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病古、今针灸处方规律的研究

泄泻病古、今针灸处方规律的研究

樊旭[1]2003年在《泄泻病古、今针灸处方规律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归纳古今文献中针灸治疗泄泻的主症、兼症及各辨证分型的处方情况,总结古今医家针灸治疗泄泻的高频处方及规律。2.通过对其处方及刺灸法的研究,总结出针灸治疗泄泻的主症、兼症及各辨证分型的主要穴位,整理出针灸治疗泄泻的常用处方。方法:检索清代及清代以前的针灸古籍、中医学丛书中针灸文献201部及1949年10月至2002年6月期间发表在国家及省级医学杂志中有关针灸治疗泄泻文献286篇。将针灸治疗泄泻的处方按主症、兼症及各辨证分型进行分类,对其治疗用穴按照出现频次的高低分析用穴特点及规律,从高频次出现的穴位中总结治疗本病的常用处方。结果:总结出古今医家治疗本病,以局部取穴及循经取穴为主,配合全身取穴、辨证取穴及对症取穴;以针法、灸法及推拿手法相互结合为原则的针灸治疗泄泻病的原则及规律。结论:通过对古今针灸治疗泄泻病的文献的整理及分析研究,总结出针灸治疗泄泻病的常用处方及配穴规律。

陈玮[2]2016年在《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文献分析和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Syndrome,以下简称IBS-D)作为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肠病,其病程长且容易反复发作。自上个世纪中后期至今,IBS-D患者数量越来越多,其生活质量也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与中医药治疗IBS-D方案相关的研究近年来持续增多,关于IBS-D针灸疗法以及腧穴应用规律的研究也较多见。但目前缺乏对这些内容的系统整理分析,尤其尚未见有研究对相关临床观察类文献以一定标准筛选后,再系统地总结分析其针灸疗法和取穴规律,并且将文献研究结果运用到临床治疗上加以验证。目的:IBS-D的主要症状与中医“泄泻”和“腹痛”紧密相关,因此本研究拟对针灸治疗泄泻、腹痛的古代文献进行回顾总结。同时对针灸治疗IBS-D的现代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检索、筛选后,总结出经常用于该病的针灸治法和穴位应用规律。最后基于古今文献的研究结果,选取叁种疗效较好且临床易于操作的针灸疗法,结合所总结出的常用穴位组合,设计临床研究方案;并且通过临床观察结果来检验基于古今文献所得出的治疗方案疗效如何。研究方法:本文主要分四个部分:现代研究文献综述,古代中医文献回顾,现代临床研究分析,以及根据文献分析结果设计的临床研究。现代研究文献综述将以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为主要文献来源,对其由IBS-D相关综述分析类文献再次进行综合,归纳出目前这一领域研究的空白,说明接下来一系列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古代文献的回顾采用计算机检索第5版《中华医典》,选用与泄泻、腹痛相关的关键词进行条文检索。同时结合在线数据库中的检索结果,总结近年来发表的古代文献研究类文章,回顾泄泻和腹痛的源流与演变,并整理出相关针灸疗法和取穴规律。对现代文献的研究将以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和PubMed为主,配合几个常用中英文在线数据库,应用针灸治疗IBS-D相关的中英文主题词,对1985-2015年间发表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检索。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检索结果进一步筛选。最后对入选文献进行针灸疗法和取穴规律的总结分析。采用平行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以症状严重水平作为评分和疗效的主要指标,同时以中医证候积分评定为另一主要指标。两组指标相结合,观测比较耳穴贴压、电针和温针治疗IBS-D(肝郁脾虚证)在临床疗效上的差异如何。研究结果:现代综述分析类文献中未见有在古代文献分析结果与全面现代临床文献研究结果指导下,制订临床治疗方案,并对文献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的研究。古代文献认为泄泻大多因饮食劳倦、外邪侵犯脾胃、情志不遂等因素使导致脾胃气机升降失常,从而出现脾胃运化失职,最终引起泄泻。腹痛是由于外感寒暑湿热、饮食不当、情志不遂、阳虚脏寒等因素使腹部脏腑经脉痹阻或失于温养,气血无力运行,导致气机阻滞,不通则痛。与IBS-D相关的古代文献记载的泄泻兼有腹痛的主要证型包括肝气郁滞、脾胃虚弱、脾肾阳虚、气机逆乱和痰浊瘀血。在辨证准确后,从虚、实、湿、痰、气等方面,以脾、胃、肝、肾为重点进行治疗。具体方法有和、汗、吐、下等。大多使用补虚、祛湿和温里药所组成的温寒化湿、温中止泻、抑肝扶脾、涩肠止泻、温肾固肠和健脾益气等类型之方剂。针灸治疗则大多在辨证后使用针刺、艾灸、贴敷、隔物灸等方法,从局部或远端循经取穴,注重配穴法及特定穴的使用。在符合入选标准的现代临床研究文献中,有研究基金支持的较少。入选文献主要刊登在专业针灸类期刊上。广东省、河北省、山东省、浙江省和江苏省等几个地区发表文献所占比例大。入选文献多有明确的诊断或治愈标准。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涉及主要证型为肝郁脾虚、脾肾阳虚、脾胃虚弱和脾虚湿阻等。具体治疗手段丰富,注重特色针灸疗法的运用,例如耳穴贴压、眼针、头针、电针、温针等。另外还有采用综合疗法的临床观察,如针灸联合中西药内服,针灸联合拔罐等。穴位选取范围广。常用穴位包括天枢、足叁里、中脘、脾俞、神阙、太冲、上巨虚、关元、大肠俞、叁阴交等。取穴特点包括:通过脏腑辨证选穴和循经取穴;同时配合俞募、合募、俞合等配穴方法,其中合募配穴法出现频次最高;偏重特定穴的使用,其中募穴、五输穴、背俞穴、下合穴和原穴最常用。使用频率较高的经脉包括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任脉、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厥阴肝经。临床使用耳穴贴压、电针、温针分别对叁组肝郁脾虚证IBS-D患者进行疗效观察。其中电针组和温针组用合募配穴法取穴。叁组实验结果表明,这叁种疗法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IBS-D症状严重程度和中医证候积分,说明其临床疗效较好。叁种疗法相比较而言,电针和温针疗效更佳,尤其是温针治疗效果最明显。结论: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针灸治疗IBS-D的疗法较古代更为丰富多样。选穴原则多依据古代经典中的经络脏腑理论辨证后循经取穴,并参考《黄帝内经》中的针灸治疗原则进行配穴。本文临床研究所选用的叁种治法和穴位组合均被证实有效。其中温针治疗效果最好。临床研究结果印证了文献研究的结论。IBS-D作为现代的常见病,困扰着人们的生活。在今后的研究中,除了对古代文献做详尽挖掘之外,还应该不断通过临床观察和实验室研究验证已有的疗法和穴位组合,找到性价比高的治疗方案。在规范化治疗的同时,达到消除患者痛苦、降低患者治疗成本的目的。

邱冉冉, 张国山, 邹芝香, 曾晶, 袁振仪[3]2017年在《《内经》中泄泻、腹满针灸类方刍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内经》中腹满、泄泻针灸类方的现代临床意义。方法:从《内经》中摘取关于腹满、泄泻的针灸类方,加以解析,并与现代针灸临床进行对比。结果:共摘取腹满针灸类方原文4条,泄泻针灸类方原文6条,总计10条。10条原文在现代针灸临床中均有应用,部分原文在现代应用时有所发挥。结论:通过对《内经》中腹满、泄泻针灸类方的解析,加深了对经典原文的理解;通过与现代针灸临床的对比,为腹满、泄泻的针灸治疗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指导。

左安龙[4]2010年在《泄泻病治法理论与统计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搜集整理泄泻病医案的相关文献,回顾性地系统归纳古代医家治疗泄泻病的治法(主要是内治法)内容,总结泄泻病的常用和优势治法,在对治法中病位与病性元素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遵循中医“因证立法,法证相应,以法测证识病”原理,进一步探讨泄泻病的主要发病规律和常用治法,为临床泄泻病的治疗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中华医典》为数据源,以Excel建立数据录入系统,录入中医泄泻病医案,对医案治法中的病位与病性元素进行频数统计分析。结果:1.从病性元素统计,补虚法最多,泻实法次之;补虚法中以健脾法为主;泻实法,以祛湿法为主。2.从病位元素统计,单治一个脏腑,以治脾为主,依次为治肝、治肾;两个脏腑同治以脾胃同治为主,依次为脾肝同治、脾肾同治;叁个脏腑同治以脾肝胃同治为主。3.从病位与病性合并统计,补脾祛湿法为主。结论:1.泄泻病主要病位在脾。2.泄泻病病性主要是本虚标实。3.泄泻病主要治法是健脾祛湿。4.泄泻病治疗关键是健脾法

黄凯文[5]2008年在《二十四史针灸史料的研究》文中提出针灸学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医学,是我国医学家在医疗实践中的经验结晶。针灸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通过运用针刺和艾灸作用于人体一定穴位上,用以调整脏腑、经络、气血的功能,以防治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四史作为古代众多文献的一部分,是中国历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二十四史记载了明末以前历代王朝的政治、经济、医学、文化、科技和军事等方面的大量史料,它是研究我国历史的宝贵资料。近年来关于针灸医学史的研究,涉及经络与腧穴、技法、处方与取穴、临床、医家、医典古籍、教育、中外交流等方面。以上研究基本上是通过医学文献开展的,而通过非医学文献的开展针灸医学史研究仍相对薄弱。本课题以二十四史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手工检索与计算机检索相结合方法,搜集、挖掘二十四史中有关针灸医学的史料,运用历史学、目录学、文献学、教育学等的理论与研究方法,对二十四史中有关经络、腧穴、针灸临床、针灸医学人物、针灸教育、针灸书目等方面的史料展开分析、研究。从二十四史针灸医学史料可见春秋战国时经络学说的逐步完善;汉代时,经络学理论体系已经形成;古今经络学存在一定的差异;元末明初时,首次将任督脉二与十二经脉相提并论。反映出春秋末期已有了腧穴的概念。在针灸临床方面,二十四史记载收录春秋时代到明末的大量历代针灸医案,既有常见病,也有疑难杂症,并有误刺灸之教训;通过对这些针灸临床史料的研究,有利于了解前人的经验,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针灸医学,对针灸的临床、科研和教学起到借鉴作用。针灸医学人物方面,二十四史收录了春秋战国至明末针灸医学人物的活动、成就、代表性的着作,对了解各时期针灸医学人物的从医动机,学术思想的形成、高尚的医德、及保健养生提供丰富的史料。古代的针灸医学教育体制与中医教育体制一样,大致可以分成两个系统,即民间医学教育系统和官办医学教育系统,两系统互学并进,共同促进了中国古代针灸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古代的针灸教育对今天的针灸教育仍有重要借鉴意义。二十四史史志目录为后人提供了历代针灸医籍及其流传、存佚的情况。

黄凯文, 柴铁劬[6]2008年在《近五年来针灸医学史研究概述》文中研究指明近五年来关于针灸医学史的研究,涉及针灸的经络、腧穴、针灸的技法、针灸的处方与取穴、针灸的临床、针灸的医家、针灸的医籍、针灸的教育、针灸的中外交流等方面,其中以腧穴、灸法、处方与取穴、临床、医家、医籍研究比较多。

参考文献:

[1]. 泄泻病古、今针灸处方规律的研究[D]. 樊旭. 辽宁中医学院. 2003

[2]. 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文献分析和临床研究[D]. 陈玮.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

[3]. 《内经》中泄泻、腹满针灸类方刍议[J]. 邱冉冉, 张国山, 邹芝香, 曾晶, 袁振仪. 国医论坛. 2017

[4]. 泄泻病治法理论与统计分析研究[D]. 左安龙.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0

[5]. 二十四史针灸史料的研究[D]. 黄凯文.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8

[6]. 近五年来针灸医学史研究概述[J]. 黄凯文, 柴铁劬. 中医文献杂志. 2008

标签:;  ;  ;  ;  ;  ;  

泄泻病古、今针灸处方规律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