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后骨质疏松研究进展论文_乔良胜

脊髓损伤后骨质疏松研究进展论文_乔良胜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六四医院 天津 300381

摘要:骨质疏松是脊髓损伤后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骨质疏松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疼痛力度,更会加大骨折的危害。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得出,脊髓损伤后骨质疏松会直接提升患者下肢骨折发生率,并且骨折机率已经超过35%。毫无疑问,骨质疏松为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同时为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患者在发生脊髓损伤后,因损伤位置多在肢体负重区,神经损伤、进一步制动和损伤平面以下肢体的废用导致骨量丢失。根据临床资料显示,骨量丢失的位置一半多发生于患者的受伤部位,或者肢体承受重力的地方。文章主要对脊髓损伤后骨质疏松的特征、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以及如何预防治疗骨质疏松进行探讨。

关键词:脊髓损伤;继发骨质疏松;骨折

脊髓损伤在属于致残性极其强烈的内部损伤,如若患者的脊髓结构、功能受到严重损伤,继而使患者损伤平面以下脊髓,无法进行运动、感觉的支配,且造成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各种并发症的产生。基于此,为防止脊髓损伤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需积极地进行有效治疗,使患者在最大限度上早日回到社会与家庭中。在治疗脊髓损伤的过程中,一般采用急性期保护措施,同时进行并发症的防治以及脊髓损伤修复等治疗方法。康复期治疗前提就是严重并发症防治,并发症的防治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身体状态。基于此,对脊髓损伤并发症进行积极的防治,在一定程度上对脊髓损伤的患者康复治疗中具有重大作用。

1.脊髓损伤后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

1.1机械刺激与负重的影响

每个人的肌肉内都存在一定的负荷,并传送到骨头里,尤其是脊髓损伤后,肌肉很难适应运动量减少的环境,产生各种代谢酶,继而处于一种萎缩状态。机械刺激的减少和肌肉负荷的丢失,对骨的去矿化有着很大程度的促进作用。并且强烈的生物电刺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病人的骨量进一步丢失减少。

1.2年龄,性别,种族等因素

根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的机率远大过于男性,主要是由于女性日常的运运动量较小,且大多数女性绝经后,体内的雌激素逐步减少,加快病情的恶化程度。正常女性发生脊髓损伤下肢骨折的临界值,比脊髓损伤女性患者下肢发生骨折的临界值高。另外一方面,白人脊髓损伤后,一到冬季就会大量的缺乏维生素D,但是黑人脊髓损伤后体内的维生素依然常年存在。经过Ledger近年来研究发现,年龄对于骨量的损失也有一定的影响,患者受到脊髓损伤时的年龄,如果接近患者骨量峰值的年龄,那么也会加大骨折的风险。

1.3痉挛状态的影响

根据临床资料发现,弛缓性瘫痪的截瘫患者骨密度减少高于痉挛性瘫痪的截瘫病人。痉挛状态下肌肉的含量较高,含量高的肌肉组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降低患者代谢异常的作用。由于骨密度具有保护性,肌肉痉挛在强制状态下,会对骨骼进行一定的压力施加。没有痉挛病的人反而更容易发生骨折现象,但是,痉挛病过于严重也会导致患者骨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脊髓损伤后骨质疏松的发生机制

2.1骨骼的重塑

由于骨的重塑与吸收形成了人体的骨骼代谢,并且使骨骼代谢一直处在平衡的状态下,继而对骨骼的质量形态起到一定的维持作用。由于骨髓里的成骨细胞、间质里的破骨细胞两者都在骨骼重塑过程有所参与。根据相关学者研究表明,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的活性变化,直接取决于患者脊髓损伤后的微环境变化。因此,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两者之间的共同作用,会造成脊髓损伤后继而骨质疏松。

2.2神经调节因素

人体内部的神经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骨膜中分布着大量的交感神经,进而神经纤维紧密的连接着骨细胞,并在骨组织中有着生理支配的作用。基于此,神经功能一旦做出变化,则会造成骨内血流量不断减少,影响骨营养,打破骨骼的形成和再吸收平衡,其也是导致脊髓损伤后骨质疏松的另一个原因。

3.脊髓损伤后骨质疏松的特点

首先,破骨性骨吸收增强是脊髓损伤后骨代谢的主要特征,在短时间内会降低骨的形成,之后则会伴有增强骨形成。另外,骨质疏松恢复正常后,能够全面恢复到以前的将好状态,但脊髓损伤患者再怎么治疗、锻炼,都无法使丢失的骨量恢复。

4.脊髓损伤后骨质疏松的治疗与康复

脊髓损伤后激发的骨质疏松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治疗,(1)药物治疗:在治疗脊髓损伤后骨质疏松过程中,一般采用降钙素以及二磷酸盐等药物,降钙素能够对脊髓损伤患者的骨量丢失起到一定的延缓作用。但由于患者用药后,出现不良的肠胃反应,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二代二磷酸盐能够对破骨的活性降低,且无影响于成骨的活性,因而被临床广泛运用。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合理饮食,多晒太阳,及时补充足量钙与维生素D。(2)康复治疗:治疗脊髓损伤患者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对其进行康复治疗,在患者的生活质量上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康复治疗的方式主要有:辅助直行、站立、功能性电刺激。

5.结束语

总而言之,脊髓损伤后骨质疏松是我国目前最常见且致残率非常高的并发症。脊髓损伤后骨质疏松不同于其他疾病造成的骨质疏松,其主要是神经损伤引起,因而将脊髓损伤后骨质疏松临床治疗难度较大,因此应当引起我国康复家以及社会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脊髓损伤继发骨质疏松大鼠后肢骨质量变化[J]. 叶超群,纪树荣,张昆亚,潘立冬.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6(01)

[2]脊髓损伤继发骨质疏松研究进展[J]. 叶超群,纪树荣,周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6(01)

[3]脊髓损伤继发骨质疏松大鼠腰椎骨质量变化[J]. 叶超群,纪树荣,潘立冬,张昆亚.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7(02)

[4]大鼠脊髓损伤继发骨质疏松生物力学性质实验研究[J]. 冯正昕,高明,马洪顺.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06(02)

[5]脊髓损伤继发骨质疏松及骨折的研究进展[J]. 丛芳,纪树荣,张蕴忱,徐基民,陆延仁. 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 2005(04)

[6]脊髓损伤后骨代谢[J]. 蒋盛旦,戴力扬. 临床骨科杂志. 2014(02)

[7]大鼠脊髓损伤继发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J]. 李颖智,杨有赓,于艳波,刘占军,徐春华,崔丽.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04(03)

[8]脊髓损伤患者骨质疏松的康复治疗[J]. 邢晓红,周红俊,刘根林,郑樱,汪家琮.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3(02)

论文作者:乔良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9

标签:;  ;  ;  ;  ;  ;  ;  ;  

脊髓损伤后骨质疏松研究进展论文_乔良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