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CCU;河南新乡453100)
【摘要】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预防胺碘酮致心律失常患者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以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为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在我院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含加强静脉炎防护,对比两组静脉炎发生率。结果 在静脉炎发生率上,观察组为9.52%,对照组为40.48%,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期间,加强护理干预,可降低静脉炎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采纳应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预防;胺碘酮;心律失常患者;静脉炎;效果
心律失常是一种心内科常见危急重症,根据病症发作时心率的快慢程度可分为快速性和缓慢性两种症型,前者在临床上表现为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心室扑动、心室颤动等症状,而后者在临床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传导阻滞、窦性心率失常的症状[1]。碘胺酮是治疗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安全高效,但是如果护理不当,很有可能发生静脉炎,影响到患者的康复,因此必须加强防范。此次试验旨在探究护理干预预防胺碘酮致心律失常患者静脉炎的效果,结果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基本资料
以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为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在我院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之分为两组,各42例。患者基本资料为:①对照组。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24:18,最小、最大年龄分别为42岁、75岁,中位数年龄(58.17±6.12)岁;②观察组。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25:17,最小、最大年龄分别为43岁、76岁,中位数年龄(58.70±6.03)岁。根据上述信息可知,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此次研究具备统计学价值。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室性心律失常诊断标准,经心电图检查确诊;②此次研究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在其监理下进行,患者知悉试验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3]。
(2)排除标准:①严重意识昏迷者;②神经系统疾病患者[4]。
1.3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具体方案如下:①生命体征监测。用药过程中,实时动态监测其心电图变化,每10min检测一次血压、体温、脉搏、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指标,并且根据这些指标调整静脉输注速度,在患者心律失常纠正后,改为每半小时一次;②不良反应观测。用药期间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主动询问患者有无不适症状,加强对于窦性心动过缓、Q-T时间延长、窦性停搏等不良反应的监测,一旦发生及时告知责任医生并且调整治疗方案。
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强静脉炎防护,具体方案如下:①心理护理干预。用药期间,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沟通,明晰患者因病所致的心理特点,告知患者心律失常会造成心悸、胸闷等症状,以及长期应用碘胺酮会造成的额不适症状,及时疏导其负性情绪,告知碘胺酮的疗效,帮助患者树立信心;②微泵注射护理。提高护理操作的娴熟度,严格遵医嘱用药,维持静脉通道的通常和密封,避免药物外泄,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调整输注速度,如果用药时出现出血症状,保持冷静并立即应用生理盐液止血;③静脉炎风险护理。明晰胺碘酮致心律失常患者静脉炎的发生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方案,盐酸胺碘酮溶液为酸性,会对患者血管造成较大的刺激,因此需选择粗大且弹性好的血管,同时如果下肢静脉用药,若下肢静脉内存在静脉瓣禁止用药。
1.4判定标准
用药期间,密切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以及静脉炎的发生情况下,若患者输液部位红肿或疼痛,则为静脉炎1级;若患者输液部位红肿、疼痛,且出现索状静脉,则为静脉炎2级;若在上述症状基础上,输液部位流出脓液,则为静脉炎3级。对比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评价护理干预预防胺碘酮致心律失常患者静脉炎的效果[5-6]。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此次研究所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的形式表示,两组数据对比进行χ2检验,如果P值小于0.05,说明两组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价值。
2.结果
在静脉炎发生率上,观察组为9.52%,对照组为40.48%,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对比[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5.讨论
心律失常病情较为危急,与冠心病、心肌梗死、肺心病以及内分泌疾病等病症相关,常发生于患者情绪激动时,发病后应及时入院诊治,严密监测各项生命体征指标,连接心电监护仪,同时加强血钾水平过低等室颤高危因素的监测。在心律失常治疗中,胺碘酮是一种常用药物,该药物能够通过延长心肌组织的动作电位及有效不应期,抑制心房及心肌传导纤维的快钠离子内流,达到减低窦房结自律性的效果,同时可扩张冠脉血管,快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室早的级别和数目[7]。
在胺碘酮应用过程中,若药物输注通路选择不当,比如说选择末梢循环较差的上肢静脉,或是存在静脉瓣的下肢静脉,血流缓慢,发生静脉炎的几率就比较高,因此在用药时应选择合适的静脉[8]。此外,若药物渗漏,或是输液系统维护不当,也会引起静脉炎,风险较大,护理人员在用药过程中,应该提高警惕,加强微泵注射护理,同时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准确快速地进行穿刺,并且严格按照药液输注流程进行操作,用药完成后迅速拔除穿刺针头,棉签按住,以免穿刺部位疼痛、血管痉挛、药物渗漏等静脉炎高危因素的发生。
此次试验中,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期间,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含加强静脉炎防护,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期间,加强护理干预,可降低静脉炎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采纳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扣凤.胺碘酮配合护理干预治疗对心衰并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及血压指标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02(19):51.
[2]朱美玲.浅析对用胺碘酮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对防止其发生静脉炎的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23):163-164.
[3]安彩霞,董运凤.胺碘酮联合稳律散治疗糖尿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型心衰患者的预后分析和护理体会[J].中国疗养医学,2016,25(07):743-745.
[4]关义雨.对用胺碘酮进行治疗的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全程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04):48-49.
[5]吴静.舒适护理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04(02):78-79.
[6]孟瑾.研究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及护理对策[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03(09):107-108.
[7]许红霞,江瑞平.高血压性心脏病伴心房颤动患者采用全面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和心电图的影响探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17):23-24.
[8]曹琴.持续静脉应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致静脉炎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J].山西医药杂志,2014,43(06):713-714.
论文作者:杨慧玲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下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7
标签:静脉炎论文; 心律失常论文; 患者论文; 静脉论文; 两组论文; 发生率论文; 效果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下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