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附属千佛山医院 山东 济南 250000
摘要:医患关系的重新构建与互信要建立在医生、患者、媒体工作者“心中有良知”的基础上,医疗体系的建设推进要建立在管理者“明明德于天下”的胸襟上。一代大儒王阳明创立的心学提倡人们时时致良知,并将自我明转化为外向开展的自觉明,人文素质的提升在今天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过程中同样适用。
关键词:医患关系,心学,良知,知行合一
A Study on the Role of Yangming’s Philosophy of Mind in the Reconstruction Process of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Zhao Rui-ping, Zhang Zhao-xu, Xu Dong-mei. Shandong Provincial Qianfoshan Hospital,Shandong University,250000,China
Abstract: The reconstruction and mutual trust of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should rely on the basis that doctors, patients, media workers bear a conscience in their hearts, and the construc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 health care system is based on administrators’ mind that they should benefit the world and human being with their bright virtues. Wang Yangming, a great confucianist, created the Philosophy of Mind that advocates people to pay attention to their conscience and transform the self-conscious into outward self-awareness. Wang Yangming pointed out that “everything in the universe unites as a whole” is the realm of Most Gracious.
Key words: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Philosophy of Mind; Conscience; Unity of knowledge and action
人们常说的职业良心,是一定社会职业道德转化而来的内心机制[1],而从业状态下的行为语言,则是自我内心转化为外界表现的一种直接表现形式。近年来,我国医疗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家医药卫生政策的调整、医院之间的竞争加剧、患者的就医需求与医疗机构之间的供需矛盾、个别媒体夸大其词的失实报道,使医患关系进一步激化[2],如何引导人民群众正确看待部分不可避免的医患冲突,促进医护人员自觉加强行为规范、操守职业道德、以良好的职业素养赢取患者的尊重和信任,是有待探索的问题。
王守仁(1472-1529),浙江余姚人,汉族,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作为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在北宋陆九渊的理论基础上补充完善,融合了儒家、佛学、道家思想精华,构建起理学的特殊分支-“心学”体系,其在传播过程中对无论国内还是域外学子均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阳明心学概括来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心即理”、“良知学说”、“知行合一”,强调心外无物的万物一体论。在当今社会背景下,倘若能够用心学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必能对医患关系的缓和及信任重构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1、心即理和良知学说,缓和医患矛盾的逻辑基础
何为心即理?王阳明提出,“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他所谓的“理”就是良知,就是心学口诀的首句--“无善无恶心之体”。阳明认为,人心在未发之际都是无善无恶的,却又为何有了善恶之分呢?“有善有恶意之动”,之所以分出善恶,是因为人类的意识形态产生了变化,当私欲战胜了本善,欲望得到了满足,人就越来越远离自己的本心状态,产生了背离初衷的言行举动。却又该如何回归本体,辨清伪善?心学口诀的后两句告诉我们,“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什么是良知?孟子指出,“人不虑而知者,是为良知”,也就是说,良知是人的本性、是与生俱来的,它可以明辨善恶。当你让自己的心安静下来,回到最初一无所有的状态,所有事物以本来面貌还原,你是能够判断出所做的每件事是正确还是错误的,这是一种本能。那么,良知又该到哪里去寻找?儒家观点一直强调,“君子反求诸己”,即良知就在我们心里。正如曾子提出的“吾日三省吾身”,只有时时观照内心,才能够及时矫正自己的言行。这个过程就是良知与致良知,其最终目的便是为善去恶,便是格物致知的过程。
回到医患关系上,“以人为本”是由东汉末年刘备提出、后被广泛传颂至今的一种人文理念。作为医生而言,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便是时刻以患者为中心。有人说,现在的医生已经和人文精神彻底脱节,这是极其没有道理的言论。中国传统医学伦理思想中的仁爱、重义轻利、追求人格完善等思想即便在当今依旧是被医者高度推崇的,“医乃仁术”、“大医精诚”、“厚德载医”,这些蕴含了前人对医学事业诚挚热爱的态度影响着一代代的医者,其深远影响对保证医学事业的健康顺利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医生,尽管治疗水平有差异,但治病救人是一种职业尊严,挽救生命是一种本心良知,不会有任何一名医护人员希望病人在接受自己诊治的过程中走向生命终结,这毋庸置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那么,既然医生有意愿治好病,患者更希望被治好,却为何两者最终成为对立群体?不可否认,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非全程化、非终身化使部分工作已久的医生逐渐失去了人文精神而不自知[3],有限的诊疗时间和不成比例的大量患者、家属对维权意识的过度解读、医院对经济效益指标的硬性要求、晋升政策的“医、教、研全面同步化”,使得医生不能够再效仿先人单纯专注地行医,他们不得不大量压缩个人休息时间以保证各方平衡,而患者由于身体不适、心情焦躁,就诊过程中极易产生过激言行,冲突在所难免。站在医生角度,以人为本体现在以患者为中心,但站在患者及其家属角度,以人为本是否也同时应该意味着医生本身也存在疲惫、劳累、喜怒哀乐忧思恐的情绪波动?如果医患双方都能够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内涵,能够时时致良知,对个人言行的注重便可以得到群体的认同,最终达到“修己以安人”的共善境界。
2. 知行合一,重建医患信任的途径内涵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思想的重要体现形式,其在《传习录》中提到:“知行不可分作两事”,并强调人的活动是一种有目的及意识的行为[4],要想重新构建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就必须在知与行上下功夫。在我看来,医患双方首先对于在诊疗的认识就存在着巨大分歧—医方认为有些疾病根本不需要治疗,治疗也并不等同于治愈;而患方则把看病当做一种商业行为,并将治疗和治愈混为一体。正是这种观点上的根本性分歧,加之个别媒体断章取义的失实报道,使医患之间的基本信任彻底沦丧,进一步加剧了医患对立的形成。
何为知?又何为行?王阳明将《中庸》包含的“知”的四个方面,即“学、问、思、辩”同时纳入了行的范畴,使知行合一具备了极其广泛的思想内涵。举个简单的例子,目前一些科普读物已经让百姓知道:感冒属于自限性疾病,即不需要治疗一周左右时间也可以自愈,期间适度发热还能够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提高人体免疫力。这既是知、又是行,如何理解?当你听到这段话,开始思考它的道理,回想以往经历以取得佐证,你的思想处于高度活跃,这便是“知”,你的思想因此而产生的意识流动,便是“行”;当你最终接受了这个理论,并在感冒期间不立刻就医、不滥用抗生素,这便是“行”,也便是“知”的具体体现。在旁人看来,你由于“知”而如此“行”,也是由于如此“行”而证明了你的“知”,这就是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
因此,如果媒体工作者能够时时致良知,在医生讲解下正确理解疾病转归,并将这些过程客观传递给普通百姓;如果在发生一些不可避免的医患冲突时能够保持中立,还原事情本身状态,恪守一个媒体工作者应有的职业尊严,那么就不会有丧失良知断章取义的失实报道,更不会违背自己的做人原则而赚取那些损人不利己的蝇头小利。
而,普通百姓若能够反思、佐证、理解并试行,并在此过程中保持自心的明觉,不被恶意广告等欺骗,愿意身体力行去尝试“知行合一”,那么,就不会有那样多的患者动不动就跑医院、就会因认识到疾病具备不可预见的属性而保持一定理性、就不会在面对医生的解释时悲愤交加,医患信任便会重新向着正确轨道,进而步入良性循环。
同理,如果医生在行医过程中能够不断格物致知、去伪存善,以医者仁心致良知,抵御因私欲而带来的种种不当利益,并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论知识,提高诊疗水平,就能够在面对危重病人时有条不紊,尽可能提供完善的诊疗方案、告知合理的替代诊疗,做好相关的沟通工作,在成为医学大家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3. 心外无物,万物一体之仁的伦理关怀
阳明认为,在认识到“心即理”、并自觉践行“良知与致良知”后,要进一步“致吾心良知于事事物物”,最终达到“心外无物”的境界,这就是人主体性的外向开展,即“明明德于天下”。
如何理解这句话?当我们明白了良知存在于本心中、要时时格物而致力于良知的呈现、不让私欲蒙蔽了良知之后,就需要将此良知进一步拓展,即:将天下万物与我相关联起来。只有将万事万物容纳到我的心里,与我产生关联,才能与万物成为一体,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这是一种圣人境界,吾虽不至却可心向往之,如此知行合一,便可理解“心外无物”的博大。
由此可见,阳明提出的“心外无物”、“万物一体为仁”,是一种普遍的伦理关怀,也可以简单理解为我们日常说的“大爱无疆”。当万物一体,百姓疾苦、社稷兴衰便皆与“我”产生密切关联,这是阳明良知学说指向社会、政治领域的进一步扩展和延伸。阳明对天地万物一体的论述,鲜明地披露了一个真正的儒者既对人类物质生活境遇的痛切忧患,又对人类精神堕落的痛心疾首[5]。
一个普通百姓、普通工作人员,如果能够致力于良知的拓展,就能够真正明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真正内涵;一个管理者、领导人,如果能够亲民爱民,“明明德于天下”,必定能够将百姓疾苦真正挂在心上。目前,十八大已经提出“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号召,医疗界开始致力于完善分级诊疗、实行优质资源下沉,愿国家能够尽快修订并出台关于医护人员晋升政策的新要求,合理安排科研与专业型人才,让真正热爱临床的医者能够专注做好一件事,重现医者的神圣光彩。如果医护人员、患者、媒体工作者都可以怀揣一颗仁爱之心,时时致良知,修己以安人,那么,重新构筑和谐互信的医患关系指日可待。
参 考 文 献
[1] 唐能赋. 道德范畴论[M]. 重庆:重庆人民出版社,1994,205.
[2] 赵瑞萍. 张兆旭. 许冬梅. 基于持续改进的医疗质量控制体系构建[J]. 中国医院管理: 2014(9):27-28.
[3] 陆京伯. 刘爱华. 郑 毅. 阳明心学对医学人文教育的探析[J].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10):68-69.
[4] 朱茂玲. 探源王守仁的心学思想境界[J]. 百家思想:2013(8):128.
[5] 武 蕊. 阳明心学的意境论意涵[J]. 华人时刊:2013(8):279.
作者简介:赵瑞萍(1984 - ),女,哈尔滨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质控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医院质量控制
论文作者:赵瑞萍, 张兆旭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
标签:良知论文; 医患论文; 医生论文; 患者论文; 自己的论文; 思想论文; 医者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