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系统的免疫力:文化核心观念在日常生活中的循环
张东赞
摘要: 文化观念、文化符号以及行为活动,作为文化系统的三个要素,相互影响共同促成文化系统的正常运行。文化循环通过人们具有周期性的活动把文化观念凸显出来,把经过群体反思过的“过去”复现出来,文化成为一个群体成员精神的栖居场所。文化观念的载体化,核心观念的循环化以及文化的开放性是文化免疫系统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 文化观念;循环;文化免疫系统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的不断进步,人们变得越来越独立,个性越来越突出。从衣着打扮到行为方式乃至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很大改变。有些年轻人留着红头发,打着耳眼,穿着漏洞裤,哼着外国流行歌曲,过着西方的节日。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文化的多元性以及包容性。从另一方面看,这些年轻人的行为逐渐向个人主义靠近,离集体主义越来越远。人们逐渐走向自我,宗法人伦和关系感在社会中的价值不断弱化,人们不再关注别人的看法,“焦点—场域”式自我的认同度在降低。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华文明受到异质文化的影响也日益突出,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个民族经济发展不好可以亡国,一个民族文化丧失就可能亡种。”〔1〕在全球化以及跨文化交流不断加强的大背景下,如何提升华夏民族自身的文化免疫力,促进文化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文化的系统性与文化要素
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认为,系统可定义为“处在一定相互关系中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总和”。〔2〕贝塔朗菲强调系统内部要素之间以及要素与环境之间的关联。文化作为一般系统包含文化观念、文化符号以及文化行为三个要素。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共同促进文化在其土壤中不断发展。
文化观念是人们对于自然、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也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智慧以及经验的积累。中华文明成型于夏商时期,其时正值农耕社会,文化观念势必带有农耕文明的印记。比如重现世,轻来世,尊祖敬宗的“虚神实祖”的观念就是农耕社会中一种基本的生存经验。经历了采集、游牧时代,人们逐渐意识到群体成员之间的协作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尊崇祖先对于团结群体成员、增强群体的凝聚力要比神灵崇拜更加实在。自周之兴,“天”之人格性渐弱,终为“祖”所代替;“天”仅为“自然”之符号而已。“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诗经·大雅·文王》)周人在继承了殷商青铜文化的同时,在意识形态领域产生了质的飞跃,把人的一生和社会生活的一切全部纳入到了“礼”的范畴,在观念和制度层面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使社会从巫术走向礼制。〔3〕农耕社会中祖先的勤劳、协作等品质成为群体成员的精神财富被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春节期间全家团圆,拜天、地、祖先,暗含对天、地、人的敬畏之心,同时反映中国人对“天人合一”、协同和睦观念的坚守;中秋节的月饼、除夕夜的团圆饭、元宵节的汤圆等“圆”的符号,也有着和谐、圆满、通畅的寓意。
文化观念作为一种社会经验、生活智慧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就“虚神实祖”来说,在未知和祖先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人类早期在区分出主体和客体之后,面对未知的世界,感到犹豫害怕,对未知采取一种妥协的态度,进行偶像崇拜。进入农耕社会之后人们逐渐意识到人作为群体的力量,观察到世界和农业生产以及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发现了自然和社会的规律并逐渐形成了“天人合一”的观念,强调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如果进一步夸大“人”的因素,就逐渐演变成为“人定胜天”。在“人定胜天”观念的影响下,人们的行为活动对自然环境产生了巨大的破坏。经过19世纪、20世纪,人们才终于明白人是不能胜天的。“人定胜天”的结果就是毁灭我们的家园,大自然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顺应天时”的观念就应运而生了。
符号化是人类从混沌世界脱离之后的重要进步。文化符号作为文化观念的载体,是人们对过去生产生活中所经历的事与物的观察与感悟的固定化。朗格指出,符号需求是人类特有的基本需求,人类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总是在积极地将人们的经验转化成某种符号,以实现其载体化。符号转换活动既是思维必不可少的行为,也是思维的先决条件,它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活动,是使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4〕作为文化观念的载体,文化符号主要包括非文字类符号和文字符号两大类别。非文字性质的文化符号主要表现为节日活动、仪式类活动、舞蹈、神话传说、图式、服装、饰物、纹身、路径、绘画、景象等。〔5〕文字符号是华夏文化的重要载体。梁漱溟指出,汉字的构造之特殊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6〕汉字的造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汉民族在生产生活中对于自然、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观点。“古之大事在祀与戎”,从“祭”和“武”的造字法中可以反映出人们对于祭祀和战争的认知;“姓”、“安”、“婚”、“媳”、“娶”等字可以看出古人对家庭生活的重要思想。文化符号作为一个民族成员重要的交际媒介,在建构社会、生活以及形象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其成员来说,文化符号具有重要的支撑回忆和加强身份认同的重要作用。文化行为是连接文化观念和文化符号的媒介,是文化观念的施行。
文化内部的层次清晰是保证文化整体性和秩序性的重要条件。层次性是系统状态的重要自变量,它的变化直接影响到系统的状态与性质。如果文化层次之间长期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那么整个文化系统也将处于一种紊乱的状态,很容易受到其他异质文化的冲击,群体成员也会盲目吸收异质文化,时间久了则会动摇整个文化的根基。因此,文化层次的清晰是文化免疫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如果层次不明确,可能会导致文化的断裂。
二、文化作为免疫系统:要素之间的有机关联
文化作为免疫系统是从其在保持自身特性以及对群体成员的身份认同上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而言的。作为免疫系统,文化的免疫力来自文化内核的巩固以及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文化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文化内核的载体化。文化内部要素之间要实现有机的关联。文化作为一个系统,其内部要素以及层次之间的彼此冲撞构成了文化系统的发展的内动力。只有文化内核实现载体化或者形式化才能保证文化不同层次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让文化系统运转起来。2.实现文化内核在现实生活中的循环化。实现文化底层和文化中层之间的链接。文化观念是一个等级结构,有核心观念和非核心观念。其中,伦理和信仰是文化观念的内核部分,深深地植根在群体成员之中,是一个文化最稳定的核心的部分,是最根本的生存经验,需要被传承下去。载体化的文化内核通过循环机制建立了一种经过共同语言、共同的知识和共同的回忆编码形成的“文化意义”,即共同的价值、经验、期望和理解形成了一种积累,继而制造了一个社会的“象征意义体系”和“世界观”。〔5〕只有这样,文化才能健康积极地发展,不断提高其自身的免疫力。3.文化保持同异质文化的接触。只有与异质文化不断接触才能更好地为文化的发展提供外来动力,实现其自身的扩散和吸收的功能,这是保持文化系统自身活力的重要条件。没有外来文化的影响,文化将处于一种停滞状态。比如从明末起,文化就处于一种保守自封的状态,处于一种长期的停滞状态,这个时期国家也处于比较危险的时期。
文化观念和文化符号通过文化行为真正结合在一起。文化行为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日常行为,主要是人们生存层面的衣食住行等日常活动;习俗活动,比如节日活动以及祭祀活动等行为;规范性活动,主要是在制度、法制下的行为活动。文化系统的三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关联,在系统内部形成了文化的不同层级。文化三要素大体上对应文化的三个层级,即文化表层、文化中层和文化的底层。〔7〕文化表层是人们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需求,主要表现为与人们衣食住行等相关的文化符号;中层则是行为制度以及风俗习惯,是在一定的社会约定系统中的行为;文化底层是最基本的文化概念,是人类最基本的智慧和经验。文化的表层是文化底层的反映。文化的中层是媒介部分,起到连接文化表层和文化底层之间的关系的作用。文化表层的变化会影响底层文化,表层文化的变化可能影响其价值观和世界观。表层文化和中层文化互相影响,二者互相牵动和制约。如果各个层级之间出现断裂,就要造成社会的断裂,使人们的行为以及思想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
一位埃及学者说过:“只有过去复活,一个民族才能存活。”这句话道出了“过去”的复现对于一个群体的重要性。这里的过去不是一般时间维度上的过去,而是被赋予集体反思的一种存在。反思作为人类独有的能力,其作用在于对自己所经历的事与物进行再认识和再创造,并把这种经验和认知进行符号化。符号化所再现与反映的世界对符号制造者而言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以及建构性。法国学者莫里斯·哈布瓦赫认为,过去并非是自然生成的,而是由文化创造的。过去可以在社会交往及文化层面以特殊的形式被现实化,将记忆概念扩展到社会建构的层面,群体和个人一样都栖居在自己的过去里,并从中汲取塑造自我形象的成分。〔5〕这种过去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积累的重要经验和智慧,被群体成员记住并传承下去,成为一个群体重要的文化记忆。因此,这些重要的经验和智慧若要实现其构建统一体、提供行动指南的推动力,就必须具备文化的存储、调取以及传达的功能,并进入文化的循环机制。
三、文化中核心观念在生活中的循环
判断一个文化的衰落与否可以看该文化的模仿对象。如果一味地重视模仿自己文化中的过去,那么文化自身就缺乏活力;如果一味地模仿吸收异质文化,那么文化自身就失去了特性,文化的内核将变得不再稳定,从而失去对该文化成员的吸引力和所具有的凝聚力。整个免疫系统中,文化内核是系统中最稳定的部分,所以文化内核讯息的释放和传播对于文化系统的运行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曼纽尔·卡思特尔斯强调身份认同是人们意义和经验的来源。意义和经验不单单是个体成员对事与物的认知以及阐释,而是上升到群体成员的一种共同感知,是属于群体的共同精神财产。他把意义定义为社会行动者对其活动目的的符号化确认。在他看来被符号化的意义才是群体成员的一种共识。社会行动者的身份认同是基于某种或者某些文化属性的意义建构过程。在这些过程中,这些文化意义属性较之其他文化意义来源被赋予优先的地位。因此,对于文化的免疫系统而言,文化内核的意义正是其在社会生活和生产活动中的进一步确认,并通过文化载体以周期性的特点复现于群体成员之间。
文化循环通过人们周期性的行为把某种文化观念凸显出来,把一个经过群体反思过的“过去”复现出来。人们的文化行为按照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频率大体可以分为习俗性、偶连性和循环性等几种类型。习俗性的行为活动重复率太高而成为一种日常活动,并不凸显文化的意义。在习俗性的活动中,文化处于一种自然的状态,文化观念被视为一种理所应当的存在,成为一种绝对的、没有改变的生活秩序。对于习俗的活动来说,文化观念被理所当然地奉行。群体成员没有意识到其行为活动中被赋予的文化意义,既然没有意识到某种文化意义,也就不存在文化观念的解码或者消费。华夏文化土壤中的成员往往不会对自己使用“筷子”进行反思,也没有人对衣服款式提出疑问,建筑风格也被认为理所当然。群体成员遵守其约定俗成性而意识不到自己文化的独特性。在这样日常重复的活动中,文化观念相对于群体成员来说已经成为一种隐藏的东西,虽然被传承,但文化观念不会被轻易地激活并凸显出来。只有当遇到异质文化的冲击时这种情况才会逐渐得到改变。当人们发现西方的饮食习惯和中国人不同时,人们才逐渐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以及背后的文化观念。偶连性的文化行为介于习俗性文化活动和循环性活动之间,往往表现为个体成员的活动,单独看某个活动并不能发现其蕴藏的文化观念,但是当对整个群体的行为进行审视的时候,往往会发现其中的特点。在华夏文化生态龛中,个人的偶连性活动并不能凸显群体成员在公共观念、纪律习惯、组织能力以及法制精神上的特点。但是如果把整个群体作为一个对象则可以透视群体成员在以上诸方面存在的问题。在个体行为的偶连性的文化活动中,文化观念仍然处于一种自然的状态。
文化作为一般系统,开放性是其重要特点。文化各层级之间以及系统内部要素的彼此冲撞构成了文化发展的内部动力。社会的发展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则构成外部动力。其中,文化内核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是保持其稳定性的关键因素。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自然社会以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会发生缓慢的变化。有些文化观念则慢慢地进入到文化的核心观念,从而保证文化的内核继续为群体的后代接纳,也保持整个文化的一种适应性的自稳性。以人类经历的几个社会阶段为例,游牧时期父辈的冒险勇猛的性格被认为是一个民族优秀的文化财富,是要被继承的。当进入农耕社会,这种精神观念则逐渐退出文化的内核,取代它的则是成员之间的勤劳协作。文化作为免疫系统也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作出自身的调整。当文化观念发生变化的时候,也就是文化的底层发生变化,按照系统的适应性自组织功能,文化的表层和中层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以华夏文化为例,从殷商时期的崇拜神灵到周代的重视祖先,其在文化习俗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更加重视礼制,整个社会中的很多行为都体现出这种文化观念的变化。文化自身的平衡和有序结构的维持仍然要不断地靠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这种平衡和有序结构是动态的,不会因为达到平衡和稳定后,就相对静止下来,停止与外界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人类文化所以能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其根本原因就在这里。因此,文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维持文化系统内部的有序。〔8〕
看得出,老陈有些激动,他甚至握住了我的手,说小马啊,咱爷俩认识这么久了,还从没在一起喝喝呢。也不管我乐不乐意,老陈拽了我,叫我去他家。进了门,我才知道他已备好菜了,四个小菜,一瓶酒。我想老陈的意思肯定是因为打电话举报我向我道歉的。我坐下后,老陈倒上酒,说别的话就不说了,我先干为敬。
等效电流源iP(t)继续减小,当电流源为负半周期时,VA>VB时,PMOS管MP 1截止,比较器CMP2输出低电平,NMOS管MN2也截止。同理,整流电路可以被划分为与输入信号正半周期对应的3种操作状态。
活动相当成功。应邀出席的县团委郭书记临走时,拍了拍我的肩膀,“不错!不错!”特意对可书记说,你们团委工作抓得好。
文化意义的循环则体现出人们对时间的一种切分。切分的方法和时间周期不同体现出人们对社会生活的不同观念以及态度。雷夫金说:“时间带着口音发言,每个文化都有一套独特的时间纹路。了解一个民族,就是在了解居民看待时间的价值。”〔8〕文化循环重视的是一种文化意义的凸显。文化循环主要通过节日或者仪式性的活动将文化核心观念和文化符号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周期性地将文化观念呈现在群体成员之中。节日活动或者仪式性的活动作为重要的载体在周期性的循环中让文化观念在群体成员中产生了一种被解读的需求。这种解读的需求容易影响群体成员,文化符号的解码往往会伴随着复杂的感知、认知、情感以及意识形态。在文化的循环的活动中,文化处于一种被激活的状态。比如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又称“老人节”,是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节糕、饮菊花酒等活动。这些文化活动阐释了敬老崇孝的文化观念。再如端午节,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的榜样,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最终忠君爱国成为该节日活动的文化含义。
周期性的活动一旦成为大众行为,活动本身作为文化载体的媒介作用就更加凸显出来了。循环的周期性让人们产生一种距离感,从而产生了文化观念被解码的需要,因此,文化观念在循环类的活动中处于一种被激活的状态。当节日把时间的河流加以结构化和节奏化之后,日常生活就在这种秩序中得到了自己的位置。日常生活分化出来并创造了自己的秩序,节日也就变成了一种供特殊的、另类的秩序、时间和回忆栖居的所在。〔5〕在循环的行为活动中,个体的参与性被凸显出来。节日正如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钟表,将日常生活进行切分然后传递出一定的文化信息。钟表提供给人们准确的时间信息,人们接收信息之后,作出反应,来安排自己的生活。节日将日常生活的秩序重新进行编排,从而凸显一个新的计时系统,该文化系统的群体成员必须看懂节日“时刻表”的编排逻辑,并做一定的反应。一般来说,这种节日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大多是文化的核心观念。
四、余论
全球化不是一体化、同一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文化只有保持其自身的特点才具有生命力。作为一个系统,文化表层的变化往往会影响到底层观念,甚至会动摇民族文化之根。当一个民族的文化底层、中层和表层出现混乱的时候,文化自身的运行机制就会出现问题,文化免疫力也随之降低。群体成员的身份认同出现问题容易导致整个社会的原子化,从而减弱群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文化作为免疫系统,其自身文化内核的稳定和系统的正常运行是保持其免疫力的重要条件。在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文化之间的交流会变得越来越频繁,只有保持自己的文化特性,才能使自己的文化具有免疫力和吸引力。
拍摄场地要有良好的光线,周围的环境和拍摄的背景(包括墙壁、窗户、黑板、实验台等) 要整洁,场地要足够开阔,适合实验操作及拍摄。
参考文献:
[1]许嘉璐.唤醒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J]人民论坛,2015-02-27.
[2]Ludwig von Bert alanffy:General Syst em Theory(New York:George Braziller,1973);中译本.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
[3]彭林.仪礼,译著[M].北京:中华书局,2012:14.
[4][美]LangerS.Philosophy in a New Key:A St udy in t he Symbolism of Reason,Rit e and Art[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 y Pres,1957.
[5][德]扬·阿斯曼.文化记忆[M].金寿福,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46、146、41、53.
[6]梁溯溟.中国文化的命运[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35.
[7]许嘉璐.未央集:许嘉璐文化论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159.
[8][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下卷)[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97.
The Immunity of Cultural System:The Circulation of Cultural Core Ideas in Daily Life
Zhang Dongzan
Abstract: Cultural concepts,cultural symbols and behavioral activities,as the three elements of the cultural system,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and contribute to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cultural system.Cultural circle highlights cultural concepts through people’s periodic activities,reappears the“past” which has been reflected by groups,and makes culture a habitat for the spiritof group members.The carrier of cultural ideas,the circulation of core concepts and the openness of culture are the important conditions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of cultural immune system.
Key words: cultural concepts,cycle,cultural immune system
中图分类号 G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547(2019)03-0073-06
[作者简介] 张东赞,外交学院基础教学部讲师,文学博士。
责任编辑:严 瑾
标签:文化观念论文; 循环论文; 文化免疫系统论文; 外交学院基础教学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