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地铁已经成为了人们生产生活离不开的公共交通工具。由于空间小,人员密集,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很容易造成人员伤亡,目前地铁突发事件的人员疏散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都重点关注的一个话题。本文主要从地铁突发事件的类型、地铁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危害、地铁突发事件人群安全疏散对策三个方面对地铁突发事件人群疏散对策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地铁; 突发事件; 管理; 疏散; 对策
地铁已经成为了城市居民生产生活都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作为公共交通工具的,地铁的人员密集程度是相当大的,再加上空间狭小,当发生突发事件时很容易造成大规模的人员伤亡,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做好人群的疏散工作能够很大程度的减少人员的伤亡。
1、地铁突发事件的类型
从地铁发明以来,世界各地地铁中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主要包括有火灾、爆炸、地震、毒气泄露、突发疫情、电梯事故、列车脱轨( 包括倾覆) 、大面积断电、大面积淹浸、重大设备故障、大客流爆满、恐怖袭击、其他重大紧急事件等13种,可以分为三大类型,即自然突发事件,技术突发事件和人为突发事件。
1.1 自然突发事件
自然突发事件主要是由不可抗的自然因素导致的,比如暴雨导致的隧道灌水,地震导致的隧道坍塌、地铁脱轨,高温导致的机械故障等等都属于自然突发事件,这一类的突发事件只能进行预防和采取应急措施。
1.2 技术突发事件
技术突发事件主要是由于机械技术故障导致的,比如重大设施故障引起的火灾,设备故障导致的地铁停运,线路老化导致的车站照明熄灭等等,这一类的突发事件是可以通过对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修理来进行预防的。比如因长期处于开启状态的广告牌灯箱,就极容易发生线路活化,导致火灾,而这种可能发生的时间只需要定期对灯箱线路进行检查和维修就可以避免。
1.3 人为突发事件
人为突发事件主要是由人为因素导致的,比如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车、恐怖分子袭击、乘客量过载等等,这一类的突发事件可以通过加强地铁安检工作,及时进行车辆调度等方式来预防。比如9.15伦敦爆炸事件,就是由于恐怖组织有预谋地将爆炸装置带入了地铁车厢内导致的,这类事件通过加强地铁安检是可以避免的。
2、地铁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危害
2.1 易引发次生灾害
地铁突发事件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容易产生次生灾害,比如列车脱轨、相撞事件就极易引发火灾、水灾等等,撞击过程中还会对隧道结构造成严重的破坏,引起隧道坍塌,甚至造成埋在地下的其它市政系统的破坏;火灾、爆炸等时间就容易引发踩踏事故,进一步扩大突发事件的伤害范围和影响范围等等。
2.2 易造成交通瘫痪
地铁突发事件以及其侧身灾害会影响到整个地铁的相关设施,包括地铁轨道、隧道以及其它设施等等,救灾、修复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这就会导致地铁系统的长时间终端,从而加重了其它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负担,当其它公共交通系统也无法负担交通压力的时候就极易造成城市交通系统的瘫痪。
2.3 其它影响
地铁突发事案件造成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首先大面积大规模的灾害性事件会导致大量人员受伤、被困,再加上空间狭小,很多救援手段都无法开展,给救援工作带来了非常大的难度。
其次恶性的突发事件对地铁设施的破坏力是极大的,在灾害救援工作结束后,需要对被破坏的设施进行修复甚至是重新修葺,这就需要非常大的一笔资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这些突发事件带来的次生灾害会对埋于地下的其它设施和系统造成破坏,这些设施的修缮也是离不开资金的投入的。最后这些灾害和次生灾害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从而影响到城市的经济运转,无形中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再来恶性的突发事假会在社会上造成较大的影响,大型的突发事件甚至会造成社会恐慌,从而影响到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产生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和政治影响。
3、地铁突发事件人群安全疏散对策
3.1 完善地铁消防基础设施建设
3.1.1 完善地铁设施设计
要想完成好突发事件的地铁人群疏散工作,需要完善的硬件设施支持。首先是专用疏散救援通道的设计,专用疏散救援通道应该连通地铁内的各个出入空,保证在地铁发生突发事件时,乘客可以通过这些通道顺利达到地面,救援人员也能够通过通道找到被困人员;其次是相邻的隧道之间应该设置联络通道,当地铁列车内发生突发事件时,游客可以通过这些通道进入到相邻通道中寻找救援;其三是安全屏蔽门的设计,在地铁站应该设计能够阻隔烟气、火焰的安全门,为乘客提供暂时的躲避空,为逃生创造条件;最后要合理设计站层间疏散楼梯的各项参数,保证在进行人员疏散的过程中不会疑问楼梯而产生阻滞,影响到人员疏散的速度和效果。
3.1.2 完善应急照明系统和指示标识设置
指示标识是当突发性事件发生时人们第一时间会寻找的设施和关键逃生要素点,在突发事件中起着重要的导向性作用。因此在每一个关键性的区域和位置中都应该设置清晰、明确的指示标识,以方便在发生突发事件时为乘客指明疏散方向和路线。
同时应急照明系统的设计也是十分重要的,当突发事件影响到正常照明系统后,就需要应急照明系统来使指示标识恢复照明,并为人群指明前路寻找正确的逃生出口。
3.1.3 加强灭火设施建设
火灾是在突发事件中最容易发生的次生灾害,一般地铁中都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但是受时间影响,很多时候自动灭火系统并不能发挥其效用,因此在地铁中的关键位置和显眼位置上应该设置灭火设施,以保证在系统失灵时还有其他方式可以进行灭火。
3.2 加强人群疏散的管理
3.2.1 建立专门的地铁突发事件调度指挥机构
首先从管理角度出发,能够及时反应并且全面完善的调度指挥机构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有关部门应该联合公安、消防、医疗、通信、地铁运营等部门建立突发事件调度指挥机构,当发生突发事件时统筹现场情况以及各项资源进行统一的调度,引导人员疏散和救援工作的开展。在平时则进行地铁突发事件和安全疏散方面的知识宣讲,增加群众的自救意识。
3.2.2 充分利用地铁站内的应急广播
当突发事件发生时,混乱的人群是没有头绪的,工作人员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充分利用好应急广播,安抚住乘客的情绪,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对乘客进行疏导。
结束语
除了以上对策之外,日常工作中组织相关的疏散演习,加强对地铁工作人员应急能力的培养等等都是应对地铁突发事件进行人群疏散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潘科,修顺延.突发环境下地铁大客流疏散数值模拟[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17,38(04):142-146.
[2]李强,史一锋.地铁突发事件人群疏散对策研究[J].甘肃科技,2014,30(06):65-66+42.
[3]郭雩,何理,石杰红,肖国清.地铁不同人群疏散行为特征调查问卷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8(04):183-188.
论文作者:岳文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7
标签:突发事件论文; 地铁论文; 人群论文; 发生论文; 设施论文; 灾害论文; 系统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