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金融结合运行机制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运行机制论文,金融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科技与金融结合是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科技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对于加速科技进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高新技术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运行机制是有机事物系统能够保持正常存在、运转和发展的一系列前后相承的规则、秩序和过程。“科技与金融结合运行机制”指的是在科技开发、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及其所处的环境诸因素,与金融有机融合所构成的联系方式和相互作用的连锁促动过程。由于科技与金融结合运行机制不仅决定于本身的内在结构,而且决定于社会环境因素的参与作用,因而它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社会特征。
科技与金融结合运行机制是个系统的联动过程。在实行科技与金融结合的过程中,我们所探索推行的科技投入机制、风险制约机制、政策导向机制、动力激励机制、宏观调控机制等,是这个运行系统的微动过程,它们统一在一起所形成的科技与金融结合运行机制具有五大功能:一是整合动能,它能把系统中的各要素组合成一个统一整体;二是动力功能,它能为系统整体的运行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三是定向功能,它能使系统始终沿着正确的目标和方向前进;四是调控功能,它能当机体运行出现某些“失调”和“失衡”时,“自动反馈”式地起调节作用;五是发展功能,它能使系统整体结构不断改进和优化。这五种功能构成了科技与金融结合的运行机制。在诸多微观运行机制中动力激励机制是核心,科技投入机制是关键,风险制约机制是重点。
一、科技投入机制
科技投入是科学技术活动的经济基础,是科技事业发展的保证。
在科技与经济结合的过程中,科技资金作为极其重要的生产要素,已成为科技开发、科技成果应用、推广,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决定性制约因素。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改革旧的科技投资体系,建立新型的科技与金融结合的科技投入机制,是推动科技进步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
科技投入主要包括资金投入、技术投入、物资投入、人才投入、信息投入、政策投入及管理投入等等。本文侧重探讨了科技资金投入的方式、途径及其运行机制,尤其是运用金融信贷机制大幅度增加科技资金的投入,实现科技与金融的有机结合(见我国科技资金投入体系示意图)。
图1 我国科技资金投入体系示意图
上述科技资金投入体系中的各部分资金,在科技成果的研究开发——转化应用——产业化推广的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作用,它们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形成了一个系统的联动过程。
二、风险制约机制
实行科技与金融结合,是科研开发与科技成果应用、推广过程减少风险、制约风险、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但科技与金融结合并不能消除风险。建立科技与金融结合的风险制约机制是实现科技与金融结合的保证。因此,通过对科技与金融结合过程的风险分析,找出 其影响制约因素,建立一套科技与金融结合的风险制约机制,对于进一步正确认识、评价、防范风险,减少科技开发中的失误与失败,解除金融部门科技贷款投入的后顾之忧,加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科技与金融结合的风险制约机制应包括风险识别系统、风险估价系统和风险处理系统(见风险分析与风险制约系统的关系图)。
图2 风险分析与风险制约系统关系图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兴起,高新技术产业正逐步在取代传统产业形成经济结构中的主导产业,这就更需要健全的市场机制和高强度的资金投入。为适应这种高风险、高效益、高投入的投资需要,除了上述风险制约措施以外,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科技与金融结合中对于风险的防范与处理可采取以下对策:
①使用科技开发风险基金为科技信贷提供风险担保
科技开发风险基金用于直接承担科技开发过程中不可抗拒的风险损失。对开发成功的科技项目,可按合同比例上交担保金,一旦失败经评估确认为不可预见因素造成的,则由风险基金承担50%以上的经济损失。
②建立科技风险投资融通机构
科技风险投资的融通机构,是指科技风险投资的实体金融机构,包括政府风险投资机构、私人或股份制风险投资公司、国外风险投资机构等。我国风险投资事业起步较晚,发展缓慢。根据我国国情,可由科技、财政、金融三方面结合,充分发挥三方优势,建立国家、地方、民间三级风险投资融通机构。
风险投资的基本运作机制是从成功的高新技术项目的高额利润中分享风险收益,用以弥补失败项目的亏损,损益相抵后盈余,就是风险公司的利润。美国克莱纳的珀金斯风险投资公司初始投资700万美元建起了17个公司,其中7个破产,8个困难重重,但有2个发展迅速,风险投资公司从中获利2.18亿美元。风险投资是一种化解高风险,获取高收益的新兴高利产业,因此应提倡各类金融机构及有关部门开办风险投资业务,向高新技术企业及高新技术项目参股、投资,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
③开办科技保险业务,转移投资风险
科技风险开发中的“风险”,不仅有技术上的风险,也包括管理和市场的风险,我国实践表明,管理和市场的风险往往大于技术上的风险。为提高投资成功率,尽量避免和减少投资的“高风险”,风险投资公司或科研单位、企业可向保险公司申请办理科研设备、仪器等固定资产保险,也可由保险公司对高新技术成果和专利技术在转让前提供保险。当条件成熟时,成立科技保险公司,分担科技开发过程中的风险损失,解除银行等金融部门对科技开发风险投资的后顾之忧。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沈阳分公司在1991年首次开辟了科技保险险种,为沈阳建工学院研制的自动扫雪车项目开办了科技开发风险投资保险。该项目投资47万元,保险责任规定:如若项目成功,投入市场,将给保险公司交纳1~5‰的保险费,如果由于技术、管理或市场的风险造成项目失败,则保险公司将赔偿项目总投资的60%左右,该项目目前进展顺利。市保险公司还打算再选择10项高科技项目为其办理科技保险业务。这项业务不仅可更大范围地为科技风险投资分担风险,保险公司自身也可从项目的成功中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使其保险准备金升值,进一步增强承保能力。
三、动力激励机制
充满活力的动力激励机制是实现科技与金融结合,促进科技、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核心。所谓动力激励,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采用精神、物质、利益等制约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科技部门与金融部门及生产企业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激发人的内在潜力,劳有所得,功有所奖,实现推动科技经济发展的目的。
在科技与金融结合运行过程中,主要的动力激励方式有:
①目标激励。目标本身具有诱发、导向、激励行为的功能,根据科技事业发展的需要,每年确立适当的科技发展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应达到的资金等需求目标,激发科技部门与金融部门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动机和积极性。
②利益激励。利益激励是科技与金融结合内在的强大经济动因,利益制约具有资金共筹、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盈亏共负、积累共有的特点。通过利益制约恰当地调整国家、企业、职工的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地把三者的积极性、创造性释放出来。
③精神激励。精神激励主要指精神奖励,科技人员及银行信贷人员取得重要成果或做出重大成绩后,由政府或有关部门授予他们某种荣誉。
④物质激励。物质激励主要指通过物质奖励等手段,给予有突出贡献者以物质利益的奖赏。它的具体表现形式主要有奖金、交通工具、工资、住房等优惠待遇。
⑤感情激励。感情需要是人们的基本需要之一,科技界与金融界在感情上的交流,密切融洽度,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四、政策导向机制
政策与法律规范是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一般行为准则。它通过对有关问题及相关事物制定一系列的策略、方针、计划、方案、准则等推动政治、经济目标的实现。
科技与金融结合政策导向机制包括政策导向系统、政策约束系统。政策导向系统是要按照国家的总的战略方针、总政策,以及一系列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科技政策、金融政策,引导科技与金融的结合,政策约束系统就是要运用国家有关政策、法规规范科技工作、金融信贷工作始终按照国家的总方针、总政策及具体政策规定执行,使科技与金融结合逐步走向科学化、公正化、规范化的轨道。
为了强化和完善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政策导向系统及政策约束系统,使之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我们认为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①进一步抓紧制定一批目前急需的科技金融结合的政策、法规。如《科技金融机构管理办法》、《科技贷款管理办法》、《建立科技风险基金管理办法》、《科技保险制度》及建立科技与金融结合领导体制,科技与金融股份制等科技与金融领域内的政策、法规、法律等。
②设置相应的科技与金融结合的宏观管理及政策决策机构,实施各类科技与金融结合政策监督,并适时检查政策落实效果、总结政策调控经验教训,使政策走向规范化、经常化、标准化的道路。
③加强对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政策、立法研究工作,在深入实践调查研究、参照国外科技、金融政策的基础上,组办科技、金融结合促进会,政策理论研究会等,努力探索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科技与金融结合的运行机制、规律及政策法规,为我国科技金融立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每出台一项政策都应经过严格把关、反复论证,以保持政策的科学性、权威性和执行的严肃性。
④加速科技金融人才的培养,造就一批既懂科技又懂金融的人才,提高现有科技金融工作人员的文化素质和制定政策、执行政策的水平和能力,推动科技与金融结合工作的健康发展,同时加强对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意义、科技金融政策法律知识的宣传,提高公民对实行科技与金融结合的认识,提高遵守科技金融政策法规的自觉性。
五、宏观调控机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推行切实可行的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有效政策措施,调节科技投入需求总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实现科技与金融结合的重要保证。
①组织调控。各级行政领导的重视,是实现科技与金融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首先要形成科技与金融结合的领导体制,行使统一领导、统一决策、统一协调的职能。
②计划调控。政府通过每年下达的科技计划、贷款计划对科技与金融的相互合作进行调控,引导经济工作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引导金融部门向科技倾斜,加大对科技投入的力度。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已确定执行七大科技计划(包括科技攻关计划、火炬计划、星火计划、新产品研制计划、软科学计划、成果推广计划、社会发展计划)。近年来,为进一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国家又列入了一批重点专项计划,成立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性实验室,各省、市也相应批准开始建立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级中试基地等等。为保证这些重点科技计划的实施,除国家投入一定数额的拨款外,还拿出一部分资金作为银行贷款的贴息、担保,引导金融向科技倾斜,加大科技货款额度。凡列入市、省、国家科技计划的项目,各金融部门优先列入贷款计划,并优先保证落实。通过科技计划的实施,较好地推动了我国的科技经济发展。
六、结束语
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最终发展目标是实现科研、生产、金融的一体化。要实现这一最终目标的基本条件是使企业真正成为科研开发与科技成果应用、推广的主体。在西方发达国家,正是因为企业是R&D(研究与发展)的主体,科技与金融结合的问题解决较好。我国的情况则不同,要使企业成为R&D的主体还不是近期内所能实现的。它需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与其相适应的科技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到位;需要企业切实提高科研开发与技术创新的能力。金融是联系科技与经济的桥梁和纽带,以科技与金融结合为突破口,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是符合中国实际的实现科研、生产、金融一体化的战略举措。金融科技信贷投入,实质上是企业科技投入的转化形式,投入主体是企业,金融部门只是形式上的投入主体。从几年来科技与金融结合的实践看来,实际收效显著,并且促进了经济体制、科技体制和金融体制配套改革,将改革与发展有机地统一了起来。
总之,以科技与金融结合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实现科研、生产、金融一体化的道路。这条道路加速了企业成为R&D的主体,促进了科研与生产的结合。所以,进一步深入研究科技与金融结合的体制和运行机制,对于改革与发展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