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经济特区进一步发展开放经济的几点思考_开放型经济论文

厦门经济特区进一步发展开放经济的几点思考_开放型经济论文

厦门特区进一步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几点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开放型论文,厦门论文,进一步发展论文,特区论文,几点思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厦门特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实效分析

厦门特区自1981年创办以来,坚持对外开放,充分发挥特区和台商投资区的优势,在积极实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经贸战略推动下,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已逐步形成了以厦门本岛、海沧投资开发区、杏林、集美台商投资区为中心,带动同安实行开放区政策的全方位、高层次的对外开放特区经济新格局。

一是对外贸易快速发展。20年来厦门累计外贸进出口总额为894.46亿美元,2001年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10.9亿美元,比1981年增长72.37倍,年平均增长23.78%。目前,厦门已经和世界上17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关系,对47个国家和地区的年出口贸易额超千万美元,同时,初步融入了国际经济大循环,具备了较强的适应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的能力。

二是利用外资成效显著。截至2001年底,厦门累计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5334项,实际直接利用外资126.5亿美元,已开业投产的“三资”企业达4381家,其工业产值占全市的80%以上,出口总值占全市的36.08%。全球500强跨国公司在厦门投资的成员已达31家。同时,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是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厦门基本拥有了现代化的陆海空交通运输网、较为先进的信息通信网及各项配套设施齐全的生活环境,投资硬环境位列全国首批40优城市。投资软环境也不断优化,办事程序的不断简化、“安商、亲商、富商”政策的落实、依法治市的推进、明显增强外商投资的吸引力。

四是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1年厦门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58.33亿元,比1981年的7.41亿元增长了28.8倍,年平均递增幅度为18.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1111元,比1981年的786元增长了51.30倍,年平均递增16.47%。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跻身全国10强。

二、新形势下特区进一步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机遇和挑战

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我国对外开放将步入一个全方位与国际接轨、全面参与国际分工、整体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的崭新阶段。这对厦门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和质态的提高,既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就机遇来说,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外商投资将在厦门掀起新的热潮。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入世”,以及巨大的市场潜力、相对低廉的智力成本、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势必使中国成为吸引国际大公司、大集团投资的热点地区。厦门作为我国的经济特区,经过多年的对外开放,投资的“硬环境”、“软环境”逐步与国际接轨,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备,加上特区独特的区位优势、体制优势和国际经贸联系优势,必将构成吸引外商投资的强大诱惑力。

二是进出口贸易将获得公平的环境。加入WTO,我国将在世贸组织140多个成员中享受多边的、稳定的、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下开展国际经贸合作,同时还可以利用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保护自身利益。这样,厦门将能更有效地实施出口多元化战略和大外贸战略,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机电等高附加值产品和地方特色产品的出口,扩大劳务和旅游等服务贸易。

三是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增加。按照世贸组织的非歧视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我国企业到境外投资、扩大劳务合作、承接海外承包工程将有一个公开、公平的竞争环境。我国有关海外投资与经营的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与完备,也为企业从事跨国投资经营、跻占和拓展国际市场提供高效服务和制度保障,这些有利条件,将鞭策厦门经济加快国际化进程。

同时,新形势下厦门发展开放型经济也面临诸多挑战,突出表现在:

一是开放型经济的体制障碍需要破除。改革开放以来,厦门特区外经贸管理体制改革和法制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适应世贸组织规则和经济全球化要求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对外商投资仍以审批等行政管理手段为主。另外,政府职能转变不彻底,制度建设带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渡性特征,在许多方面与开放的市场经济要求不相适应。

二是外资、外贸、外经的进一步拓展尚有制约因素。比如:目前,强强联合、跨国经营已成为国际资本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而厦门现阶段却缺乏承接新的外商投资的载体条件:在外贸方面,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较小,知名品牌不多,出口市场集中度高,市场多元化发展缓慢;在外经方面,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市场过于集中,企业对外投资、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未取得重大进展。

三是开放型经济的区域竞争压力加大。加入WTO,我国新一轮引进外资的热潮已经到来,各地正抓住机遇,把发展开放型经济当作工作的重中之重。珠江、长江三角洲等地继续发挥自身优势,重视程度不减;西部地区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带动下,正享受着国家更多的倾斜政策,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大有后来居上之势。这对市场容量和经济腹地有限,特区政策优势可能消失的厦门来说,无疑是一个严峻挑战。

三、厦门特区进一步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对策探讨

1.坚持“主攻外资”方向,全面推进招商引资工作。一是针对国际资本流动的新变化,制定出合适的外资战略。依据厦门经济发展的现状,未来几年厦门利用外资的战略定位应侧重在两个方面:①继续积极引进外资,保持必要的规模;②引进外资应有利于提高厦门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积极鼓励对先进技术、管理方式的引进。为确保目标的实现,今后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应从以加工业为主转向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力争在适合厦门发展的服务贸易领域(如航运物流、旅游会展、商贸交易、培育培训、证券等),适合厦门开拓的高新技术领域(如软件业、IT、医疗设备、生物技术产业、金融保险、风险投资等)有新的突破。二是积极引导大型跨国公司投资,全面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一家跨国公司落户厦门,既会带动与其产品配套的跨国公司跟进,也会吸引为其提供金融、保险、法律、物流等服务的跨国公司进入。为此,应主动接触符合产业布局,有利于产业链形成的跨国公司(特别是美国、欧盟地区的跨国公司),努力掌握其投资方向、投资策略,通过简化投资审批程序,制定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特殊优惠政策,使跨国公司的投资取得新进展。三是在引资方式上要有新的创举。在采用传统的有效的招商引资办法的同时,要结合实际,学习借鉴国际上通用的规范的招商引资方法,办好各类投资贸易洽谈会,做到“以诚招商”“用心招商”,突出重点领域对口招商和“上网招商”,大力推进代理招商、委托招商,推动招商市场化运作。要成立专业化的招商引资队伍,加快建立全球招商网络,进一步拓宽招商渠道。要着力完善激励机制,增强招商引资动力,形成全社会推动招商引资的氛围。

2.优化外贸结构,提高市场综合竞争力。在“入世”条件下,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要求我们多层面地调整、优化外贸结构。一是调整市场结构。按照多元发展、全方位开拓的要求,广泛采用电子商务等新的高效交易方式,加强厦门产品的国际营销网络建设,在巩固和发展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市场的同时,下大力气深度开发发达国家市场以及欧洲、中东、非洲、南美、东欧和俄罗斯、独联体等新兴市场。注重外贸与外资、境外加工等业务的相互促进,形成共同开拓国际市场的合力。二是调整出口商品结构。要切实贯彻科技兴贸战略,加快实现出口商品由一般制成品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深加工产品的战略转变,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型材料、精密机械、生物技术产品的出口,着力提高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比重。要大力实施以质取胜战略,根据重点产业、支柱产业发展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名牌建设,促进拳头产品出口,形成规模化的出口产业体系,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要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促进传统产品更新换代,努力提高具有比较优势的轻工、纺织等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三是调整队伍结构。要加快国有外贸公司的改制改造,打破行业、行政、所有制界限,以联合、兼并、参股等多种形式,吸纳多元投资,再塑企业主体,力争形成一批集生产、外贸、研发为一体的大型外贸企业集团。要继续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和自营生产企业扩大对外贸易,切实解决外商投资企业遇到的困难,促进新批准自营企业形成新的出口能力。要建立和健全外贸服务体系,大力扶持出口导向型企业,积极支持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的自营出口工作,壮大出口群体,形成外贸新增长点。

3.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宽开放型经济发展空间。面对加速发展的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环境,厦门要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必须审时度势,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取长补短,从国际分工与合作中获得益处。为此,一要推动思想和观念的更新。要正确认识到国际化经营战略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还是降低风险和成本,提高企业总体竞争力的需要。因此,必须进一步调整经营思路,坚持外经外贸有机结合,走以外贸带外经、外经促外贸的发展路子。二是积极鼓励企业“走出去”。坚持“贸易先行”原则,促进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设立贸易型公司,大力发展国际市场营销体系,提高商品国际化程度。积极推进对外投资,重点推动有比较优势的电子电器、机械、纺织服装和食品加工等行业向境外发展,把产品品牌打出去,逐步建立境外生产加工基地。全面推进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重点扶持和培育上规模、有实力的各类工程公司积极开展境外工程承包,带动成套设备、建筑材料和技术劳务出口。三是政府要为企业“走出去”制定完善的配套政策。比如:制定和规划正确的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发展战略、发展方针和目标;成立跨国经营指导服务中心;建立和完善鼓励境外投资的金融政策体系,包括境内外融资政策和政治、商业保险服务等;储备通晓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和国际法等知识的国际化经营人才。

4.着力体制创新、服务创新,构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开放型经济的竞争在一定意义上说是环境的竞争。为此:一要创新体制和运行机制。WTO的一整套规则主要是约束政府,或通过约束政府来约束企业。所以政府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对体制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真正做到有进有退,该退出的要坚决退出,并严格按照国际惯例制定游戏规则,彻底实行政企分离,使企业成为国内外市场竞争的主体。同时,要以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尽快开发和加强开放体系中的宏观调控手段和能力,建立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的管理运行机制。二要按照国际化的目标,建立统一的市场开放体系。要认真贯彻落实有关促进外商投资进一步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外商投资企业技术开发和创新,改善外商投资管理与服务工作。要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建立和健全私营企业投资进入的政策法规和国民待遇,平等竞争。要加快金融市场建设步伐,不断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扩大企业债券和股票融资规模,完善技术、信息等各种要素市场,促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逐步形成。三是继续改善投资环境。在加强投资“硬环境”建设的同时,着力以法律保障和优良服务,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真正做到讲诚信、讲服务、讲效率。对已有的产业、外资、投资等法规、政策要抓紧修订完善,使之符合WTO规则,对尚待制定的法律法规,如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可充分运用立法的优势,率先制订实行。同时,积极推动自由贸易区试验,促进开放型经济的深度发展。

标签:;  ;  ;  ;  ;  

厦门经济特区进一步发展开放经济的几点思考_开放型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