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华隧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800
摘要:电力设施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电力管道,他对于提供生活供电非常的重要。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对电力隧道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相关技术的应用进行综合的分析,从而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些安全便捷的电力产品。
关键词:电力工程;电力隧道;施工技术
在城市化的进程当中,除了要保证道路的畅通,同时也应该注重城市环境的布置和改善,其中电力设施中的电缆电线的布置就非常的重要。当前很多城市的电路布置还都是传统的架空布置形式,这样对于合理的美化城市环境没有益处。所以应该加强对电线电缆的优化布置设计,尽量在保证电力设施完善的基础之上,通过使用地下空间布置网络设施,进而提升地下空间利用率。当前我们国家采用地下电路输送到比例依然很小,未来这也是一个需要重点发展的地方。
一、浅埋暗挖法概述
在城市中进行隧道施工是一项十分困难的项目,他对于相关的施工技术要求很高。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采用明挖法来对城市隧道进行挖掘。采用明挖法之后对于整个外部的施工队伍人员数量要求很少,交通量以及建筑物都是比较小的。还有一种常见的方法就是浅埋挖法,这种挖法的局限性比较大,一般只适用于地下水位比较高的地方。
浅埋暗挖法的施工主要是利用符合材料的生层结构来承担整个外部的重量和载荷的一种施工手段。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初衬会承担所有的载荷,在进行再次衬砌的时候需要首先灌入浆液,之后可以实现两次衬砌同时受力,进而可以提升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初衬施工的时候要注意使用暗挖法进行施工,要想是的施工工作面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能够增强,可以使用小导管的形式来提前灌入浆液,或者是使用管棚的形式来进行注入浆液,这样可以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形成临时的支撑点,与此同时可以减少一些由于土壤产生的应力[1]。
但是实际上这种施工方式非常的复杂,需要经过复杂的计算和比较,通常要考虑结构的挠性变形和刚性变形,同时也需要考虑外界的力的变化,进而才可以完成整个施工过程。这种施工方式对于初期的支撑强度要求非常高,只有进行精确的控制才可以实现支撑的稳定性。尽管这种施工方式难度比较大,但是由于可靠性非常好,对于地下建筑物的影响也比较小,并且对于道路的占用空间很小,所以可以进行广泛的推广。
(二)施工设备
电力隧道在进行施工的时候,通常和其他的隧道相似,在选择设备的时候要注意考虑单机配套能力,这是因为设备的生产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备的选型和配套,下面简要讲述下设备的选择方法和技术要求:
(1)配套设备的生产能力应该满足快速掘进的要求。
(2)配套设备的数量应该满足规定循环时间的要求。
(3)主要的设备按百分之百备用,以保证有足够完好数量的设备使用。
(4)配套设备外型尺寸要满足洞内最小界限
(5)装运渣的设备数量也要精确确定。
小导管的灌浆操作主要包括钻孔、布管、封孔、注浆等步骤。在施工的时候对小导管进行安装主要是使用钻机打孔的方式,在进行安装完成之后首先使用高压风将钢管中的沙石吹干净,接着在将洞口以及旁边的缝隙使用塑料胶泥堵住。为了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因为刚度的不足,导致的可能出现的塌方现象,就需要对小导管周围进行加固。一般采用的方法就是通过喷射混凝土的方式进行加固,在小导管的施工方式当中,最重要的一个施工步骤就是水泥注浆这个步骤,但是一定要注意在进行注浆之前要首先把管道内部的淤泥和杂物处理干净。同时注入的水泥浆的浓度也需要按照不同的地质条件进行选择和调整,注浆的水泥一般都是普通的硅酸盐水泥,还有一些是使用一下少量的添加剂。在进行注浆的时候首先要进行注浆量的计算,如果发现施工过程中注浆量不能够满足工程要求,就需要及时的进行补浆操作,防止之前注入的浆对于整体的结构强度产生影响[3]。
(二)地表地层注浆加固技术
地层的注浆技术主要是通过向土层内注入凝胶型的材料,然后依靠注浆压力使得浆液在岩土中扩散传播,进而可以降低岩土本身的渗透作用,使得其力学性能进一步提升,进而达到增强其刚度和强度的目的,因而也是在电力隧道施工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施工技术。这种施工方式在进行注浆的时候应该对注浆材料进行合理的选择,一般使用的都是流动性好、粘度比较小的浆液。同时要对浆液本身的凝固时间进行控制,同时还应该注意浆液的使用不能够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要注意在整个的施工过程当中务必使得套管始终保持在一种预紧状态下,防止套管后退导致钻头脱落的现象。这种施工方式对于浆液的浓度和材料要求比较严格,要保证能够搅拌均匀,使得各种混合物的浓度和分布都达到最佳。一般联系灌溉大约半个小时之后就可以停止灌注了,接着沉淀大约一个小时之后再进行灌注,等到整个过程结束就可以进行封孔。
结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随着电力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电力施工中管道网络越来越多,为了提升电力施工的工程质量和水平,就需要加强电力隧道施工技术的掌控。从而实现安全稳定的供电。
参考文献:
[1]梁子轩,王健,潘可明. 明挖法隧道施工对近接桥梁桩基的影响[J]. 市政技术. 2011(02):84-86.
[2]卢致强,徐晓鹏,刘建伟.明挖法地铁车站结构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0(04):150-152.
[3]高志宏. 浅谈明挖法地铁车站的设计分析方法[J]. 甘肃科技. 2010(09):118-120+184.
论文作者:吕小雄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5
标签:浆液论文; 隧道论文; 都是论文; 电力论文; 注浆论文; 设备论文; 导管论文; 《建筑细部》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