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究学习的教学实践--氯气化学性质实验教学_化学性质论文

实验探究学习的教学实践--氯气化学性质实验教学_化学性质论文

实验探究学习的一次教学实践——氯气的化学性质实验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氯气论文,化学性质论文,教学实践论文,实验教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学习教育部新颁布的《化学课程标准》,使我体会到化学教学应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以提高学生的素养为主旨,应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应倡导科学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为此,我想在“氯气的化学性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做些改革,主要突出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能够适当联系实际,注意跨学科的综合。因而,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为:①让学生掌握氯气跟水的反应及次氯酸的化学性质;掌握氯气与碱的反应及漂白粉的制法、漂白原理和使用方法,认识氯气是一种活泼的非金属单质。②通过学生自己分析、制定研究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培养其表达、观察、分析能力,体验提出假设、设计和实施实验探究、分析得出结果的科学方法及过程。③通过做对比实验,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并通过氯气中毒实验来培养学生科学的价值观、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

基于以上想法,我按以下教学过程实施了“氯气的化学性质”这节课。

探究问题一:氯气溶于水制得的氯水是什么颜色?为什么?溶液中可能有哪些分子和离子?如何进行实验检验?

教师:上节课学习了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它的部分化学性质。现将氯气溶于水制得氯水,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它的颜色。氯水为什么呈现出这种颜色?请思考此溶液中可能有哪些分子和离子?应如何设计实验检验?

(观察氯水,使学生在联系旧知识的基础上产生新问题。)

学生:前后四人一组,分组讨论(约3分钟),分析,设计实验方案并做好记录。

(由观察氯水的颜色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使教师提出的探究问题与学生的问题融为一体。因此,学生的讨论很认真、投入,充满了研究气氛。)

各小组学生在全班汇报讨论结果:①有Cl[-]和H[+]。Cl[-]直接用AgNO[,3]溶液检验。②Cl[-]要用AgNO[,3]溶液和稀硝酸检验。H[+]用石蕊试剂或pH试纸检验。③H[+]与碱反应无明显现象,要加入Na[,2]CO[,3]溶液,有气体放出。还可以加入活泼金属,看是否有气体放出。④肯定还有Cl[,2]和H[,2]O。氯分子可以从溶液颜色看出。

各小组汇报过程中,小组之间进行了辩论。最后大家一起总结出设计实验的思路、讨论分析出最合理的方案:肯定有水分子、氯气分子,不用检验;离子可能有H[+]、Cl[-]、极少量OH[-](可忽略)。H[+]的检验方法有多种,简便易行的用紫色石蕊试液、氢前活泼金属或可溶性碳酸盐,Cl[-]的检验用AgNO[,3]溶液和稀硝酸。预习过的同学还提出了会有次氯酸分子和ClO[-],这是大多数同学未知的,作为本节课准备探究的问题。

(全班师生交流,对探究问题进行假设,提出实验探究方案,展现学生思维过程、思维内容和方法共享。让学生学会如何设计实验、对比分析实验方案,找出最合理的。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发表结论性意见。学生现有的知识可以互相补充、纠正、完善。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发言非常积极踊跃。)

教师:讲述实验中应注意事项,如液体药品的取用、胶头滴管的使用等。

学生:实施设计的实验方案。做好实验现象记录(约5分钟)。

(教师实验前的指导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作风很重要。这样做的效果是:学生自己设计出实验,进行实验探究,很有兴趣,观察很细致。当有些实验现象与预想不符时,他们感到很奇怪,并非常认真地思考与讨论。)

学生:实验证明肯定有Cl[-]和H[+]。用紫色石蕊试液验证H[+]的同学发现溶液颜色与预想不符,提出多种解释:①是原溶液的浅黄绿色掩盖了红色;②应向稀盐酸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振荡,做对比实验,并展示了对比实验的效果,发现氯水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后颜色变浅了很多。③有种物质使试液褪色了,可能是氯气。

教师:让学生进一步设计实验证明③的假设。

学生:提出将干燥的有色纸条直接放入氯气中。如果褪色,则氯气起漂白作用;如果不褪色,就加水,之后若褪色,则是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新物质起漂白作用。

教师:按学生的设计演示实验,证明是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新物质起漂白作用,并告诉学生这是因为有次氯酸分子存在,从而得出新制氯水的化学成分,引出氯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写出氯气和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用氧化还原的观点分析它,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写出其离子方程式。

教师:解释由于次氯酸有强氧化性,可漂白;次氯酸有弱酸性。

(师生和生生的交流让学生大胆地展现他们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由现象到本质的学习方法。通过做对比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这样做的效果是:学生在汇报自己的思考与假设、实验设计与结果以及实验中的新发现时,不仅学会了思考与实验探究的方法,而且充满了成就感,极大地提高了兴趣。)

探究问题二:新制的氯水如果搁置时间久了,会不会发生变化?如果会,会怎么变?怎么设计实验来验证?

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分析结果。(约3分钟)

(学生刚刚学会了如何设计实验,遇到新问题,跃跃欲试,气氛十分活跃。)

学生:各小组在全班汇报讨论结果,并相互交流得出较优的设计实验的思路、方案及实验结果:盐酸久置无化学变化;观察溶液颜色,发现氯气分子也没有了;只需验证次氯酸,即用红纸条。发现红纸条未褪色,说明次氯酸不存在了,由此引出次氯酸的不稳定性。

(有的学生起初认为此问题与上个问题类似,未认真思考。交流后发现了自己的思考缺陷,体会到做学问要踏踏实实。)

教师:播放次氯酸分解的实验录像。

学生:观看录像,并用实验验证刚才次氯酸不稳定的假设。

(该实验看到明显现象所需时间较长,不宜课堂演示,所以事先录制,在课堂上播放的效果更好。)

师生共同得出并分析次氯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总结出久置氯水的成分。

教师:学完了氯气和水的反应,想想氯气为什么有毒?

教师播放录像:小白鼠在氯气中中毒死亡,并进行尸体解剖,分析小白鼠在氯气中中毒死亡的原因,即动物体内呈液体环境,氯气进入与水结合成盐酸和次氯酸。盐酸有刺激性,次氯酸有强氧化性,因此造成动物的器官损伤而死亡。

教师:讲解使用氯气的伊普雷战役及当今世界范围内反对化学武器的情况。

(结合动物实验,联系生物知识,进一步认识氯气的化学性质,并适时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得到知、情两方面的收获。)

探究问题三:漂白粉的褪色实验

教师:氯气也有对人类有用的方面。请同学阅读漂白粉的使用说明。布置用漂白粉使红纸条褪色的实验。

学生:阅读使用说明,并进行分组实验。思考漂白粉溶于水后滴加盐酸可使红纸条褪色的现象说明了什么(约3分钟)。

师生通过实验现象,共同分析得出:次氯酸钙不具有漂白性。加入盐酸,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实际生活中漂白粉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的碳酸反应,生成次氯酸,可以漂白。说明:次氯酸酸性弱于碳酸。因而漂白粉要注意密闭保存。

(从对人类有害和有利的两方面认识物质,进一步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学生再一次从联系实际的化学实验中激发了兴趣。)

探究问题四:工业上如何大量制备漂白粉?

学生提出不同方案:①氯气溶于水,再加入熟石灰;②直接将氯气通入石灰水悬浊液中。经讨论后确定为第二方案。写出氯气和氢氧化钙反应的总反应方程式。引出氯气与碱的反应。

教师演示实验:①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②氯气和氢氧化钠固体。

师生共同得出氯气和碱反应的化学性质,从氧化还原角度、离子角度分析该反应。该反应可以用于氯气的尾气吸收。

(化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学习物质的化学性质要及时联系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师生共同回顾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氯气的化学性质;学习元素化合物化学性质的方法,即从物质所属类别的通性、氧化还原性、特性角度去探究物质。

(使学生掌握及时总结的学习方法。)

教学反馈与体会

进行了以上的教学改革后,为了验证“氯气的化学性质”这节课的改革目标是否实现,我设计了有关的学生问卷。通过课后调查反馈,总结学生的看法主要有三个方面:①实验多,而且有的是自己设计实验再做,有思考的余地,很好。②内容丰富,学到不少知识和思考问题、检验成分的方法,认识了氯气的化学性质及其经济价值。③懂得了知识是用来造福人类,一定要用在对人类有用的方面。

我个人认为:①本节课充分体现了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参与分组讨论、动手实验的机会多,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②起初的改革设想及教学目的都已实现,并得到了充分落实。从教学效果看,这些改革还是有必要的、可行的。③今后需进一步锤炼教学语言、板书规范。

标签:;  

实验探究学习的教学实践--氯气化学性质实验教学_化学性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