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县水车镇中心卫生院 湖南新化 417629
【摘 要】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子宫肌瘤的复发情况,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50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对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的复发情况以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组150例子宫肌瘤患者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37例,未复发113例。术后子宫肌瘤的复发率为24.67%。对影响子宫肌瘤复发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年龄、子宫肌瘤个数、子宫肌瘤大小等因素的组间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临床上应针对子宫肌瘤复发的危险因素,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子宫肌瘤的复发率。
【关键词】子宫肌瘤剔除术;复发情况;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currence of uterine fibroids after hysteromyoma elimination and analyze the related influencing factors.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7 to January 2018 were 150 patients with uterine fibroids,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hospital for all patients with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summarized the hysteromyoma patients with uterine fibroids eliminating the influence of postoperative relapse and its related factors. Results among the 150 patients with uterine fibroids,37 had recurrence after myoma elimination,and 113 had no recurrence. The recurrence rate of uterine fibroids was 24.67%. The risk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recurrence of uterine fibroids were analyzed,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with age,number of uterine fibroids,and size of uterine fibroids(P<0.05). Conclusion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hould be taken timely to minimize the recurrence rate of uterine fibroids according to the risk factors of uterine fibroids recurrence.
[Key words] hysteromyoma elimination;Recurrence;Analysis of related risk factors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增高,并呈着年轻化趋势不断发展[1]。该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子宫平滑肌细胞的增生而形成的,其中伴随着少量的纤维结缔组织作为一种支持组织而存在[2]。目前,该病高发于30~50岁的妇女人群,尤其以近围绝经期的女性最为常见[3]。目前,临床上的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是采取子宫切除术、子宫肌瘤剔除术等,但随着晚婚晚育人数的增多,患者更多是希保留子宫生理功能、保留生育功能以及器官的完整性等,因此子宫肌瘤剔除术现已成为临床首选的手术方式[4]。但由于其术后子宫肌瘤的复发,现已成为困扰广大医生学者及患者的主要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5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子宫肌瘤的复发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现将主要内容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50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22~53岁,平均年龄38.36±2.96岁。子宫肌瘤直径1~18cm,平均肌瘤直径8.92±3.28cm。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故可纳入临床进行试验对比研究。纳入标准:① 所有患者均经过B超、MRI、CT等影像学检查并确诊,术后经病理学诊断进一步证实;② 所有患者均自愿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且对手术无禁忌症;③ 所有患者均符合保留子宫的手术指征;④ 患者无合并妊娠情况,无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系统疾病;⑤ 所有患者均无严重的精神障碍,均能够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各项手术安排;⑥ 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已签订手术知情同意书,均自愿参加本次试验研究活动。
1.2 方法
1.2.1 考察方法 所有患者在进行手术前,均详细了解患者的年龄、体重、身高、月经情况和妊娠情况等基本资料。在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手术过程中,详细记录子宫肌瘤的数量、大小、类型等基本特征。手术后12~24个月进行定期随访,并叮嘱患者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若超声检查显示出现子宫肌瘤,即为子宫肌瘤术后复发。
1.2.2 评价指标 以年龄、子宫肌瘤个数、子宫肌瘤大小和妊娠史作为组间比较的评价指标进行评价。其中,年龄考察低于40岁和高于40岁;子宫肌瘤数量考察单发和双发;子宫肌瘤大小考察小于10cm和大于10cm;妊娠史考察有妊娠史和无妊娠史。
1.2.3 统计学方法 所有评价指标结果均使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χ2检验,显著性检验水准为α=0.05,以P<0.05代表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的复发情况
本组150例子宫肌瘤患者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37例,未复发113例。术后子宫肌瘤的复发率为24.67%。
2.2 子宫肌瘤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对影响子宫肌瘤复发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年龄、子宫肌瘤个数、子宫肌瘤大小等因素的组间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见表1。
表1 子宫肌瘤相关危险因素分析(n,%)
3.讨论
子宫肌瘤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得到明确,因其临床症状不明显,常常被患者所忽略。但随着发病率的年轻化,有些患者的月经量异常增多,并伴随月经周期不固定等问题,极易出现不孕不育、继发性贫血等疾病的发生,因此常需要进行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子宫肌瘤复发的危险因素主要与年龄、子宫肌瘤个数、子宫肌瘤大小等有关[5-6]:① 子宫肌瘤的生长依赖于性激素水平的高低,由于40岁以后女性的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不能够维持肌瘤的发生发育,因此年龄越小的患者更容易复发;② 肌瘤的数量越多越容易复发,这可能与多发者的肌瘤还存在较小肌瘤的可能,因其生长在极小的肌壁之间,使得手术中未能及时被发现和清除;③ 肌瘤越大越容易复发,由于大肌瘤会使手术难度加大,使得在手术过程中不容易彻底清除微小肌瘤,使其更易残留在子宫中,因此增加了子宫肌瘤的复发率。
本次试验研究发现,本组150例子宫肌瘤患者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37例,未复发113例。术后子宫肌瘤的复发率为24.67%;对影响子宫肌瘤复发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年龄、子宫肌瘤个数、子宫肌瘤大小等因素的组间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这进一步说明,影响患者在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子宫肌瘤复发的因素是患者的年龄、子宫肌瘤的个数、子宫肌瘤的大小等。因此,临床上应针对子宫肌瘤复发的危险因素,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子宫肌瘤的复发率。
参考文献:
[1] 李嘉凌.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05):44-45.
[2] 刘娟,唐妮,雷盼盼.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J].海南医学,2017,28(23):3927.
[3] 邬绍新,陈德兴,杨军欣,等.围绝经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395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4):2233-2234.
[4] 李孟慧,冷金花,史精华,等.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的比较[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1,46(9):669-673.
[5] 王群.不同年龄子宫肌瘤患者全子宫或次全子宫切除术后卵巢功能的改变[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33):48-50.
[6] 蒋春梅.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的对比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2):2788-2789.
论文作者:罗舒引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8
标签:子宫肌瘤论文; 术后论文; 患者论文; 肌瘤论文; 因素论文; 年龄论文; 危险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