭,在涉及世界贸易规则的制定与执行或者国际贸易谈判等国际问题时,各国都表达着不同诉求,矛盾冲突充斥其中。自由贸易是贸易全球化主流,但保护贸易依旧掺杂其中,传统贸易理论和贸易自由化时常变成一句口号,各国依旧我行我素,极端情况下甚至出现反贸易自由化的趋势,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各国国家利益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反应。本文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该选题的社会背景和研究意义,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第二章则从西方国家的贸易政策史出发,研究国家利益在自由贸易政策与保护贸易政策交叉并行过程中的作用。第三章从国家利益的视角出发,研究探讨了我国的外贸政策,并对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进步过程进行详细分析。第四章主要阐述我国对外贸易政策对国家利益的影响,并进行实证分析。第五章是本文的重点,该章对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的长效发展机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余岭[8]2005年在《贸易投资一体化下中国外贸政策与外资政策协调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对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与实践的深入理解,人 们逐渐发现,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实际上是同一行为主体的不同选择。跨国公司就是二者结合的主体。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发展中主导作用的加强,使得贸易投资一体化行为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所谓贸易投资一体化,是指当代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之间高度融合、相互依赖、共生发展、合为一体的一种国际经济现象。然而由于研究的对象和理论前提的截然不同,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不相容的。尽管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这两种理论的融合,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但是,至今尚未出现具有重大影响的贸易投资一体化理论。本论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贸易投资一体化的国际发展新趋势,分析了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和作用,指出我国国内相关政策中还不适应贸易投资一体化发展的内容。在结构上,本文分为四部分,按照理论综述、现状简介、发展趋势、指出问题和对策提出的逻辑顺序进行写作。第一章,主要对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从分歧到融合的发展进行梳理,为理解和运用贸易投资一体化理论分析我国贸易、投资政策中不协调的内容打下基础。第二章,介绍了贸易投资一体化的国际发展趋势,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在跨国公司的推动下,贸易投资一体化已经深入影响到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指出了该问题的重要性。 第三章,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实施的外贸发展模式和外贸政策中存在的,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外资政策中不协调的问题。说明在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贸易投资一体化的背景下,加紧解决这些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第四章,提出了协调我国外贸政策与外资政策的总体目标和新的思路,并未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具体的措施。
魏浩, 张二震[9]2004年在《对进口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重新认识——兼谈调整我国现行外贸政策的思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国内就贸易逆差、顺差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进口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重新进行了研究,其次,对我国和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调整我国现行外贸政策的思路和具体建议:由外向型经济向内向型经济转变,进口与出口相协调,外贸政策与外资政策相协调,外贸政策与产业政策相协调,构建适度保护的外贸政策。
冯岢[10]2000年在《外贸政策与经济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拄予单位代码:10459 研究生学号:97009
参考文献:
[1]. 外贸政策对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D]. 张仕璟. 中南大学. 2006
[2]. 创新驱动增长方式下的中国外贸政策研究[D]. 王冬. 山东大学. 2013
[3]. 对我国现行外贸政策的反思与重新定位[J]. 魏浩, 张二震. 国际贸易问题. 2004
[4]. 印度外贸模式研究[D]. 李树萍. 北京物资学院. 2015
[5]. 中国对外贸易制度研究[D]. 郝璐. 吉林大学. 2017
[6].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制定和执行中政府行为探析[D]. 涂明亮. 武汉科技大学. 2015
[7]. 对外贸易政策对我国国家利益的影响及策略研究[D]. 秦盛丰. 武汉工程大学. 2015
[8]. 贸易投资一体化下中国外贸政策与外资政策协调性研究[D]. 余岭.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5
[9]. 对进口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重新认识——兼谈调整我国现行外贸政策的思路[J]. 魏浩, 张二震.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10]. 外贸政策与经济发展[D]. 冯岢. 郑州大学. 2000
标签: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对外贸易政策论文; 国内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投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