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环境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播音主持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许芫颜 雷鸣 长江师范学院传媒学院
摘要: 本文通过对播音与主持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指出现阶段播音主持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体系不够健全”、“实践教学形式单一”、“缺乏考核评价体系”等问题,并依据新的目标与原则,构建了播音主持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模型。在开放性融媒体环境的当下,各院校唯有不断接受新的实践教学理念、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并构建起一套系统、科学且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才能培养出更多顺应时代发展、环境变化与技术冲击的播音主持专门人才。
关键词: 融媒体;播音主持;实践教学
自1963年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中文播音专业正式招生以来,随着教育市场化的发展与媒体行业的快速变革,我国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数量也在不断扩大,各类院校逐步建立起一系列基于传统媒体生态环境的实践教学模式与体系。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媒体交互融合带来的媒介生态的巨变,以及“互联网+教育”引领的从教育理念到技术的革新,不少院校在课程设置与教学手段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探索,但对于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还相对滞后。因此对智媒语境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究,是目前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共同面临的课题。
一、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通过走访调研总结梳理,现阶段我国各高校(涵独立院校与高职院校)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六类:
(一)媒体认知实习(实践)
“媒体认知”换言之就是“认识媒体”,了解行业一线。多数院校都把“媒体认知”作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实践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有的在第5 学期单独留出两周的时间让学生到传媒实习基地去了解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流程以及主持人的业务内容。在媒体交互融合的当下,“媒体认知”的范围也逐步扩大,增加了一些新媒体平台、短视频开发公司(工作室)等,也有的院校将“媒体认知”贯穿于整个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实践教学的始终,每学期都抽出一定时间要求学生去一线“认识媒体”。
(二)媒体创意设计制作
“媒体创意设计制作”主要是学生创意设计一套以自媒体平台为载体的音视频节目。该实践环节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在融媒体环境下播音主持专业项目的策划创意与制作的综合能力。多数院校将“媒体创意设计制作”环节放置在第6 学期,也有少部分院校设置在第5 学期,时间大多为4 周。
(三)校内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是各类院校最常见的一种专业实践教学形式,内容包含讲座、学科竞赛、播音专业的晨练、团学工作、社团活动以及公益项目等。例如,重庆大学的“音为爱国”志愿者协会就是重庆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以专业实践的形式组织发起的一个公益组织,从成立至今先后参与推广普通话、重庆网红景区的解说讲解、无障碍电影进盲校(特殊教育电影讲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国学巡讲)等活动。
(四)专业汇报
“课程展示”、“专业汇报”是对相关课程或学习阶段的一种考核评价方式,有部分院校将这类课程考核评价方式也作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实践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有不少院校将这类专业汇报与“毕业设计”融合,实践成果在第8学期以“毕业设计汇报展”或是“毕业晚会”的形式呈现。
1.心理测评普及。2012年至2017年,仅进行量表测评61次,而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通过每月新入矫集中心理测评和每季度各司法所集中心理测评,工作人员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绘画投射测验总计1430人次,是前五年测评量的23倍。
(五)临时性实践安排
所谓的临时性实践安排主要是依据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留出专门的专业实践周进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集中实践,但具体的实践内容并没有固定,而是依据当时情况由系为单位进行临时性的方案拟定与设计,再行执行。
(六)毕业实习
一个科学系统的专业实践内容体系就必定会使学生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得到更好的锻炼,收获更多的知识。专业实践效果评价如果仅仅是由指导教师简单的给一个分数或者是等级会在一定程度上使专业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即使有些院校的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最终以“毕业晚会”展示、汇报来呈现,严格意义上来说也仅仅是一种单向传播,缺少了一定的问题反馈机制,无疑有着“闭门造车”之嫌,不利于学生更好的提升专业素养与能力。
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不够健全,方案随意性太强,不能及时应对开放性融媒体环境下的行业变化与发展
1.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模型图(见图1)
(二)专业实践教学形式过于单一、陈旧,与相关课程结合程度不够紧密,不便于融媒体环境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及发展
从各高校现有的专业实践教学培养方案与具体实施的方案来看,均存在形式过于单一、陈旧等问题。尤其不少院校将学生社团以及专业课的小课测评作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最核心部分,这类形式单一、简单、陈旧的实践形式,在竞争激烈的融媒体时代不仅不能有效的调动起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更无法应对融媒体环境下社会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门人才“一专多能”的新要求。
李顺明:广西财经学院教授,现任经济与金融财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广西财政学会理事,全国高校财政教学研究会理事,广西财政厅预算绩效管理评审专家
(三)专业实践教学效果评价缺乏研究,不能及时有效的给予反馈
毕业实习环节是各个高校的必修项目,本科院校都安排在第7 学期,高职院校学制不同相应提前。具体内容多是自主实习为主,也有少部分实施的是学校指定的校派基地实习。
三、播音与主持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创新
(一)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目标与原则
1.构建的目标
教育史证明,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总是为培养那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所需要的人服务的。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需要不同素养的人。不同素养的人,需要不同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来培养。因此,人类社会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我国的语文教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是以当前传媒事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以培养适应目前复杂的媒介生态环境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摒弃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单一的理论为王的培养理念、教学内容与考核形式,更加注重素养、技能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深化专业内涵,在夯实传统知识结构内核的基础上,帮助引导学生建立跨学科的思维习惯,不仅能迎接融媒体环境新趋势的发展与新技术的变革,又能保有深厚的人文功底与情怀。通过专业实践教学的形式推动人才培养过程的“精细化”与“开放性”,顺应时代发展,做到从根本上提高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2.构建的原则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脑病科的常见疾病之一,是在颅内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引起一过性的、短暂性的、局灶性的脑及视网膜功能障碍[1] ,其症状可在发病后1 h内缓解,但不超过24 h。本病好发生于中老年人群,尤以50~70岁之间为最高发年龄段,病情可反复发作,又被称为脑梗死的“第一预警信号”[2] ,更可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故而需要积极治疗。近年来笔者将疏血通注射液应用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当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适用性
(3)系统性
(2)多元性
图1
媒体融合、行业发展,虽然对播音专业人才“一专多能”提出了新要求,但不论是之前的“播音+采写编”还是现在提出的“采编播+多学科”,社会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门人才的需要从来都不是单一型的,因此院校在构建、组织、实施具体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环节与内容时,必须要遵循多元性的原则,让学生在不同的平台,不同的工种熟悉不同的业务,才能培养出适应行业要求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
适用性是指在当前开放性融媒体的环境中,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实践教学的组织和实施必须在遵从一定的教育原则与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多层面、多角度、全方位的培养和引导学生建立互联网与跨学科思维,深入了解新环境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掌握适用于相关专业岗位发展要求的实践技能。因此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要契合于客观实际遵循一定的适用性原则。
专业实践教学不是随意的实践活动,而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实践教学应该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将不同阶段的目标、内容、要求具体化,建构起一个科学、系统且具有延续性的实践教学体系。
(4)创新性
包括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电子商务、外贸英语函电、外贸英语口语、国际市场营销、商务英语视听说、商务英语翻译、外贸单证制作与实训等,该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基本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
体系的建构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总体方向的把控,随着媒介生态环紧的不断进化,播音与主持艺术人才的培养目标也会不断修订,因此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一定要适应市场和行业的发展,跨越专业、突破课程、不断创新,设置更为丰富的实践教学内容。
(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内容与环节
多数院校虽然已经意识到专业实践教学对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但在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设计上还处于一种“各自为政”的状态,随意性太强。例如“媒体认识实习(实践)”环节,什么级别什么类型的媒体适合哪个阶段哪个层次的学生实践认知,并没有一个系统的界定,有的院校是临时能联系上什么样的媒体就安排学生前往实习(实践),还有的院校采取学生“自行联系自主选择”的形式来完成这一项目的专业实践。具体的实践内容有待明确,“标准化”培养与“个性化”、“精细化”培养在现有的实践教学方案中并没有体现,学生“自行联系自主选择”的形式更是容易造成监管盲区存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是全国人民凝聚起的强烈共识。党的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新的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写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模型图所示,笔者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分为了“专业实践”与“创新创业实践”两个部分。创新创业实践分别设置了创新创业项目、科技创新项目与创新创业讲座三个方面的具体的实践教学内容。专业实践又细分为“课程实践”、“集中实践”和“项目实践”三个系统的专业实践模块。笔者将着重对专业实践的三个模块进行介绍。
2.具体内容环节
(1)“课程实践”模块
因为专业的特殊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播音创作基础》、《广播播音主持》、《电视播音主持》、《表演艺术》、《影视配音艺术》、《语言情景与动作》、《化妆艺术》、《即兴口语表达》等相当多的专业基础、专业核心与专业拓展等课程都属于课含实验的范畴,并不能简单的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这些课程以理论课或是实践课来划分。因此“课程实践”模块的建立和划分是符合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及特点的。“课程实践”模块的实施需大力提升相关课程的拟态教学环境,引入更多的教育教学新技术和手段,以及专业性的APP 融入课堂实践教学,同时还需要完善课程考核(实践课程或课含实验)评价体系,开放性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尤其是实践成果汇报机制的建立,不仅能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还能增强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增强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
(2)“集中实践”模块
“集中实践”模块是在每学期的教学行课周单独预留时间给让学生进行融“标准化”与“个性化”为一体的“集中实践”。该模块包含专业认知实践、专业专题实践与专业综合实践三个部分的内容。
如:在某房屋建设工程中,建筑尺寸的准确性成为影响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经监理人员查明,导致建筑尺寸不足的主要原因为使用不合格的钢尺进行放线,同时相关工作人员未能及时发现,继而导致整栋楼房均存在尺寸不足的隐患。通过法院最终判决,房产开发公司不仅需要补交罚款同时要退赔资金给用户。由此可见,即使再小的细节也会影响施工质量,带来巨大隐患。不仅如此,在监理工程开工前,必须要检测待使用准备使用设备的质量、性能等,必要时需要对相关技术检测合格证进行审查,满足要求后才可投入使用。在使用各种设备、器材、材料时必须要详细记录,做好备案。及时妥善处理不合格设备,重新配备合格产品并达标后才能继续使用。
专业认知实践,主要在大一,可拟定在第2 学期,时长为1 周,大一阶段的专业认知实践还应该兼备一定的艺术审美的培养,因此这个阶段的实践形似多以艺术考察、艺术审美为主。
实验选取浙江临安一座以倒置A2/O工艺为主体、处理工业和生活污水为主的小型城镇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处理规模为4×104m3·d-1,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具体工艺流程见图1,具体进出水质见表1。
专业专题实践,主要在大二与大三。大二可设置在第四学期,时长可为2 周,大三设置在第五学期,时长可为3 周。大二阶段的专题实践可以是专家进校的讲座,也可以是直接面向一线的各类传媒环境的了解等等。大三阶段的三周主要是深入一线,在了解整个节目制作流程后尝试参与(独立)完成一档节目的制作与发布等。
专业综合实训。这个环节主要在大三年级。第六学期,时长为4 周。这个阶段主要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毕业汇报实践。在这个阶段最后的汇报可以采取融入多种节目形式的舞台展示与汇报。并且邀请兄弟院校的领导与教师以及媒体一线的相关领导,也是在一定程度上为用人单位和学生之间搭建起了一个双向的就业平台。
(3)“项目实践”模块
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这一角度来看,学生不仅对旅游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实现充分的掌握,同时还应该具有良好的旅游管理综合素养,要具备创新的理念以及创新思维。但是对于当今很多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而言,在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能力培养以及社会实践的技能培养体系而言,还需要实现进一步的完善。因此这就使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对于旅游这一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的感知以及创新思维水平都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创新创业的技能培养系统得不到有效的完善,就会使得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很难取得满意的效果。
“项目实践”模块包含了各类学科竞赛;校内多项平台、社团、“第二课堂”(所有由学校统筹管理,学生自主选择的专业实践);毕业实习(实践)和毕业论文的创作等。例如:学校新闻中心、广播站、教师工作室、新媒体平台、公益活动项目等等。虽然有一定的随意性,但每个“项目实践”都需要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指导”、“有考核”、“有总结”。
四、结语
随着媒体交互融合的不断深入,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播音员主持人将面临更大的机遇与挑战。作为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的专业实践教学,直接影响着播音与主持艺术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为培养出更多顺应时代发展、环境变化与技术冲击的播音主持专门人才,各高校唯有不断接受新的实践教学理念、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并构建起一套在开放性环境下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播音主持人才。
参考文献:
[1]廖祥忠.未来传媒:我们的思考与教育的责任[J].现代传播,2019(3).
[2]史安斌,王沛楠.2019 全球新闻传播新趋势——基于五大热点话题的全球访谈[J].新闻记者,2019(2).
[3]陈汝东.未来传媒发展趋势:一种媒介史的视角[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7(23).
[4]胡芃原.人工智能背景下播音主持教改刍议[J].青年记者,2019(14).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9年长江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开放性环境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研究与实践”(编号JG2019110)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许芫颜,长江师范学院传媒学院副教授,韩国南首尔大学艺术经营博士生;雷鸣,长江师范学院传媒学院助教,韩国南首尔大学艺术经营博士生。
标签:融媒体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实践教学论文; 长江师范学院传媒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