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安全背景下民间信仰引导策略探讨论文

意识形态安全背景下民间信仰引导策略探讨论文

意识形态安全背景下民间信仰引导策略探讨

冯树芹

中共白银市委党校,甘肃 白银 730900

摘 要: 千百年来,民间信仰在传统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起着构筑民间精神价值体系与发挥民间教化功能的作用,而且起着凝聚基层民心、促进民众自觉履行社会义务和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的作用。维护好意识形态安全离不开对民间信仰的正确认知和引导。

关键词: 意识形态安全;民间信仰;策略探讨

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指社会指导思想、民族精神、政治信仰和社会道德秩序的安全。[1].民间信仰它既涉及到精神信仰的范畴也涉及到道德秩序的范畴,是一种内涵丰富的价值体系,因此对它需要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并进行引导。

一、民间信仰需要引导的表现

民间信仰的概念不明确。民间信仰不属于国内五大宗教范畴,概念模糊,性质不明,管理规范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尤其是它的无序性特征的一些表现,明显要求我们对民间信仰进行积极引导。

(一)民间信仰组织的无序性

民间信仰有关深厚的群众基础,能够起到一呼百应的效果。正是由于这一点,容易以此把人们组织起来,进行各种活动。人们在这个过程中不会问这样的组织行为是否合法,是否应该报请有关方面批准。有关地方组织,如乡镇、村两委,似乎也不好出面干预此类名义的组织行为,甚至有的还积极参与、支持,认为这是民间自发组织的,是顺应民间意愿的组织行为,或出于民间心理基础,也不好干预。

(二)集资行为的无序性

民间信仰热的背后,反映出人们在这方面投入的热情,即可能舍不得这,舍不得那,但要是用来投资建设民间信仰场地,很多人都愿意,并且认为这是积善行德的好事。场地建设的背后,需要大量资金。那么,资金怎么来?一是向村民集资,一是向老板筹集,再就是向走出、外出工作的人进行筹集。而这其中似乎也是不需要向任何有关方面申请,只是经过具体的筹办方协商基础上进行,并具体组织实施。另外还有信众,处于发愿,了却愿心,四处奔走,进行化缘,这其中又有多少是经过有关方面同意批准了的,而基于对其善心的肯定,或出于传统民间心理基础,一般都要多少给予一点。

(三)活动开展的无序性

以民间信仰组织的各类活动在丰富民间文化生活、活跃民间经济交往方面起着积极作用,近年来,在政府的鼓励支持下,活动开展异常活跃,但表现出的无序性也十分突出。这种无序表现在一是不需要报有关方面进行审批,二是活动内容本身应有的规范引导,活动形式超出正常的社会价值诉求。

立法让民间信仰规范、健康发展有了法律依据。具体在现实中,为了保证相关立法能够很好地贯彻落实,需要有关方面拿出具体的管理办法,既保证民间信仰群体的基本诉求得到尊重,又能将其纳入具体部门的视野中,引导其规范健康发展。具体管理办法可以涉及组织许可(通过审核颁发相应许可证)、活动的申请程序和办法、资金筹集和场地建设审批,等等。当然有关方面要主动变管理为服务,一方面赢得老百姓的支持,另一方面让民间信仰成为丰富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

(四)信仰本身的无序性

作为具有深厚民众基础的民间信仰,意识形态安全的关切点之一。历史上,民间信仰在基层社会治理及其教化引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不可或缺的力量。因此,引导民间信仰健康发展,会使其成为社会治理有效推进与和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力量。

(五)管理的无序性

对于民间信仰,学界关注比较多,研究成果也不少。但有关方面,特别是统战、宗教管理部门,在一定程度上关注、研究不够,这也是为什么民间信仰发展无序化的一个根源。对民间信仰的关注,实质上是对老百姓现实生活、以及精神生活的关注,是体现人本情怀的很重要的表现。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当有关方面心中有了百姓,时时刻刻装着百姓,我们就会注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疾苦,掌握群众诉求,就会及时找到解决问题答案,自然也会防止民间信仰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这个主题,防止民间信仰偏离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航向。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进一步加强依宪治国和依法治国,树立宪法意识和确立法理理念。关键在于落实,尤其是要落实到基层,落实到人民群众中。民间信仰要发挥正向作用,必须将其纳入到法的轨道,让其有法可依,让其依法运行。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必须注重这方面立法,并且经过改革开放40年,我们应该积累了许多立法经验,能够保证立法既起到规范民间信仰的作用,又起到促进民间信仰健康发展的作用,让民间信仰在新时代展现出新的时代价值。

双乙酰(又名丁二酮),液体颜色呈黄色至绿色,稀释至1 mg/L时呈奶油香味,易溶于甘油和水中,可以提高酪蛋白的风味,对改善酸奶的风味有很大影响。双乙酰是由牛奶和乳品混合物中存在的柠檬酸发酵而来[21]。少量的双乙酰,从痕量到0.90 mg/kg或更多,有助于产生令人愉快、细腻的香味和口味[22]。典型的酸奶中双乙酰的浓度范围为0.2 mg/kg~3 mg/kg[23]。乙偶姻为双乙酰的还原形式,对酸奶风味贡献小,同时2,3-丁二醇为乙偶姻的还原形式,对酸奶风味没有贡献。

由上可见民间信仰传播表现出一定的无序性。有些借着自发组织进行传播,有的借着筹集、场地建设进行传播,有的借着举办活动进行传播,这样的传播无须通过有关方面批准,有关方面对这样的传播也是难以及时有效管理。

二、积极引导促进民间信仰健康发展

民间信仰总是与传统儒、释、道交织在一起,可以说是吸收了很多传统儒、释、道的成分,多是没有固定的信仰对象,凡是被信仰者,皆可作为信仰的对象进行礼拜。这其中不可否认,掺杂了很多迷信成分,让传统糟粕性的东西死灰复燃。信教群众的信仰不明确。信教群众没有固定的膜拜对象、教规教义,基本上是自发的、零散的,见庙就进,见神就拜。他们有“有神论”的意识,却没有坚定的信仰组织,极易成为传教、渗透的对象,甚至被某些邪教组织所利用。[2]

(一)注重立法,从法治上促进民间信仰健康发展

观察组在生理功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活力方面得分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二)注重制定具体管理办法,促进民间信仰规范地运行

众所周知,儿童时期是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那么运用何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呢?以往应试教育基本是死记硬背词汇,学习枯燥的语法,久而久之小学生必然失去兴趣,因此新的学习方法必然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的教学改革。通过研究发现欧美国家的母语学习中的自然拼读法也很适合非英语为母语的中国学生学习。它利用字母的发音规律拼读单词、拼写单词,打开学生学习英语的大门,可让活泼好动的小学生在自然、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爱上英语,运用英语,有效地学习英语。

(三)注重调查研究,为民间信仰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有些地方针对民间信仰发展态势,可能出台了有关的管理办法,但总体是基于民间信仰的民间心理基础,有关方面在管理上有畏难情绪,能不管就不管,或管,也是不是认真对待。当然,对于民间信仰该谁来管,该怎样管,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自律意识强的,可能让民间信仰有序运行,自律意识不强的,则就明显使管理处于真空或无序状态。活动场所的管辖不明确。场所大多由乡村“长老”出面管理,他们大都年龄偏高,文化素质低。有的由村民推选,轮流坐庄,有的场所组织不健全,制度也没有,财务不公开,给不法之徒可乘之机,借机敛财。同时政府管理缺位,加之历史遗留、群众自发筹建的庙宇、小寺、小庵,违章乱建、滥建庙宇的现象较严重,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

(四)注重促进基层经济文化发展,消除民间信仰迷信化的落后经济文化因素

民间信仰中包含有糟粕性的东西,弄不好就会使其成为愚昧人民的工具,让老百姓陷入新的迷信活动中。民间信仰这种糟粕性的东西有其生存的经济文化基础。相对来讲,经济文化越落后的地区,民间信仰的糟粕性的东西越容易获得生存的空间,越容易让人们所接受。所以,为了消除民间信仰糟粕性的东西,我们必须重视民生问题。通过民生问题的解决,让老百姓认识到,党和政府才是他们最可依靠的力量,只有党和政府才能从根本上让他们改变自身命运。只有积极学习和掌握党的政策,顺应党的政策,只有辛勤耕耘,不断努力,才能求得更大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自身命运。

(五)注重对弱势群体关注,消除民间信仰迷信化的主体因素

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对弱势群体的关注程度上。当弱势群体缺少人们的关注,极可能被一些人所利用。弱势群众可能是一些因精神方面、身体方面和经济方面的原因,或兼而有之的原因成为弱势群众的,当有人作出许诺,能够改变他们的这种现状,对那些极度渴望改变“弱势”现状的人们,无疑具有诱惑力。异端邪说因此就有了可依附的主体。所以,作为我们社会,要给予弱势群众以充分的人文关怀,让他们能够时时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注关爱,让他们生活的有尊严。如此,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就消除了异端邪说所能够依附的主体,让民间信仰减少了被居心叵测的人所利用的可能。

综上所述,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护理中综合使用循证护理和预见性护理措施,在预防各种问题的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效果,提高患者身体康复速度。护理人员要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并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指导患者按时休息,确保充足的睡眠,叮嘱患者定期来医院复诊。

总之,我们对于民间信仰群体要给予充分的尊重,让他们意识到他们存在的价值,让他们主动承担起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职责,积极发挥他们的价值引导作用,自觉纠正民间信仰中不合理的成分,自觉承担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责任,让民间信仰因此展现出新的时代内涵和时代价值。

[ 参 考 文 献 ]

[1]郭明飞.网络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郑永扣.意识形态与社会冲突治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中图分类号: D635 ;D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4379- (2019 )18-0275-02

作者简介: 冯树芹(1984- ),女,甘肃白银人,硕士研究生,中共白银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科学社会主义。

标签:;  ;  ;  ;  

意识形态安全背景下民间信仰引导策略探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