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调度是电网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实施有效的电网调度,可以降低电网事故的发生,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确保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电力调度员是电力调度工作中的操作者,负责调度管辖范围内的设备、操作、事故处理等各项事务,在工作过程中,调度员必须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理念,确保人员、设备、电网的安全。因此,我们必须对电力调度工作中存在的危险点进行分析,了解问题所在,才能采取有力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电网调度工作;危险点;预控分析
引言
我国经济向前发展,对电力需求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电力更多地应用在较多的领域,每年需求的电量越来越多,电力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能源,构成了人们生活比较重要的能源形式,为确保经济稳定发展,提供正常的能源供应,一定要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需要注重一点,合理调度电网电力,大范围调动能源,一定会出现危险区域,也就是称作的危险点,充分把控危险点,以维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转。
1电力调度工作中的危险点
1.1检修计划编制的危险点。
在编制检修计划表时,如果没有检修联系、没有考虑检修方式下得事故、没有对危险点做足够的预防措施,那么,在进行检修工作时,就会因为这些事先没有考虑到或者考虑好的问题,而导致倒闸操作误甩负荷、运行设备过载、调度及各设备管理单位之间不重视相互配合甚至设备重复停电等危险。
1.2新设备试运行的危险点。
对于新设备,存在着很多的危险点,因为新设备启动时间较短,我们对新设备运行的情况不了解、不熟悉接线的方式、不能合理安排运行方式、对启动方案不熟悉等原因,在进行新设备试运行的时候,常常会出现一些意外的情况,误调度时常发生。
1.3发布调度操作指令时的危险点。
在发布调度操作指令时,调度员需要有全局意识,把握发布操作指令的要领。调度员可能会因为正确匹配操作范围、工作内容、设备运行方式和现场人员,而误下操作指令;现场工作人员因为忙于手头工作,而对调度员发布的指令没有进行及时的执行;或者调度员与运行人员没有及时交流沟通,导致现场的实际操作与所下达的指令不相符合。
1.4电网事故处理的危险点。
在处理电网事故时,因调度员不在事故现场,不能掌握一线情况,需要现场工作人员进行情况汇报。但是现场人员的汇报常常会出现故障信息不全、未按规定汇报相关信息的情况,这些情况一旦出现,就会使调度员对故障点的判断失误,从而导致事故进一步扩大,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1.5调度交接班的危险点。
调度交接时,常常因为交接班准备不充分、交班人员的联系方式变更、交班人员对工作项目交代不清、对自己的工作认识不足、责任感不强等因素,使调度中的交接班工作不能顺利完成,存在较多的疑问,影响电力交界工作。
1.6电网缺陷管理的危险点。
电网中存在一些缺陷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防范意识,对这些缺陷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但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一些工作人员时常会出现一些失误,比如,对缺陷的定性不准确、对缺陷的监测不到位、对缺陷的处理不及时等,这些失误往往会给电网企业带来严重损失。
2 电力调度工作中危险点的控制措施
2.1搞好安全意识培训
电力系统调度运行危险控制,组织调度人员开展安全意识的培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此过程中,一,切实认识到强化调度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培养的重要性,是所有工作的核心,所以,这也表明,电力企业应强化调度人员的安全意识,为调动运行营造安全的环境。二,开展安全意识培训时,需要为调度人员制定合理有效的安全管理体制,基于此,让调度人员对安全意识产生认识。另外,在该过程中,电力企业兼顾经济利益,还应将运行安全考虑在内,让经济责任制与考核制结合起来,平稳推进电力系统调度制度的落实。
2.2优化调度管理制度
优化调度管理制度,这点很重要。调度管理制度的优化,一,先要制定合理有效的调度工作管理制度,针对不遵守规程的行为,需要电力企业结合工作人员引发事故的实际状况,以调度制度为依据,做出相应的处置。二,在调度管理制度优化过程中,需要电力企业以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为依据,做出合理的评估与考核,对该过程中,实施相应的奖励与惩罚,此外,在调度管理制度优化过程中,需要电力企业关注工作人员的主体性,为调度人员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切实关注调度人员的自身利益,进而有效调动调度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2.3加强对事故处理中危险点的预控
对已发生电网事故的处理同样是电网运行中的重要工作。在发生电力事故时,需要调度人员结合事故单位的电网保护情况、区域用电情况及事故现象进行判断。首先,发生电力事故的单位需要将事故设备的详细情况及实施的保护措施上报给调度员,如事故设备的额定电压、规格、型号等信息。调度员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掌握及时对事故原因或事故影响做出判断,使后期的电力恢复工作顺利进行。其次,在对电力事故进行处理的过程中,调度人员要保持清晰的思路,根据事故造成的影响,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尽快恢复电力的使用。在电力事故处理的过程中,尽可能的使相关操作是在有管理人员的监督下进行,避免无监管人员的监督或无调度指令的情况下试试电网运行操作。最后,在了解事故整体情况后,调度人员结合事故设备的自动断电保护功能、事故单位的电压、电流和电网的继电保护装置等情况,对事故现象做出正确的判断,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电网安全原因造成的影响,将事故单位及电网的损失降到最低。并且在了解事故原因之后,从根源处进行预控,保障电网运行工作的安全及工作人员、用户的人身安全。
此外,调度人员要准确判断出电力事故的后期影响,同时调度人员要做好整个处理过程的工作记录,并及时上报到有关单位,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无指令调度造成更加严重的影响。
2.4停电操作危险的防范
停电操作主要是根据“已办理的停电申请单”,即根据停电申请单批复的运行方式安排,再确认与停电申请单中的相关内容是否一致,无误后,按照停电申请单中具体的停电安排,将指定的设备停电。需要指出的是,停电之前,调度员必须清楚自动装置的投退情况、继电保护定值调整是否完成、当时系统的负荷情况等,确认后再进行停电操作,并做好记录。防止停电范围错误、停电设备与工作内容不一致,带来操作的不便和事故。
2.5下达调度指令的预控
调度指令的下达需要有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监督、有审核之后的指令下达文件方可下达,不可以在没有专业管理人员监管操作的情况下进行调度,且调度指令的发布方与指令接收方要上报彼此的单位与姓名。调度指令的下达需要双方在信息核对准确之后在进行,并且双方要对这个过程进行录音,以保证调度指令的正确性。若是对调度指令有疑问,要及时上报给调度员,对由调度指令发生的危险及时进行预控。
结束语
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和电网供电稳定性有一定关系,同时也维持着电力企业正常运行。调度使得电网系统产生危险点,进而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影响,所以,有效预防电网系统调度存在的危险点,采取控制措施,确保电网运行的有效进行。在电力调度过程中,密切监控极可能出现的事故危险点,切实践行各类规章制度,维持电网运行的稳定与安全。
参考文献
[1]马召鼎,李世涛.电力调度运行中危险点的控制对策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
[2]丰海涛.电力调度工作中的危险点及控制措施[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
[3]程学慧,高继玫.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对环境管理工作工程初步设计指导作用的研究——以风电工程监测为例[J].北方环境,2013(09).
论文作者:赵炜卓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30
标签:电网论文; 危险论文; 事故论文; 调度员论文; 电力论文; 工作论文; 指令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